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第三隻眼看世界」查看更多精彩!
投稿郵箱:flz278@126.com
風水果然會輪流轉。朝鮮金正恩不斷測試飛彈和核武,除了美國是否動武剷除金正恩和核武還有懸念之外,美國、中國、韓國、朝鮮甚至日本,在這場東亞國際博弈的得失和輸贏似已趨明朗:美國暫獲雙贏,藉機讓美日韓三角軍事同盟落實,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牽制朝鮮、中國、俄羅斯。中國則面臨雙輸,打「朝鮮牌」未果,反而對朝鮮失去影響力,抵制韓國也自傷大國形象,眼睜睜看著「東亞小北約」成形。
這場國際博弈,川普總統撿到了便宜。並不是他的策略和東亞政策高明,而是中國研判失誤、應對失能,美國見縫插針、坐收漁利。當然,朝鮮半島情勢還在演變,並未到最終結局。金正恩繼續研發核武和飛彈,薩德部署隨著韓國總統大選可能有變數。而萬一不幸動武,半島局勢將改觀,誰贏誰輸必然重新洗牌。
論斷美國暫獲雙贏,可從幾方面觀察。一,中國崛起後本可主導東亞局勢,美國角色被迫淡化,但在日本拉攏、朝鮮挑釁刺激下,歐巴馬「亞太再平衡」策略重獲堅強生機,中國力圖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抗衡美國的策略相對受挫,此後美國將牢牢固守亞洲。
二,美日、美韓各是軍事同盟關係,但日本和韓國因二戰嫌隙,一直不和。有人形容,中韓是全世界最憎惡日本的第一、二名國家,如今卻靠朝鮮飛彈和核武威脅,把日韓推擠在一起,和美國建構成「東亞小北約」,軍事鐵三角影響面不僅東北亞,甚至可能包括臺灣、菲律賓和南中國海等區域,美國更強化在亞洲呼風喚雨的地位。
三,美國藉口遏制平壤核武和飛彈而部署薩德,細究和中國連串外交、軍事策略誤判有關。薩德不僅對付朝鮮,也牽制中國至少1000公裡範圍內飛彈活動,大幅抵消中國核武威懾實力,俄羅斯遠東地區也受影響。
形容中國暫時雙輸,主要從這些角度看。一、六方會談本是解決朝核問題,讓中美外交合作的協作平臺。如今因部署薩德美國得罪中、俄,北京也無力約束平壤,六方會談如同被判死刑。美國轉而自謀出路,使中國喪失朝鮮這個外交戰略支點;而一旦美國和朝鮮直接對話,中國對朝鮮半島影響力將更衰退,有失大國地位和顏面,難怪有人形容「中國搬起朝鮮,狠砸自己的腳」。
二、朝鮮經濟高度依賴中國,中方援助對朝鮮至關重要,北京本有籌碼伸張意志,壓制平壤核武測試。但或因金正恩桀傲不馴,或因中國打「朝鮮牌」過了頭,金正恩自行其是,重傷北京威信。中國本是東亞唯一核武國家,舉足輕重,如今距邊界14公裡的朝鮮核武基地,至少已進行兩次核試,朝鮮或已擁有28萬噸級核彈,中國盡力維護的朝鮮半島無核化被朝鮮打破,日後核武不無可能用來要脅中國;而美國先進戰機、可攜核武轟炸機、潛艦都藉機駛近中國鄰近地區,是中國的夢魘。
三、韓國本來在美中之間玩平衡,拉攏和討好中國唯恐不及;總統樸槿惠前年冒天下大不韙,出席習近平在天安門的反法西斯閱兵。北京卻約束平壤無力,讓韓國失望,繼而在抗爭薩德部署中抵制韓貨、韓流,3400名中國客乘遊輪抵韓國濟州島卻拒絕下船,徹底破壞中韓民間友誼和經貿互信。近日網絡盛傳中共有關部門已發緊急通告,要求高校學生幹部、黨員,不準參與、不準轉發任何反韓活動訊息,要學生「理性愛國」。
抵制韓國廠商、貨品、電視電影節目和藝人,讓商業政治化,重傷即將成全球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其結果可能如幾年前抵制日貨,變成群眾燒砸商店、損害自己人財產的鬧劇,如今見苗頭不對喊卡。中國對韓國、大陸內部遇多面挫折。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居全球第二,無論經濟、科技、創新或軍事、外交等實力,本可一言九鼎,讓亞洲鄰國放心,重新形塑亞洲和世界秩序。但從朝鮮核武事件看,北京手中本有一副好牌,既可和美日韓周旋,抑制朝鮮,施惠韓國,提升大國地位,並維護好自身利益,如今這盤棋卻硬生生被下成爛局,幾乎內外皆輸。到底是當局被自身和朝鮮意識形態所綁架,或內部權力爭鬥的歧見導致進退失據,或外交研判布局失靈,讓人疑惑。想扭轉形勢反敗為勝,只能等待這些困難能一一被克服。
本文是《泰國世界日報》3月23日社論
第三隻眼看世界(ID:seeworld888),歡迎關注。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