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號」戰艦或又將出現在日本艦隊中

2021-02-13 橋本看天下

原名:日本又將把甲午戰爭中的最強軍艦吉野的名字使用到新軍艦上

 

本文是企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頭條號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日本方面一直沒有停下造艦的步伐,新的宙斯頓飛彈護衛艦有兩艘正在建造中,與之前的金剛級與愛宕級相比,新造的驅逐艦噸位大,長度長,艦載人員多,是一種大型水面艦隻。如果計劃沒有延遲,到2019年這艘軍艦就可以下水。但現在在日本出現一個大的話題,未來這艘軍艦的命名問題。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命名方式都是沿用舊日本海軍的艦名重新命名,如:金剛,霧島,妙高,足柄,愛宕,鳥海等。接下一艘的名字是什麼呢?據傳「吉野」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吉野」的話,就與之前護衛艦「伊勢」「日向」等艦的名字一樣,將遭到外界的批評,認為日本在復活軍國主義。因為包括「吉野」在內的舊日本海軍的軍艦都曾經是在日清戰爭中擊敗清國的軍艦,在日本方面看是建立有特殊功勳的軍艦,而在鄰國看來,這些軍艦都是侵略的急先鋒,這樣的軍艦名再出現就表明日本將有很明顯的政治目的。有人認為新的宙斯盾驅逐艦使用「吉野」的名字很困難,但如果再來了「赤城」的名字,舊日本海軍的功勳艦艇都湊齊了。

   曾經回答過讀者有關現在日本艦艇如何起名字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戰後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起名字方法就是沿襲舊日本皇家海軍的功勳戰艦的名字,也就是在海戰時立過功,有實際戰果的軍艦名字都可能出現,或者是勇敢戰鬥過的軍艦,名字都可以再次出現。那麼再進一步問題就是就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具體命名方法又是什麼?軍艦命名當然有標準,航空母艦是日本歷史上的國名,宙斯盾艦就是日本山的名字,護衛艦是氣象現象,潛水艇是未知的動物。但這些都是要過去日本軍曾經使用的名字範圍。就算符合標準,但沒有立過戰功的軍艦也不會再次出現。所以新的艦名幾乎不會出現。

   如宙斯盾驅逐艦能夠使用的舊日本海軍艦名(與山有關)的是35艘,真正作為軍艦能夠使用的是34艘,加上護衛艦的新艦名「白根」就是35個。以下就是名字:

磐城,富士,淺間,吾妻,高千穗,畝傍,吉野,新高,春日,筑波,生駒,鞍馬,比壑,霧島,赤城,天城,葛城,笠置,阿蘇,古鷹,青葉,妙高,那智,羽黑,高雄,烏海,伊吹,白根。

   除去現在海上自衛隊已經使用過的名字以外,符合條件的只剩下20艘,其中運氣不好的「畝傍」肯定不會再出現,「新高」也被從日本疆域中除去不能再用,以及戰後被美軍要求自沉的「天城」是日本失敗的象徵,其餘都可以繼續使用。其中在日本戰史中留下名字的有,「吉野」「赤城」「比壑」等艦。據有關方面的消息,現在起名字討論時,最有可能就是「赤城」「吉野」,如果論戰功,「赤城」號航空母艦是日本襲擊珍珠港時的旗艦,而「吉野」艦是甲午海戰(黃海海戰)時特殊功勳艦,大陸的文藝作品中也有其名字。

   為了不刺激鄰國,海上自衛隊基本決定,新的戰艦名字使用「赤城」,因為如果提起太平洋戰爭中的日本軍艦,「赤城」號肯定會在其列。並且現在在建造中的高級宙斯盾驅逐艦,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會很快就建造完成,這樣好的戰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出現,基於這樣的理由,就推導出海上自衛隊要把「赤城」名字給新艦的原因。但,也有的意見是,舊日本海軍自從建造赤城號以後,運氣一直不好,如姊妹艦的「天城」就是災星的象徵,建造第二代時,正好遇見關東大地震的震災,最後不得不處理。第三代艦造完時,太平洋戰爭已經收尾,沒有參加過任何的海戰,就在日本內海中自沉。而在日語中「天城」與「赤城」發音接近,這樣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所以,現在日本政界很多人推薦使用「吉野」作為艦名,畢竟在黃海海戰中,這艘艦船是立下大功的。

   如果受到外界壓力都不使用「赤城」與「吉野」的話,還有「比壑」與「榛名」兩個名字,雖然比不上「赤城」與「吉野」的功勞,但是在太平洋戰爭中,「比壑」與「榛名」也是屢立戰功。如「比壑」是直接與美艦對轟把美艦擊沉。這樣水面艦隻,直接擊沉對方艦船的只有「比壑」與「霧島」。雖然,之後還是被美艦擊沉,但這是戰鬥到最後一刻,與「陸奧」「信農」艦完全不同。

   有人問筆者,未來日本海上自衛隊會不會使用「三笠」這個名字。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會。在日本海軍歷史上。「三笠」號已經作為永久保存的名字放進博物館,並且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在神奈川橫須賀港展覽的「三笠」艦還是屬於現役軍艦,而不僅僅是一艘展覽艦,還在日本的國有不動產帳簿上登記,所以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三笠」將不會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新軍艦的名字出現。

 

原名:日本又將把甲午戰爭中的最強軍艦吉野的名字使用到新軍艦上

 

原名:美國會與以色列一起進攻伊朗嗎

 

蘋果手機專門通道:

 

關注橋本的微信公眾號,這裡有有趣不一樣的大視野

橋本工作室將會定期向各位推薦橋本隆則的最新信息,敬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微信二維碼

看筆者這麼認真努力地寫作的份上,請打個賞吧,有你才有了寫作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甲午海戰中,鄧世昌為何下令撞擊吉野號?
    但是海戰中,也出現了一個足以讓後代中國人景仰的英雄——鄧世昌。鄧世昌是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艦長),激烈的海戰中,致遠艦身負重傷,在炮彈打光的情況下,下令全艦稱「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毅然命令致遠號全速撞向日本吉野號軍艦,儘管最終被魚雷擊沉,壯志未酬,但致遠艦的壯烈精神卻震撼了所有人。
  • 甲午戰爭後,日本那艘「吉野號」軍艦怎麼樣了?結局讓人解氣
    在這一戰過後,日本已然成為了亞洲的暴發戶,僅戰爭賠款就高達兩億三千兩白銀,其收穫的戰利品更是多達上億日元。要知道,當時的日本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只有八千萬日元而已。由此可見日本在此戰中收穫頗豐。而關於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我們就不做過多贅述了,我們本文只來看一下在中日甲午海戰中,中日兩國的軍艦實力對比。
  • 曾重創北洋艦隊的日本軍艦「吉野號」,後來怎樣?結局沒想到
    23日上午,日本佔領威海港,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十艘戰艦全部被日本俘虜。下午四點,康濟載著丁汝昌等人的靈柩,在綿綿細雨中離開了威海港,北洋水師就此覆滅。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議和,李鴻章親自前往日本籤訂馬關條約。這次戰爭的後果就是國際地位直線下降,也掀起了變法運動,那當初在甲午海戰中成為主力的日軍旗艦吉野號的下場如何了呢?
  • 吉野號:北洋海軍的「夢魘」魂歸何方?
    全文約2100字,大約需要5分鐘前言咱們中學學歷史時候,學到甲午海戰,都會提到了一艘日本聯合艦隊的戰艦,就是吉野號。
  • 吉野號:明治天皇寧可每天只吃一餐,也要購買的戰艦
    1875年,清朝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艦隊:北洋水師,並投資大量資源將它打造成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艦隊。但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卻吃了大虧,而其中一艘重創它們的敵艦,竟是清朝訂製的!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艘"吉野號"的故事。
  • 鄧世昌撞向吉野號前,戰艦上為何還有一顆魚雷?百年後專家解謎
    不僅如此,他無論遇到任何危險都頂在最前方,體恤下屬,關懷士兵,樂於提攜新人,不過40歲就成為了北洋海軍中的頂尖軍官。黃海海戰赴國難海面波瀾不驚,天空湛藍依舊,原本平靜的一天,隨著日寇艦隊的挺進打破了原有的寧靜,日本方面主動在黃海挑釁,妄圖染指我國制海權。
  • 甲午戰爭看中日旗艦裝備,就知道定遠艦為什麼不能擊沉吉野號了
    黃海海戰中,交戰5個多小時,北洋水師傷亡慘重,被擊沉5艦而日本艦隊竟無一艘戰艦被擊沉,被日本視為亞洲巨艦、誓要擊沉的定遠號在交戰中雖然受傷慘重,
  • 漲點知識丨當年鄧世昌沒有彈盡糧絕,為何撞向吉野號?125年後專家揭開謎團
    如今回顧這段歷史還是會被鄧世昌視死如歸駕駛致遠衝向吉野號的氣魄所震撼,但是也留了一個疑問,那就為何鄧世昌要駕駛致遠去撞吉野號呢,直到黃海之戰一百年以後從海中打撈的致遠號殘片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年少好學渴望加入海軍1849年在廣東一家小富家庭裡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鄧世昌。鄧世昌的父親鄧煥莊是當地有名的茶葉商販,並且在多個地區都建有茶莊。
  • 讓大清蒙羞的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下場如何?看蒼天能饒過誰
    但是洋務運動的一切成果都在甲午中日戰爭之中消失殆盡,北洋海軍更是在山東威海衛軍港被日軍全部殲滅,而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正是日本海軍的旗艦「吉野號」,那麼可能大家就會問了,這樣一條臭名昭著的日本軍艦,它的下場究竟如何呢?要想了解「吉野號」最後的歸宿,我們就不得不從他建造的歷史說起了。
  • 讓大清蒙羞的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下場如何?註定要被撞沉
    而北洋艦隊就是洋務運動的產物,但是不幸的是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卻被消耗殆盡,而這一場戰爭中日本艦隊中的「吉野號」是本次海戰中的最大的受利者,擊沉清朝艦艇最多。但是我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了甲午海戰中的中國的北洋艦隊的損失,但是卻沒有注意日本旗艦「吉野號」的結局。
  • 致遠號並未彈盡糧絕,鄧世昌為何撞向吉野號?百年後專家解開疑團
    北洋水師迎擊日軍,海軍將領鄧世昌駕駛致遠號撞向日軍軍艦吉野號,船體被吉野號的炮彈擊中,壯烈殉國,展示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連敵軍都被他的英勇所震撼。但是,當時的致遠艦並沒有到彈盡糧絕的地步,為何鄧世昌要駕駛它撞向吉野號,選擇"同歸於盡"呢?百年後,專家從黃海中打撈出了致遠艦的殘骸進行研究,揭開了鄧世昌採取這一行為的原因。
  • 鄧世昌沒能撞沉的吉野號,最終被友軍撞沉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肯定學過一篇課文,那就是甲午海戰中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巡洋艦,在身中數彈,戰力喪失的情況下,奮勇的撞向日本海軍的旗艦吉野號,結果最終在撞擊前未能如願
  • 戰艦世界 | 無敵艦隊:肥前號
    根據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美國、英國、日本的戰列艦數量比例被規定為日本沒有辦法在數量上對潛在對手佔據優勢,於是海軍大將們根據其「艦隊決戰」的信條,將他們的計劃押注在戰艦的質量優勢上。該信條認為,在戰列艦隊的交火中擊敗了敵軍主力之後,戰爭的勝負就決定了。對於這個計劃的信心來自於他們在以往戰爭中的經驗,其中包括日俄戰爭。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和其他的一些高級軍官反對在未來的戰爭中將希望寄托在戰列艦上,但是他們寡不敵眾。
  • 黃海海戰擊沉的戰艦,意外發現74顆子彈,專家稱北洋水師被冤枉了
    在經過專家的考證之後,這艘船就是北洋水師的戰艦經遠艦,而這艘戰艦正是黃海海戰中被日本海軍擊沉的。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交戰中所用的定遠艦和致遠艦比較熟悉,對經遠艦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它的艦長是林永升,也是北洋水師的王牌戰艦。在黃海海戰的時候,經遠艦在林永升的帶領下與日軍展開頑強拼搏,但因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它也成為第一艘被擊沉的戰艦。
  • 戰艦世界 | 無敵艦隊:伊勢
    讓我們熱烈歡迎戰艦世界中的第一艘混合型戰列艦-伊勢!
  • 炮術之神的左右手 《暴風戰艦》中的武藏號戰艦
    武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所建造的大和型戰列艦二號艦。當時是以正字武藏作為艦名。在日本海軍中為第3艘使用該名稱的艦艇。
  • 日本方面有可能將剛下水的萬噸級驅逐艦27DDG命名為「吉野」
    2018年8月初,日本海自新建萬噸驅逐艦27DDG將在橫濱市的磯子工廠下水。
  • 日本五艘船衝擊登島,中國戰艦直接撞上日本戰艦
    來源:新思想之窗     最近這段時間,中國的領海可以說是出現了許多麻煩,剛開始是美國的飛彈驅逐艦強闖我國的南沙美濟礁附近的海域,然後又有日本方面的右翼分子強行登釣魚島。近日有日本媒體發布消息,釣魚島周邊出現了5艘日本八重山漁業協會的漁船,部分日本的右翼分子乘坐這些漁船,試圖通過快艇,快速靠近釣魚島,然後展開登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