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獲國家高度重視,美國量子戰略對我們有何啟示?

2021-02-08 騰訊研究院
日前,我國提出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和系統布局,加快培育量子計算相關的技術和產業新優勢。無獨有偶,2020年以來美國也不斷加碼量子信息技術,提出打造全球首個「量子網際網路」的戰略構想。在不斷加快的人工智慧與量子競爭中,我國一方面應保持良好的戰略定力,另一方面應加強趨勢研判,儘早做出應對。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和系統布局。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實際上,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之際,近年來,量子科技已經成為了繼人工智慧之後,各國競相角逐的又一關鍵性前沿科技領域。尤其是進入2020年以來,美國不斷加快推進量子計劃,促進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耦合式發展,開啟搶佔未來發展高地的新十年。隨著量子科技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我國需要加快培育量子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築發展新優勢。美國在量子領域的戰略布局和規劃,或許能夠給我國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鑑。


在眾多前沿科技中,川普政府對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青睞有加。2019年是美國人工智慧政策裡程碑式的一年。在「美國AI戰略」的指導下,美國聯邦政府為確保美國在AI研發以及相關領域的領先優勢,優先考慮人工智慧的開發與部署,在研發投入、相關資源優化、技術監管、人才儲備、國際合作等方面施以新策,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19年也是美國量子網際網路的研究和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自《量子計劃法案》頒布後,美國在量子網際網路上的投資與日俱增,量子技術漸入現實。

2020年2月,美國白宮向美國國會提交了2021年聯邦政府預算報告草案,在聯邦研發預算整體增幅不大的情況下,川普建議削減其他關鍵領域的聯邦研究經費,大幅度增加各部門在人工智慧和量子信息科學方面的投資。[1]這是美國為維持全球領先地位,在人工智慧和量子信息科技上的又一次加碼。今後,美國在人工智慧與量子科學上的動作將會更加頻繁,旨在進一步夯實美國在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


量子科技被公認為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顛覆性前沿技術,隨著量子科技的發展,我們可能迎來關鍵性的技術突破、規模化的商業應用甚至是由量子計算主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2019年多家科技公司在量子計算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上加速布局:谷歌表示其54量子位的Sycamore處理器能夠在200秒內完成計算,自稱已經取得「量子霸權」;IBM宣布將在五年內將量子計算機商業化;Airbus開展了航空領域的量子計算驅動解決方案競賽。

可以說,美國對量子網際網路的希冀不亞於此前的經典網際網路,甚至認為現階段的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類似於「經典網際網路的前夜」。美國國會在2018年底通過《國家量子計劃法案》(National QuantumInitiative Act),提出建立國家量子計劃的管理和執行機構,並制定了為期十年的國家量子行動計劃,這意味著美國已經正式加入全球量子競爭。

第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搶佔核心關鍵技術。2021預算案為包括量子網際網路在內的量子信息科學提供了大量資助,對量子信息科學(QIS)的投資相比2020財年將增加50%。美國能源部負責科學事務的副部長達巴爾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 「在過去三年裡,我們投入量子信息科學的資金增加了大約五倍。」而根據《國家量子計劃法案》,未來十年內美國還將在量子技術上投入超過12億美元。第二,積極推進量子聯盟,構成產業生態系統。繼2018年芝加哥量子聯盟(Chicago Quantum Alliance)以後,美國政府仍在積極聯合學術界、產業界共同組建量子聯盟,並分別於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結成了兩個新聯盟——量子信息邊緣(QuantumInformation Edge)和馬裡蘭量子聯盟(Maryland Quantum Alliance),加強技術交流,共同確定量子信息科學未來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重大挑戰,簡化技術轉化流程。一個包含「政府、學術界、產業界」在內的量子信息科學生態體系正在形成。第三,啟動開發「世界首個量子網際網路」計劃,助推量子計算應用。1969 年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演示了首個計算機網絡 ARPANET,推動了早期網際網路的誕生。而現在,美國對量子網際網路的前景保有同樣的信心。為了維持在量子信息科學上的領先優勢,2020年2月美國量子協調辦公室發布《美國量子網絡戰略構想》(簡稱《構想》),明確提出美國將開闢「世界首個量子網際網路」。根據該份文件,美國計劃未來5年內實現量子網絡基礎科學和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改進,20年內利用量子安全、傳感和計算模式等來實現傳統技術無法實現的新功能。《構想》建議圍繞兩個目標,重點在6個領域開展研究,包括短期內建立量子網際網路所需的具體研究和工程進展,以及從當今有限的區域網實驗轉向可行的、安全的量子網際網路所需的技術。整體而言,美國在AI以及量子領域的政策大都延續了AI戰略以及量子計劃法案的框架和要求,是兩領域戰略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實。「不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而是打造一個涵蓋聯邦機構、學術機構、社區、私營部門的創新者和公益組織的創新生態系統」,美國白宮發布的《美國人工智慧倡議首年年度報告》認為這是美國維持優勢地位的關鍵。

「漸進主義不能確保美國的領導地位」。[2]作為全球創新中心,美國始終在具有變革性的科技領域具有優勢地位,積累了諸多發展經驗。同時,為了維持這一領先地位,從外交遏制到軍事幹預,從科學合作到技術競爭,美國的科技政策也往往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3],需要做好研判和應對。就量子戰略和AI而言,未來美國將繼續聚焦以下層面。

一是資金、人才等發展要素上的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美國不少政客和民間學者認為,美國在AI與量子計算上的投入並不具備明顯優勢,已經不足以和競爭對手拉開差距。除了政府財政,美國將考慮從其他方面增加資金,比如建立與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相關的基金會。而在人才儲備的問題上,中美擔憂面各有不同:美國對其研究環境以及就業吸引力充滿信心,但是擔心由於貿易戰時期的籤證收緊等政策導致短暫的人才流失;而中國則較為受困於沒有足夠的激勵機制和良好的研究環境導致人才外流。長期來看,兩國都制定了AI人才培養計劃,準備培養更多的本土研究人員。而在最近的幾年裡,為了緩解AI人才短缺,各國之間的人才資源爭奪將會更加激烈。
二是量子信息科學將迎來密集政策期,加快形成人工智慧與量子技術的優勢互補。在傳統計算機計算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量子計算能進一步提高AI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同時,量子計算的關鍵突破也需要人工智慧的參與。[4]量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的結合,主要體現在量子賦能的人工智慧、量子機器學習/量子模擬、量子啟發式機器學習、智能控制量子硬體等方面。目前部分AI已經進入到應用層,而量子計算尚處於早期。在美國推出量子網際網路計劃之前,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已經在積極布局,此次美國的量子戰略直指要開發世界上「首個量子網際網路」,其目標之緊迫必將迎來一段密集的政策期。三是美國將在數據層面尋求與盟友更深度的合作,數據資源競爭加劇。美國認為,中國有足夠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數據支撐,這是其AI競爭特有的優勢。為積累更多數據資源,美國將積極與其他國家達成合作。從技術競賽到商業對壘,數據資源的爭奪將會是全方面的、多主體的。四是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國際話語權的爭奪更加激烈。美國是面向全球制定AI使用規範和技術標準。通過與有著共同利益和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合作,推廣美國的監管規範和技術標準,擴大影響力,進而向其他地區施壓,是美國輸出本國價值規則的常用路徑。美國白宮10月15日發布的《關於關鍵和新興技術的國家戰略》就包括了量子信息技術,而且強調「引導全球技術發展的規範、標準和治理模式,使其反映民主價值觀和利益」。第一,給予AI、量子信息技術等基礎研究以更多資金、政策支持。美國長期在基礎研究領域佔據優勢地位,並藉此吸引了較多優秀人才和資本,在算法、晶片等基礎層面有很強的技術優勢,這與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密不可分。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的理論研究和基礎技術研究上的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強,科技貢獻率逐漸提高。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只有補齊基礎技術短板,在應用層面才具有自主性。未來應向基礎研究領域諸注入更多的資金加以扶持。第二,加強量子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推動量子通信、量子網絡等產業化應用。目前量子技術的應用前景尚不完全清晰,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鏈」還需要較長時間。建議推動量子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將研究機構與產業界聯繫起來,促進技術、人才、產品、市場等要素的有效溝通,技術突破與產業化並行。更進一步而言,美國已經將量子網際網路作為經典網際網路之後又一戰略性領域,從量子法案到量子網際網路,不斷推進戰略和政策布局。我們需要在量子網絡等產業化應用方面提早謀劃和布局。第三,積極參與量子、AI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國際治理。這些顛覆性的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必然是深遠的,目前美歐等十分強調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的治理與倫理,從提出原則、構建同盟、制定標準等角度積極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也需要積極參與國際治理。一是應密切關注國際動向,對於國際社會可能開展的合作或倡議保持關注,避免游離於任何可能性之外;二是將技術標準、技術監管、科技倫理等領域的中國方案積極向世界推廣,主動加強國家層面、企業層面的國際合作,尋求AI和量子技術發展的最大共識。

    注釋:

[1]參見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0/02/budget_fy21.pdf

[2]參見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jg9YlNagGI_0rid-HXY-fvJOAejlFIiy/view[3]參見Navigating the Maze: How Science andTechnology Policies Shape America and the World[4]參見https://www.qtumist.com/post/10372


相關焦點

  • 量子通信將引發哪些新軍事變革?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科技發展勢頭強勁,新一輪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中國「墨子號」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和量子雷達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引發了大量的討論與思考,很多行業領域都圍繞「量子通信」發出聲音。正如萊特兄弟剛剛發明飛機時引來眾多質疑一樣,當前量子通信發展還存在許多未知、難題和瓶頸,人們對於量子通信的未來前景還有疑惑。
  • 中國掌握量子技術致使美國輕取中國戰略破滅!
    然而,有消息證實,中國已經取得量子通信、量子加密、量子導航等技術的突破,如果真的如此,那麼,美國在軍事上輕鬆取勝中國的戰略企圖將再次破滅。有專家甚至認為,量子密碼有希望實現「絕對安全」。由於上述原因,世界各國紛紛將量子密碼技術納入國防科技發展戰略之中。比如: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就在研究量子區域網的密碼體系和自由空間量子密碼,此外,英國國防部及歐盟各國也啟動了類似的量子密碼研究計劃。
  • 量子速報:美國防部將研究下一代原子鐘;加拿大研發通用量子計算機
    ,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啟科量子深度聚焦量子信息領域,精選一周最值得關注的行業資訊,提供最新行業觀察。
  • 量子技術:讓信息化戰爭變了容顏
    量子計算意義不亞於核武倘若人們要追溯風靡全球的信息化戰爭之科技源頭的話,無疑是1946年世界第一臺計算機「ENIAC」誕生所開啟的電子信息科技革命,及其給戰爭形態帶來的質變——從機械化戰爭轉向信息化戰爭。
  • 南京大學研究團隊用無人機做量子網絡中繼站,量子通信獲得新突破
    想要進群的飛手加微信:"wurenjishijie1"通信安全是國家,政府乃至人民群眾在軍事,政治辦公,日常生活中都十分重視的事情,而最新技術「量子通信」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通信安全,俄羅斯量子中心的「量子通信研究團隊」負責人庫羅奇金對新華社記者說:「在未來量子計算機時代,只有量子通信能夠保證信息安全。」。近日,量子通信又在無人機的助力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QC資訊丨量子信息前沿戰略聯盟啟動,以加速量子計算研發,實現科學突破
    量子信息前沿戰略聯盟(the Quantum Information Edge strategic alliance)由美國能源部的兩個國家實驗室領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 中國量子晶片突然宣布:量子手機變成現實,美國:中國不能獨佔!
    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量子計算機進入2.0時代
    這意味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唯一在超導量子和光量子兩種體系下達到「量子優越性」裡程碑的國家。幾十年間,量子計算機一步步從科學家的大膽構想中走向現實。這一路經歷了怎樣的曲折過程?世界上至今有哪些量子計算機?「祖衝之號」和「九章」的2.0版實現了怎樣技術升級?請看本期解讀。
  • 金融工程的未來,量子計算
    9月7日,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合肥本源量子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建信金融科技是建設銀行旗下從事金融科技行業的全資子公司。本源量子與建信金融科技將圍繞金融領域應用場景,推動量子生態的構建及其與金融產業的協同發展。目前,金融行業已經成為國際主流的量子計算應用探索領域。
  • 量子科技的夢想與徵途:不只是「財富故事2020」,更是下一代信息技術革命 | 氪記
    相比於國外量子科技方面的主要玩家,如Google、IBM、Intel、微軟等,中國公司面臨的另一個商業化難題是產業配套欠缺。國外玩家普遍具有晶片製備、硬體製造的工藝、產線、人才、資金,但國內公司普遍剛剛起步,不具備這樣的配套條件。同時,作為有戰略威懾價值的尖端科技,量子科技一直屬於敏感行業。2018年11月1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也將量子計算列入出口管制框架。
  • 國內初創公司研製離子阱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機|專訪
    量子信息技術作為未來最具潛力、提升綜合國力必不可少的尖端技術,世界各國都紛紛提出量子戰略、設立量子項目以促進本國量子科技的發展。當下,中國也愈發重視量子科技產業,不斷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創新打破國外壟斷地位。
  • 未來十大軍事科技制高點
    面對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大對軍事科技的投入,一些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的高新技術,一些被認為「改變遊戲規則」、一些可能改變世界的「顛覆性技術」大量湧現,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僅將強力牽引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必將對未來戰爭形態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徹底改變戰爭的面貌,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 【60秒半導體新聞】美國對華為「臨時許可」延長90天 華為深夜回應/我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比美國設備探測能力提升
    「臨時許可」並無善意此前,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在未獲許可證的情況下與美國企業做生意,在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後不久,5月20日,美國商務部便發出90日的臨時通用許可證。此次延長許可,美國商務部目的為「給美國各地的消費者提供必要的時間,以擺脫華為的設備」。
  • 中國量子技術領先世界美卻要求分享 看國外如何評價
    中國在高尖科技領域的發展,也得到了來自世界的認可。在1月10日美國的量子電子物理學大會上,潘建偉院士被授予國際雷射科學和量子光學領域的大獎:蘭姆獎,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領域的開創性實驗研究。量子技術是一項可改寫全球規則的顛覆性技術。
  • 量子雷達有多厲害?中國該技術一旦應用F22或成靶機
    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資料圖:量子雷達技術實驗  量子雷達有多牛?中國這技術一旦應用 F-22與B-21死定了  中國電科十四所近日在官方微信透露,該所研製的量子雷達原理樣機已能探測到數百公裡外的目標,成功通過驗收成為中國首臺威力突破百公裡量級的同類型雷達樣機,中國完成了量子雷達樣機的遠程試驗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量子雷達這項技術牛在哪?
  • 量子計算簡介和經典量子算法
    、近日,我國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憑實力火出圈,被《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為「一個最先進的實驗」和「一個重大成就」。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關於這一重大成果的報導也讓量子計算這個詞又一次頻繁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
  • 量子通信是騙局嗎?真相扎心了,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0年12月4日,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日本量子退火機真有這麼牛?
    「當前,量子計算業界的目標是,打造一款通用的量子計算機:它不僅能解決任何運算問題,其運算速度還能超越當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韓正甫介紹道。  實際上,量子計算的概念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被提出,其基礎理論也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得到突破,但真正意義上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卻遲遲沒有問世。  「研發通用量子計算機的難度非常大,目前仍未有重大突破。」
  • 量子加密驚現破綻?潘建偉告訴你破綻在哪裡
    其實該文章最初來源於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一篇題為「有一種打破量子加密的新方法」 的報導,該報導援引了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研究組的一篇尚未正式發表的工作。此文在微信號發布後,國內很多關心量子保密通信發展的領導和同事都紛紛轉來此文詢問我們的看法。事實上,我們以往也多次收到量子保密通信安全性的類似詢問,但一直未做出答覆。
  • 天生我材| 後起之秀-量子點
    5.量子點的螢光壽命長。量子點發光基本原理:量子點的發光是電子和空穴複合的結果,或者叫做激子湮滅,要讓量子點發光,量子點首先得到一個激子。產生激子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叫光質,一種叫電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