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必備,值得收藏的裝備清單!

2021-02-07 人民公社戶外運動俱樂部

裝備的選擇根本的根本是在於對出行目的地以及活動性質的了解並作出裝備的取捨,及舒適度安全性。

徒步穿越一般選擇的是不熟悉的、富有神秘感及地形較為複雜的區域,冬季儘量組成至少兩人以上的小團隊。



同伴中最好有人具備一定的天文、地理、氣象、生物知識,彼此間關心互助,這是保證每一名徒步者能夠安全抵達目的地的重要保障。此外,應選舉一名隊長,由隊長統一指揮,必要時進行成員討論,以確保做出正確決策。




1、速幹內衣(必備,纖維面料,乾燥避免失溫)

2、雪套(必備,套小腿上,防止雪進入鞋內)

3、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防滑,)

12、帽子、圍巾(注意保護耳朵,遮陽保暖)

13、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髒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衝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螢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臺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活動可以攜帶的奢侈用品)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淨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淨水藥片(攜帶方便,淨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繫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範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繫方法之一)


1、 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

3、 個人衛生用品(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淨水器藥品,個人藥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綑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match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鐘等功能)

11、 魔術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溼,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範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match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藥品(感冒藥、消炎藥、防曬霜、止瀉藥、黃連素、止血繃帶、創可貼、維生素藥片、眼藥水、紅match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19、 備用食品(壓縮餅乾、match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21、冰刀或爬犁(冰上娛樂項目)

戶外如果掉進裝備競賽的大坑裡就不好玩,那是土豪的遊戲,離戶外的本質也就越來越遠了。我們是要是出來爽的,要麼是出來虐的,可別被裝備左右了。

可以參考網絡上其他人做法,做一些完全out of the box的嘗試。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嘗試完全的幕天席地,放棄一些東西輕包出行···這或許才是戶外真正之義。








冬季在雪地徒步,大約比夏季徒步多消耗一倍的體力,相應的,徒步速度也由夏季的每小時3公裡下降到每小時1.5公裡左右。因此在設計路線的時候,必須考慮距離和體力因素,不要設計太長的路線。




在長途跋涉之前,最好提前進行體能與適應性的訓練,增強耐力,確保身體狀況能夠應付旅途中的困難。還可以參加類似攀巖、跳水之類的運動,鍛鍊心理應急能力。要對目的地進行全方位資料收集(氣象、地形地貌等),避免惡劣天氣出行,並攜帶充足的保暖衣物、食物、藥品以及常用徒步裝備、雪地技術裝備等。在冬季,一切活動變得緩慢。因為腳下有雪、背上有包,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比平時更長;因為要夯實積雪紮營並挖出做飯的地方,建營地比其他季節更費時;

因為戴著三層手套,爐頭、氣罐凍得冰冷,生火做飯就比平時困難得多;更為重要的是,冬季出行意味著對不斷變化著的環境的調整和適應。


在山區,不必過於擔心夏季的洪水,但是在嚴寒、高山或可預測的惡劣天氣情況下,一場大雪會讓溫度降低10-15度。冬季在戶外所面臨的最大危險來自徒步和露營中的低溫,必須做好保溫,嚴防凍傷和失溫(失溫往往出現得很快)。
要始終留一套乾衣和一雙襪子備用。行走一整天下來,乾衣服經常是可以救命的;晚上在帳篷裡戴好帽子和手套。身體的大部分熱量是通過頭部散發的,同時保持手指的溫度和靈活是相當重要的。最好多穿人造毛或純羊毛織物。純棉織物是致命的,因為棉織品一旦打溼則失去保溫性能,且很難烘乾。



團隊行進時,後面的隊員應儘量踩著前面隊員的腳印前進。一則為了安全;二來可以節省不少體力;遇到大雪覆蓋、無路可尋時,身體強壯的隊員應交替輪換開路,以保證整個隊伍平均體能.雪地徒步的關鍵是慢和穩,少走、慢走都沒關係,一定不能急於趕路。

及時補充能量,最好是高能量食品,要帶上足夠的葡萄糖。冬季戶外鍛鍊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樣多,飲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運動飲料。飲水過多,在戶外活動中會感到不便,隨時攜帶潤喉片可以緩解口渴感覺。


喝熱咖啡再出去鍛鍊,是不科學的,因為其中含有咖啡因,會造成人體失水,是鍛鍊前最忌諱的飲料。冬季戶外活動時,要適時休息,不要疲勞前進。同時也不要休息太多,停留太久。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在每天的徒步結束後,在休息前簡要繪製當天的行走路線圖。最簡單實用的畫法,是以東南西北為方向坐標,將所經河流、橋梁、公路、村落的位置以及山脈的大致走向等元素繪製在圖中。繪製好地圖之後,再配合指南針,就能辨清自己當前所處的方位。如果手上有徒步區域的地圖,在地圖上直接標註則更準確便捷。







在山區,儘量不要讓帳篷門對這風口。記住四處觀象除了通常的危險情況外,還要注意附近有無雪崩可能、樹枝上的積雪是否會被強吹落。
紮營前,用雪橇或雪鞋踩實出一塊平地,這樣爬進帳篷時不會陷進鬆軟的雪裡。即使天氣很好,也要固定好帳篷。最好使用帶有雪裙的雪地帳篷。

羽絨睡袋是最好的選擇。但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一旦打溼則很難烤乾。防潮墊最好帶加厚或者帶鋁薄的,一般的防潮墊最好再多帶一個地席,增加保暖性。


在冬季進行徒步,露營等常規戶外活動時候, 與夏季活動相比,有許多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白天陽光照射下溫度較高,但陰涼處溫差較大,如果長時間皮膚接觸雪地,容易產生輕微凍傷。凍傷厚不可揉搓凍傷部位,也不可用雪摩擦或用用涼水浸泡,更不能火烤。可以用溫暖的身體如手、腹部等讓組織升溫。冬季山區沒有冬眠的野生動物,如野豬,天山馬鹿等,因食物缺乏,往往會不顧人類活動的威脅,大膽地到淺山來活動,如果徒步者接觸了這些動物,無論對於野豬,天山,馬鹿,還是人來說,都是不幸的。




冬季山地積雪很多,相對來說,積雪路段是安全的。但是有很多積雪路面被長期踩踏後,形成冰層,非常光滑,滑倒的機率會很大.去年就有一位山友在山區徒步時候,因為滑倒而導致腳腕骨折。雪鏡或墨鏡可以防止雪盲,有森林的地方,多看看森林,也會防止雪盲。






那些旅行的小故事,和不吐不快的槽點

快來和小編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登山必備的裝備清單和秒變戶外裝備打包達人,你值得擁有!
    根據自己的路線與地點區域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登山裝備個人用品篇1、速幹內衣(必備,纖維面料
  • 【裝備推薦】新驢如何選擇登山裝備?
    登山是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去登8000米以上雪山的。因此,在不同的階段對裝備的要求是不同的,初級階段只需買一些基本的裝備足矣,到攀登一些高海拔高難度雪山的時,再去買一些相應的精良裝備。 貼心的小編已經整理出登山基本裝備清單,希望能對新驢們有所幫助。
  • 戶外裝備清單全集,值得收藏!
    ,合適的裝備可以讓大家徒步更加安全舒適。下面我和大家簡單分享下裝備清單。一、服裝篇1、衝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 戶外入門級徒步登山裝備清單
    戶外活動開始之前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裝備。好的裝備可以在活動中帶給你各種無法想像的便利。
  • 登山聖經 第二章 ——裝備
    登山物品的準備登山必備的物品除了衣物、食物和水以外,還有其他的東西,這些東西並不是每次登山都會用到,但在發生緊急狀況時,你可以靠它們來救命。究竟要帶哪些東西才夠「保險」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至今眾說紛紜。有人主張裝備應力求輕巧,太多的保命裝備會增加登山人員的負重,降低登山速度,導致無法在暴風雨到來之前或者天黑之前到達營地。他們的觀點是:「背得輕,走得快。
  • 課堂|登山裝備,應該怎麼選擇?
    對於大眾登山者來說,登山裝備的選擇應該先遵從普適性標準,再進行個性化調整。關於登山裝備的三種態度登山裝備,是山友繞不開的話題。在查看、挑選裝備的過程中,山友們會接觸到具有權威性的主流觀點,也會發現有人對專業裝備不屑一顧,更會有人追求裝備的個性化、輕量化。
  • 戶外必備的露營裝備清單 菜鳥新手你GET了嗎?
    我們需要的是一張戶外必備的露營裝備清單,作為菜鳥新手的你快來get新技能吧。既然是露營那麼我們想到的第一件物品當然是帳篷。帳篷在野外就相當於房子,所以抗風、防雨的性能要強,而從舒適度來說雙人帳篷遠比單人帳篷要來的實在的多,因此雙層雙人帳篷為佳。睡袋睡袋有木乃伊式和信封式兩種,一般推薦木乃伊式睡袋,有著更好的保暖效果。
  • 登山裝備入門
    裝備是讓我們達成登山目的的必備資源,它可以簡單到只需一雙鞋子;也可以複雜到要好幾卡車來裝載
  • [準備] 露營徒步 裝備清單補充
    之前發過一篇駕遊中國的裝備清單,裡面東西雖然不少,但還是不夠完善,也有小夥伴提到衣物類的沒有列出。
  • 戶外露營裝備清單
    40-50 升(一般負重 10-20 公斤):有追求輕量裝備的興趣,選擇裝備時關注體積和重量,只帶最必要的裝備,儘量做到一物多用,對攜帶的食品也要精簡。也適合不需要自己背帳篷的女生。30-40 升(一般負重 5-15 公斤):超輕裝備,需要很豐富的經驗才知道如何選擇和使用裝備,也適合找到了靠譜男人的女生。
  • 登山時,有哪些易被忽視但好用的裝備?
    歷數我們的登山裝備清單,大多都是背負、睡眠、衣物、吃喝、照明等基本裝備,屬於「你有我也有」型。還有一些升級款裝備,有著更高的價格、更贊的設計,以及更強大的功能,屬於「看了咽口水」型。但,總有一些山友的裝備屬於「萬萬沒想到」型,單看時不怎麼樣,甚至有些怪異,但等對方使用時,就會讓人眼前一亮。
  • 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戶外出行前,面對複雜多樣的戶外裝備,究竟要帶什麼?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面對各種裝備無從選擇!很多時候由於攜帶裝備不夠,或者裝備不對,而導致戶外之行有所遺憾。戶外徒步登山時,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都有哪些?你都帶對了嗎?
  • 登山進階必要裝備指南
    作者並非專業登山嚮導或攀巖教練,推薦的裝備都是基於多年業餘登山經驗所得,隨時間推移新裝備新技術層出不窮,難免有不當或遺漏之處還請見諒。多數裝備名均給出中英文對照,但有些沒有中文名的就只能保留英文了。 CROSSNA採用的難度分級是強度和難度分級的組合(引自:Q20 https://www.crossna.org/forum.php?
  • 戶外登山裝備
    作者/編輯:祥雲近年來戶外登山活動在我國越來越普及,更多的人加入戶外徒步的行列,如何健康的安全的開展這項運動,顯得非常重要。我們經常在社會新聞中看到戶外越野比賽和登山活動中有死傷的新聞,產生這種悲劇有各種原因,而不正確的選擇和使用戶外裝備是主要原因之一。
  • 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登山前,面對複雜的戶外裝備,究竟什麼要帶、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
  •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本文結合廣大驢友經驗以及實際使用體驗,介紹常規露營基礎裝備。讓儘可能多的初級戶外愛好者明確需求和預算,能夠獨立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裝備。著急買一套裝備去露營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有現成的裝備清單,也可收藏慢慢看。
  • 一套露營裝備的基本清單是怎樣的?
    本文結合廣大驢友經驗以及實際使用體驗,介紹常規露營基礎裝備。讓儘可能多的初級戶外愛好者明確需求和預算,能夠獨立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裝備。著急買一套裝備去露營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有現成的裝備清單,也可收藏慢慢看。
  • 【戶外知識】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登山前,面對複雜的戶外裝備,究竟什麼要帶、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這些徒步者最離不開的基礎裝備,你都帶了嗎?徒步登山,一雙好的徒步鞋會帶你走向更好的山野。作為戶外基礎裝備的必備品,徒步鞋直接影響著山友們的行走體驗。
  • 滑雪登山裝備全攻略
    來自《山野》雜誌9月刊專題「滑雪登山運動重返奧運大家庭」的第 10 篇稿件。文 / 張娜圖 / Black Diamond品牌 DYNAFIT品牌 提供滑雪登山裝備與高山滑雪裝備有明顯的不同,最基本的區別就是能「往上走」的三種裝備:止滑帶、固定器、適合行走的雪靴。
  • 超詳細旅行收納整理清單!輕鬆幾步就能提高你的旅行幸福感~
    聖誕、元旦、春節出行季即將來臨,一次完美的旅行,除了完整的出行安排,更應該有一份強大的出行必備物品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