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來了躲的正確方法是什麼?老兵為什麼說臥倒死得更快?

2021-02-15 尖端1號

炮彈來了躲的正確方法是什麼?老兵為什麼說臥倒死得更快?

近些年湧現了一大批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一旦有激烈的戰爭場面,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士兵提醒其他人大喊臥倒!

但是可能很多人卻不知道為何要臥倒,臥倒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

臥倒能在一定程度上避開炸彈彈片

從科學角度分析,炮彈的殺傷力分為三層,最裡面是熱殺傷,中間是高壓殺傷,最外層是破片殺傷。而臥倒能躲避的主要是炮彈爆炸後的高速碎片。炮彈通常都是在落地後發生爆炸,之後會有大量的碎彈片向上方散開,這個時候如果附近的人臥倒在地,就可以一定程度的避開這些碎彈片。

經歷過比較多次戰鬥的戰士,都能夠根據自身的閱歷來分辨襲擊的炮彈擁有多大的口徑,從而判斷出炮彈的爆炸距離和威力,這個時候老兵就可以根據經驗來採取躲避方式,來保護自身安全。

有些炸彈來臨只能等死除非有防彈工事

但是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種類的炮彈被研製出來,比如後來研製出的榴霰彈,它在進行攻擊的時候,無論攻擊範圍內的人是蹲下還是臥倒,都不能避免於難。受榴霰彈攻擊最慘的就要數日俄戰爭中的日本士兵了,他們當時採用的最有效躲避方式是鑽進工事。

如若是在空曠的野外受到炮彈襲擊,最好敵人使用的不是榴霰彈,一旦受到普通高爆炮彈的攻擊,就要採用雙手抱頭蹲下的姿勢,能夠更有效的減少自身被擊中的機率。這個時候就不要採取臥倒的方式,如果炮彈在地面或地下產生巨大的爆炸,很有可能傷及內臟,甚至失去生命。

在部隊中大家都知道,新兵怕炮彈,老兵怕機槍。可是一旦在爆炸地點沒有可以躲避的地方,任何士兵都是一樣危險的。尤其是當今研製出的炮彈,只有非常堅硬的裝甲車或者遮擋物才能抵抗,而一般情況下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一旦遭遇只能受傷或喪命。

躲避空爆炮彈來襲最好使用蹲姿躲避

炮彈的攻擊方式通常是靠爆炸產生的威力或者碎彈來攻擊目標,臥倒能夠減少殺傷半徑內的面積,躲避攻擊而來的散彈,從而來減少傷亡。

可是,一旦敵人用更加高級的空爆炮彈進行攻擊,利用遠程控制炮彈的爆炸時機,那麼它的殺傷力將是驚人的,這個時候臥倒躲避只會讓自己受傷更重。如果敵人使用的是大口徑炮彈,它的衝擊力也會是臥倒的人受到嚴重傷害,這個時候採用蹲姿比較好。

真正的戰場上所有躲避措施意義都不大

炮彈攻擊過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還是習慣採用臥倒的方式躲避爆炸產生的碎片來避免受傷。如果發現敵人使用的是榴霰彈或大口徑炮彈,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近些年老兵已經不再能夠準確的判斷炮彈能力了,很多人依舊採用臥倒姿勢來躲避,最後卻被震成了嚴重的內傷。

有專家曾經介紹過正確的自保姿勢,應該將兩個手臂屈起,雙臂握於胸前,雙腳尖踮起,盡全力將身體與地面分離,減少接觸面積。這樣才能更有效的保護自身安全。

你看了躲避炮彈姿勢的內容,有何感想,給小編留言吧!

相關焦點

  • 戰場上臥倒裝死真能保命嗎?
    被嚇癱、尿褲子的德國娃娃兵戰場上新兵尿褲子不是稀罕事,老兵則更容易耍滑頭,就連最推崇武士道精神的神風特工隊也出過奇人,有位名叫佐佐木友次的日本飛行員,出擊8次均平安返回。以至於上級沒有耐心再聽他解釋,直接密令隊友,下次若再不發動自殺攻擊,就將其直接擊落。好在戰爭很快結束,沒有給他第9次出戰的機會。有人會說,衝鋒的時候,趴在地上裝死不就能保命了嗎?
  • 老兵
    時常有人跟我說,你看錯了,你這次是反向指標了。我嗤之以鼻,我要不錯,不就成了妖精?老兵並不能保證不死,但比新兵更懂生存。
  • 【聽抗美援朝老兵講故事】李先仁:一發炮彈八兩金 打得美國人說志願軍使用了「核武器」
    老人如此說,可能是對自己未滿參軍年齡但沒有被退回來做著解釋。李先仁證件1952年下半年,先後在寧鄉和東北訓練了一年多的李先仁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四野)21師208團一營,入朝作戰。「我機會好,被分到了當時的炮兵王牌部隊。」老人口中所說的炮兵「王牌部隊」,是指炮兵21師,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中唯一的喀秋莎火箭炮師。
  • 塹壕歲月:一戰英軍士兵的死與生|大象文摘
    到戰爭結束時,70萬英國軍人死在西線。眾大批缺乏訓練的英軍士兵初上前線,心態跟看客差不多。比如第17皇家西薩裡步兵團的士兵克拉利·賈曼這樣回憶:「我們乘火車抵達(法國)亞眠,老遠就能聽到隆隆的轟鳴,那是炮聲。我們行軍趕到多南庫特,第一次進入前線的塹壕。子彈嗖嗖作響,打在塹壕護牆上,嚇得我們趕緊臥倒。炮彈呼嘯著從我們頭上飛過,我們很快學會了憑聲音判斷何時該找掩護隱蔽,何時尚不用著急。」
  • 電影裡炮彈打過來迅速臥倒或跳入彈坑就安全了,現實中可行嗎?
    沒錯,步兵遇到敵人炮擊時,首選的戰術動作是臥倒,然後尋找掩蔽物,其次是快速通過炮擊區。炮彈爆炸造成的殺傷主要有3種方式,一是直接爆破作用產生的破片,二是衝擊波的破壞作用,三是高溫燃燒等造成。衝波運動軌跡是以爆炸中心向外擴散的,彈片是斜向上成喇叭狀飛散的,臥倒後身體高度顯著降低,貼近地面的破片和衝波相對更少,處於破片飛散的死角裡,能顯著減少被破片殺傷的可能,人存活的機率也就越大。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
  • 選擇正確的傘翼尺碼——《飛得更好的50種方法》
    如果相對你的傘翼,你太重或太輕的話,會產生什麼結果?查看傘翼的飛行全重範圍首先,你應該看製造商明確規定的傘翼的飛行全重範圍,而不是去看傘的尺碼。不同製造商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其傘翼的尺碼,所以買一個跟你的舊傘(不同品牌)一樣尺碼的傘可能是個巨大的錯誤。不同品牌相同尺碼之間的差別很可能高達10%,而這往往就是兩個不同尺碼的傘之間的差別。
  • 電影史上死得最冤的九個角色
    英勇是英勇,可是不但沒幫到人,還白白浪費了機會,你說他要是先報個警,警察不但能更快趕到,也比他更有能力保護一家人是不。死得太沒價值了!當然,考慮到警察不會相信超能力之類的理由,他得編個藉口報警。另外我想,設置這樣一個多勇寡謀的悲催角色,是不是庫布裡克在影射某個名人?
  • 老兵不死也未凋零!留不住青春,留得住記憶...
    美國足球是荒漠,儘管這些年引進了一批又一批的球星。但是美國大聯盟和十年前有什麼變化嗎?有什麼進步嗎?都沒有。這些年美國足球聯賽真正擴大的是他的影響力,大聯盟的廣告語是這樣的:歡迎到美國來養老。所以,德羅巴登陸大聯盟,切爾西球迷都送去祝福:祝魔獸晚年幸福。
  • 從解放軍和美軍的單兵臥倒動作看雙方的戰術觀念(短評)
    從解放軍和美軍的單兵臥倒動作看雙方的戰術觀念  在各國軍隊的單兵戰術訓練中,都有臥倒這個動作,但解放軍的臥倒動作和別國軍隊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和美軍,解放軍和美軍都是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隊,訓練上細微不同,也可看出兩軍戰術觀念上的區別。
  • 落在金門的炮彈為何不爆?炮擊金門留下的神秘炮彈如今成寶貝
    這「三寶」聽起來都和廚房有關,但後者算不上當地土產,而是大陸送去的「禮物」,因為這些菜刀都是當年解放軍發射的炮彈打的。早些年,廈門的姑娘出嫁前,常常要託人帶把金門菜刀做嫁妝。在金門當兵的臺軍老兵,退役時也要帶上一把菜刀給老媽、一瓶金門高粱給老爸。金門開放旅遊後,菜刀成了大陸遊客必買的物件,笑稱「大陸當年送去的炮彈,如今變成菜刀回到大陸」。
  • 【定向越野】拇指指北針的正確使用方法
    拇指指北針的設計使其與地圖貼合更緊密,幫助你在前進中使用拇指定向技術,保證你的地圖對準正確方向。兩種指北針都能夠採用瑞典的Silva 1-2-3方法進行方位標定,但這與地圖的尺寸以及你在比賽中如何摺疊地圖有關,用拇指指北針標定要笨拙一些。拇指指北針設計來讓你自然地貼在地圖上用拇指對準。定向運動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就是奔跑的時候用拇指定向。這就是說,隨時移動拇指,將拇指指尖與你實際運動方向重合,這樣能夠更快讓你知道自己在圖上的位置,幫助你避免跑過控制點,或者錯過攻擊點。
  • 一隻熊的傳奇故事:抽菸、喝酒、上戰場送炮彈
    在英國的公交車上,有時會看到一頭抱彈怒吼的大熊形象,而且還會標明它的名字「Wojtek」,即使英國人,大概也搞不清楚這個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這壓根就不是英語,而是波蘭語(「Wojtek」-佛伊泰克)——叫波蘭名字的大熊出現在英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故事還得從1942年說起。
  • 只會說一句英語的老兵,一句頂一萬句 抗美援朝鐵在燒029
    封鎖的地雷沒費勁兒就被姚顯儒發現了,並且將其引信拆除,回頭讓歐陽忠傳話問唐滿洋,說敵人在戰壕裡埋雷了,怎麼辦?唐滿洋說接著起,你朝前走的時候,拿塊白粉把腳踩的地方畫個圈,後面的人只許踩圈裡不許踩圈外。直到今天,提起姚顯儒來,566團的老兵還很佩服,但也有點兒無奈,說你看看這個姚顯儒啊,又會玩刀,打槍又準,摸地雷一摸一麻袋。
  • 炮彈魚常見疾病+療法!水黴病、菜花病、飛碟蟲看這篇!
    一旦缸裡有什麼新事物,它們第一反應也不是躲開,而是湊上前去看一看,咬一咬。    說實話,飼養炮彈這種親人的魚,實在是非常有樂趣。     但是炮彈雖然成活率很高,卻比較容易生病,這點頗為奇怪。下面我就要介紹一下炮彈的常見疾病和治療方式。
  • 抗美援朝老兵尋訪錄 008:斬首劍山嶺
    ▲ 記者在採訪20軍老兵李士瑜他評價自己跟的89師師長餘光茂帶兵有特色:「我們師長以後當軍長,有水平。他的部隊裡面一般要培養兩強一弱。都是一個師三個團,是吧?他這三個團一定要有兩個團能打,剩下那個團弱一點沒關係。一個團裡面三個營,營裡面三個連,都是這樣。所以他的幹部配置是按照重點來的。這樣的部隊在困難時候,在艱苦的時候能挺得住,能夠完成任務。」
  • 被60mm迫擊炮彈擊穿是什麼體驗?這哥們竟然沒有死|輕武專欄
    一發小口徑步槍彈射入人體,彈頭會瞬間失穩,翻滾、旋轉、跳躍,撒著歡得鑽出人體,留下拳頭大的創口。如果是一發12.7毫米的重機槍彈射入人體,彈頭先會撞碎骨骼,再撕裂肌肉組織,然後帶著你身體某一部分離開。那如果是一發60毫米迫擊炮彈直接命中人體會發生什麼?有個哥們真的遇上了。
  • 為什麼 Promis 比setTimeout()更快?
    // 每日前端夜話 第468篇// 正文共:1200 字// 預計閱讀時間:10 分鐘實驗先做一個實驗:來看看立即解決的Promis 和立即超時( 0 毫秒的超時)哪個執行的更快?立即解決的承諾比立即超時處理得更快。是因為 Promise.resolve(true).then(...)  在 setTimeout(..., 0) 之前被調用了,所以 promise 的處理過程會更快嗎?
  • 老兵不死,只是隨著夕陽遠去
    災區的日子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如曉麗所說,我們每天不知做什麼,卻仍好忙碌,不停的跑來跑去。我和曉麗負責後勤,諸如食宿及辦公室東西的採集。拿出了之前準備好的自製的一張印有我們情感的剪紙送給爺爺,爺爺顫抖著手直說「謝謝,謝謝你們還記得我,謝謝你們來看我」。其實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們是見證歷史的使者,他們是大漠的胡楊,他們才是歷史的眼睛,國人,不該忘記歷史,在活著的時候讓這些英雄多一點欣慰,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老兵不死,只是睡在夕陽裡遠去,老兵不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 戰場上敵人投過來手榴彈,你是撿起來扔回去,還是迅速臥倒?|軍情晚報
    因為敵人扔來的手榴彈,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在近二三十年的現代戰爭裡,大規模的純步兵作戰已經不多見,所以來回扔手榴彈的例子並不常見。在太平洋戰場的塔拉瓦戰役中,美軍一個中士班長約翰.斯皮蘭被日本困在一個窪地裡,日軍向斯皮蘭投擲了6枚手榴彈,前5枚都被斯皮蘭接住以後反投給日軍,只有最後一枚在他身邊爆炸,但是斯皮蘭僅僅受了些傷,並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