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踏上石板,開業鞭炮噼裡啪啦響起,這些尋常的聲音,卻讓23歲的寧波姑娘周伊心驚膽戰。在艱難的倒時差睡眠裡,昏昏沉沉中,她總忍不住回憶噩夢般的一幕幕: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全副武裝的軍用坦克從面前駛過,槍聲此起彼伏,遊客四處驚叫奔跑……
當土耳其部分軍人在當地時間15日午夜(北京時間16日凌晨)發動軍事政變,首都安卡拉響起槍聲,軍用飛機和直升機在空中盤旋時,周伊和媽媽被困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
險境中,周伊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活下去,不管怎麼樣都要活,缺胳膊斷腿也要帶著媽媽一起活!」
回家後,周伊把這段經歷發布在微博上。截止記者發稿時,這條轉發3萬、點讚也達3萬的微博,仍在高頻次發酵。昨日,錢江晚報記者獨家對話周伊和幾位親歷政變的寧波旅客,還原那個驚魂午夜。
土耳其轉機回國
寧波母女倆遭遇政變之夜
那天午夜降臨前,周伊和媽媽剛剛結束長達一個月的畢業旅行。高二周伊就到英國求學,直到今年6月從愛丁堡大學畢業。原定航班TK026將於當地時間凌晨1點20分,由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飛往上海浦東,將周伊帶回闊別整一年的寧波。
陪媽媽逛完免稅店,如願以償地吃到美味的土耳其冰淇淋,周伊想拉媽媽再去品嘗炸雞。不料,店主突然宣布關門,丟下和周伊一樣驚訝的排隊人群。不明所以的 周伊,只好牽著媽媽往原定的登機櫃檯312走去。令她們錯愕的是:忽然之間,顯示登機信息的大屏幕上,所有航班都被顯示「delayed」!
政變以猝不及防的速度發動了。「快看,軍用坦克!」有人驚呼起來。落地窗外,周伊清楚地看到,一輛輛全副武裝的軍用坦克駛過。「砰」地一聲,還沒等周伊反應過來,所有二樓的乘客都往一樓猛衝。周伊一把拉住媽媽,躲在check-in的鋼板桌的狹小空間下。
危難中,中國人聚在一起
約定不管發生什麼要共同進退
當周伊蜷縮在鋼板桌下緊張地刷新新聞時,來自餘姚的謝劍正和他的同事一行三人拎著行李,逃命似地狂奔。他們在一家光學科技公司工作,剛剛結束在以色列的 出差,打算在此轉機。「有人拿起行李砸玻璃窗,想逃出去,尖叫聲、哭泣聲在整個大廳迴蕩。我們和其他一些中國人一起躲在一個大柱子後面……」
就在這個柱子後面,謝劍他們和周伊母女相遇了。周伊也在朋友圈得知,土耳其發生政變,暫時舒了一口氣:政變總比恐怖襲擊好吧?他們約定,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麼,都要共同進退。
用媽媽的手機,周伊打通使館電話。「女士,是的,土耳其政變了。現在軍方控制了土耳其的機場,我們暫時還沒有辦法進來,但我們一定都在積極地想辦法。您今晚最好還是待在機場裡面,機場是最安全的地方!」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安慰她們。
在寧波從事戶外產品研發銷售的百利,在這一天也被困在機場。他告訴記者,他撥通領事館電話後,工作人員建議他收集滯留人員的信息。隨著微博和微信的擴 散,更多散落或躲避在別處的中國人開始到312口進行登記,很快就統計到了284人。無形之中,組織者百利也成了大家的強心針。
中國駐當地總領館
克服困難進機場幫助滯留同胞
時間沉默地划過。一個小時之後,遊行者慢慢撤離機場。周伊堅持覺得,盥洗室是最安全的地方,她合衣躺到地上,讓媽媽睡在水臺上。半夢半醒間,她們大約休息了2個小時。
第二天,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館克服重重困難進入機場,在土溫商也在總領事館的指揮下,為滯留的中國同胞送去飲用水和餅乾,帶去即時消息。這給了周伊他們很大的安慰。「這真不是蓋的,旁邊的人都投來羨慕的眼神。」百利說。
16日中午,土耳其政府宣布正式挫敗政變企圖。周伊她們的航班被確認取消,等待安排。她們正在商量,眼看著機場越來越亂,再過一夜太危險了。就在這時, 機場的廣播喊道:「中國臺北在304趕緊登機。」她們跑過去得到答覆,如果有空機位也給她們飛。最終,周伊一行和臺灣的、香港的、澳門的乘客一起,搭上了 飛機。
飛機穿越剛剛硝煙瀰漫的土耳其上空。十個半小時後,飛機抵達臺北,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周伊成了第一批回國的300人之一。
根據百利的統計,7月18日清晨6點左右,最後一批飛國內的滯留同胞也登機了,「經歷了整整50個小時,大家有驚無險地從土耳其平安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