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誓言加快發展核武,中國外交斡旋失敗

2021-12-24 曉看

用和平方式已無法實現半島無核化

五一節當天,朝鮮外務省發言人通過朝中社發表談話,再度重申了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決心。發言人表示,朝鮮將以最快的速度加強核遏制力,並聲稱「朝鮮的核武裝化高度化措施將在最高首腦部決心的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多發性、連發性地繼續舉行。」

朝鮮外務省稱,朝鮮半島局勢已經「逼近核戰爭爆發邊緣」。朝鮮已做好了欣然奉陪美國任何選擇的一切準備。只要美國不取消窮兇極惡的對朝敵視政策和核威脅恐嚇,朝鮮將繼續加強以核武裝為中樞的自衛性國防力量和核先發制人打擊能力。

這意味著,朝鮮不僅不會放棄核武器,甚至還要加快發展核武器。這對於國際社會提出「半島無核化」目標,是一次嘲諷。更是對中國外交努力的藐視,意味著以中國為主的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外交努力基本失敗。失敗主要表現在三個地方:

第一,否定了中國外交努力

4月28日,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美國召開部長級會議,專題磋商朝鮮半島局勢,會上各方代表均表達了對朝鮮局勢的關注,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再次提出「所有選項」的問題,與之前的觀點一樣,所有選項顯然也包括武力解決。中國則多方努力,既要解決朝鮮核武器問題,又要促使半島各方回到和平解決的正途上來。

中國不是朝鮮半島問題的直接當事國,然而一旦朝鮮半島生戰生亂,中方卻有可能受到直接的衝擊,戰亂將緊貼著1千多公裡的中朝邊境展開,上千萬的難民將湧往中朝邊境,戰爭帶來的環境和生態災難,將蔓延到中國境內……因此,在所有有關各方中,中方是最希望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國家。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一直在多方奔走,避免戰爭的爆發。「習特會」結束後,習總與川總兩次通電話,討論朝鮮問題。王毅外長也分別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俄羅斯副外長加季洛夫進行了多次商談,反覆強調朝鮮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

中方提出「雙軌並行」思路和「雙暫停」倡議,呼籲各方應全面完整落實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不要採取使局勢激化的措施,是希望把事態拉回到正常軌道上來,是真心實意為了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而努力。

然而,朝鮮外務省這番聲明,讓中國想要做和事佬的努力失敗,也使得國際社會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希望化為泡影。

第二,連續怒懟中國

朝鮮外務省還在「五一」談話中說,「在沒有任何人支援和同情的歷史狂飆中,只有自己的實力強,才能夠保護好自己。」個中意味,顯然是要和曾經付出幾十萬志願軍戰士代價的中國,進行切割,否認中國抗美援朝的歷史。

不僅如此,朝中社還在之前發表評論文章,以《還好意思隨波逐流》為題,不點名諷刺並威脅中國。文章稱,近期,朝鮮的周邊國家對美國在朝鮮半島水域集中空前龐大的戰略資產,把局勢推向戰爭邊緣三緘其口,而對朝鮮針對性的自衛措施卻發表將採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轉向水平的反應」等公開威脅朝鮮的言論。

文章還威脅說,如果他們估錯朝鮮的意志,對人家隨波逐流,執著於對朝鮮經濟制裁,或許會得到朝鮮的敵人的欣賞,但也要對同朝鮮關係的災難性後果做好思想準備。朝鮮將緊密凝結在敬愛的最高領導者周圍,靠自己的力量捍衛國家的尊嚴,建設人民的樂園。

更令人意外的是,朝鮮在4月29日凌晨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雖然最終發射失敗。 但與過去朝鮮飛彈朝公海方向發射不同,這枚飛彈是在距中國邊境100多公裡處的軍事基地,朝著中國方向發射的。這是一種赤裸裸的示威。

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

第三,用和平方式已無法實現半島無核化

食髓知味,朝鮮已經擁有了原子彈、氫彈以及短中遠程飛彈乃至洲際飛彈,是絕無可能主動放棄這一切,回到無核化的狀態中。正如朝鮮外務省發言人所宣稱的那樣,如果朝鮮沒有擁有最強的核武裝,沒有做好以毫無慈悲的軍事回應來應對美國及其追隨實力挑釁的準備,那麼這次美國在朝鮮也肆無忌憚地進行了在別的國家進行過的強盜般的侵略行為。

顯然,朝鮮已經把核武器當成保障政權安全的盾牌,用和平方式已經無法實現半島無核化。所以,朝鮮的核戰略是「先發制人」。意味著只要白頭山血統受到威脅,就將毫無猶豫使用核武器搶先攻擊。

美國作為世界警察,朝鮮擁核嚴重影響到美國的核心利益,更何況,朝鮮發展出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飛彈,看起來只是時間問題。留給國際社會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美國如此,中國也如此。

一方執意擁核,一方執意去核,雙方都在用最強硬的方式進行互相試探。被川普稱為「無敵艦隊」的「卡爾·文森號」航母編隊終於抵達半島附近水域,與日韓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作為回應,朝鮮組織了數百門大口逕自行火炮進行火力展示,密密麻麻的170毫米口徑谷山大炮一字排開,猛烈開火。而大規模炮兵,是朝鮮在常規戰場上唯一能夠威脅美韓的武器。

朝鮮作為主權國家,對自身安全有著高度的敏感性。白頭山血統最大的恐懼就是淪為薩達姆、卡扎菲這樣的下場。但是朝鮮發展核武器,違背了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和遊戲規則,給東北亞乃至全球局勢帶來重大安全挑戰,所以必須回到尊重國際社會,尊重遊戲規則的框架之內。局座張召忠非常精闢的指出,「就像車牌限號,你不能一意孤行非要開沒牌車上路,警察一定會來抓你」。

真正的危險在於,朝鮮嘗到了擁核自重的甜頭,會不斷增強自信,產生國際社會不敢動我的念頭。而美韓日三方也一直存在借朝鮮局勢緊張為由,希望壓垮拖垮朝方的戰略意圖。在朝鮮半島形成了「朝方示威,美韓施壓,朝方反施壓,美韓升級施壓」的行為模式,兩相對撞,會一步步把局勢引向危機邊緣。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所言,對當前局勢可能存在的誤判或誤解表示擔憂。言下之意就是,當前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時刻,任何誤判或誤解,都有可能導致局面失控。這個話不僅是對美韓說的,也是對朝鮮說的。

同樣,人民日報4月30日署名鐘聲的評論《朝鮮半島需要負責任行動》,同樣也是說給美韓和朝鮮聽的,尤其這一句「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也從不畏懼任何形式的挑釁與考驗。」這話已經相當嚴重了,僅次於最後通牒前的表態。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全文:

朝中社平壤5月1日電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1日發表談話表示,美國侵略性的反朝聯合軍演和軍事威脅曾在朝鮮半島造成的一觸即發的尖銳形勢留下了一道深刻的教訓。談話摘要如下:
朝美較量已持續半個多世紀,但從來沒有美國的侵朝狂熱如此達到極端的程度,朝鮮半島局勢隨之逼近核戰爭爆發邊緣。
朝鮮半島的現實再次證明,美國才是侵略和戰爭的元兇、和平破壞者、緊張激化的罪魁禍首,朝鮮高舉並舉旗幟、鞏固強大的自衛核遏制力是非常正確、遠見卓識的。
如果朝鮮沒有擁有最強的核武裝,沒有做好以毫無慈悲的軍事回應來應對美國及其追隨實力挑釁的準備,那麼這次美國在朝鮮也肆無忌憚地進行了在別的國家進行過的強盜般的侵略行為。
正為了阻止這樣的強權和專橫,維護國家和民族主權和生存權,為實現地區和平與安全、真正的國際正義作出貢獻,朝鮮克服重重困難,加強核遏制力。
朝鮮通過此次的反美對抗戰重新認識到這樣一個哲理:在沒有任何人支援和同情的歷史狂飆中,只有自己的實力強,才能夠保護好自己。
在美國乞靈於新制定的「最大打壓與幹預」這樣一個對朝政策,熱衷於對朝鮮的全面性制裁打壓活動的條件下,朝鮮將以最快地速度加強核遏制力。
朝鮮已做好了欣然奉陪美國任何選擇的一切準備。只要美國不取消窮兇極惡的對朝敵視政策和核威脅恐嚇,朝鮮將繼續加強以核武裝為中樞的自衛性國防力量和核先發制人打擊能力。
朝鮮的核武裝化高度化措施將在最高首腦部決心的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多發性、連發性地繼續舉行。

相關焦點

  • 中國在朝鮮(韓)半島的安全利益及朝核問題的可能結局
    更逼迫中國必須改變過去毛時代的半島舊策略來維護中國在半島的安全利益。經過辛苦的外交斡旋和嚴格的保密建交談判,1992年8月24日中國和韓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結束了兩國長達40餘年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歷史。
  • 如果川普真的對伊朗或朝鮮動武…
    為了兌現川普誓言阻止朝鮮獲得核武能力的承諾,當朝鮮試射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時,華盛頓便採取先制攻擊予以阻止,因此對於朝鮮的各種回應已在意料之中。就連川普最嚴厲的評論家也體認到美國在朝鮮議題上沒有什麼好選項。二十多年來,偏執又孤立的平壤政權已經發展出自己的核武及飛彈能力,而且無論任何誘因或非誘因手段都無法令其改變心意。1994年所籤訂的《框架協議》(Agreed Framework),旨在終止朝鮮的核武發展計劃,但是到了2003年,當發現朝鮮違反協議時,該協議就此結束。當時的小布希政府宣布中斷協議事項,同時傾向採取制裁行動。
  • 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李洙墉為何突訪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今天清晨,朝鮮試射一枚疑似「舞水端」中程彈道飛彈,但發射以失敗告終。而就在上周日,朝鮮半個世紀的「軍事盟友」烏幹達中止了與朝鮮合作。在朝鮮內外交困的當下,李洙墉訪華有何意圖?李洙墉是誰?
  • 福克蘭群島戰爭(一):阿根廷的出兵和戰爭前的外交斡旋
    1982年初,在英阿兩國就福克蘭群島歸屬問題進行的外交斡旋失敗,以及「堅忍」號破冰船對南喬治亞島阿根廷營地的軍事行動無功而返後,加爾鐵裡當局最終敲定武裝攻佔福克蘭群島的作戰計劃。儘管種種跡象表明阿根廷在展開進佔福克蘭群島的軍事準備,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拉美組直到3月30日卻仍報告 「入侵不會馬上到來」。
  • 朝鮮核彈非兒戲,中美還能做什麼? 譯周世界
    了解了這種心態,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美國總喜歡對朝鮮打中國牌。華盛頓邀請中國參與旨在朝鮮無核化的六方會談,把朝鮮問題「外包」給了中國。這樣一來,美國就撒手不管了,中國被迫主導對朝策略。每次出了問題,中國都是被罵的那個。這種普遍的心態是美國公共外交的「傑作」,它需要深刻的反思,因為推卸責任的做法恰恰違背了美國最基本的精神。
  • 【朝鮮半島】鄭繼永:朝鮮半島局勢轉圜:動因、評估與展望
    面對半島形勢重大變化, 中國需挖掘中朝傳統友好的新價值, 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不失焦, 提供新思路與新路徑;加強大國作用, 發展大國合作。如果繼續忍受下去, 不僅核武本應有的遏制力與外交籌碼會消耗殆盡, 金正恩作為新一代領導人的權威性也將蕩然無存。在「完成」核武力建設之後, 金正恩在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中宣布「全力發展經濟」, 進而需要改善內外環境。另一方面, 朝鮮對外部視角的調整也是重要動因。一是對戰爭的擔憂促使朝鮮改變了對抗的想法。
  • 美解密阻臺發展核武始末 臺回應:不發展核武立場不變
    美解密阻臺發展核武始末 臺回應:不發展核武立場不變 2016-02-22 09:34:36來源:環球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美國至少兩度堅決阻止臺灣取得先進核技術,不讓臺灣發展核武。對於這段最新披露的歷史,臺灣「國防部」21日回應稱,「國軍遵循國際公約及政府政策,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不儲存、不使用核生化武器,這個立場不會改變」。  臺灣《聯合報》21日援引日本《外交學者》網站的報導稱,大陸在1964年核試爆成功,使得臺灣對獲取核能力興趣大增。
  • 神秘的朝鮮外交精英
    、美朝關係的波動,以及牽動全球目光的特-金會,朝鮮對美外交的主力班底開始更多地亮相於國際媒體眼前,外界對於朝鮮方面處理對美事務的外交人員產生濃厚興趣。1、板門店的「不少校」 領銜對美談判朝鮮對美外交團隊這個神秘班底的「第一老同志」,非金英哲莫屬。從20世紀90年代起,金英哲就幾乎參加了朝韓間全部高層會談,是半島南北關係發展最重要的操盤手,見證了朝鮮半島局勢的跌宕起伏、峰迴路轉,也被外界視為近年來朝韓、朝美關係「破冰」的最大功臣。
  • 蔣亞平|朝鮮核危局筆記和斷想
    誰擁有核武,誰似乎就多幾分安全。於是,凡覺國勢不安被他人覬覦之國,但有可能必拼全身氣力一心追核。另一方面,都當「老大」都頤指氣使,這個世界無人做主亂作一團,又哪有和諧?所謂一國安全,往往就是他國的不安全,千百年有史為證。所以,凡有核國家和有核保護的國家,總是全力打壓和驅逐欲獲取「核俱樂部」門票者。經一窮二白時代立志發展原子彈、氫彈的中國,對此等世界情狀並不陌生。
  • 金正恩出賣中國奸計敗露:朝鮮竟敢發動手信號!
    自從日前習特會之後,中美之間在朝核問題上達成了一些一致,這讓原本拿中國當靠山的金正恩徹底爆發。早在去年金正恩大搞核試驗時就想拿中國做擋箭牌,計謀失敗後朝鮮破口大罵撒潑打滾。如今這一套再次上演了?朝鮮日前再度撰文"聲討"中美,措辭比去年的一次強硬不少,最初並沒有引起什麼關注,直到今天金正恩對朝鮮特工發出了神秘暗號!
  • 好牌變爛|朝鮮風雲美國雙贏、中國雙輸?
    有人形容,中韓是全世界最憎惡日本的第一、二名國家,如今卻靠朝鮮飛彈和核武威脅,把日韓推擠在一起,和美國建構成「東亞小北約」,軍事鐵三角影響面不僅東北亞,甚至可能包括臺灣、菲律賓和南中國海等區域,美國更強化在亞洲呼風喚雨的地位。三,美國藉口遏制平壤核武和飛彈而部署薩德,細究和中國連串外交、軍事策略誤判有關。
  • 川普打出「臺灣+核武」組合牌?恐怕是太天真了!
    韓國《朝鮮日報》昨日更是傳出匪夷所思的報導,聲稱面對朝核危機的愈演愈烈,美國川普政府開始打出了「臺灣牌+核武牌」的組合,意在向中國大陸施壓。據傳早在2017年3月,川普的國家安全團隊就傳出正討論在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的方案。
  • 史上最嚴制裁治得了朝鮮嗎?
    同時,在海外惡劣條件下工作的朝鮮勞工所賺的硬通貨(幣值穩定的貨幣)也不受新制裁影響。我無法預測中朝關係的未來。但據多年來對中方的接觸與觀察,我感覺雖然現在中朝關係遇到些問題,雖然平壤多次處心積慮地給北京難堪,雖然朝鮮很多舉動都威脅了中國利益,中國還是認為朝鮮對於自己利大於弊,尤當中方認為與美國在東北亞的緊張關係升級的情況下。
  • 金正恩宣布重磅核聲明 朝中社通稿曝光 & 朝鮮非核國家之路還有多遠?
    金正恩稱,自從去年朝鮮宣布完成核武力後,在朝鮮的主動行動和努力下,整體局勢急劇變化,變得更加對有利於朝方革命。朝鮮半島和地域上形成了緩解緊張和和平的新氣息,國際政治版圖也在發生著戲劇性的變化。 這些令人驚異的變化,都是朝鮮勞動黨並進路線所獲得的成果。
  • 大揭密:俄國如何一步步染指朝鮮半島
    就在美中兩大國為北韓核武議題傷神之際,無視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的俄羅斯,悄悄地增加與北韓的經濟合作,逐步擴大在韓半島的影響力。作為回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則連續三年將俄羅斯列為"永遠好友"名單的榜首,超越中國。俄羅斯加強對朝鮮半島事務的介入,彷彿重回1880年代,為謀求遠東地區發展、在東北亞抗拒英國,而有意將李氏朝鮮作為保護國的歷史。
  • 首度證實 美國解密文件稱臺灣曾發展核武
    臺灣曾請以色列人指導發展核武器1960年代受到中國大陸研發核彈的刺激,為了維持兩岸的軍力平衡,蔣介石不斷積極尋求發展核武,陸續進行新竹和桃園計劃,甚至請以色列「核武之父」博格曼(Ernst David Bergmann)前來指導,不料在美國全力反對下,核武計劃最後無疾而終。
  • 李洙墉訪華後:朝鮮半島局勢即將大變?
    5月9日剛剛結束的朝鮮勞動黨「七大」上,李洙墉入選黨中央九名副委員長和十五名中央部長委員之一,堪稱金氏新政權內少有的老人,接替了剛剛去世的姜錫柱的職責,頻頻出訪。有朝鮮問題專家認為,如此煞費苦心的老人外交,是因為朝美的瑞典會談失敗、朝鮮試射失敗、經濟困難而急於向中國示好求助。
  • 中國周邊有世界一半以上核武國家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因為核武器無法防守,所以只能靠核平衡彼此遏制,誰有了核武器,就等於拿到了免死鐵卷,因為他國忌憚你用核武器反擊,就不敢隨意進攻你。至少不敢把你逼到絕路。所以核武器對一個國家力量的提升是非常大的,所以造成了很多國家冒著美國等國的封鎖和制裁也要大力發展核武器。目前中國周邊承認的核武國家有,俄羅斯,朝鮮,印度,巴基斯坦,還有中國。
  • 林曉光:美朝、俄朝兩次峰會之後的朝鮮:內政、外交
    與此同時,朝鮮舉行了黨和國家的「兩會」,重新確立了新的領導機制,整頓對美外交團隊,多次進行軍事演練和發射飛彈,並要求美方鷹派蓬佩奧、博爾頓退出美朝對話,要求美方年內落實新加坡峰會的承諾,否則將在美國的大選之年發射飛彈……這一切都說明,進入2019年的朝鮮半島問題將一如既往地成為國際熱點之一,到底會如何發展變化。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解局】一首神曲與朝鮮核爆內幕
    能力按照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的數據,此次朝鮮核試驗引發的地震強度是4.9級。騰訊軍事根據技術分析認為,此次朝鮮核爆的威力,大約相當於1.1萬噸TNT當量——這種炸藥當量的級別,與通常意義上說的氫彈威力相差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