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的選擇根本的根本是在於對出行目的地以及活動性質的了解並作出裝備的取捨,及舒適度安全性。
徒步穿越一般選擇的是不熟悉的、富有神秘感及地形較為複雜的區域,冬季儘量組成至少兩人以上的小團隊。
1、速幹內衣(必備,纖維面料,乾燥避免失溫)
2、雪套(必備,套小腿上,防止雪進入鞋內)
12、帽子、圍巾(注意保護耳朵,遮陽保暖)
13、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髒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衝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螢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臺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活動可以攜帶的奢侈用品)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淨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淨水藥片(攜帶方便,淨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繫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範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繫方法之一)
1、 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
3、 個人衛生用品(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淨水器藥品,個人藥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綑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match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鐘等功能)
11、 魔術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溼,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範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match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藥品(感冒藥、消炎藥、防曬霜、止瀉藥、黃連素、止血繃帶、創可貼、維生素藥片、眼藥水、紅match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19、 備用食品(壓縮餅乾、match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21、冰刀或爬犁(冰上娛樂項目)
戶外如果掉進裝備競賽的大坑裡就不好玩,那是土豪的遊戲,離戶外的本質也就越來越遠了。我們是要是出來爽的,要麼是出來虐的,可別被裝備左右了。
可以參考網絡上其他人做法,做一些完全out of the box的嘗試。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嘗試完全的幕天席地,放棄一些東西輕包出行···這或許才是戶外真正之義。
因為戴著三層手套,爐頭、氣罐凍得冰冷,生火做飯就比平時困難得多;更為重要的是,冬季出行意味著對不斷變化著的環境的調整和適應。
在山區,不必過於擔心夏季的洪水,但是在嚴寒、高山或可預測的惡劣天氣情況下,一場大雪會讓溫度降低10-15度。冬季在戶外所面臨的最大危險來自徒步和露營中的低溫,必須做好保溫,嚴防凍傷和失溫(失溫往往出現得很快)。
及時補充能量,最好是高能量食品,要帶上足夠的葡萄糖。冬季戶外鍛鍊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樣多,飲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運動飲料。飲水過多,在戶外活動中會感到不便,隨時攜帶潤喉片可以緩解口渴感覺。
羽絨睡袋是最好的選擇。但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一旦打溼則很難烤乾。防潮墊最好帶加厚或者帶鋁薄的,一般的防潮墊最好再多帶一個地席,增加保暖性。
那些旅行的小故事,和不吐不快的槽點
快來和小編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