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罐頭食品影響了世界歷史?

2021-02-13 中國國家歷史

微信ID:ZGGJLS

『頂天搭平臺,談中外古今事

立地寫文章,揚大眾歷史風氣』

本文由公眾號歷史研習社(微信ID:mingqinghistory)授權轉載

近代歐洲強國在軍事上在17世紀後期就擁有高於亞洲國家的軍事力量,但一直到19世紀才入侵了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近代後勤變發達前,在東亞能打敗歐洲人的不是武器,而是糟糕的後勤和醫療問題。


談起古代軍隊和現代軍隊,最大的區別也許不是武器裝備,而是戰場飲食。今天的軍隊士兵在戰場上糧食供應要吃得比古代的國王還要好!

戰場飲食這麼好,必須要感謝一項發明:罐頭

罐頭的發明是在1804年,一個經營蜜餞食品的法國人發現,密封在玻璃容器裡的食品如果經過適當加熱,便不易變質,他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這種辦法,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所以最早的罐頭都是玻璃瓶。

當然法國政府不是心太好才獎勵發明,而是因為各國軍隊發現,在同一技術水平的戰爭中,士兵吃得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戰爭的最後結果,不盡力讓自己軍隊吃好的將軍是大傻瓜。


正是有了罐頭食物,軍隊的長期遠距離作戰才成為事實。可以說能否量產和普及罐頭食品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有無進入現代的重要指標。

那沒有罐頭食品為代表的現代後勤時,戰爭是什麼樣的?

咱們拿大英帝國當個例子,雖然19世紀大英帝國是超級大國,但大英帝國也有保守和封建的一面,在陸軍軍事制度上的革新總是慢一拍。所以19世紀的很多戰爭中,雖然英國早已能生產罐頭,但總是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基本有和沒有差距也不大。

比如說我們熟悉的鴉片戰爭,英軍在2年內因為忽視疾病防治和後勤補給,導致近3000人死亡,是戰死數量的5倍以上!要知道英軍出動的兵力僅僅才2萬左右!


再比如說1853年的克裡米亞戰爭,這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各國開始實驗現代的後勤系統。

奧斯曼帝國、法蘭西帝國、不列顛帝國聯手臭揍沙皇俄國,按說這場戰爭發生地是在不太遠的東歐而不是東亞,大英帝國還有制海權,應該打得不錯吧?

可正是這場戰爭,雖然最後取勝,堂堂大英帝國的表現卻像屎一樣。為啥?因為太不把自己的士兵當人了。後勤太糟糕。

比如說英國陸軍士兵每天只得到23.52盎司食物,相當於666克。這食物量還不如同期蘇格蘭監獄裡的犯人。這個數字你覺得不少?按二戰標準,戰場上每人每天需要糧食在1.5公斤,連日本的軍犬的標準都在每天一公斤左右。

大英帝國絕對不是沒錢給自己士兵吃喝,這些食物和藥品往往就堆在軍隊倉庫裡,或者堆在最近的英國港口中,而英國糟糕的軍需軍官就是不願意把這些發給士兵們,為啥?因為覺得太麻煩了!

比如說1854年11月,150噸蔬菜被先驅號運到巴拉克拉瓦,但是因為缺少符合英軍標準的文件沒法卸貨,官員們爭吵到食物腐爛丟進水裡。於是前線的英國士兵每個月只能得到兩個土豆和一個洋蔥。(不用說,要是有罐頭就不會這麼快腐爛了)


在巴拉克拉瓦英軍倉庫裡有大米、土豆、豌豆和大麥,這些會給士兵健康帶來很大好處的食物被軍需部門拒絕,他們告訴拉格倫勳爵,這些不在他們的條例上。(因為運輸太麻煩)

於是無奈的英軍只有用餅乾和鹹牛肉度日,當時的餅乾可不是你在蛋糕店裡買的那種小可愛,當時的餅乾長這樣:


由麵粉加水不經發酵烤出來的死麵餅,堅硬無比,當時的水手管它叫磨牙棒,,一整個冬天英軍就用這個磨牙。

鹹牛肉則更加恐怖,下圖的鹹牛肉是二戰時代樣式的。


不要說吃,就是聞一下今天的諸位可能都要吐出來。據說味道就像「一具埃及木乃伊」。

由於牛肉罐頭經常能保存幾十年,所以一般情況下,英軍士兵會發現發給自己的牛肉罐頭年紀比自己更大。

比如說1839年英軍在阿松森島的倉庫發現那些鹹牛肉是1809年醃上的,這還不是最可怕的,1870年海軍水手發現他們吃的鹹牛肉是1805年裝進木桶裡的。

克裡米亞戰爭時,很多人吃了鹹牛肉後就會腹瀉,大量的牛肉因此被扔掉,有的步兵團一天就會扔掉幾百磅。即使有鮮肉,軍需官也會用鹹肉代替,因為「分發鮮肉太費事了」。對於軍需部門來說,分發鮮肉比分發鹹肉麻煩,烤制新鮮麵包比分發成袋的餅乾麻煩,所以他們為了自己少點更省事而選擇讓幾千人死於粗劣夥食。

1854年10月1日至1855年4月30日這個寒冷的冬天,在克裡米亞英軍死亡了35%,大量的死亡並非是由於惡劣的天氣,而是由於在寒冷的天氣裡勞累過度、暴露於潮溼和嚴寒中、不合理的食物、不充足的衣物……

再比如我們很熟悉的甲午戰爭,有很多人信誓旦旦認為當時清軍武器裝備不比日軍落後,但內行的人不會僅僅去觀察武器裝備來判斷,更重要的後勤補給呢?


日軍研發裝備肉罐頭的時間很長。在甲午戰爭17年前,西南戰爭時期,日軍步兵針對軍用口糧做了若干試驗,最終得出結論是必須立即大量裝備罐頭肉。日軍高層開始大量購買本國產和外國產的牛肉罐頭。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人緊急從美國進口了一批牛肉罐頭。並且在戰後還製造出符合自己民族口味的牛肉罐頭,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時期,基本可以做到每名士兵都裝備有罐頭了。

效果如何呢?


日軍在甲午戰後對日軍和清軍做體格對比,清軍平均身高高於日軍4釐米,但體重卻輕了6.5公斤。身體肌肉高於清軍,平均握力超過清軍10公斤。

考慮到當時日本國內國民生活水準甚至比大清還低,日軍的這種體格明顯是由於良好的後勤系統供養出來的。

按說日軍大多數時候是在朝鮮和東北作戰,補給難度大於清軍,但絕大多數時候,日本都要吃得比清軍更飽,除了因為清軍的腐敗以外,更大緣故就是日軍有個更現代化的補給系統。能把軍糧籌措更及時的送到前線去。

步入19世紀之後的世界戰爭史,總能在各種大戰的背後找到罐頭的影子。一個軍隊罐頭供應的好壞,反應了軍隊的後勤補給能力。後勤補給能力又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重要方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罐頭決定了近代世界格局的發展。

熱文推薦(點擊打開):

● 中國歷史上潔癖第一人:洗死梧桐樹 廁所鋪鵝毛

● 食「臭」之好:古人也愛「臭」美食 

●  冤魂痛於幽冥:日本是如何掩蓋旅順大屠殺的?

●  古代美女對「藍瘦香菇」有另一種理解?

● 中國人從何而來? 我們的祖先究竟是誰?    

●  毛澤東一生最黑暗的日子是這天 做全軍覆滅準備

●  蔣介石的接班人計劃

●  葛劍雄:歷史研究的「經世致用」

●  七十年歷史反思 七十年記憶猶新

●  陳獨秀嫖娼改變了中國歷史?

●  鄧小平反思「文革」浩劫:老實說對不起人民

●  教科書的「謊言」:朱德的扁擔為何變成林彪的扁擔?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307

QQ群: 460382533

自2016年起由東方出版社出版《中國國家歷史》,每季度1冊,每冊定價42元;全年4冊,定價168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28-474。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日軍補給是牛肉罐頭, 為什麼會遭到嫌棄, 稱它為豬食?
    在二戰期間,日本的陸軍夥食不如海軍,因為海軍受西方價值觀影響,學習其中先進的經驗,對於飲食也要講究營養搭配,時不時還能補充到一些高級食品,生活水平較高。但是相比之下,陸軍的夥食卻差了很多,沒有過多的補給。
  • 在二戰遺址中發現日軍罐頭,居然還可以食用,為什麼這麼久都不變質?
    摘要:最近在二戰遺址中發現當年日軍留下的罐頭,居然還可以食用,為什麼都已經過去七八十年了,過了這麼久怎麼還沒有變質?
  • 沒有拿破崙,就沒有罐頭——罐頭美食推薦
    玻璃時代罐頭最早的發明者Nichols Apppert使用的罐藏方法是將肉和黃豆裝入罈子中,再輕輕塞上軟木塞置於熱水浴中加熱,至壇內食品沸騰30-60min,取出趁熱將軟塞塞緊,並塗蠟密封。玻璃罐頭的製作非常麻煩,而且玻璃罐不易運輸,因此軍官們開始和拿破崙抱怨運輸玻璃罐頭就像運輸紅酒一樣困難。
  • 解放軍的野戰食品竟然是這個?震驚!
    中國有句老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說的就是糧食對於軍人乃至戰爭的重要性。吃不飽的軍隊打不好仗,中國高層一直深刻的明白這點,從前條件不好的時候也沒有讓子弟兵餓過肚子,近些年中國軍隊的野戰食品更是推陳出新,走在世界的前列。
  • 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時的軍用罐頭有什麼區別?
    並且罐頭食品最雜牌也是拿破崙在四處徵戰時,為了解決食物腐敗變質的問題而懸賞發明出來的。根據吃過繳獲美軍罐頭的志願軍老前輩們說,美軍牛肉罐頭開始吃還行,但是味道只是一個鹹味兒和略微有點甜味兒(遠不及我軍的牛肉罐頭),並且裡面有大塊的牛脂肪(軍用畜肉類罐頭為了保證體力都是這樣製造)吃了一兩次之後實在是難以下咽!最後在戰線相對穩定後將其配合土豆蘿蔔燉煮配合食用。
  • 豬肉罐頭拯救世界.
    這個起源於二戰美軍部隊的食品,曾在戰場上舉足輕重。因為午餐肉還一度作為珍饈口糧,由美國分發給中國、蘇聯、英國、澳大利亞等盟國。不僅好吃,吃完打仗還更有力氣。以至於它當時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可以匹敵謝爾曼坦克。放到今天來看,也許戰爭的勝利可以沒有和平鴿,但萬萬不能沒有午餐肉。或許你從未認真吃過一款午餐肉,又或許你已經是一個午餐肉行家。
  • 解放軍單兵口糧單挑全世界第23集:海洋自熱食品PK印度風味炒麵
    這次的印度餐,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印度餐,而是新加坡口糧的印度菜。為什麼不用真正的印度野戰口糧?薩沙負責任的說,有沒有這玩意都難說。聽薩沙說一說吧。薩沙本人還沒去過印度,不過身邊海量的親戚朋友都去過。俺表哥就在印度常駐過,被印度震驚過不止一次。所以這篇摘錄幾條一個前同事對印度的文章。哥麼,不要介意啊。
  • 二戰軍用罐頭哪家最好吃?美國罐頭食材豐富,日本罐頭被稱為豬食
    美國在西方國家中的軍事實力遠超他國,就連後勤部隊也是無人能比,當時整個北美洲都可以說是後勤基地。曾有人說,不管士兵在哪,只要想吃什麼,立馬就可以送到,這樣的口氣,根據當時的國力,只有美軍可以辦到。 美軍在一戰之後,特別注意食物的便攜,營養的提高,形成了特有的野戰食物。為了更好地運到士兵手上,美軍想到了罐頭食品的形式,這樣不僅能保存時間長,而且還能保持口味持續。
  • 罐頭春秋(作者:趙基開)
    回顧解放前,抗日戰爭勝利後,美國戰後過剩軍用物資,大量湧入上海灘,其中罐頭食品也是其中之一,鋪地蓋地傾銷,最大出售處是在外灘中央商場,後發展到各街巷尾,甚至連小街地攤上都有出售。因屬戰備物資,質量也不差,價格也較便宜,不過銷售時間不長,過後就消聲絕跡。只讓上海市民「享受"了一陣子。
  • 世界軍用口糧地圖:誰才是戰場美食的王者?
    同樣,作為人類歷史最為波瀾壯闊的篇章——戰爭史來說,士兵有飯吃才能活下去,吃飽了肚子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戰鬥力,才能確保戰爭的最後勝利。這在幾千年前就被世界各國的軍事家們所熟知! 世界上最早開始研究軍用食品的國家當屬法國。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時的法國軍隊在拿破崙的率領下橫掃歐洲,四處徵戰。
  • 我打開了一個屎味的北歐魚罐頭,鄰居以為生化危機爆發了
    什麼?你說看起來還不錯?文字還形容不了這貨的噁心程度?為什麼……為什麼人類要這樣虐待自己?!但事實上外國人樂此不疲的消費著這種叫做鹽醃鯡魚罐頭的食品。每年有80萬罐鯡魚罐頭被賣到世界各地。據說,世界上有一種單位叫異味數值(Au)。NHK測定,鯡魚罐頭的異味數值達到了8070AU,是臭襪子(120Au)的67倍多。而臭豆腐相比之下弱爆了,只有420Au。但關於異味數值,網絡上沒有更多具體的資料,所以讓我們搬出另外一個單位Ou——臭味數值。
  • 肉罐頭為什麼叫「午餐肉」?
    肉罐頭為什麼叫「午餐肉」?1937年,一個美國人,用香料和火腿做成了一種罐頭食物,起名叫Spam。
  • 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時的軍用罐頭到底有什麼區別?很多人不知道
    問題: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時的軍用罐頭到底有什麼區別?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國古代的兵法裡也同樣記錄著軍用糧食的重要性,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自古以來,軍用糧食物資都是各個國家各個部隊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那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時的軍用罐頭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我們要知道拿破崙皇帝說過:軍隊是靠胃來打仗的!
  • 帶你了解什麼是軍用罐頭
    軍用罐頭是軍用食品的一種,因其在常溫下可長期貯存,耐外界不良條件的能力強的特點而在軍用食品領域佔據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士兵在野外持續作戰或執行任務的必須裝備
  • 二戰期間的獵奇食品 食物志
    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如今,雞蛋粉在國外超市的貨架上尚可覓得蹤影,但大多數是用作烘焙。那個不得不以雞蛋粉作為日常食物的年代,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沒通過體格檢查的火腿」和「未經訓練的肉糜糕」同樣是罐頭食品,午餐肉的命運無疑比雞蛋粉要好得多。
  • 受歡迎的與受惡評的,日本陸軍食品
    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隊都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的軍隊提供最好的夥食,德國的香腸,美國的巧克力,蘇聯那能當做武器使用的大列巴麵包都是都是赫赫有名的軍用食品,而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是日本陸軍的夥食。一、日本陸軍的主食日本對食品進行簡化的歷史由來已久,從古代開始日本就時常受到饑荒的折磨,於是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把降低食物的加工難度,縮減食品的用量和保證食品提供的熱量作為重中之重,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陸軍都吃些什麼。
  • 二戰日本留下的軍用罐頭,為何如今還能食用?原來他們野心這麼大
    二戰期間,日本人就把罐頭作為軍用食物了,他們把很多軍用罐頭帶到了中國,一些人在進行考古發掘的時候,還發現過日本留下來的罐頭,過去半個多世紀了,那些罐頭打開以後竟然還可以食用,為什麼這麼久都不變質呢?戰爭期間日本人生產了大量的罐頭給部隊食用,一開始的時候,日本罐頭的品質和口感還是非常不錯的,在繳獲的戰利品中,日軍罐頭可以讓中國的軍人們眼前一亮,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物質條件是非常差的,能吃飽都算是相當不錯的了,能夠吃肉更是一種奢侈,而日本的罐頭多數都是肉做的,裡邊有厚厚的一層油,繳獲日本的罐頭,就意味著可以開葷了。二戰日本留下的軍用罐頭,為何如今還能食用?
  • 展後回顧 | 2019年埃及國際食品及食品加工包裝展
    2019年埃及國際食品及食品加工包裝展FoodAfrica+Pacprocess於12月9日-11日在埃及國際展覽中心Egypt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EIEC盛大舉行,新天會展食品小天為您回顧現場情況。
  • 二戰時期,日軍明明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什麼抱怨不如豬食?
    很多文章說二戰初期,由於日本的經濟、工業、軍事一片大好,所以採購、製造的牛肉罐頭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普通士兵吃了都說好。那我想問問,士兵的罐頭是誰發的?小編嗎?這類文章純粹瞎扯,日本並不是一個擁有豐富資源的國家,沒有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至於牛肉很多都是進口的。不管日本本土製造還是直接購買的「牛肉罐頭」,價格普遍昂貴,根本不可能供應全軍士兵,只是軍官、有功戰士的特享獎勵。
  • 乾糧、鹹菜和罐頭,對越戰爭中那些令人一言難盡的夥食……
    1979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解放軍多年來研製的野戰食品全面上陣。儘管現在看來其花色品種相當單一,口味也不能多加恭維。但在那樣一個全民物質短缺的年代,這些野戰食品不啻於是讓普羅大眾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味,即便是當年參戰的很多軍人,在此之前也從味品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