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四聯裝炮塔?!深度揭秘I系Ⅹ級戰列艦究竟緣起何方!

2021-02-13 戰艦世界

首先顯而易見,Ⅹ級戰列艦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創作靈感,來自費拉蒂將軍設計的G系列方案。只不過現實中費拉蒂的設計是一項權宜之計:當時義大利無法在短時間內研製出口徑更大的火炮,只能通過增加火炮數量來提升火力。

主炮質量不行,數量來湊,法國人:這個我熟啊!(圖為開創法國戰列艦主炮四聯裝先河的諾曼第,由於造型過於奇葩,玩家為其設計了豪華遊輪一樣的塗裝)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此時義大利海軍已經與奧匈帝國海軍和駐紮在地中海的帝國分艦隊進行了多年的合作。1881年,法國突然吞併了與義大利隔海相望的突尼西亞。面對法國的威脅,義大利選擇加入德國和奧匈帝國組建的軍事同盟,並於1882年籤訂同盟合約。因此,從1882年到20世紀初,義大利海軍把建設計劃的重點放在了對抗法國上。

在這一戰略框架下,1913年擔任義大利海軍參謀長的保羅·陶內·迪·萊費爾獲準進行一個龐大的造艦計劃: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大量輕型艦艇。其中在1914年訂購的卡拉喬洛級是義大利海軍設計的第一型超無畏型戰列艦,類似於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高速戰列艦。設計工作由埃德瓦多·費拉蒂將軍負責。最初的設計裝備12門381毫米主炮和20門152毫米副炮,但在最終定案時,由於成本問題,主炮數量和副炮數量分別削減至8門和12門。

卡拉喬洛級戰列艦線圖

而法國也在1912年通過了一項海軍法案,計劃在1920年新建28艘戰列艦,並開始準備建造新的諾曼第級和裡昂級戰列艦。顯然,義大利海軍還需要制定更多後續的海軍建設項目,以應對法國人的威脅。

1915年,義大利海軍決定在卡拉喬洛級戰列艦的基礎上設計新的戰列艦。費拉蒂將軍決定回到最初的設計思路上,大幅加強新艦的火力,並為此引進了四聯裝炮塔設計。現存的檔案中共有9個設計方案,分為F、D和G三組,均裝備四聯裝381毫米炮。

F'方案設計圖

F級分為F和F'兩個方案,排水量較小,裝備兩座四聯裝381毫米炮。F方案排水量27300噸,長200米,裝備2座四聯裝381毫米炮、8座雙聯裝170毫米炮、24門120毫米和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動力系統的功率為55000-75000馬力,航速25-27節。270毫米厚的主裝甲帶佔據2/3長度,從艦艏延伸至第一個尾舵處。F'方案排水量31300噸,長210米,動力系統的功率為95000-115000馬力,航速29-31節,其餘參數和F方案相同。

相關焦點

  • 大艦巨炮時代,艦炮設計影響維度諸元,戰列艦優勢火力群設計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建造的戰列艦,主炮數量直線降低,英國的復仇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德國的巴伐利亞級裝備了四座雙聯裝主炮,義大利海軍13炮戰列艦在現代化改造當中拆除了艦腫的3聯裝305MM主炮炮塔。
  • 如果美國把蒙大拿級戰列艦建造出來了會怎麼樣?
    蒙大拿級的設計重點是強大的火力。出於射速、火力密度、後勤等方面的考慮,該艦採用四座50倍口徑406毫米三聯裝炮塔。很多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大和級裝有460毫米主炮,蒙大拿級的火力處於劣勢。 蒙大拿級的副炮採用新研製的54倍口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平兩用艦炮。
  • 【講堂358期】三座炮塔,406mm主炮,強悍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文|老白358 強悍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在上個世紀,美軍運用了大量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時期積累的技術成果
  • 細數二戰中戰力最強的十大戰列艦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僅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艘戰列艦。一、依阿華級戰列艦
  • 羅曼蒂克的海洋夢~F系戰線帶福利全平臺來襲
    F系VIII級戰列艦「加斯科涅」這條戰線全平臺來襲咯~讓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有趣的內容吧!▼(F系III級戰列艦圖倫內)F系IV級戰列艦孤拔是該國研發的無畏艦的(F系IV級戰列艦孤拔)F系V級戰列艦布列塔尼也是延續其戰艦設計的一貫風格,從前一級戰列艦進行修改和研發,作為一代超無畏艦,它換裝了威力更強的
  • 扶桑級戰列艦:日本海軍「形象工程」之奇葩(上)
    次品戰列艦 1906年,在英國下水的一艘軍艦讓世界感到了震驚,這就是「無畏」號,這是一艘被稱為「讓任何現有戰列艦在一瞬間陳腐化」了的軍艦,當時各國戰列艦的一般裝備為雙聯裝12英寸主炮兩座,單裝或者雙聯裝8到10英寸準主炮6到12門,由於口徑各異,自然讓彈藥供應以及著彈觀察修正變得極為複雜。
  • 三易其主的七炮塔神教——阿金庫爾號戰列艦
    在無畏艦興起後,各國的新建戰列艦均開始裝備全重型火炮,主炮塔多則五座,少則四座,超無畏艦之後有的戰列艦隻裝備三座主炮塔,德國的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更是只有兩座三聯裝主炮塔。然而有一艘戰列艦卻在主炮塔數量上力壓群雄,裝備了多達七座主炮塔,其生涯從建造伊始就堪稱傳奇。
  • 海軍文庫 | 生不逢時的獅級戰列艦,英國戰列艦最後的暢想
    當年9月正式確定設計方案並向個大船廠招標,次年7月「獅級」在阿姆斯特朗公司位於泰晤士河畔的造船廠開工,該級戰列艦正式進入建造階段。而這樣的裝甲配置算是非常厚重了,要知道美系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厚度也不過312毫米而已,就連以防禦著稱的德系俾斯麥戰列艦主裝甲厚度也只有320毫米。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第3-第5分包組成的後部艦體完成度比起前部艦體要相對更高,艦尾甲板已經完整成型,水線下的紅色部分能夠看到德國戰列艦傳統的三軸雙舵推進體系。第6分包用於填補前後艦體合攏之後側舷的大塊空缺,整條戰列艦的船型完全顯現。
  •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為皇家海軍徵戰全球
    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建造於1930年代末,是二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 【講堂349期】二戰法國的絕唱,馳騁太平洋戰場的黎塞留級戰列艦
    後來,德國和義大利大量的擴充軍備,法國感受到巨大的海上威脅,因此下決心要設計建造一款全新的戰列艦,這款全新的戰列艦就是法國的黎塞留級戰列艦。▲講堂349期視頻馳騁太平洋戰場的黎塞留級戰列艦黎塞留級戰列艦首艦是黎塞留號,於1935年10月22日開工建設,但是法國的國力比較差,所以造其船工業的落後使其建造速度無法與英美相比,因此直到1940年6月才完成了95%的建造進度,並且未經過調試,沒有形成戰鬥力。
  • 夢想中的大洋猛獸:獅級戰列艦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火炮口徑僅僅只有14英寸,在投射量上也並無太大優勢在初步設計當中,有多種不同的主炮安裝方式。經過討論和研究,海軍方面初步認定3座3聯裝炮塔的方案能夠在實現主炮數量最多的同時達到主炮重量、排水量和建造費用上的最佳平衡。為了減少設計時間儘快讓這級戰列艦開工建造,英軍決定以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為藍本進行設計。
  • 【兵器指南】前衛號戰列艦
    在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開工後英國海軍開始設計獅級戰列艦,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獅級戰列艦於1940年10月停建。根據戰時應急計劃,英國海軍採納安裝4座雙聯裝15英寸口徑主炮炮塔(1924年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遺物)的方案。針對英王喬治五世級適航性能不足的缺陷,前衛號優化艦型設計,提高艦艏幹舷,使航海性能十分優良,並改進水密隔艙結構的設計。裝備比較完備雷達火控系統。
  • 「黎塞留」級航空戰列艦,參上!
    法國海軍也回到各個造船廠開始清點德國人匆忙撤退留下來的船舶和物資,在德國人到來之前,法國在大西洋畔的布雷斯特造船廠和聖納澤爾彭霍特造船廠分別開工了法國有史以來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黎塞留」級戰列艦。德國人佔領時,「黎塞留」級戰列艦首艦「黎塞留」號和次艦「讓·巴爾」號都已下水,僥倖撤出了法國本土未遭侵佔。
  • 微信周周禮 |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噸,滿載40580噸動力:4臺帕森斯型齒輪傳動式渦輪機、8座三鍋筒式水管鍋爐四軸三葉螺旋槳推動,總功率110000馬力航速:29節續航力:15000海裡/10節、6300海裡/27節武器裝備:2座四聯裝 14英寸/45倍徑Mark VII主炮1座雙聯裝 14英寸/45倍徑Mark VII主炮
  • 【魚鷹社】二戰日本戰列艦
    美國人只能用兩艘戰列艦和四艘驅逐艦進行反擊。在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次戰列艦行動中,霧島號用它的主炮和副炮轟擊了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號戰列艦並造成了多人傷亡。然而,實際上只有一枚14英寸(356毫米)口徑炮彈擊中了目標,炸毀了這艘美國戰列艦上的3號炮塔並在其甲板上炸出了一個30平方英尺(約2.7平米)的大洞,而炮彈最終止步於裝甲甲板前。
  • 1:700 黎塞留號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英文:Richelieu Class Battleship),是20世紀30年代法國建造的該國海軍史上最大、最後一級戰列艦。      黎塞留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38500噸,滿載排水量47548噸,前甲板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後甲板布置9門152毫米高平兩用火炮,艦體兩舷有12門100毫米高射炮,擁有密集的攻擊火力。
  • 微信周周禮 | 納爾遜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Nelson class battleship)所屬國:英國長度:216.6米 | 寬度:32.3米 | 吃水深度:標準9.1米,滿載10米排水量:標準33950噸,滿載38000噸動力:2臺蒸汽輪機、8座鍋爐總功率45000馬力航速:23節續航力:7000
  • 大型官方海盜船——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
    (C號艦:舷裝甲38毫米-102毫米、甲板裝甲19毫米-57毫米、炮塔裝甲127毫米-139毫米)動力系統:8臺MAN柴油機,功率39690KW,雙軸,最大航速達到28節,能打的過他的戰列艦都追不上他,追的上他的巡洋艦、驅逐艦等都打不過他火力:主炮為2座三聯裝280mm火炮,炮彈重304千克,射程27432米,仰角60度;8門150mm口徑副炮,6門雙聯裝105mm
  • 維內託級戰列艦的前世今生(二)
    至1934年6月,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設計完成。羅馬號在二戰爆發後才陸續完工的維內託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45000餘噸(同級各艦稍有不同),年輕的設計團隊擺脫了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同時吸收了舊式戰列艦大改造的經驗,在維內託級上應用了很多有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