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美軍「尼米茲」號和「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在南海演習。
2月9日,美國海軍兩艘航母同時出現在西太平洋南海海域,並在這一海域舉行去年7月以來的首次雙航母聯合演習。美軍太平洋艦隊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羅斯福」號(CVN-71)航母戰鬥群與「尼米茲」號(CVN-68)航母戰鬥群當天舉行了多項操演,目的是強化海軍各項資源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以及指揮和控制能力。「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剛剛從中東調往印太地區;1月24日,「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進入了西太南海海域。「尼米茲」號在向第7艦隊行動區域部署期間,將將協同「羅斯福」號執行雙航母作戰任務。第7艦隊是美國海軍於海外前進部署的最大一支艦隊,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擁有50至70艘水面戰艦及核潛艇。第7艦隊在其印度洋-太平洋責任區內與35個國家保持著常態化海上互動。「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CSG 9)由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邦克山」號(CG-52)、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拉塞爾」號(DDG-59)和「約翰·芬恩」號(DDG-113)組成。「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CSG11)則由飛彈巡洋艦「普林斯頓」號(CG-59)、飛彈驅逐艦「斯特雷特」號(DDG-104)和「拉爾夫·詹森」號(DDG-114)組成。此外,第7艦隊所屬的「裡根」號(CVN-76)航母常駐日本橫須賀港美國海軍基地,它也是美國唯一一艘在海外長期進行戰備部署的核動力航母。從而,目前形成了美軍三艘航空母艦同時在印太地區執行任務的局面。美軍「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2月5日進入南海
在雙航母展開本次聯合演習之前,美軍第7艦隊的「麥凱恩」號(DDG-56)飛彈驅逐艦於2月5日進入西太熱點水域附近實施了一次所謂「航行自由」行動,這是拜登政府上臺以來美國的首次相關行動。同時,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8日宣布,最近有兩艘法國海軍軍艦在西太海域駛過,它們分別是「綠寶石」( Emeraude)號核攻擊潛艇和「塞納河」號輔助艦艇。帕利在推特上說:「這次非凡的巡邏剛剛完成了在西太海域的航行。這突顯了法國海軍與戰略夥伴—澳大利亞,美國或日本合作進行長時間,遠距離的部署。」法國是美國的盟友,因其海外省而在太平洋地區擁有重要的專屬經濟區。近年來,巴黎優先考慮參與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地緣角逐。帕利說:「為什麼要執行這樣的任務呢?是要豐富我們在這一領域的知識,並確認國際法是唯一有效的規則,無論我們航行在哪個海洋。」法國海軍的這次海洋巡邏是在美國新總統拜登上任之後進行的。在經歷了川普時期與盟友關係疏離的四年後,拜登希望鞏固或重申某些同盟。而拜登政府已經展示了以美國自身實力和聯合盟友力量應對印太重大地緣挑戰的立場。新任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上任剛滿一天就與菲律賓外長洛欽通話,強調了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明顯適用於當菲律賓武裝部隊、政府船隻和飛機在太平洋遭受武裝攻擊時的情形。他還說,這包括西太相關海域。在2月8日晚間,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通電話,兩國首腦有意透過「四方安全對話」(Quad )加強印太地區的安全,這被視為強化地緣競爭態勢的措施。印度、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是四方安全對話成員,華盛頓一直在大力推動讓這個非正式組織發揮作用,作為潛在的強大堡壘,對抗印太地區日益增多的政治、商業與軍事競爭。美印首腦8日的通話,是拜登1月上任以來首度同莫迪通話,他指出華盛頓和新德裡正通過共同致力於相同的價值觀,將兩國連結在一起。白宮發布聲明稱:「雙方領導人同意繼續緊密合作,促進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包括支持航行自由,領土完整和透過四方安全對話加強區域架構。」印度外交部在兩國元首通話摘要文件中透露,莫迪告訴拜登,他將努力提升兩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 去年11月,著眼於印太地緣競爭的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美印日澳,在孟加拉灣舉行了2020年度「馬拉巴爾」(Malabar)海軍聯合演習,進行跨甲板飛行等各項協同作戰操練;美、印兩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還在阿拉伯海投入演習。除了海上軍演,美國和印度今年也將舉行年度陸軍聯合訓練演習,繼續加強兩軍之間的協同能力。美國駐印度外交使團2月5日宣布,美國和印度的陸軍人員將從2月8日到21日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馬哈揚野外射擊靶場(Mahajan Field Firing Range)舉行今年的「準備戰爭」(Yudh Abhyas )聯合訓練演習。為美軍航母護航的飛彈驅逐艦
這次由美國太平洋陸軍主辦的演習涉及大約250美國軍人和250名印度軍人,由「指揮所演習」(CPX)及「野外訓練演習」(FTX)構成。指揮所演習將著重聯合軍事場景中的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中的參謀任務;野外訓練演習將涉及連級聯合作戰技能,提高聯合作戰能力。兩種演習將同時舉行。美國駐印度外交使團說,本次聯合演習主要通過訓練和文化交流來提高兩軍之間的聯合相互操作能力,通過雙方共同的防務目標培養兩軍在印太地區的長期夥伴關係。而在華盛頓和新德裡試圖強化戰略關係的背後,更多的是美國、俄羅斯與歐洲對印度龐大軍備市場的激烈爭奪。第13屆印度航空展(AeroIndia)於2月3至5日在班加羅爾拉漢卡(Yelahanka)空軍基地舉行,該航空展由印度國防部和空軍每隔兩年舉辦一次。因為印度空軍準備耗資1.3兆盧比採購114架新式戰機,這吸引了來自美國、俄國、法國、瑞典等多國的軍火商參展,希望拿下這筆大訂單。印度空軍現役超過80%作戰飛機均為俄國製造,主要是蘇-30MKI、米格-29戰鬥機、米-17軍用運輸直升機等。根據籤署合同,俄羅斯將在2021年底前向印度交付首批S-400 防空飛彈系統。1月29日,美國駐印度外交使團稱,美國駐印度使館臨時代辦唐·赫夫林將率領美國政府與國防產業高級代表團參加本次航展。赫夫林表示,美國參加2021年印度航展再次顯示兩國間日益加深的防務和戰略夥伴關係。他說,「我很高興率領今年的美國代表團參加印度航空展,以顯示我們繼續致力於深化美國印度之間的防務合作。這符合印度作為一個主要防務夥伴(Major Defense Partner)的地位,」「美國參加2021年印度航空展反映出我們日益密切的雙邊防務關係和我們對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的共同願景。」美駐印外交使團說,「美國參加2021印度航空展向美國軍方和國防產業提供了與印度深化兩軍關係和防務合作的機會。我們兩軍在印太地區共同維護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國際秩序。」為表明重視程度,美國空軍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凱利·賽波特、美國空軍第11航空隊指揮官戴維·克魯姆中將和第8航空隊指揮官馬克·威瑟頓少將等軍方高級將領出席了航展。美國波音、雷神等著名國防廠商組團參加本次航展。美國空軍並專門從本土派出一架B-1B「槍騎兵」超音速重型轟炸機在展覽現場做低空飛越。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開幕致詞時指出,共有超過55國80家廠商以及國防部長、代表團和官員參加展覽。在這些參展國中,又以俄羅斯和美國最為積極,希望爭奪對印度軍事裝備的影響力。2月3日,印度空軍的一架俄制蘇-30MKI戰鬥機正在展出。
俄國長期是印度傳統上的軍火最大供應國,但新德裡近幾年採購武器偏向西方,尤其是擴大向美國採購。唯一與俄成交的最顯著訂單是S-400防空飛彈系統,其他諸如米格-29(MiG-29)、蘇-30MKI(Su-30MKI)等都只是追加訂單,為的是補足印度空軍摔掉的戰機,使得莫斯科對新德裡軍事裝備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延伸閱讀:國會有權彈劾前總統?法律爭議巨大 美參議院敲定審判川普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