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軍近期出動多種型號偵察機在南海頻繁活動。美軍9月26日再度派軍機到南海偵察,最近距離中國僅有47.81海裡。據稱,這再次刷新了美國軍機對中國抵近偵察距離最近的紀錄。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SCS Probing Initiative)平臺在推特上發文稱:「美國海軍9月26日派出包括EP-3E及P-8A偵察機到南海上空偵察,其中,EP-3E偵察機最近距離中國廣東沿海僅有47.81海裡。
(圖片來源: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臺灣媒體《自由時報》報導稱,美軍26日派出軍機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最近的距離僅有47.81海裡(約合88.5公裡),再次刷新美國軍機對中國抵近偵察距離最近的記錄。
(圖片來源: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圖片來源: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自由時報》報導稱,美軍今年以來多次派出軍機到東海丶南海偵察,並且對中國大陸進行抵近偵察,掌握解放軍的活動動態,但大多保持距離中國大陸沿海50海裡(約合92.6公裡)以上,但26日的抵近偵察行動則是切進50海裡之內的距離,明顯是中國解放軍施壓,測試解放軍的壓力底線。
美國偵察機近期活動頻繁。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消息,9月22日13時許,美空軍1架RC-135S飛彈監視機(AE01D6)從衝繩嘉手納起飛後信號消失,進入黃海後改用菲律賓客機電碼(75C75C)持續作業至晚上20時許,對黃海進行密集偵察,任務結束改回真實電碼,推測是在監視解放軍在黃海的軍事演習。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這已經是9月根據公開信息記錄到的第六起美軍偵察機冒用他國客機識別碼抵近偵察中國的案例,其中有三次冒用了馬來西亞的客機代碼,另有兩次對象不明。
此前,中國外交部回應美軍機冒用民航代碼抵近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這是美軍慣用伎倆,今年已有上百次。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8月30日發布的消息,8月30日,美海軍1架EP-3E電子偵察機(AE1D91)出現在臺灣以北近空,後經由東海前往日本,軌跡較為異常。這架EP-3E 8月29日曾前往臺灣南海南部偵察,此後就沒有收到其來自衝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起降信號,疑似是直接從臺灣起飛。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8月15日發布的消息,當日,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現身南海,在臺灣海峽南部開展偵察飛行活動,最近時距離廣東領海基線51.19海裡(約合92.95公裡)。8月16日至19日,美軍已經累計派出包括P-8A反潛巡邏機、P-3C巡邏機、RC-135戰略偵察機及EP-3E電子偵察機在內至少7架次各型偵察機。
而在7月,美軍出動近70架次偵察機前往南海展開偵察行動,型號涵蓋美海空軍P-8A、P-3C、EP-3E、RC-135、E-8C以及MQ-4C無人偵察機等。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指出,美軍7月出動偵察機的架次比6月和5月增加明顯,5月出動架次為35次,6月出動的架次49次,活動類型和範圍非常廣泛。
9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出席第十屆東亞峰會外長會時表示,僅上半年,美國就派出近3000架次軍機、60餘艘次軍艦,包括多批次轟炸機和雙航母編隊,不斷在南海炫耀武力,強化軍事部署,甚至在與其毫不相干的爭議海域橫衝直撞,肆意推高地區衝突風險,正在成為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
《南華早報》此前報導稱,美軍偵察機在南海上空以民航客機作為掩護對華偵察,這給民航飛行增加了風險。
對於美軍近期在中國周邊活動頻繁、軍機在沿海高頻度抵近偵察等情況,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8月27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近期,美方加大對華挑釁施壓力度,對此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一是反對,二是不怕。美方一些政客在大選前為了一己私利,極力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甚至妄圖製造意外事件和軍事衝突,這種行徑置雙方一線官兵生命安危於不顧,置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於不顧,置世界人民和平訴求於不顧,是極不得人心的。中國軍隊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我們奉勸美方一些政客認清現實,保持理性,停止挑釁,推動兩國兩軍關係回到正確的軌道。
據中國國防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國防部發布」,8月25日,美U-2高空偵察機擅自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活動,嚴重幹擾中方正常演訓活動,嚴重違反中美海空安全行為準則及相關國際慣例,極易引發誤解誤判甚至造成海空意外事件,是赤裸裸的挑釁行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此類挑釁行動,以實際行動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解放軍8月26日上午朝南海發射兩枚飛彈,其中一枚是東風21D航母殺手反艦飛彈,此舉在於要對美國提出警告。報導指出,解放軍發射的是東風26B和東風21D飛彈,意在警告美國。這兩枚飛彈分別從青海和浙江發射,朝向海南省和西沙群島間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