向正義投降!日本政客豈能選擇性失憶

2021-02-23 新華日報

「今日(編者註:9月2日)在降書上簽字的十二人,已正式結束這次歷史上消耗最劇的戰事,並在日本悠久歷史中表示其首次徹底的失敗。

……

籤字以後,陽光也暗示光明的重現,破雲而出,照耀在威武可怖的盟軍大艦隊之上。

籤約儀式約二十二分鐘就完畢了。」

——194593日新華日報《密蘇裡號軍艦上籤降儀式一瞥》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可看到動態頁:「那年九月,陽光穿透東京灣」

70年前,《新華日報》以新聞筆觸記錄的歷史,不過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正義之勝」歷程記載中的滄海一粟,卻足以令歷史的真相昭然天下。70年後,新華報業「正義之勝」東京採訪組重讀老報舊聞,赴日本再走克敵之路,更清晰透見正義面前失敗者的殘忍卑怯。

6月,百合花凋謝在衝繩海灘

路透社關島21日電 尼米茲上將今天的特別公報說:「在82天的戰鬥之後,琉球之戰已經勝利了。有組織的抵抗在6月21日停止。」

——1945623日新華日報《琉球日寇成千投降 日寇死亡九萬餘人》

隨著納粹德國的投降,西半球的人民終於可以在和平的陽光下靜待5月的鮮花盛開,而太平洋上依然血雨腥風。

據《新華日報》的報導,美軍1945年4月1日在衝繩島中部登陸,5月17日才佔領首府那霸。這段路程如今驅車不要兩個小時。黎明前的黑暗深深地籠罩著這座古老、孤獨、已被地下戰壕掏空了的島嶼。

2000名日軍重傷員被戰友毒死。「牛奶裡拌入氰化鉀,他們知情,但沒有選擇。」2015年4月30日,記者來到衝繩南風原陸軍病院壕址「重傷患者2000餘名自決之地」,紀念碑前野草瘋長。

「陸軍病院5月22日接到司令部的南撤命令,重傷員不能拖累隊伍,也不能成為俘虜。」日本立命館大學池尾靖志教授只講70年前的事實不做今人的評價:「日本人和衝繩人的想法可能不一樣。」他是名古屋人,致力於衝繩美軍基地的研究。


(姬百合少女合影)

237名小護士被要求和病院一起南下,她們一個多月前剛從衝繩師範學校和縣立第一高等女校招募來,十五六歲的年紀,胸前還別著「少女」和「百合花」校徽。不到一個月後的6月18日,她們被一紙遣散令拋棄在了島南端的摩文仁,面前是大海,回家的路是戰場。「只有29人倖存。」

今天的姬百合紀念公園是學生和平教育基地,百合花正盛開,碑前還堆滿一把把五色野花。究竟是誰把如花的生命扼殺在了戰場?

還有那些明明可以選擇生卻被迫走向死的衝繩民眾。「那時候,衝繩人還說琉球話,美軍用日語喊話他們大多聽不懂。」被日軍恐嚇威逼而藏身於家墓、珊瑚洞裡的衝繩人在絕望中紛紛自殺,或者揣著日軍分發的手榴彈衝向美軍;如果真有人拿著美軍不殺俘虜的傳單去投降,則會被日軍刺死。這一幕幕慘景在衝繩戰役和平祈念資料館裡都被做成蠟像場景呈現在參觀者面前。資料館主管新垣誠指著一幅照片告訴記者:「日兵故意把手榴彈塞在路邊衝繩人的遺體上,製造彈藥充足的假象。」

6月22日,衝繩日軍司令官牛島滿自殺,衝繩戰役得以宣告勝利。每年6月23日是衝繩的公祭日。「凡二戰期間無論在何地死去的衝繩人都可以把名字刻在這裡。」新垣誠指著紀念公園裡,面向大海如波浪般布局的層層墓碑。那裡還有衝繩戰役中多個國家地區陣亡者的超過24萬個名字。牛島滿的慰靈塔則高高地矗在他自殺的壕溝頂上。

「資料館的責任是告知事實和真相。」新垣誠告訴記者,資料館舉辦繪畫徵文比賽已經連續25年,衝繩學生由此更了解戰爭和家鄉,「對和平的渴望和捍衛來自戰爭真相。戰爭是人發動的,結束戰爭的也只有人。」

8月,蘑菇雲籠罩著廣島天空

「原子彈在日本首試鋒芒,顯示了它的破壞性和殺傷性空前無比的威力。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廣島——這座三十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全城十分之六都被毀滅了。」

——194589日新華日報《原子炸彈破壞力驚人廣島大半已遭毀滅 轟炸與招降政策將同時並用》


世界開始構建新秩序,日本卻仍無動於衷。據1945年7月29日《新華日報》報導:7月28日,日本對敦促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做出明確答覆:日本將繼續作戰。

「如果日本當時能夠接受波茨坦公告,選擇投降,廣島就不會遭受原子彈的襲擊。」2015年5月1日,記者來到廣島,聽到一位原子彈輻射受害者的兒子、廣島市民由木榮司先生的憤怒。可是記者也聽到了另一種說辭。

在採訪廣島和平資料館館長志賀賢治時,對於廣島遭受原子彈的原因,他最後不得不表示,當時亞洲正在進行的戰爭也是背景。記者於是追問:您是否認為美軍投擲原子彈是為了讓日本停止戰爭?他說:「美國人怎麼想,我不知道。」儘管他剛剛表達了「美國人是為了完成原子彈爆炸試驗,並且要和蘇聯爭奪戰爭果實」的原因猜測。

記者進一步追問道:「事實上,兩顆原子彈爆炸後,日本立即宣布投降停止了戰爭。」他說:「不是的,沒有原子彈爆炸,日本也馬上要停止戰爭了。」更多的資料顯示,日本當時正在部署「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計劃。

據執行原子彈投放任務的美軍人員回憶,原子彈在投放43秒後爆炸,而日本以及全世界對原子彈之恐怖的認識明顯要滯後很多。「第一顆原子彈轟炸廣島的結果是一個可怕的數字。據合眾社關島八日電:非官方估計,廣島中原子彈後,死傷總數在十萬人以上。」這則報導出現在1945年8月10日的新華日報上。此時長崎的原子彈已經再次炸響。

衝繩戰役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死傷最慘重的一場戰役,司令官貝克納中將在戰役結束前三天陣亡,美軍沒有慶祝勝利。他們意識到,要在本土打敗日本,盟軍可能需要投入100萬的兵力,這樣的代價估算是美軍投下僅有兩顆原子彈的直接原因之一。

每天清晨8:15,原爆發生的時刻,廣島原爆遺址對岸的和平時鐘就會奏響《nomore Hiroshima》,清泠的音樂傳遍城市上空,已經48年。廣島和平都市紀念碑上多國文字刻著:「請安息吧,戰爭錯誤不再重演!」願這是生者對逝者的承諾。

9月,陽光穿透東京灣的烏雲

「日本降書已於九月二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美國密蘇裡號籤字。」

——194593日新華日報《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日本昨日籤訂降書日皇發表詔書率領全國投降》

其實,日本政府投降的消息1945年8月11日已經在全世界傳開。據新華日報報導,日本政府10日託瑞士和瑞典政府轉致中美英蘇四國照會:「日本天皇希望促進世界和平,早日結束戰爭」,表示「日本準備接受波茨坦宣言所列舉的條款,而附以一個諒解:上述宣言並不包含任何要有損天皇陛下為至高統治者的皇權」,一句話:無條件投降,保留天皇。

令日本放棄頑抗幻想的是1945年8月8日蘇聯宣戰和8月9日長崎再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日本皇宮的防空洞內,御前會議從9日夜裡開到10日凌晨」,就是照會發出的前夜。

12日,美軍向東京等地空投傳單,透露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但很多日本人不相信。14日中午,NHK「玉音放送」,播放了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15日,日本政府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是正義勝利、和平重現的最偉大的歷史時刻,但日本選擇性失憶了。今年5月2日,採訪組來到東京,面對的是這樣令人沮喪的現實:東京灣只有微縮版的自由女神和彩虹大橋,沒人知道1945年9月3日日本籤訂投降協議的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停在哪裡;自1945年9月9日進駐東京長達7年的美軍駐地代代木公園僅保留了1964年奧運會的記憶;1946年5月3日開庭,東京審判歷時2年半,遠東軍事法庭所在的陸軍省大樓早拆了,今天的日本防務省為陸軍省留了紀念館,卻當遠東軍事法庭不存在;建於1897年的巢鴨監獄,是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被關押並於1948年12月23日被執行絞刑的地方,1971年就被推平建起了「陽光城」,當時東京第一高樓……那些令世界、令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痕跡,在今天的東京都被刻意抹去了。


日本駿河臺大學井上久士教授向記者展示了他手邊兩冊高中日本史和世界史課本,是還保留著「侵華」「南京虐殺」字樣的版本。「您會向學生詳細講解這段歷史嗎?」教授笑而不答。井上教授因為發表過「七七事變是偶然發生的,但日本侵華戰爭是必然的」觀點,被日本網民罵作「賣國賊」。

一位旅居日本多年的華人向記者透露,學生往往還沒學到這段歷史,這學期就結束了,下學期則換下一冊課本了。

不久前,中國宣布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全國放假1天時,日本一名中國問題學者對媒體說,一般日本人並不知道9月3日是什麼日子。

向正義投降不是恥辱,無視無知歷史真相才是可恥的:70年前的9月2日是日本軍國主義向正義屈膝投降的日子,而年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慶賀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日子!

記者手記>>>

被「顛倒」的和平

廖卉


此行日本採訪,見到最多的一個詞是「和平」,準確的說是「平和」。

廣島大學楊小平博士告訴記者,日語裡「平和」才是我們漢語「和平」的意思,而日語裡的「和平」則是另一個詞,一般只用在一些專業場合,表示解決糾紛的政策措施。

算是個文字遊戲吧,日本的「和平」就這麼和我們的「和平」顛倒了。伴隨採訪深入,記者更加分明地感到,顛倒的不僅僅是這兩個漢字。

歷史教授們客觀中肯的學術觀點社會民眾根本聽不到,「因為媒體不感興趣」,而九段下馬路上右翼分子的高音喇叭旁若無人;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就刑的地方樹了碑,前書「希望永遠和平」,後有「歷史不要重演」,以為警示碑,可碑前又是鮮花又是香爐,分明是招魂的慰靈碑;來自茨木縣的長瀨透年齡不到五十,說著「死前一定要去看看吳市的大和艦」,來廣島紀念館只是順便,而母親的故鄉衝繩沒去過……

有些話也許反覆說多了,自己也就信以為真了,比如廣島原子彈的爆炸是美國人做的一次實驗;可是守護「和平」卻沒有那麼容易,不是掛在嘴上刻在石上就能讓戰爭乖乖遠離。衝繩和平祈念資料館的布展理念讓人深思:捍衛和平的力量來自戰爭的真相。可惜衝繩遊客中每年只有1%的人會去參觀資料館,「衝繩的歷史知道的人不多」。

原子彈爆炸倖存者江種祐司這樣回答我:我不仇恨美國人,仇恨這 個詞裡有報復的意思;但我無法原諒他們。

這是一句真話,我聽出來了。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廖 卉 傅 曉

策劃:周躍敏 劉守華 陳 鋼

統籌:彭廣餘

視覺:沈 東

供圖:新華報業視覺中心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看到動態頁:「那年九月,陽光穿透東京灣」

相關焦點

  • 70年前的8月15日 我們迎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受降儀式上,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岡村寧次解下所帶佩刀,交由中國受降代表,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歡慶活動從8月10日一直持續到9月3日。從中國的城市鄉村,到美國紐約、法國巴黎,還有秘魯、菲律賓、泰國……只要有炎黃子孫的地方,都在熱烈歡慶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70年時空轉換,我們難以重回現場,體味當時歡慶勝利者的內心感受。
  • 《何為正義》:正義之難
    1945年夏,美軍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枚原子彈,造成20萬平民死亡,這使「二戰」更快結束,昭和天皇承認:在被原子彈轟炸之前,他從未產生過投降的念頭。然而,這符合正義嗎?70多年過去了,爭議一直在繼續。反對者大聲質問:兩國交兵,為何要屠殺平民?難道沒有別的選擇嗎?
  • 日本投降4年後,解放軍又全殲了一支日軍 | 關山遠
    在「正太戰役」中,還有意外的收穫,《蕭克回憶錄》中寫道:「日本投降時被閻錫山收編的一個日本保安大隊500餘人,也向我軍投降。這是日本軍隊侵華以來向我軍投降的最後一支軍隊。」當時這支500人的日軍,編號是閻錫山的「保安第五大隊」,鎮守在陽泉城內的獅腦山,5月3日下午,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他們被迫下山投降,陽泉全境解放。
  • 綠營政客叫囂全民皆兵 綁架2300萬人殉葬 與日本一億玉碎如出一轍
    但相信二戰最後的結果也不需要我再做過多的贅述,也正因為日本政客提出的所謂「一億玉碎」讓準備登陸日本的盟軍預計直接登陸會出現大量的傷亡,讓盟軍在登陸後可能遭遇不確定的平民攻擊,所以日本才受到了兩顆原子彈的攻擊和不間斷燃燒彈的狂轟濫炸
  • 棗莊是日本倭寇軍向我黨投降的唯一一座城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下令敦促華北、華東地區的日軍立即放下武器,向所在地的抗日武裝投降,但是美國指令日本軍隊必須向國民黨軍隊投降,所以魯南地區的日軍以鐵路為中心集結以後等待國民黨軍隊的到來
  • 18張珍貴照片記錄日本投降全過程!
    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向世界反法西斯主義的正義力量最終低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時宣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宣告了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以中國人民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告終,是全中國人民艱苦卓絕團結抗戰的結果。亞洲及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以此為開端進入了一個和平與發展的新紀元。
  • 日本戰敗投降,美軍為何選擇在密蘇裡號軍艦受降?背後有哪些秘密?
    這年,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軍國主義命運和德國法西斯一樣,侵略戰局急轉直下。盟軍的大規模反攻節節勝利,並完成了進攻日本本島的戰略安排。衝繩島戰役後,日本制空、制海權完全喪失。隨著八月上旬廣島、長崎遭原子彈轟炸,一百多萬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日本天皇被迫於八月十五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很快,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受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甲板上舉行···。
  • 珍貴記錄:日本伊-400巨型潛艇向美軍投降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在工業和兵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美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後期,美國海軍的戰艦性能已全面超越日本。伊-400型大型載機潛艇卻是一個例外。 日軍軍官向美軍受降代表交出軍刀等個人武器,以示投降。
  • 如果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仍不投降,美國還會繼續向日本扔原子彈嗎
    其中日本作為邪惡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以及東南亞等地區都發動了侵略戰爭,二戰進入後半段,日本以獲取更多石油、橡膠等戰爭資源為目的,再加上在諾門坎戰役中敗給了蘇聯紅軍,日本便只得選擇另一條戰爭路線。1941年底,日本對美國珍珠港發起了偷襲,直接就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一直未參戰的美國也被拖入了二戰的泥潭。
  • 日本真是無條件投降嗎?其實大家都被騙了,還有三個無恥條件!
    在納粹德國戰敗後3個月之後,盟軍將全部主力都壓向了日本周邊,實際上那時是的日本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但日本高層深知一旦輕率投降必定會遭到盟軍正義的審判
  • 日本投降日 | 《日本投降書》全文
    《日本投降書》全文向所有抗戰的中國軍民致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終於取得勝利。《日本投降書》全文向所有抗戰的中國軍民致敬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日本投降書》全文向所有抗戰的中國軍民致敬
  • 日本兵躲在山洞29年,不信日本已投降,堅持要等命令,他:不後悔
    二戰期間的日本,無數武士手捧長刀跪在惡魔面前頂禮膜拜。武士道精神一遍又一遍衝刷著他們的大腦,將他們的理智與人性消耗殆盡。他們竭力嘶吼,悍不畏死,他們妄想用屍骨鋪就惡魔通往勝利的路,他們不在意身後是正義還是暴虐。而最終,卻是惡魔踩著他們堆疊如山的屍骨,向著沐浴著正義的人們,跪地認錯。而在戰爭結束後的菲律賓,卻有這樣一位狂熱者。
  • 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地點為何選在了湖南一個不知名的小城?
    把洽降地點改在這裡,可在心理上對日軍投降代表產生一定的壓力。再加上日本政府實際上並沒有承認在中國戰區的失敗,一直宣稱「終戰」,而不是「投降」,選擇一個令日軍有壓力的地方就更加必要。     20日晚上,何應欽召集到達芷江的軍政要員們一起會商,認為日本侵略軍投降代表來芷江後的生活,應全部軍事化,起居飲食不但要規定時間,而且應以號音為準,嚴肅莊重,方不失戰勝國風度。同時,所有標語、便條,亦應印上有V字表示勝利。
  • 勝利的啟迪:唯自強方能捍衛正義
    照片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提供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廣播「終戰詔書」形式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奮戰,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8·15」成為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勝利的光榮之日,也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陰謀的破產之日。然而,鑑於天皇詔書中並未出現「投降」字眼,日本政府和媒體仍通稱這天為「終戰日」。
  • 【獨家】日本為何看重中國東北,並認為侵略是正義之舉?
    隨著時間推移和形勢變化,日本國內逐漸發展出一些理論,為其侵略行動提供思想支持。其中有些理論,在今人看來,不免會感到匪夷所思。比如,戰爭期間,儘管日本吞併了半個中國,還在東南亞和太平洋上四處挑起戰端。可日本媒體報導戰爭的基調始終是:日本代表正義,錯誤在於中國。再如,在日本國內,「滿蒙是我國生命線」的論調一度非常盛行,可「滿蒙」卻從來不曾是日本領土。
  • 落日密蘇裡--見證日本投降儀式的中國人
    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向盟國的無條件投降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就此降下帷幕。作為最早抗擊法西斯侵略的國家和戰後五大國之一,中國代表光榮地參加了這一儀式,和各同盟國一起,在日本帝國的投降書上簽字受降,為八年全面抗戰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 美國獨佔日本內幕: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
    因此,美國輿論界在開戰後不久,即開始對戰後世界秩序進行規劃……1942年3月到5月,美國拿出了戰後政策的最早官方版本,時任助理國務卿戴維斯領導下的戰後對外政策諮詢委員會下設的安全問題小組,對日戰後處置問題展開了幾輪討論,最後向羅斯福總統提出了要求德國和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建議。
  • 我不後悔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衝繩島:美軍陣亡12000人,傷38000人。   這是沉重的事實,凱米卡茲—即「神風敢死隊」 ,駕駛裝載炸彈的飛機撞擊美國軍艦。隊員認為這是天上人間至高的光榮,是向神之境界的升華。在衝繩海域,神風敢死隊的自殺性攻擊要了5000名美國海軍軍人的命。
  • 【知史】圖說日本投降始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無條件投降詔書,日本戰敗。
  • 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
    盟國一方作為戰勝國,面對敗局已定的日本,怎麼會同意日本提出的維護天皇統治權這個條件呢?1945年8月15日正午時分,日本裕仁天皇向日本所有國民廣播了自己的投降詔書,接受了波茲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