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款坦克與日本10式主戰坦克比較 一個天一個地差別太大

2021-02-14 強國軍事

  中國99式主戰坦克與日本10式主戰坦克相比性能怎樣?實際上毫無懸念,比一比各個分系統的性能就知道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東西了。

  火力:99A的125炮配三期彈擊穿LOS1048毫米斜靶的圖已經爛大街了,即使是折算成美國喜歡說的半垂直無限靶,2KM穿深也有800毫米以上。10式依然採用許可證版RH120L44+JM33(DM33日本生產版),根據德國人的公開數據2KM穿深500左右,打打猴72是夠了,連T72B3M都未必打得穿,就別說99系和96系了。

  

  火控:99A獵殲火控+射擊門+上反穩像,10式獵殲火控+射擊門+穩線,10式的火控被完秒。中國的出口型三代MBT都已經開始用上反穩像了日本還在用穩線。

  觀瞄:99A車長駕駛員分別使用獨立熱像通道,冷卻式熱像儀,車長獨立周視鏡。10式少一個駕駛員獨立熱像通道(駕駛員只有微光通道)機動:99A重56噸,1500馬力發動機,噸推比26.7,傳動系統情況不詳。10式重44噸,1200馬力發動機,噸推比27.2,使用液力傳動系統,優點是能夠自主調節車身俯仰,具有良好的山地性能,缺點是可靠性感人,對高溫、嚴寒的耐受性糟糕。

  

  裝甲:雙方差距最大的一部分。99A正面裝甲LOS高達1200以上,相比之下10式只有可憐的600左右,扣掉雙方的抗破模塊(99A正面類似小方盒子的特種裝甲,10式的楔形空心裝甲)之後裝甲物理厚度相差接近兩倍半。根據物理厚度加上抗破折算係數的方法,採用全約束陶瓷複合裝甲的99A正面抗穿能力至少在800以上,而10式的正面抗穿能力。

  即使正面那400多的LOS全是均質裝甲,抗穿也不會超過500。另外有一個關於10式裝甲性能的側面印證——自衛隊在決定量產10式之前只對裝甲進行了抗RPG和30毫米機炮的測試,並未測試10式裝甲抗大口徑APFSDS的能力。想想也是,以日本的裝甲技術,加上採用了極其擠佔噸位的液氣懸掛,44噸的10式是不可能有太好的裝甲的,裝甲定位應該類似於當年的豹1和AMX30。

  

  對了,最後還要加上一個裝彈機。99A使用的是改良版的蘇式轉盤裝彈機,理論射速10發每分左右,因為是成熟技術所以可靠性較好。10式採用的是和法國AMX56、韓國K2一樣的尾艙裝彈機,理論射速在12發每分以上,但因為日本不像法國一樣對尾艙式裝彈機有著充足的技術積累,所以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平均20次發射左右裝彈機就要出故障。

  同時尾艙裝彈機帶來的炮塔體積的增大進一步削弱了防護能力。簡單的說,10式的大部分數據和96A比都嫌磕磣,畢竟96A的火力和火控與99A完全相同,炮塔防禦抗穿600以上,僅僅是噸推比和傳動系統較差。

  

  全世界現在用液氣懸掛的也就貴國,連西普魯士這種機械技術積累深厚的國家都不敢用液氣懸掛,現代複合裝甲是為了減重和增強對HEAT戰鬥部的防護能力,等厚度的複合裝甲抗穿不如均質鋼,能達到0.8以上的抗穿係數就已經是天頂星科技了。

  假如99A正面一米多的物理厚度都是均質鋼,OMG這防禦已經是天頂星等級了,這是你第二友善度的地方;10式的穩線火控落後99A的上反穩像整整兩代,10式依舊在用萊茵金屬八十年代的貨色,RH120L44+JM33官方公布兩千米穿深448,比原版貨還要差一點,而中國二十一世紀初出口的哈立德/MBT2000在兩千米上穿深就已經達到了480,這還是外貿產品,說實在話日本的坦克炮連巴基斯坦都不如。

相關焦點

  • 日本10式主戰坦克的弱點
    在10式坦克試製的初期階段,是按每側6個負重輪考慮的,到了定型階段,才改為每側5個負重輪。每側減少一個負重輪,有利於減輕整車重量和降低行駛阻力,但是,每一個負重輪的負荷加大。作為比較,10式坦克的每一對負重輪的負荷重量為8.8噸,而90式坦克為8.3噸,74式坦克只有7.6噸,數值上的差別還是不小的。
  • 日本74式主戰坦克
    74式坦克是一種比較現代化的坦克,它採用了由雷射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及火炮穩定器組成的火控系統,大功率的現代化發動機,油氣懸掛,三防裝置,流線式的防彈外形等較先進的技術措施。  ▲ 日本74式主戰坦克剖面圖  日本於1964年開始試製74式坦克。
  • 「妖刀村正」——74式坦克,日本戰後產量最大的主戰坦克
    日本二戰後到現在一共發展了四代坦克,包括61式,74式,90式和最新的10式。如果用日本傳說中的四大妖刀來代表日本戰後的這四型坦克,那麼74式主戰坦克正好可以冠以妖刀村正之名!因為村正不僅是四大妖刀裡以鋒利著稱,且是生產數量最大的。這兩個特點正好與74式主戰坦克一致。
  • 加致積木 0103 生存戰爭 10式主戰坦克
    今天這車可是生存戰爭第一款亞洲國家的主戰坦克,也是本系列第三款大盒戰車。不知道在細節方面,會不會有更多的驚喜。想找一首日文歌,想了想還是要點昭和風的,畢竟昭和男人才是日本的真男人。比如假面騎士的昭和七流氓。
  • 世界最昂貴5款坦克:日本10式拿了第2
    Bloomberg網站列出了目前全球範圍內現役的5款「最貴」坦克。動力方面,M1並非使用一般坦克慣用的柴油機,而是一具萊康明(Lycoming)的AGT-1500燃氣渦輪(在測試階段時,XM1也曾評估德立臺大陸廠的AVCR-1790可變壓縮比柴油機,最大功率同樣為1500馬力),能使用多種燃油,最大出力達1500匹馬力,使得重達60噸(54.5噸)的M1擁有27.5的超高推力重量比,不僅擁有72km/hr的最大路速,加速度與越野機動力也是上一代主戰坦克望塵莫及的
  • 三菱重工74式主戰坦克,日本特色的國產兵器,外形低矮可以防揍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款日本國產的主戰坦克,這就是三菱重工的74式主戰坦克。
  • 單價貴得離譜——日本「90」式主戰坦克
    作者:赤劍天涯上期我們聊到了韓國的「K1」主戰坦克,沒啥實戰經驗,卻蹭了坦克屆大佬光,擠了先進主戰坦克的行列。
  • 日本TK-X(10式)主戰坦克介紹
    儘管該武器可以使用所有兼容的北約120毫米彈藥,以及JGSDF使用的標準120毫米彈藥,但Hitomaru槍也可以發射10型APFSDS(穿甲彈穩定劍尾木)彈。這輪是坦克特有的,只能用這把特定的槍射擊。如前所述,120毫米裝備有自動加載機制,無需專門的乘員組。因此,Type 10隻有3名船員,指揮官和炮手在炮塔中,而駕駛員在船體中。
  • 戰鬥通行證10式主戰坦克詳解
    各位車長好,今天戰車評測環節將給大家講解下本期通行證最終獎勵-10式主戰坦克,我們將從輸出.防護.機動.偵察.火炮這5個方面對這輛主戰坦克進行一個全面的講解,下面就給車長們一一的進行介紹。>防護方面:3000的生命值在10級主戰坦克裡偏低(但輸出高啊),裝甲屬性對飛彈和化學彈頭抗性高但對穿甲彈抗性較低,並且10式的裝甲是隨著被攻擊的次數自身裝甲會出現疲勞越來越脆
  • 決戰朝鮮半島,中美韓主戰坦克哪家強?(橫向比較)
    中國軍隊與美韓聯軍的戰鬥,極有可能演化為一場雙方主戰坦克的大決戰。因此,中美韓三國主戰坦克的優劣,就成為決定地面戰鬥勝負的關鍵。代表中國出場的是99大改主戰坦克;代表美國出場的是M1A2 SEP主戰坦克;代表韓國出場的是K2主戰坦克。我們從「機動性、防護能力、火力、火控和戰場感知系統」,這四大方面來橫向比較一下中美韓三款現役主戰坦克的優劣。
  • 世界主戰坦克排行前10,中國99A、VT4入榜
    2.ZTZ-99A點評:中國兵器工業的驕傲。這種性能先進的主戰坦克的火力、機動、防護能力不但優異而且均衡,信息化水準也不錯,這也使它成為近幾年來生產量最大的主戰坦克之一。不過時至今日該車還沒有在戰場上展現過它的雄姿,實在是一個遺憾。
  • 【裝備】沒忍住,日本軍迷說10式坦克,秒殺中國的99式!
    在10式坦克之前,用於替換74式坦克與90式坦克。90式坦克明顯存在兩大缺點,其一,太重,作為第三代主戰坦克,90式重量高達50.2噸,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日本只有65%的橋梁能支撐90坦克的重量。其二,太貴,90式坦克雖生產了341輛,但造價依舊高達850萬美元。
  • 日本74型主戰坦克概述
    這種新的日本坦克是由三菱重工設計的。第一原型機於1969年完成。第一輛生產車輛在1975年完成。這款坦克採用了許多當代西方設計的最佳特徵,與M60巴頓和豹1同級。然而,直到20世紀80年代,當更有能力的西方設計被引入時,它才被廣泛使用。所以74型在進入服役之前就已經過時了。生產於1989年結束,大約生產了890輛坦克。日本地面自衛隊是這種主戰坦克的唯一運營商,因為該縣法律不允許出口軍事裝備。
  • 世界上最昂貴的五款主戰坦克
    法國勒克萊爾坦克(AMX-56 LECLERC)以1000萬美元的造價位居榜首,排在第2的是日本的10式坦克,造價也高達940萬美元。第3、4、5名分別是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美國的M1坦克和德國的K2坦克。第五名:韓國K2「黒豹」,造價:850萬美元。
  • 第一款信息化主戰坦克——AMX-56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詳解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英語:LeclercMain Battle Tank,法語:LeclercChar de CombatPrincipal,或以GIAT產品編號稱之為AMX-56主戰坦克)是法國GIAT(現Nexter)集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法國陸軍研製的新一代主戰坦克。
  • 【戰車檔案】日本90式主戰坦克
    90式坦克的研究和發展工作始於1974年,部件製造和試驗工作始於1977年。當時暫稱為TK-X坦克,意思是「試驗中的坦克」。日本坦克通常是以定型年代(第一生產年度)命名的。因曾預計新坦克在1988年或1989年定型,故相繼又稱TK-X坦克為88式和89式坦克。但是由於研製周期拖長,定型日期推遲到1990年,故又稱之為90式坦克。
  • 盤點全球五款造價最貴坦克:日本10式排第二!
    近日,外媒Bloomberg網站列出了目前全球範圍內現役的5款「最貴」坦克。法國勒克萊爾坦克(AMX-56 LECLERC)以1000萬美元的造價位居榜首,排在第2的是日本的10式坦克,造價也高達940萬美元。第3、4、5名分別是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美國的M1坦克和韓國的K2坦克。
  • 解析15式坦克,一款高度模塊化的火力平臺,能開啟主戰坦克模式
    這是我國強大軍事自信的體現。 許多軍迷也大飽眼福,大過癮。 但是,錄像也引起了很多爭論,其中有很多爭論。 筆者以前寫了兩篇文章,根據自己的理解解讀了15式。 這兩天,我讀了很多其他網友的文章,對15式輕型坦克有了比較完整的了解,所以用這篇文章正式總結這個小系列。
  • 世界十大現役坦克之:日本90式主戰坦克
    日本坦克通常是以定型年代(第一生產年度)命名的。因曾預計新坦克在1988年或1989年定型,故相繼又稱TK-X坦克為88式和89式坦克。但是由於研製周期拖長,定型日期推遲到1990年,故又稱之為90式坦克。      90式坦克的研究和發展工作始於1974年,部件製造和試驗工作始於1977年,1990年定型,故又稱之為90式坦克。
  • 日本90式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陸上自衛隊已裝備了多型主戰坦克。其中的第一代61式是仿照美國M47坦克製成的,第二代74式基本上是本國研製的。而日本的第三代坦克——90式主戰坦克一經問世,引起世界各國的注目。▲ 美國M48「巴頓」主戰坦克,61式主戰坦克的參照型號▲ 74式主戰坦克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坦克90式坦克在研製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幾種稱法,如TK-X,88式和89式坦克。TK-X意恩是「試驗中的坦克」,88式和89式坦克的稱法是因日本坦克以其定型年代命名,該坦克曾預計在1988年或1989年定型、生產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