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gvensome / 編輯:冷小軍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古往今來,沒有一門線膛火炮的重量、體積、口徑、炮彈重量能與古斯塔夫相提並論。因為古斯塔夫列車炮僅有一次實戰,實用價值似乎不大,但在當時,它是德國工業的明珠。
20世紀30年代,法國在法德邊界修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依山而建,擁有大量永久性半埋式工事,配備了大量的火力點,令急於復仇的納粹頭疼。1934年,德國陸軍委託克虜伯公司設計一種超級火炮,必須在法軍的射程外開火,還要輕鬆穿透7米鋼筋混凝土或1.5米的鋼板,摧毀馬奇諾防線。
在這種苛刻要求下,克虜伯公司意識到,新型火炮的體積重量口徑將是世界之最。1936年,希特勒在視察克虜伯公司,急切詢問能否設計製造超級大炮。
馬奇諾防線內部
在不懈努力下,艾裡希•米勒研發團隊在1937年完成設計,39年造出一門簡易實驗火炮;1941年,在希特勒等高層的觀摩下,800毫米巨炮將一發重達7.1噸的炮彈送到了38千米——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相比之下,一戰的「大貝莎塔」420毫米攻城炮,僅能把一噸的炮彈射到13公裡;同時期的日軍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主炮的最遠射程也就39公裡。800毫米炮彈重量也是世界之最:穿甲彈7.1噸,高爆彈4.8噸;體積上,炮彈比人還高,裝填炮彈需要使用起重機。除了二戰後美蘇分別研發的「原子安妮」核大炮和2A3核大炮,沒有常規炮彈的威力能比得上古斯塔夫列車炮。
這種新型火炮不負眾望,德國陸軍訂購了2門800毫米列車炮,第一門火炮被命名為「古斯塔夫」,第二門炮以設計團隊領導米勒的妻子多拉命名。一門火炮的造價高達700萬馬克,配置相當豪華。
德軍的第672炮兵營只為這門大炮服務,光是火炮炮管達到了102噸,僅火炮組件要用25節列車車皮才能裝完,如果包括隨行人員和其他物資就達到了60節車廂!
為了運輸這門一千四百多噸的大傢伙,德軍還專門配備了工程隊修路鋪鐵軌,還有專門的物資運輸線,隨行人員不僅有由上百個工程師組成的火炮維護隊伍,還有防空部隊、防化部隊、情報、工兵等作戰單位,加起來,為這門超級大炮服務的有四千多人,最高指揮官是個少將!
古斯塔夫列車炮炮閂
儘管古斯塔夫破壞力極大,當時法國卻早已投降,西歐中歐的大部分地區早已被納粹佔領。德軍將目光投向了黑海的蘇聯塞瓦斯託波爾要塞,並將古斯塔夫列車炮納入了炮擊塞瓦斯託波爾要塞的陣容中。
雖然黑海周圍已全部處於德軍控制之下,塞瓦斯託波爾卻固若金湯,火力防禦並不比馬奇諾防線差多少,裝備多門305毫米岸防炮,德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古斯塔夫列車炮被運到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北部16公裡處開始組裝。1942年6月初,古斯塔夫的射擊準備工作完成。
6月2日,德軍開始了對要塞瘋狂火力壓制,地面炮兵、航空兵不間斷的把成百上千噸的鋼鐵傾瀉到這個小城裡。直到要塞被攻陷為止,除了火箭炮和隨行步兵的輕型火炮,光是大口徑重炮和超大型攻城炮發射的炮彈達到了57萬發!
巨炮駛出隱蔽陣地
6月5日,古斯塔夫巨炮開始了它的表演,古斯塔夫的首殺是距離25千米的蘇軍炮群,僅發射8發炮彈就輕鬆摧毀。接著,又瞄準蘇軍「史達林堡壘」大型混凝土工事,發射了6發炮彈就徹底轟毀目標。由於射擊間隔藥包的裝填、炮膛清理、火炮校正等工作非常繁瑣,古斯塔夫列車炮首日作戰僅發射了14發800毫米炮彈。
6月6日,第三個打擊目標「莫洛託夫堡壘」挨了7發800毫米炮彈後成了廢墟,第四個目標有點奇怪,是蘇軍建造在水下30米處的水下彈藥庫,有著十多米厚度的混凝土保護——顯然摧毀它,用普通火炮根本做不到,這個彈藥庫外號「白崖」。
巨炮發射炮彈
在古斯塔夫巨炮的攻擊下,所謂層層防護跟紙一樣薄——古斯塔夫列車炮發射了9發7.1噸的穿甲彈,炮彈鑽入海水裡,破壞混凝土的層層防禦,最後一發炮彈直接命中彈藥庫內部,引發彈藥殉爆,造成的衝擊波直接掀翻附近一艘船。這天,古斯塔夫又拿下兩個戰果。
7日,蘇軍的「西南風堡壘」被列車炮的7發800毫米炮彈擊中後陷入一片沉寂。接受維護保養三天後,11日,古斯塔夫再次大發神威,朝「西伯利亞堡壘」砸了5發7.1噸的穿甲彈,目標全毀;17日,最後一個目標「高爾基」炮臺也挨了5發古斯塔夫炮彈後,被夷為平地。
炮擊塞瓦斯託波爾之戰
炮擊塞瓦斯託波爾之戰中,古斯塔夫列車炮總共發射了48枚800毫米炮彈。和巨炮搭配的六門卡爾臼炮,共發射了201枚600毫米炮彈。塞瓦斯託波爾在德軍高強度的火力打擊下,幾乎被炸成平地。6月30日,蘇軍被迫撤離塞瓦斯託波爾。
塞瓦斯託波爾被攻佔後,古斯塔夫被拆裝運回國內。經過塞瓦斯託波爾炮擊以及前前後後的射擊表演,古斯塔夫巨炮發射了250發炮彈後,就無事可做了,只好運到克虜伯公司進行日常保養,也沒有趕上列寧格勒攻堅和鎮壓華沙起義。塞瓦斯託波爾攻堅是古斯塔夫唯一一次實戰表演。至於第二門800毫米大炮多拉,沒有任何實戰記錄。
1945年4月,二戰歐洲戰場接近尾聲,為避免落入敵軍,德軍炸毀了兩門巨炮。4月22日,巨炮的部分殘骸被發現,巨大的身軀令盟軍的調查人員瞠目結舌。如今關於這兩門巨炮的傳說,只能通過軍事博物館那幾枚兩層樓高的800毫米炮彈去尋找了。
放在博物館的一枚800毫米炮彈
古斯塔夫超重型列車炮是二戰時期為追求地面遠程打擊堅固要塞而誕生的怪胎。儘管靈活性差、準備時間過長、效率低等問題令人詬病,但也代表二戰時期火炮的巔峰。超級大炮在特殊時期固然美好,卻是曇花一現,美蘇的核大炮相繼退役後,超遠程打擊早已被各種先進飛彈代替。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