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言論自由,給拜登挖坑,川普還有一招:可赦免維基解密阿桑奇

2021-02-18 艾森看天下

雖然川普面臨空前的二次總統彈劾壓力,但不少美國自由派人士仍然希望他能做一項善事:赦免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因為拜登政府追殺阿桑奇,比川普更狠。

維基解密究竟是「傳媒」,還是拜登所說的「高科技恐怖組織」?這決定了他和維基解密能否受美國法律保護。

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如果最終引渡阿桑奇,還可能殃及美國記者在全球做揭黑調查報導的命運。

美國司法部上周宣布,將對一名英國法官的裁決提起上訴,該裁決阻止阿桑奇被引渡到美國接受審判,罪名是違反《反間諜法》和密謀入侵政府電腦。這些指控源於維基解密在2010年公布的有關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機密文件,美國檢察官認為,阿桑奇非法獲取秘密文件,洩露在戰爭地區向美國提供情報的人的姓名,是在拿生命冒險。


阿桑奇的支持者一直對川普赦免的前景持樂觀態度。自從川普連任競選失敗以來,他已經發布了數十份有爭議的赦免令。但他們現在擔心,由於川普支持者上周襲擊美國國會大廈,空前的輿論壓力,川普有點像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因此很難指望他在1月20日離任前籤署更多赦免令。儘管赦免阿桑奇的可能性不大,但阿桑奇的支持者,仍然迫切希望在拜登就職之前,再賭一把。「稜鏡門」事件「吹哨人」斯諾登也在推特上喊話川普,要求赦免阿桑奇:「總統先生,如果您在任期內只允許寬恕一件事,請赦免朱利安·阿桑奇。只有你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因為拜登政府很可能舊帳新仇一起計算。在擔任歐巴馬時期副總統時期,拜登就稱阿桑奇這位維基解密創始人為「高科技恐怖分子」。拜登一些高級顧問指責說,阿桑奇和維基解密幫助川普在2016年贏得總統大選,他們公布了與希拉蕊競選活動有關的民主黨人電子郵件。美國官員稱,俄羅斯情報機構竊取了這些郵件,損害希拉蕊的候選資格。長期以來,川普一直淡化俄羅斯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的作用。然而,對於阿桑奇的支持者和維基解密事業的倡導者來說,判決問題不只是關係到阿桑奇個人命運,也不只是涉及美國政治的黑白是非。英國很少拒絕美國的引渡請求。曾獲得斯諾登信任做獨家報導、前《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認為: 「英國法官拒絕引渡的唯一原因是,美國的監獄是如此殘酷和壓迫,尤其是對於那些被控犯有國家安全罪的人,當美國人懷有敵意時,就像他們對阿桑奇懷有敵意一樣。」曾與阿桑奇在澳大利亞共事的前記者馬克 · 戴維斯說,如果阿桑奇被起訴,「這將對所有的國家安全新聞工作產生寒蟬效應,」並補充說: 「如果阿桑奇倒下了,那對我們所有人都不利。」戴維斯指出,現年49歲的阿桑奇在川普擔任總統期間被起訴,這意味著,必須要搶在川普任期最後時間,毫不掩飾地與共和黨人接觸,大造聲勢,以免阿桑奇成為川普政府任期的犧牲品。阿桑奇恫嚇說,如果所有機密都被曝光,美國政局就會完蛋


39歲的澳大利亞計算機黑客、政治活動家、軟體開發人員、以及對保密制度痴迷的政府感到棘手的阿桑奇,自然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己——作為一名編輯和出版人。為了先發制人地打擊美國當局,阿桑奇以「傳媒」名義出現。維基解密在其「自我介紹」頁面上,充斥「傳媒」和「記者」這兩個詞,這兩個詞一共出現了19次,而且自稱為「非營利性媒體組織」的維基解密將其首要目標列為「向公眾提供重要的新聞和信息」。《紐約時報》執行主編比爾•凱勒(Bill Keller)在《紐約時報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在與阿桑奇合作發布維基解密文件庫中的洩密文件時,他一直認為阿桑奇是一個消息來源,而不是一個合作者——也不是一名記者。但是對於「記者」或「新聞工作者」這樣的術語,並沒有明確的定義。美國的法律,包括提議的立法要保護記者,不能被迫在法庭上洩露機密消息來源。在制定這些保護法律的過程中,立法者不得不努力克服職業的模糊性,以確定誰和什麼必須受到保護,以及為什麼要受到保護。根據這些條例的措辭,阿桑奇符合新聞工作者的定義,而維基解密所做的事情也符合新聞工作的定義。這對霍爾德構成了重大挑戰,他啟動了一項刑事調查,並「親自授權」採取若干步驟,「追究洩露文件的人的責任」。紐約大學亞瑟 ·卡特新聞學院的新聞學副教授亞當 ·佩南伯格指出,在美國,懲罰洩露機密信息的個人有充分的法定權力,但司法部從未起訴過報導洩密事件的記者。檢察官怎麼可能在追查維基解密的同時,卻放過《紐約時報》、英國的《衛報》、德國的《明鏡周刊》、法國的《世界報》和西班牙的《 El Pais 》 ,所有這些報紙都是根據維基解密提供的美國國務院電報的資料庫發表文章的?2007年,眾議院通過了一項聯邦保護法,要求受保護者只能是以新聞業謀生的媒體人,至少是獲得「相當一部分他們收入」。其目的,主要是要排除博客或個人網站等自媒體,通常這些個人博客主點評更肆無忌憚,缺乏機構和程序約束。然而,博客自媒體形態,也日益成為主流,幾乎每家報紙、雜誌和在線新聞機構都將它們納入自己的網站。在過去的幾年裡,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爾斯·舒默,試圖擴展眾議院法案的措辭,將記者定義為任何有意向公眾傳播信息的人。然而在今年8月,在維基解密公布了9.1萬份與阿富汗戰爭有關的文件後,舒默宣布,他將修改參議院的《信息自由流動法》 ,將該組織排除在外。舒默主張,維基解密永遠不能利用這項立法,因為它不符合「記者的定義」 ,即要求它定期從事「合法的新聞採集活動」,這項法案已經授權法官,如面臨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可以自行權衡,取消對爆料者的保護。為此,舒默和其他議員也一直在與報業合作,採用更精確措辭,防止維基解密鑽任何漏洞。然而,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為了使措辭恰到好處,他們需要用電子顯微鏡放大來考察。什麼是」合法的新聞採集活動」 ?你如何區分維基解密和紐約時報的所作所為?與其他新聞機構一樣,《紐約時報》經常依靠消息來源傳遞機密信息——甚至是機密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公之於眾,它還根據維基解密(WikiLeaks)獲得的文件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與其他新聞機構一樣,《紐約時報》經常依靠消息來源傳遞機密信息——甚至是機密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公之於眾,它還根據維基解密獲得的文件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至於至關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到目前為止,五角大樓已經承認,阿富汗戰爭文件的公開,即使有任何實質性的傷害,也是非常有限的。維基解密與《紐約時報》等媒體合作發布的大約2000份外交電報,似乎對美國外交政策利益的破壞性有限,更多是尷尬而已。


曾與阿桑奇密切合作的《紐約時報》編輯凱勒曾表示,如果阿桑奇是「一名記者,他就不是我這種記者」 ,維基解密也不是「我這種新聞機構」,批評阿桑奇「傲慢」和「陰謀論者」。然而,媒體人凱勒和國會議員舒默對新聞業的定義,可能並不重要。最終還是要看法官和法律,對「傳媒」如何定義。維基解密的前僱員詹姆斯 · 鮑爾,也多次發表文章,批評阿桑奇是偏執狂,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鮑爾強調說,英國法官裁定,阿桑奇不能被引渡到美國。這是正確的決定,他應該很快就會被釋放。但是: 他絕對不應該回去運營維基解密。如果他這麼做了,任何告密者都不應該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他的手中。阿桑奇人物很有爭議性通過將《反間諜法》的影響範圍國際化,阿桑奇面臨的起訴,威脅到了對全球機密信息報導的公共利益。對於大批潛在的安全「黑客」來說,批准引渡阿桑奇這一請求,同樣將使針對美國公民的攻擊合法化。「如果英國同意釋放和引渡阿桑奇的請求,英國檢察官也可以提出類似的論點,渡一名美國記者,因為他違反了《官方機密法》。該法明確規定,發布洩露的軍事或情報信息屬於犯罪行為。」參考文章:https://thehill.com/hilltv/rising/533433-glenn-greenwald-discusses-uk-judges-rejection-of-us-extradition-request-for

https://www.deccanherald.com/international/with-trump-presidency-winding-down-push-for-assange-pardon-ramps-up-937657.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wikileaks-julian-assange-anarchist-agitator-arrogant-and-a-journalist/2011/01/28/ABTXH5Q_story.html



難得有心人!

相關焦點

  • 關於阿桑奇,釐清幾個基本概念
    而媒體和大眾關注的則是:阿桑奇到底是一個揭露真相追求正義、以一己之力對抗美國政府的孤膽英雄,還是一個可恥的罪犯、一個肆無忌憚的病態無政府主義者、一個被人利用的可笑瘋子?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政府對阿桑奇的指控,到底有沒有侵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賦予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神聖權利?
  • 阿桑奇被捕,你還記得他的維基解密嗎?
    如果不是拉莫向美國當局舉報了自曝行蹤的曼寧,也許聯邦調查局現在都還沒找到可指控的嫌疑人。這個俱樂部的大廳裡,陳列著自克裡米亞戰爭以來戰地報導的歷史,你能看到《時代》記者威廉姆·盧梭的靴子,還有那些布滿子彈孔的新聞記者個人物件。約翰·辛普森、羅伯特·費斯克、傑裡米·帕克斯曼、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都曾是這個俱樂部的來賓。2010年左右,朱利安·阿桑奇也是這裡的常客。在記者圈子裡,阿桑奇因為伊拉克戰爭錄像和「阿富汗日記」同時受到尊重和質疑。
  • 阿桑奇引渡聽證會啟動 送到美國就等於判死刑?
    七年庇護的「蝸居」生活   ——終究沒能躲過被捕的結局   阿桑奇在披露美國機密文件後,處境變得非常艱難。瑞典檢方當年又指控他涉嫌強姦。雖然身在英國的阿桑奇被逮捕後否認所有指控,但英國最高法院還是裁定可將他引渡至瑞典。
  • 阿桑奇說阿富汗戰爭的真正目的!這也許是美國CIA拼命追殺他的原因……
    鑑於20年來美國CIA特工對他展開全球性追捕,僅僅因為他講了幾句真話,可以說,只要維基解密還存在,美國精英就沒有任何國際信用可言,而協助追捕和誣陷阿桑奇的英國、瑞典,也成了罪孽深重的兩個國家:阿桑奇對阿富汗的評論是這樣的:美軍入侵阿富汗不是為了徵服阿富汗。
  •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被切斷網際網路
    導讀:維基解密網站17日發布消息稱,阿桑奇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的網際網路被人切斷,該組織認為這是「國家級」網絡攻擊。維基解密網站17日早發布消息稱,有人切斷了阿桑奇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的網絡連接,維基解密(Wikileaks)發言人認為這是「國家級」網絡攻擊。目前,該組織已啟動了應急機制,維基解密暫時無法就美國大選繼續公布資料。
  • 阿桑奇放出一顆核彈,全球網友都忙著看維基解密…
    星系花園·白羊月·維基解密誠如厄瓜多前總統科雷亞吐槽的那樣:「史上最無恥的叛徒,現總統莫雷諾用阿桑奇的命,換了42億美元…」現在英國政府正準備把阿桑奇引渡給「有死刑的美國」。那幾年阿桑奇習慣單打獨鬥把官府不讓大家看到的黑料材料挖出來抖給老百姓2006年阿桑奇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牽頭組建了維基解密
  • 阿桑奇被捕!他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國家的敵人?
    阿桑奇是名澳大利亞人,2006年創立了」維基解密 「網站。他也有過鬚髮不白,玉樹臨風,逍遙翩翩的時候。2007年 剛剛創立維基解密的阿桑奇曾經,他自詡是揭發政府醜聞的俠盜羅賓遜式的自由」深喉「。是對於第一修正案新聞言論自由權利的使用,還是對國家機密瘋狂攻擊的間諜行為?過去,歐巴馬政府的司法部長埃裡克·霍爾德對維基解密和新聞機構有過區分,稱維基解密不應該受第一修正案的保護。 然而,當時調查人員尚無法獲得阿桑奇誘使曼寧洩露文件的證據。
  • 身陷囹圄的阿桑奇放出一顆核彈!今天,全球網友都忙著看維基解密…
    那幾年阿桑奇習慣單打獨鬥把官府不讓大家看到的黑料材料挖出來抖給老百姓2006年阿桑奇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牽頭組建了維基解密阿桑奇各種爆料讓美國百姓覺得自己生活在謊言裡維基解密的流量爆棚了這導致美國精英欲除之而後快
  • 4/15全球網友忙看維基解密 將死之人阿桑奇爆光全球的秘密隱私
    瓜眾們驚訝地發現原來民主黨的紳士們還有這種騷操作詳見維基解密分享的郵件連結請注意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並沒指控造謠而是說他非法竊取了這些證據阿桑奇的爆料讓無數美國民眾驚呼原來咱們活在一個Matrix裡啊原來所謂的新聞自由竟然是寫篇通稿拿去過審啊原來新聞照片都不能隨意使用呢
  • 厄瓜多大使指責阿桑奇的貓是間諜,excuse me?
    2019年4月11日,厄瓜多撤銷了對「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政治庇護。隨後,英國警方在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逮捕了阿桑奇。
  • 瑞典重啟阿桑奇性侵案調查 維基解密這樣看
    阿桑奇為了避免遭英國引渡至瑞典,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躲藏7年;由於厄瓜多拒絕繼續庇護,他4月11日被逮捕。因在保釋期間棄保遁入厄瓜多使館,阿桑奇遭倫敦法院判處50周徒刑。佩爾松說:「他既已離開厄瓜多大使館,這起案件情況已改變,我認為重啟調查的相關條件再次齊備。」佩爾松表示稱,希望阿桑奇再度就此案接受訊問。
  • 阿桑奇被捕後放出一顆核彈!抓緊看,晚了就看不到了.
    4月11日,厄瓜多撤銷了對阿桑奇的政治庇護。隨後,他被英國警方逮捕,迎接他的是手銬和另一處無法自由出入的小房間。這位自由的鬥士註定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自由主義大俠成長路1971年7月3日朱利安阿桑奇生於澳大利亞一個普通的家庭
  • 阿桑奇和斯諾登案:美國是否冒犯了全世界?
    |維基解密 圖源於網絡在解密的問題上,阿桑奇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政府,都是一視同仁的。阿阿桑奇解密的文件,最大的特點是,這些文件都沒有到達法定的解密期,在保密期間竊取並披露文件,阿桑奇的行為顯然違反了美國的安全法律。 在阿桑奇解密的文件中,含有美國軍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傷害平民,在肯亞法外處決恐怖分子等內容。很多人因此認為阿桑奇是因為披露了美國政府的「犯罪行為」而被美國「迫害」的。
  • 被捕後,阿桑奇放出最後一顆核彈!全球網友都燃了…
    那幾年阿桑奇習慣單打獨鬥把官府不讓大家看到的黑料材料挖出來抖給老百姓2006年阿桑奇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牽頭組建了維基解密阿桑奇各種爆料讓美國百姓覺得自己生活在謊言裡維基解密的流量爆棚了這導致美國精英欲除之而後快
  • 噤聲川普,讓「言論自由」情何以堪!
    對川普消音,這違反了言論自由原則嗎?無論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文是什麼,川普在社交平臺上說不了話了,失去了普通美國公民的這一權利,這當然違反了美國政治精英們通常主張的言論自由原則。「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就是「美國燈塔」通常照給世界其他地方的「言論自由之光」。
  • 沒等川普封殺,TikTok先禁了川普!馬斯克:科技公司成了言論自由的「裁決者」
    默克爾:推特永久關停川普帳號的決定是「有問題的」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推特帳號被封一事,1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稱,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因此,默克爾認為推特封閉川普帳號「是有問題的」。
  • 得罪跨國資本被封號,川普的言論自由怎麼辦?
    川普的推特號被封了,很多人覺得很振奮,說媒體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了普世價值,終於掐斷了川普煽動民眾的主要渠道,真是大快人心!這個事情的確對於扼殺川普影響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媒體在川普上臺以後,一直發動著針對川普的媒體戰。CNN、華盛頓郵報,這些所謂的民主黨人的政治鬥爭工具,一直在川普進行一場顏色革命。川普就靠推特,跟人民群眾直接對話。
  • 美國精英的自信已經散失殆盡​:推特刪號侵犯了川普的虛擬財產與言論自由
    推特刪號侵犯了川普的虛擬財產與言論自由,美國精英的自信已經散失殆盡。擁有超過8,000萬粉絲的推特帳號,是川普發表政見和與支持互動的一個關鍵通道,外界甚至有所謂「推特治國」的說法。在很多人看來,川普的遭遇是美國「言論自由」受打擊的證明。許多海外華人亦紛紛在推特上表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