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羅波夫:來自克格勃的知識分子

2021-02-13 蘇俄風情

    尤裡 弗拉基米洛維奇 安德羅波夫(1914年6月15日-1984年2月9日)蘇聯政治家,長期擔任蘇聯黨、政領導職務,曾任克格勃主席,於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任職後推行改革,兩年之後,於1984年逝世,由契爾年科接任總書記職務。

 

安德羅波夫--

蘇共總書記生命中的幾個瞬間

 

    尤裡 安德羅波夫作為蘇共總書記留在歷史當中。總書記這個詞,在俄羅斯人今天的記憶中,更接近於褒義。安德羅波夫在位時施行了強硬的對內和對外政策,對藝術嚴管嚴控,同遊手好閒作鬥爭,同時還寫過詩歌。

 

《安德羅波夫牌》

 

將一種大眾產品冠以一國領導人的名字,並作為綽號而留在歷史中,可不是每個國家首腦都能獲得的殊榮。但安德羅波夫得到了這種榮譽。
    

這種1983年9月1日開始銷售的伏特加酒開始叫作《女學生》牌或者《一年級女生》牌。半公升經濟裝的伏特加,在勃烈日涅夫執政末期賣到5盧布30戈比,且總是漲價。而這款新伏特加定價4盧布70戈比。蘇聯公民們很認可,並把它叫作《安德羅波夫牌》。這種伏特加的名稱甚至可以解碼成《看他是多麼善良的安德羅波夫》(俄文«Вот Он Добрый Какой Андропов»,組成這句話的每個詞的首字母合起來成為водка一詞,即伏特加)

    

    成為傳奇之後,《安德羅波夫牌》並沒有存活多久,兩、三年之後,在戈巴契夫時期就靜悄悄的退市了,1983-1984年間蘇維埃伏特加「季節金曲」就成為了過去時。

 

 

害怕重蹈覆轍

 

    鎮壓1956年匈牙利革命的事件不僅影響到了尤裡 安德羅波夫的健康(那些日子他得了梗塞),同時也影響了日後他在政治路線上的立場。

   

    這位蘇共總書記後來經常回憶起這樣的情景,1956年的10月末,蘇聯大使館的汽車在布達佩斯郊外遭遇伏擊,被用子彈掃射。安德羅波夫同使館的武官參贊和司機一起在深夜的街頭步行了兩個小時才得以回到大使館。

    在那個夜晚,他親眼目睹了街頭成百上千的人群,很多共產黨員被拴住腳倒掛在樹上。後來安德羅波夫在蘇聯實行的嚴苛而保守的政策很明顯和這些回憶相關,尤裡 安德羅波夫不想讓匈牙利事件在蘇聯捲土重來。

 

人體模特

    

    個人的領袖魅力從來不是安德羅波夫強有力的一面。他甚至給周圍的人留下了沒有情感的印象。1983年安德羅波夫和裡根一起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他們兩位被稱為是最「沒有能力達成一致」的世界領袖。

    法國外長在同安德羅波夫會面之後,發現蘇共總書記沒有任何俄羅斯人常表現出來的奇怪的舉止和人的溫情。

 

    當尤裡 弗拉基米洛維奇已經病入膏肓的時候,為使民間相信總書記仍在積極活動,採取了一種奇特的方式:用他的專車拉著一個人體模特在莫斯科的街頭呼嘯而過。人民也確實相信了。

 

 

詩人

 

    別看外表冷漠,安德羅波夫終生都在創作詩歌,確實,這些詩歌從沒發表過。下面是其中一首:

(我們在世間月下如此短暫,

生活只在瞬間,

無生才是永恆,

地球在宇宙間旋轉

人類的生與逝)

 

安德羅波夫的《五人幫》

 

    尤裡 安德羅波夫實行的是有計劃的、審慎的幹部政策。未來的蘇共總書記的第一位《老師》曾是輪船上的水手長,青年安德羅波夫在那艘船上實習過。水手長對這位大學生說:「尤拉,生活,就是溼滑的甲板。為了別在上面滑倒,移動的時候就不能著急。每次一定要預先選好落腳點!》


    安德羅波夫在仕途的階梯上盡了最大的努力謹慎對待,以防邁出錯誤的步伐,他理智地為自己選擇了每一步的合適的落腳點。

 

    七十年代,安德羅波夫事實上在蘇聯上層精英圈子裡建立起了自己同盟者的《內部政黨》。他把這些人五人分成一夥,而每個五人幫內,成員們相互認識,但不知道幫外的其他人。這個工作原則最終顯露了效率。

 


柜子中的啞鈴

 

    安德羅波夫終生保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喝酒不抽菸。他喜歡滑雪,在他家裡和盧卞卡的辦公室裡都備有啞鈴和槓鈴。


    現在談尤裡 弗拉基米洛維奇訓練的周期就有些複雜了,但在《委員會委員》們的辦公室中放置運動設施,正是安德羅波夫時代保留下來的習慣。

 


不了解國家.

 

    安德羅波夫有一句很知名的話:「我們不了解我們所生活的國家」。但他想了解,也實施了改善國家整體水平的內部政策,同腐敗和不勞而獲進行了鬥爭。安德羅波夫不止一次強調:《重工業、國防、自然資源只能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國家才是有效的經濟管理者》。他親自下工廠,雖然沒許諾工人們會很快改善生活,但保證大家都會從遵紀守規中得益。

 
中國道路

 

    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在自己的談話中提到,中國在自己的經濟發展中走的是《安德羅波夫路線》,並且因此得以避免了國家的分裂。安德羅波夫領導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1983年蘇聯的經濟增長率是4.2%(1982年為3.1);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3.1%;工業生產增長4%;農產品生產增長了6%。

 


對外政策

 

    在對外政策當中安德羅波夫始終態度很強硬。只要回憶一下南韓《波音》飛機事件就足夠說明這一點了。另一個知名事件是,1983年7月,安德羅波夫在克裡姆林宮接見了來訪的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 科爾和外長漢斯 根舍。在歐洲布置美國《潘興式飛彈》曾是當時很棘手的問題。安德羅波夫很堅決:「西方不必懷疑。只要潘興式飛彈在歐洲出現,我們必將採取對應的措施》。結果,在安德羅波夫執政時期,「潘興式飛彈」最終也沒有在歐洲出現。

對知識分子的支持

 

    安德羅波夫是個有學識的人,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黑格爾和笛卡爾的書。在政治局成員問他這些書對他有什麼用的時候,尤裡 弗拉基米洛維奇回答道:「為了跟你們有可交談的話題」。眾所周知,安德羅波夫對米哈伊爾 巴赫金(蘇聯文藝學家、藝術理論家)提供了極大的支持,讓他返回莫斯科,並為組織這位文藝理論家卓有成效的工作提供了一切必要的幫助。

  有一個說法是,有了巴赫金的協助,安德羅波夫建立和培養了新的文化陣線,巴赫金就是《延遲行動的武器》,是植入世界的使文化模式解體的種子。在巴赫金身上和他的炒作當中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對天才的哲學家的支持曾經是某種長期計劃的一部分。

 

    不管怎樣,最終像他的詩中寫的:

我們在世間月下如此短暫,

生活只在瞬間,

無生才是永恆。

 

    功過只能任由後人評說。

相關焦點

  • 普京的精神導師,克格勃的強大領袖,安德羅波夫怎麼拯救蘇聯?
    在20世紀60年代,克格勃組織一度陷入癱瘓狀態,它入侵西方反間諜的活動一直受挫,國內又要經歷史達林時代的政治動蕩。在國內外的雙重夾擊下,克格勃組織幾乎處於瓦解狀態。但安德羅波夫的出現,悄然改變了克格勃的頹弱情形。在安德羅波夫的強力領導下,克格勃組織一躍成為蘇聯體制內、最強有力的部門之一。
  • 神秘的安德羅波夫
    雖然他既不是赫魯雪夫線上的人,也未參與倒赫陰謀,但赫下臺後,蘇共政治局「灰衣主教」蘇斯洛夫堅持要把安趕出中央,讓這個未來的競爭者去克格勃。這是因為,蘇聯史上尚無從克格勃回黨中央的先例。1967年5月安被任命為克格勃主席,一連幹了15年。在他的領導下,克格勃茁壯成長,由懲罰機關變成世界上最龐大的情報機關,成了蘇聯的形象代言人。
  • 神秘的蘇聯元首安德羅波夫
    雖然他既不是赫魯雪夫線上的人,也未參與倒赫陰謀,但赫下臺後,蘇共政治局「灰衣主教」蘇斯洛夫堅持要把安趕出中央,讓這個未來的競爭者去克格勃。這是因為,蘇聯史上尚無從克格勃回黨中央的先例。1967年5月安被任命為克格勃主席,一連幹了15年。在他的領導下,克格勃茁壯成長,由懲罰機關變成世界上最龐大的情報機關,成了蘇聯的形象代言人。
  • 尤裡 · 安德羅波夫的最後十五個月
    /俄羅斯政治家之一,可惜他只擔任了一年零三個月領導人便去世,苦於關於安德羅波夫的中英文書籍資料的匱乏,作者搜集了從80年代至今關於安德羅波夫的各種資料,匯集成文,以紀念也許是蘇聯中後期唯一一位能帶領蘇聯走向光明未來的領導人:尤裡 · 安德羅波夫。
  • 探析:安德羅波夫執政只有15個月,為何俄羅斯人對他評價很高?
    安德羅波夫長期擔任克格勃的領導人,他也是蘇聯歷史上唯一一個由克格勃領導人當上國家元首的人。安德羅波夫是勃列日涅夫一手培養出來的,但安德羅波夫又與勃列日涅夫執政理念不同。據蘇聯歷史資料記載,安德羅波夫是一個很清醒領導人,他在勃列日涅夫後期看到蘇聯很多隱患和不足。
  • 歷史上的6月15日——前蘇聯安德羅波夫出生
    歷史上的6月15日,今天我們來講講前蘇聯安德羅波夫,他曾經是蘇聯克格勃zhuxi,對蘇聯的內外政策發揮了深遠的影響
  •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克格勃 :在笑話中和蘇聯一起陷入泥潭
    老人政治的根源來自幹部任命終身制,而幹部任命終身制又來源於勃列日涅夫的上臺。他是在黨政官僚階層的支持下,通過「宮廷政變」將赫魯雪夫趕下去。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與各部門和地方領導幹部達成默契:各部門和地方幹部支持勃列日涅夫把持總書記的寶座,而他則從制度上保證他們的特權和終身制。
  • 被譽為「紅軍的締造者」託洛斯基為何遭克格勃暗殺
    但作為一個出身富裕家庭的高級知識分子,託洛斯基和其他所有知識分子政治家擁有相同的弱點,「長於謀國,不善謀身(不善於洞悉人心)」。而這個唯一的麻煩,避居在墨西哥還在不斷的展開政治活動,1938年9月3日,30多名來自10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開會,成立了「第四國際」(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因此,肉體清除成了史達林的不二選擇。這就可以解釋,託洛茨基在國外多次遇刺原因。
  • 蘇聯真相:安德羅波夫如何接班
    但戈巴契夫、烏斯季諾夫都認為應當由安德羅波夫來擔任第二把手。安德羅波夫也為此苦心經營多年。勃列日涅夫通過政變上臺後,需要鞏固和加強自己的地位。時任中央國際部部長的安德羅波夫是最早表示效忠的人員之一,所以他在1967年獲得重要任命,當上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要職。安利用這個位置逐步擴展自己的權力,據說曾多次策劃針對勃列日涅夫的陰謀。
  • 和他的克格勃往事有關
    柏林圍牆倒塌後,東德各地遊行示威此起彼伏,而就在德勒斯登民眾火燒當地東德安全部大樓的晚上,克格勃駐德勒斯登辦事處也遭到圍攻。在得到允許用武力保護克格勃機構的國內指令後,普京用流利的德語對示威人群大聲宣布:「我希望你們不要試圖闖入這一地區。我的部下擁有武器,並且將向越境者開槍!」普京滿臉嚴肅的表情和他斬釘截鐵的話語使人群安靜下來,最終悄無聲息地散去了。
  • 揭秘 克格勃遍布世界尋找獵物的「烏鴉」和「燕子」
    克格勃挑選物色培養對象十分嚴格。他們認為,這樣會事半功倍,可以避免浪費時間和財力。《蘇聯特工組織手冊》規定:「要盡一切可能避免吸收那些將來可能由於精神上或肉體上不夠堅強而無法經受未來工作考驗的人。」蘇共中央幹部委員會負責向克格勃提供預選對象名單。範圍包括蘇聯社會的各個階層,他們當中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但基本上都是黨員和團員。
  • 克格勃女間諜「性訓練」
    蘇聯克格勃的「燕子」(女間諜)和「烏鴉」(男間諜)全都經過職業訓練,他們的出色表演足以令古往今來的X間諜自愧不如。對克格勃的「燕子」和「烏鴉」來說,間諜生活要簡單得多,並不需要竊取情報也無須去組建間諜網,更不用幹「溼活」,他(她)們只是利用他們的身體本錢以最有效的方式誘捕獵物而已。他們無須知道行動的目的和後果,事實上上級也不會讓他知道得更多。當然,他們所受的嚴格的訓練並不輕鬆。
  • 克格勃女間諜的性訓練
    蘇聯克格勃的「燕子」(女間諜)和「烏鴉」(男間諜)全都經過職業訓練,他們的出色表演足以令古往今來的性間諜自愧不如。對克格勃的「燕子」和「烏鴉」來說,間諜生活要簡單得多,並不需要竊取情報也無須去組建間諜網,更不用幹「溼活」,他(她)們只是利用他們的身體本錢以最有效的方式誘捕獵物而已。他們無須知道行動的目的和後果,事實上上級也不會讓他知道得更多。
  • 克格勃女間諜性訓練揭密
    蘇聯克格勃的「燕子」(女間諜)和「烏鴉」(男間諜)全都經過職業訓練,他們的出色表演足以令古往今來的性間諜自愧不如。對克格勃的「燕子」和「烏鴉」來說,間諜生活要簡單得多,並不需要竊取情報也無須去組建間諜網,更不用幹「溼活」,他(她)們只是利用他們的身體本錢以最有效的方式誘捕獵物而已。他們無須知道行動的目的和後果,事實上上級也不會讓他知道得更多。
  • 對烏克蘭「反蘇知識分子」的國內放逐
    人民委員會主席拉科夫斯基就不同意,列寧為此還狠狠地批評了他,給他列了一筆烏克蘭有多少富餘糧食的清單。隨之而來的是烏克蘭民族主義的發展和烏俄兩個民族關係的對立和對抗的滋生。在此情況下,來自莫斯科的「清除反蘇知識分子」的指令受到牴觸是必然的。問題還不完全在曼採夫,烏克蘭黨中央就有一股雖然潛伏但很頑強的民族主義情緒,第二書記季米特裡·列別德就是代表。
  • 克格勃之巔:從捷爾任斯基到貝利亞
    每個克格勃(KGB)成員都是黨的牙齒,不同時期用來咬不同的人。如果一顆牙齒不好使了,黨就會換掉它,甚至安上各種無法想像的罪名,這就是KGB成員的命運。 身材挺拔修長的捷爾任斯基一幅標準貴族知識分子形象。只有雙眼能暴露他的身份,有人這樣形容:「那雙深陷的眼睛閃爍著狂熱信仰的冰冷的光芒。他從來都不眨眼,似乎他的眼皮是癱瘓的。」 從那時起,那眼睛一眼不眨地在蘇聯各地站了70多年崗——捷爾任斯基是KGB系統領導人中,惟一死後在蘇聯國內各地有塑像的人。
  • 洛克主義的丟失——保守主義的困境與知識分子的背叛
    政府的合法性來自多數人的同意,同意的內涵包含著政府對公民與生俱來的權利的保護。洛克認為,如果政府不履行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義務,那麼推翻政府不僅是公民的權利,還是公民的責任。 可以看出,洛克的思想比霍布斯、盧梭更清晰地支持個人自由主義。他將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及財產權,置於平等與民主之前,建立於國家與政府之上。
  • 克格勃女間諜「性訓練」揭密
    現在我們手機都在追求夜間拍攝保留細節,而克格勃的偷拍相機,在當年已經達到了這個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英國人抓住一位克格勃特工後,搜遍全身也沒有發現什麼間諜設備,但是拆開手錶把照片洗出來後,所有人卻震驚了。發展到後來,克格勃的偷拍相機已不僅僅局限於藏在手錶裡了——打火機,紐扣、口紅、助聽器等等,哪裡不會引起注意放哪裡,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