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來了躲的正確方法是什麼?老兵為什麼說臥倒死得更快?
近些年湧現了一大批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一旦有激烈的戰爭場面,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士兵提醒其他人大喊臥倒!
但是可能很多人卻不知道為何要臥倒,臥倒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
臥倒能在一定程度上避開炸彈彈片
從科學角度分析,炮彈的殺傷力分為三層,最裡面是熱殺傷,中間是高壓殺傷,最外層是破片殺傷。而臥倒能躲避的主要是炮彈爆炸後的高速碎片。炮彈通常都是在落地後發生爆炸,之後會有大量的碎彈片向上方散開,這個時候如果附近的人臥倒在地,就可以一定程度的避開這些碎彈片。
經歷過比較多次戰鬥的戰士,都能夠根據自身的閱歷來分辨襲擊的炮彈擁有多大的口徑,從而判斷出炮彈的爆炸距離和威力,這個時候老兵就可以根據經驗來採取躲避方式,來保護自身安全。
有些炸彈來臨只能等死除非有防彈工事
但是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種類的炮彈被研製出來,比如後來研製出的榴霰彈,它在進行攻擊的時候,無論攻擊範圍內的人是蹲下還是臥倒,都不能避免於難。受榴霰彈攻擊最慘的就要數日俄戰爭中的日本士兵了,他們當時採用的最有效躲避方式是鑽進工事。
如若是在空曠的野外受到炮彈襲擊,最好敵人使用的不是榴霰彈,一旦受到普通高爆炮彈的攻擊,就要採用雙手抱頭蹲下的姿勢,能夠更有效的減少自身被擊中的機率。這個時候就不要採取臥倒的方式,如果炮彈在地面或地下產生巨大的爆炸,很有可能傷及內臟,甚至失去生命。
在部隊中大家都知道,新兵怕炮彈,老兵怕機槍。可是一旦在爆炸地點沒有可以躲避的地方,任何士兵都是一樣危險的。尤其是當今研製出的炮彈,只有非常堅硬的裝甲車或者遮擋物才能抵抗,而一般情況下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一旦遭遇只能受傷或喪命。
躲避空爆炮彈來襲最好使用蹲姿躲避
炮彈的攻擊方式通常是靠爆炸產生的威力或者碎彈來攻擊目標,臥倒能夠減少殺傷半徑內的面積,躲避攻擊而來的散彈,從而來減少傷亡。
可是,一旦敵人用更加高級的空爆炮彈進行攻擊,利用遠程控制炮彈的爆炸時機,那麼它的殺傷力將是驚人的,這個時候臥倒躲避只會讓自己受傷更重。如果敵人使用的是大口徑炮彈,它的衝擊力也會是臥倒的人受到嚴重傷害,這個時候採用蹲姿比較好。
真正的戰場上所有躲避措施意義都不大
炮彈攻擊過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還是習慣採用臥倒的方式躲避爆炸產生的碎片來避免受傷。如果發現敵人使用的是榴霰彈或大口徑炮彈,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近些年老兵已經不再能夠準確的判斷炮彈能力了,很多人依舊採用臥倒姿勢來躲避,最後卻被震成了嚴重的內傷。
有專家曾經介紹過正確的自保姿勢,應該將兩個手臂屈起,雙臂握於胸前,雙腳尖踮起,盡全力將身體與地面分離,減少接觸面積。這樣才能更有效的保護自身安全。
你看了躲避炮彈姿勢的內容,有何感想,給小編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