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首訪拉脫維亞:瑞雪兆「雙贏」

2021-02-07 國際在線



李克強總理當地時間4日上午抵達拉脫維亞首都裡加,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拉脫維亞進行正式訪問。拉高級官員到機場迎接,當地青年獻上鮮花。雪後初晴的裡加,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是中國總理首次訪問拉脫維亞。

外交高訪,但凡「首次」,必定具有不凡意義。當地時間11月4日上午,李克強抵達拉脫維亞首都裡加,開啟了中國國務院總理首次訪問拉脫維亞之行。

地處波羅的海沿岸中部這個人口只有200多萬的小國,隨著中國總理到訪,展示出該國初冬最風姿綽約的一派景象。此前,裡加下了整整一天的雪,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銀裝素裹,妖嬈迷人。專機降落前,從窗口望去,機場飄著不小的雪花。但待到李克強總理走出機艙揮手致意時,天已放晴,陽光從厚厚的雲層透了出來。

拉總理在漫天飛雪中舉行儀式盛迎李克強

4日上午,拉脫維亞首都裡加漫天飛雪,拉總理庫欽斯基斯在紀念碑廣場舉行隆重儀式歡迎來訪的李克強總理。

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後在市內紀念碑廣場舉行。李克強乘車抵達時,裡加又開始飄起漫天雪花。放眼望去,廣場周圍樹木枝頭,霧凇晶瑩剔透。

現場一位老資格外交人員在紛飛的雪花中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跟隨總理出訪這麼多次,這是他見過的最特別的一場歡迎儀式。總理隨後在會見拉脫維亞總理時也引用中國諺語說,瑞雪兆豐年,這預示著漫天飛雪會給兩國帶來"雙贏"。

兩國總理檢閱儀仗隊時,軍樂隊奏響的中拉兩國國歌旋律,隨著雪花漫捲在風中飄揚。某種意義上,中拉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前景,也可以借用剛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歌手那句著名歌詞:答案在瑞雪的風中飄揚——「互利雙贏」。

今年恰逢中拉建交25周年。中國總理的首次到訪,將把兩國關係推至一個新的高度。

拉脫維亞願意成為中國同歐盟開展貿易的重要中轉站

李克強還將在這裡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他帶著16+1互利合作的最新藍圖而來。具體到中拉兩國合作,作為歐盟成員國以及地處波羅的海腹地的拉脫維亞,拉總統和總理都表達了同樣一個意思:拉脫維亞願意成為中國同歐盟開展貿易的重要中轉站,開創彼此互聯互通的新格局;而對拉脫維亞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波羅的海鐵路、三海港區等基礎設施建設,依託國際產能合作框架,中方在鐵路、港口建設領域的高性價比裝備和豐富經驗將會大有用武之地。

李克強在與拉總理庫欽斯基斯舉行會談時強調,雙方合作要「實現互利共贏」。這並非一句套話。事實上,在國與國合作中,李克強一直倡導,堅持「義」「利」並舉,遵守商業原則,實現互利雙贏。只有把雙方需求和彼此發展戰略深度對接,這樣的合作才有堅實基礎,也更有可持續性。

兩國總理會談後,共同見證了經貿、交通、文化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籤署。如果說坐在桌前籤字的部長們很好地體現了「合作」,那麼站在他們身後默契交流的兩國總理,則是「雙贏」的最好象徵。

福利 | 帶神十一上天,禮物拿到手軟!

編輯:李瑛

相關焦點

  • 關於拉脫維亞的23個事實
    事實一、拉脫維亞屬于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另外二個國家為愛沙尼亞和立陶宛。這3個國家都是蘇聯成員國,1991年從蘇聯分立。與普通的看法相反,拉脫維亞不屬於東歐,而屬於北歐。拉脫維亞人口超過220萬,大約30%是俄羅斯人口。
  • 「雙贏」就是中國贏兩次,這話是誰發明的?
    這本就是對中國無中生有的指責,可巴爾還煞有其事地引用了一句玩笑話——「雙贏在中國的意思是,中國連贏兩回」。如此簡單粗暴的直線條翻譯,讓中國網友感覺到了降維打擊:這到底是哪路「神仙鬼才」幹的?美方彆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把第三條「合作共贏」理解成了「雙贏」,又認為「雙贏」是「中國贏兩次」的意思,於是一個不爽就不幹了。
  • 家鄉外交 默克爾將訪安徽 中國領導人都請誰去了自己的家鄉?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日(29日)到訪中國,這次訪問除了經貿合作之外還有一大看點就是受李克強總理邀請,默克爾將訪問李克強總理的家鄉安徽。今年上半年,印度總理莫迪訪華時就去了習近平主席的家鄉陝西。再往前,2013年10月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訪華時也受邀到訪安徽,還參觀了合肥的包公祠,體驗「徽文化」。訪問對方的故鄉有利於拉近領導人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國家之間的外交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 聚焦|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首訪多米尼克
    江山攝執行「和諧使命-2018」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12日抵達羅索港(Roseau),開始對多米尼克進行為期8天的友好訪問,這是艦艇首訪多米尼克。多米尼克也是和平方舟2008年入列以來,到訪的第39個國家。▲和平方舟首訪多米尼克受到熱烈歡迎。
  • 【熱點關注】李克強總理的蘇州時間
    23日晚上,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和第十屆東亞峰會,並結束對馬來西亞訪問後,乘專機回國,接著主持今日在蘇州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李克強總理24日上午在蘇州會見來華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斯洛維尼亞總理採拉爾。李克強說,中斯雙邊關係發展順利,總理先生上任以來高度重視對華關係,大力支持16+1合作。
  • 中國南海重啟「種島」?美國緊張了,菲律賓很淡定!
    1.新華社報導,外交部發言人25日稱,臺灣地區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必須按照一個中國的原則處理,堅決反對他國在臺灣問題說三道四。畫外音:國家也好,人也好,首先還是要管好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甭鹹吃蘿蔔淡操心,別人家的經咋念都不可能順。
  • 從美國到拉脫維亞,美國人Joe的移民故事,拉脫維亞的生活體驗
    喬為什麼決定搬到拉脫維亞2013年,喬以富布賴特獎學金獲得者的身份來到拉脫維亞。在大學裡,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是蘇聯史。波羅的海國家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區因為他們有非常獨立,叛逆的傾向。作為22名申請者之一,喬被安置在耶爾加瓦,來到這裡時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喬在緬因州長大,那裡就像美國版的拉脫維亞。
  • 拉脫維亞 | Diana Renzhina
    黛安娜1989年出生在拉脫維亞的裡加,她在那裡長大,現在住在那裡。她的家鄉是鵝卵石街道、松樹林、寒冷的海洋、新藝術主義建築以及許多其他美麗事物的完美組合,這一直是她的偉大靈感來源。她作品集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基於拉脫維亞神話和傳統慶典,以及她周圍世界的季節變化,比如春天盛開的木蘭花和森林中的第一場雪。除了繪畫,她還喜歡拍照(很多!)親近大自然,跳探戈,聽音樂,閱讀書籍(包括小說和非小說)。* * *《冬至》以拉脫維亞冬至傳統為靈感,加入拉脫維亞民間傳說的一系列插圖。
  • 關注 日本首相首訪珍珠港 「不謝罪」背後有何深意?
    75年來日本首相首次正式訪問珍珠港 強調「不是謝罪」無論日本此前對珍珠港事件作出了何種解讀,安倍此訪,畢竟是75年來,日本首相首次與美國總統一起訪問珍珠港。正因如此,日本政府如何看待此前發生的戰爭,也成為此訪最受關注的話題焦點。安倍「不謝罪」的訪問行程,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珍珠港的行程,早在今年珍珠港事件75周年紀念日前就已公布。
  • 總理8年首訪,最重大啟示:正視日本的強大,千萬不要放棄危機感
    日本為何如此重視總理此行?此前,局長分析認為,在這8年裡,中日關係可謂是一波三折,此次訪日預示中日關係上,中國逐漸主動,日本開始正視中國的強大,想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此次總理訪日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剛公布2017年世界各國和地區人均GDP。日本的人均GDP高達38440美元,排名23,中國則是8643美元,排名71。
  • 好牌變爛|朝鮮風雲美國雙贏、中國雙輸?
    朝鮮金正恩不斷測試飛彈和核武,除了美國是否動武剷除金正恩和核武還有懸念之外,美國、中國、韓國、朝鮮甚至日本,在這場東亞國際博弈的得失和輸贏似已趨明朗:美國暫獲雙贏,藉機讓美日韓三角軍事同盟落實,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牽制朝鮮、中國、俄羅斯。中國則面臨雙輸,打「朝鮮牌」未果,反而對朝鮮失去影響力,抵制韓國也自傷大國形象,眼睜睜看著「東亞小北約」成形。
  • 中國人即將過新年,世界三個不祥之兆!
    中國人即將過新年,世界幾個不祥之兆。
  • 蘇聯解體後,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如何減少俄羅斯人比例?
    拉脫維亞,地理上在波羅的海三國居中。面積6.46萬平方公裡,比中國寧夏稍小,也在波羅的海三國居中。人口約191萬,同樣在波羅的海三國居中。與很多沿河而居的民族一樣,拉脫維亞也有一條母親河道加瓦河。拉脫維亞是一個民族性很強的國家,雖然被瑞典和芬蘭統治很久,仍保留拉脫維亞語。二戰中拉脫維亞是德國入侵最早撤退最晚的戰區,戰後拉脫維亞男女比例嚴重,非官方統計達到1:3。現在過去這麼久,拉脫維亞仍是世界男女比例最低的國家,約為46%:54%,女人比男人多8個百分點,排世界第一位。
  • 英國宣布6月主辦G7面對面峰會,或成拜登海外首訪契機?
    英國也有望成為拜登海外首訪目的地。 6月英國見? 據悉,此次峰會將於6月11日至13日在康沃爾郡海濱度假小村卡比斯貝舉辦。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領導人有望齊聚一堂。 如果成行,這將是英國8年來首次舉辦G7峰會。
  • 委內瑞拉願參與"一帶一路",立陶宛首籤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來源:新華社)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1日致信祝賀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李克強在賀信中表示,中泰鐵路合作項目是雙方共建"一帶一路"、開展產能合作的旗艦項目,體現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是互利雙贏,將有效提升泰國和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水平,促進泰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帶動地區發展繁榮和民生改善。
  • 銳參考 | 川普極力拉攏這國總理,卻被當面告知:「中國是夥伴!」
    當地時間9月19日傍晚,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的專機降落在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莫裡森對美國為期一周的國事訪問由此展開。從美澳兩國媒體報導來看,雙方都為此訪進行了高調宣傳。▲當地時間9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南草坪為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舉行歡迎儀式。
  • 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理特羅瓦達將訪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總理帕特裡斯·特羅瓦達將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