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2021-02-13 冷熱軍事史

作者:Agvensome / 編輯:冷小軍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古往今來,沒有一門線膛火炮的重量、體積、口徑、炮彈重量能與古斯塔夫相提並論。因為古斯塔夫列車炮僅有一次實戰,實用價值似乎不大,但在當時,它是德國工業的明珠。




20世紀30年代,法國在法德邊界修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山而建,擁有大量永久性半埋式工事,配備了大量的火力點,令急於復仇的納粹頭疼。1934年,德國陸軍委託克虜伯公司設計一種超級火炮,必須在法軍的射程外開火,還要輕鬆穿透7米鋼筋混凝土或1.5米的鋼板,摧毀馬奇諾防線。


在這種苛刻要求下,克虜伯公司意識到,新型火炮的體積重量口徑將是世界之最。1936年,希特勒在視察克虜伯公司,急切詢問能否設計製造超級大炮。


馬奇諾防線內部


在不懈努力下,艾裡希•米勒研發團隊在1937年完成設計,39年造出一門簡易實驗火炮;1941年,在希特勒等高層的觀摩下,800毫米巨炮將一發重達7.1噸的炮彈送到了38千米——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相比之下,一戰的「大貝莎塔」420毫米攻城炮,僅能把一噸的炮彈射到13公裡;同時期的日軍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主炮的最遠射程也就39公裡。800毫米炮彈重量也是世界之最:穿甲彈7.1噸,高爆彈4.8噸;體積上,炮彈比人還高,裝填炮彈需要使用起重機。除了二戰後美蘇分別研發的「原子安妮」核大炮和2A3核大炮,沒有常規炮彈的威力能比得上古斯塔夫列車炮


這種新型火炮不負眾望,德國陸軍訂購了2門800毫米列車炮,第一門火炮被命名為「古斯塔夫」,第二門炮以設計團隊領導米勒的妻子多拉命名。一門火炮的造價高達700萬馬克,配置相當豪華。



德軍的第672炮兵營只為這門大炮服務,光是火炮炮管達到了102噸,僅火炮組件要用25節列車車皮才能裝完,如果包括隨行人員和其他物資就達到了60節車廂!


為了運輸這門一千四百多噸的大傢伙,德軍還專門配備了工程隊修路鋪鐵軌,還有專門的物資運輸線,隨行人員不僅有由上百個工程師組成的火炮維護隊伍,還有防空部隊、防化部隊、情報、工兵等作戰單位,加起來,為這門超級大炮服務的有四千多人,最高指揮官是個少將!


古斯塔夫列車炮炮閂


畢竟這是當時唯二的大寶貝,必須被保護得好好的。工程隊施工、軍隊封鎖、火炮組裝等準備射擊工作前後要持續一個多月。與其說這是一門大口徑火炮,不如說,這是一個圍繞超大口徑火炮打造的超遠距離打擊體系,破壞力十足,但一天打15發的效率實在太低。



儘管古斯塔夫破壞力極大,當時法國卻早已投降,西歐中歐的大部分地區早已被納粹佔領。德軍將目光投向了黑海的蘇聯塞瓦斯託波爾要塞,並將古斯塔夫列車炮納入了炮擊塞瓦斯託波爾要塞的陣容中。


雖然黑海周圍已全部處於德軍控制之下,塞瓦斯託波爾卻固若金湯,火力防禦並不比馬奇諾防線差多少,裝備多門305毫米岸防炮,德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古斯塔夫列車炮被運到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北部16公裡處開始組裝。1942年6月初,古斯塔夫的射擊準備工作完成。


6月2日,德軍開始了對要塞瘋狂火力壓制,地面炮兵、航空兵不間斷的把成百上千噸的鋼鐵傾瀉到這個小城裡。直到要塞被攻陷為止,除了火箭炮和隨行步兵的輕型火炮,光是大口徑重炮和超大型攻城炮發射的炮彈達到了57萬發!


巨炮駛出隱蔽陣地


6月5日,古斯塔夫巨炮開始了它的表演,古斯塔夫的首殺是距離25千米的蘇軍炮群,僅發射8發炮彈就輕鬆摧毀。接著,又瞄準蘇軍「史達林堡壘」大型混凝土工事,發射了6發炮彈就徹底轟毀目標。由於射擊間隔藥包的裝填、炮膛清理、火炮校正等工作非常繁瑣,古斯塔夫列車炮首日作戰僅發射了14發800毫米炮彈。


6月6日,第三個打擊目標「莫洛託夫堡壘」挨了7發800毫米炮彈後成了廢墟,第四個目標有點奇怪,是蘇軍建造在水下30米處的水下彈藥庫,有著十多米厚度的混凝土保護——顯然摧毀它,用普通火炮根本做不到,這個彈藥庫外號「白崖」。


巨炮發射炮彈


在古斯塔夫巨炮的攻擊下,所謂層層防護跟紙一樣薄——古斯塔夫列車炮發射了9發7.1噸的穿甲彈,炮彈鑽入海水裡,破壞混凝土的層層防禦,最後一發炮彈直接命中彈藥庫內部,引發彈藥殉爆,造成的衝擊波直接掀翻附近一艘船。這天,古斯塔夫又拿下兩個戰果。


7日,蘇軍的「西南風堡壘」被列車炮的7發800毫米炮彈擊中後陷入一片沉寂。接受維護保養三天後,11日,古斯塔夫再次大發神威,朝「西伯利亞堡壘」砸了5發7.1噸的穿甲彈,目標全毀;17日,最後一個目標「高爾基」炮臺也挨了5發古斯塔夫炮彈後,被夷為平地。


炮擊塞瓦斯託波爾之戰


炮擊塞瓦斯託波爾之戰中,古斯塔夫列車炮總共發射了48枚800毫米炮彈。和巨炮搭配的六門卡爾臼炮,共發射了201枚600毫米炮彈。塞瓦斯託波爾在德軍高強度的火力打擊下,幾乎被炸成平地。6月30日,蘇軍被迫撤離塞瓦斯託波爾。



塞瓦斯託波爾被攻佔後,古斯塔夫被拆裝運回國內。經過塞瓦斯託波爾炮擊以及前前後後的射擊表演,古斯塔夫巨炮發射了250發炮彈後,就無事可做了,只好運到克虜伯公司進行日常保養,也沒有趕上列寧格勒攻堅和鎮壓華沙起義。塞瓦斯託波爾攻堅是古斯塔夫唯一一次實戰表演。至於第二門800毫米大炮多拉,沒有任何實戰記錄


1945年4月,二戰歐洲戰場接近尾聲,為避免落入敵軍,德軍炸毀了兩門巨炮。4月22日,巨炮的部分殘骸被發現,巨大的身軀令盟軍的調查人員瞠目結舌。如今關於這兩門巨炮的傳說,只能通過軍事博物館那幾枚兩層樓高的800毫米炮彈去尋找了。


放在博物館的一枚800毫米炮彈


古斯塔夫超重型列車炮是二戰時期為追求地面遠程打擊堅固要塞而誕生的怪胎。儘管靈活性差、準備時間過長、效率低等問題令人詬病,但也代表二戰時期火炮的巔峰。超級大炮在特殊時期固然美好,卻是曇花一現,美蘇的核大炮相繼退役後,超遠程打擊早已被各種先進飛彈代替。

- 延伸閱讀 -

相關焦點

  •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不過實戰中確有一些火炮中的怪獸,它們的體積巨大,口徑驚人,威力更是驚人。古斯塔夫列車炮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款列車巨炮。一戰結束以後,德國受凡爾賽條約的制裁,不能生產大口徑火炮,現有的火炮也都被銷毀和廢棄。不過希特勒上臺以後,立即開始重視列車巨炮的研究。希特勒和將軍們分析,認為一戰德國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施裡芬計劃沒有成功。
  • 世界最大口徑巨炮:德軍古斯塔夫巨炮4000人忙活三周才射一次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最恐怖的武器,古斯塔夫巨炮在那個重炮轟鳴的年代裡絕對是火炮的巔峰之作,這個口徑高達800毫米的滅世巨炮究竟有何不為人知的秘密
  • 古斯塔夫巨炮:轟一炮,坦克群集體毀滅,成二戰軍工業巔峰之作
    除了機槍的橫空出世之外,大口徑火炮也不斷發展,大家或許對戰列艦動輒數百毫米口徑的巨炮印象深刻,但你可曾知道二戰期間的一款大殺器比這個還誇張。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一度掌握人類軍事工業的核心科技,其生產的武器裝備性能十分優異。而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生產的一種巨型火炮可謂是戰地終結者,那就是古斯塔夫巨炮。
  • 歷史揭秘:古斯塔夫巨炮:轟一炮,坦克群集體毀滅,成二戰軍工業巔峰之作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一度掌握了人類軍事工業的核心科學技術,他生產的武器設備性能非常優秀。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巨炮可以說是戰場的終結者,那就是古斯塔夫的大炮,古斯塔夫大炮的口徑是驚人的800mm,是空前絕後的大小。生產武器製作的,以家族的前綴命名。
  • 第二十七章 古斯塔夫巨炮
    僅僅是在近衛坦克第一集團軍的正面,就集中了三千門口徑各異的德軍火炮!  這其中,最致命的,是口徑高達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巨炮!  古斯塔夫巨炮是克虜伯軍工廠製造出來的一款終極殺傷性武器!  這款火炮的炮管長達32米,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堪稱是路上巨無霸!  但是,跟它龐大體型對應的,是它無與倫比的巨大威力!  古斯塔夫巨炮的口徑非常誇張,高達800毫米,這意味著它的炮彈的體型也絕對不小!
  • 1350噸的古斯塔夫巨炮:6發炮彈摧毀一個要塞,需要4000人合力操縱
    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曾存在兩大武器製造商,他們分別是克努伯工廠和毛瑟公司,兩家軍工廠為德國推動二戰輸出了各種機槍以及重型火炮。其中克努伯武器製造商研製的古斯塔夫巨炮就是二戰中最大的火炮,這門火炮重1350噸,寬度大概為6米,長度大概為43米,整門大炮大概有4層樓高。
  • 古斯塔夫列車炮:炮口下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基本徹底報廢
    文:桌面戰爭兵棋| GEN在二戰中,德軍發明了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武器,如重達188噸的鼠式坦克,用來打飛機的巨型空氣炮,這些武器大多都因為各種缺陷而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德軍的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
  • 希特勒的超級玩具:古斯塔夫列車炮
    他們的口徑一般從20毫米到200毫米,一般100毫米口徑的火炮,已經算是大傢伙了。不過,確有一些火炮中的巨獸,它們的體積巨大、口徑驚人、威力更是恐怖。這種巨炮的代表之作,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列車巨炮古斯塔夫。
  • 火炮歷史上的絕唱——二戰德國「卡爾」臼炮
    為了能夠在戰時能夠順利突破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德國在1933年就啟動了超級大炮的計劃,先是命令克虜伯公司製造一種800毫米的列車重炮(即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巨炮),繼而又於1937年向萊茵金屬公司提出了設計製造一種履帶式自行重型臼炮的要求,這種自行臼炮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卡爾臼炮」。
  • 塞瓦斯託波爾要塞終結者,蘇軍無法忘記的回憶——古斯塔夫列車炮
    轉眼間到了1936年,「巨型列車炮」依然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沒有任何實際上的進展,直到希特勒在一次向克虜伯公司提到800mm火炮的製造情況時,這個幾乎已經被廢棄的提案才再次被提到臺面。1937年初800mm火炮的生產正式獲得德軍的許可,同年夏天,巨炮的樣車開始製作,1939年底火炮樣車被成功組裝,在測試階段成功地擊穿了7米厚的混凝土和1米厚的鋼板。
  • 古斯塔夫巨炮:6發炮彈打廢一個要塞,操縱一臺炮需要4000人
    蘇德戰爭是二戰史上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
  • 【薩沙講史堂第十二期】元首的超級玩具:古斯塔夫700毫米列車炮
    火炮在一戰和二戰中都被稱為戰場鐵錘,是戰場最主要的殺傷武器之一。
  • 二戰德軍的精彩表演:11萬人全殲23萬人,其中俘虜抓了17萬
    隨後,調集大規模的火炮部隊和塞瓦斯託波爾要塞硬碰硬,用大量的火炮,甚至是800mm的德軍古斯塔夫巨炮攻擊,令塞瓦斯託波爾的鋼鐵也被炸碎。  最終,到7月4日,蘇軍克裡米亞方面軍在經過多次錯誤之後,被德軍11集團軍以一己之力全殲,蘇德戰場南線變得更加有利於德軍。縱觀戰役期間,德軍方面優勢其實不大,兵力多數時候反而處於劣勢,唯一佔優是制空權在手。
  • 裝備丨二戰德國最實用的超重型火炮 2場實戰都獲得士兵好評
    400多年前的沙皇大炮1936年軍方正式提出了重炮的需求,一種是重型臼炮,另一種就是後來著名的「古斯塔夫」巨型列車炮。相比之下重型臼炮要現實得多,不管是從製造、使用或者經濟性來說。卡爾臼炮和彈藥運輸車在實際使用時,長距離運輸需要依靠鐵路等設備,將火炮拆卸成4個部分,抵達目的地之後再卸載組裝,以自身動力緩慢地開進陣地。「卡爾」自身可以在炮膛內裝一發炮彈,底盤上再放置一枚炮彈,作戰時需要使用從四號坦克改裝而來的專業彈藥運輸車,這種彈藥運輸車自身攜帶一座小型起重機,可以攜帶四發炮彈以及相應的發射藥。
  • 卡爾、古斯塔夫巨炮輪番轟擊,曼施坦因封帥之戰
    當天,203個德軍炮兵連集結在北部要塞群,曼施泰因力圖在最強防禦線上打開缺口,從而發起二戰中德軍最瘋狂的一次炮擊作戰。但是,在最北部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要塞壓制著北方主要道路和別別克峽谷的險要地帶,305毫米火炮隨時會對德軍步兵造成毀滅性威脅。而普通的火炮對這個堅固無比的要塞也毫無辦法,它的44公裡射程更讓德國第54軍難以前進寸步。為了突破最強的要塞,必須動用最強的火炮。
  • 要塞夢魘,鑽地巨炮の致命咆哮
    不過無奈漢斯當時正值巔峰,援軍很快就被古德裡安打退了,陷入重圍的要塞最終在堅守250多天後,在列車炮和卡爾臼炮的打擊下支離破碎。因為出於對馬奇諾防線的忌憚,漢斯開始研究超重型火炮。克虜伯公司在查閱和試驗各種火炮後發現現有火炮沒有能勝任要求的,乾脆決定重新試製800毫米的火炮。不過脆弱的高盧雞很快就被漢斯的閃電戰打倒在地,沒有對手的古斯塔夫巨炮就被轉移到陷入僵局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攻堅戰。
  • 日本的那一座天空之城
    其實在日本,就有一處這樣的「天空之城」——竹田城。距離竹田城最近的JR站是「竹田站」,是一個非常迷你但古色古香的日式木造車站,由於車站規模小到沒有自動剪票機,因此關西旅遊常用的ICOCA無法使用,建議搭配JR紙本套票如關西鐵路週遊券(Kasai Area Pass)等使用。
  • 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
    波西米亞的新教徒們在福音同盟的支持下組建了一支軍隊向帝國首都維也納進軍,而此時的維也納可謂空城一座,新教徒充滿憤怒的子彈甚至射進了維也納的皇宮裡。但是,在關鍵時刻,幸運之神還是站在了皇帝的一邊,天主教同盟的軍隊及時趕到並且把普遍缺乏訓練的新教叛軍一路趕回了布拉格。弗裡德裡希並沒有古斯塔夫那樣的雄才大略,天主教同盟的首領,皇帝的左膀右臂,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已經兵臨布拉格城下。
  • 華碩京東「巔峰 24 小時」大促,鉅惠狂歡開啟
    作為「敗家之眼」特色之一的 RGB 燈效也在這塊主板上得到繼承,支持華碩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並板載第二代可編程ARGB燈效接針和2個RGB燈效接針,可以兼容其他硬體設備,輕鬆實現炫酷燈效氛圍。Z490-A 優秀的外觀設計,再加上主板各種豐富的擴展接口,以及內置的智能超頻、智能散熱等功能,讓這塊主板無論是用來追求極致性能,還是用來裝配一臺炫酷的機箱都十分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