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於任何國家來說,貴在有自知之明,因為只有如此,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才不會幹出出格的事情,也不會在世界樹敵太多,更加會主動去維護世界的和平。所以對於很多國力不強,但是喜歡挑事的國家來說,其實百姓那是非常擔心的。最起碼對國家未來絕望,最典型就是印度,印度人擔心:如果再次爆發戰爭,印度會不會亡國?
雖然印度一直很自我膨脹,尤其是從二戰後獨立開始,印度逐步成為南亞的霸主。在南亞那是為所欲為,而且幾次打敗巴基斯坦,和周圍鄰國,為此自信心爆棚。而且印度的政府也不斷鼓吹印度的強大,展示印度的肌肉。尤其是那些從國外購買的航母和先進的武器,一再地告訴印度人,印度這個國家的強大。
但是其實很多理性的印度人,還是非常清楚的。印度雖然很大但是並不強大,因為南亞都是小國,所以印度可以為所欲為。但是一旦面對大國,印度很危險,尤其是印度人擔心:如果再次爆發戰爭,印度會不會亡國?
這裡面的擔心主要有兩個,一是跟北方大國的戰爭,二是世界新的大戰。印度很多人知道,60年代的戰爭不是偶然,印度一盤散沙,完全沒辦法阻擋中國。尤其是現在,這個差距還在繼續拉大。
儘管印度還在挑釁,印度人很清楚,一旦真的再次打起來,北方鄰居不會像60年代那麼客氣了。不光戰爭之下可能亡國,甚至可以利用印度內部的民族矛盾,徹底瓦解印度,一旦如此,印度必定亡國,不復存在。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世界大戰爆發,對印度更是巨大的災難。
因為印度面對的對手不再是北方的鄰居,包括巴基斯坦,包括西方。世界大戰之下,西方更加會利用印度的矛盾,顏色革命推進,肢解印度。而且印度周圍都是有核武器的國家,一旦戰爭規模控制不住,印度稠密的人口將是最危險的。因為一旦核武器傾斜,那麼印度就瞬間不復存在,這一點印度人非常清楚。
所以比較清醒的印度人,希望政府維護和平,不要挑釁,安心解決國內的問題。但是印度的政府卻偏偏不聽,還是我行我素,不斷挑釁,甚至希望爆發戰爭,這顯然是不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這無疑也是自取滅亡。對於此,各位讀者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跟小編探討哦!
歡迎關注【農夫史觀】,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