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鹿晗因超高人氣,在2012年轉發的關於曼徹斯特聯隊的微博獲得了1億多評論,成為單條微博評論量最高的微博。9月25日,吉尼斯世界記錄正式宣布該微博創造吉尼斯記錄。而這條破億的微博竟然引發了一場觀光熱潮,路人為表示對一億評論的驚嘆與好奇,紛紛留言,稱自己為「一億觀光團的路人。」
早在2012年9月10日,吉尼斯世界記錄就正式宣布鹿晗的微博獲得了13162859條評論,創造了「微博上最多評論的博文」的世界記錄!
圖:評論過億微博
圖:吉尼斯為鹿晗頒證書
圖:#鹿晗#話題閱讀量達到334億
圖:#鹿晗微博評論過億#閱讀量超過9087萬
鹿晗的粉絲遍布在貼吧、QQ群、微信朋友圈等哥哥社交媒體裡,數量多,活躍程度高。鹿晗曾經因為超高人氣,創造過各種記錄。他上的封面雜誌一天就售空,他是首位在國際社交網點讚過百萬的華人,他的一個MV視頻40多分鐘破百萬點擊量,個人話題超300億的閱讀量。此外在鹿晗4·20生日的時候,粉絲也為他刷出了4200萬評論量。
新浪微博
百度貼吧
QQ空間部落
鹿晗
947萬
249萬
14.1萬
5月30日,鹿晗的一條微博因為重複轉發率太高,被系統自動下了熱門。鹿晗粉絲紛紛向微博小秘書投訴,並在@來去之間,即新浪CEO王高飛的小號微博下評論,質疑熱門算法。稱鹿晗微博遭遇到不公平對待。
2.曼聯球迷助攻
「十年相依,終身紅魔」文字敘述簡單直接,易傳播。曼聯球迷本身與鹿晗粉絲並無太大交集。鹿晗轉發了曼聯的微博,在傳播過程中,更是吸引了大量曼聯球迷的評論和轉發。可以說,該條微博的走紅與曼聯球迷的助攻不無關係。
圖:曼聯球迷與鹿晗粉絲的年齡分布及性別比例
圖:鹿晗粉絲與曼聯球迷的愛好分布
3. 「紅魔聊天室」:粉絲通過評論口進行刷屏聊天
對於鹿晗粉絲來說,「紅魔聊天室」意義重大,鹿晗本人也表示「會看評論」,許多粉絲通過該套微博下方的評論進行粉絲之間的互動聊天,相互分享、相互傾訴,或者是單純的粉絲刷屏。對於娛樂圈來說,這是第一個中文社交媒體創下的吉尼斯記錄。
4.從「粉絲經營」到「反向引爆」引大眾媒體關注
對比闡述傳統的明星生產路徑,一般要經過「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這幾步,而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造星路線則經歷了「粉絲經營-反向引爆」的路線。
粉絲在貼吧、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名人排行榜等社交媒體裡聚集,形成粉絲群落,通過強大的關注再反響引爆吸引大眾媒體關注。鹿晗粉絲對於微博評論的不斷刷屏,尤其是在鹿晗的該條微博評論第一次被吉尼斯頒發證書時,使得大眾媒體對於鹿晗的這條微博給予相當多的關注。而隨著粉絲的不斷刷屏,以及媒體的不斷報導,也引來了「路人」的觀光,使得該條「紅魔」評論不斷增長。EXO和TFboys都有這樣的特點。
天涯網友「走火入魔」稱,經常莫名其妙的看見鹿晗吳亦凡權志龍bigbang這些名字一起出現,因為不知道他們是幹嘛的也沒關注過,剛剛上微博看見個話題叫鹿晗評論上千萬,樓主一時好奇就搜了鹿晗的微博,點進去一看深深給震驚了!少則十幾萬多則99萬上百萬有沒有!樓主又是一時好奇又搜索了一個經常跟鹿晗一起出現的名字吳亦凡,一看評論數幾乎跟鹿晗有的一拼!
鹿晗應該有獨特的魅力之處
知乎網友「白夜行」認為,粉絲的強大歸根結底是明星的個人魅力。如果明星不夠優秀怎麼可能又那麼多支持他的人。娛樂圈日新月異,如果沒有獨到之處是不可能這麼火的。
吉尼斯無奇不有,無所不包,不值一提
新浪網友「出席B」認為,這個不過是粉絲刷出來的吉尼斯。現在偶像變化很快,粉絲也很瘋狂。再說吉尼斯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談不上為國爭光,根本不值一提。
每條微博到底有多少水軍在評論?
知乎網友「小新」認為,每條微博的評論都那麼多,是不是水軍在評論。其背後的製作團隊在經營,買了多少殭屍粉呢?
數量不能代表什麼
@淳淳與動:「紅魔評論成為粉絲的聊天室,粉絲通過此種方法製造奇蹟,應該是社交平臺上不可忽視的一種現象。不應誇大吉尼斯的作用,數值往往並不能代表什麼。如果評論裡都是寫無營養的話。」
微博評論從1到1億,繞不開對於「粉絲」話題的再次討論。其實關注於此的人,會看到粉絲力量的強大,看到社交平臺作用與魅力;而不關注於此的人,會覺得這是一件有些無聊的事情。我們常說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也常常從這一角度來看待類似問題。俄國文藝理論家巴赫金曾提出過「狂歡理論」,時至今日,將其嫁接在自媒體時代仍然有啟發之處。評論量的持續增長,「紅魔聊天室」兩次吉尼斯記錄仿佛催化劑般點燃粉絲的熱情,正迎接他們屬於自己的「狂歡」。從線上到線下的聯通,從粉絲聚攏到粉絲經濟的遍地開花,不得不承認正是社交平臺,正是網際網路,將這種「狂歡」推向極致。全民娛樂時代的來臨打破了屬於官方和業界名人自上而下的媒體話語權,自媒體時代下的網絡傳播技術便利了各種形式的文字與視覺狂歡,鹿晗因此得以「加冕」,粉絲於此肯定自身存在價值。如果沒有微博,估計也沒幾個曼聯的球迷知道鹿晗喜歡曼聯。二者的粉絲人群其實差異很大。喜歡曼聯的,一般都是看球與踢球的男性,而喜歡鹿晗的是追逐娛樂風潮的年輕人。但正是微博,讓鹿晗成為兩群人中間一個交集、一個可以交流與觀察的點。正所謂千萬事物都存在各種聯繫,微博正是將這種「聯繫」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鹿晗粉絲紅魔評論量也印證了自媒體時代背景下,不拘形式的狂歡方式,這不光是鹿晗與其粉絲共同打造的評論「神話」,也是網際網路運行的副產品。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李北北 張力)
主 編|盧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