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天然範德華晶體中的面內各向異性和超低損耗極化子

2021-02-15 材料人

極化子(混合光物質激發)能夠對光進行納米級控制。在石墨烯和由弱範德華力(範德華材料)結合的二維層組成的材料中,可以發現特別大的極化子場和長壽命。這些極化子可以通過電場或材料厚度進行調整,從而可以應用於納米雷射器,可調諧紅外和太赫茲探測器以及分子傳感器等領域。預測了由面內各向異性結構和電子特性引起的沿範德華材料表面各向異性傳播的極化子。在這樣的材料中,可以預期會出現橢圓型和雙曲型平面內極化子色散(例如,黑磷中的等離子體極化子),後者導致光學狀態的密度增加,沿表面呈類射線方向傳播。然而,觀察天然材料中各向異性極化子傳播仍是難以捉摸的。

近日,在西班牙奧維耶多大學Pablo Alonso-González教授,西班牙CIC納米研究中心、巴斯克科學基金會Rainer Hillenbrand教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蘇州大學鮑橋梁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團隊的帶領下,與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國際物理中心、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合作,報告了沿著α-MoO3(一種天然的範德華材料)表面的各向異性極化子傳播。通過紅外納米成像和納米光譜研究半導體α-MoO3薄片和圓盤,經可視化和驗證具有橢圓和雙曲面內分散的聲子極化子,波長(比相應的光子波長小60倍)與石墨烯等離子體極化子和氮化硼聲子極化子對比。根據實空間圖像中的信號振蕩,測量了極化子的振幅壽命為8皮秒,比室溫下石墨烯等離子體極化子的壽命長十倍多。它們也是目前報導的同位素工程氮化硼的聲子極化子和低溫石墨烯等離子體極化子的最佳值的4倍。範德華材料中的面內各向異性和超低損耗極化子可以實現定向和強光物質相互作用,納米級定向能量轉移和集成平面光學,應用範圍從生物傳感到量子納米光子學。相關成果以題為「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 」發表在了Nature上。

a,層狀α-MoO3(紅色球體,氧原子)的正交晶格結構的圖示。斜方晶結構基於通過範德華力相互作用沿[010]方向堆疊的變形MoO6八面體的雙層。氧原子的三個可能位置表示為O1-3,單晶胞以虛線表示。

b,α-MoO3的晶胞示意圖;晶格常數為a=0.396nm,b=1.385nm,c=0.369nm。藍色球體:鉬原子。

c,α-MoO3薄片的光學圖像。由於各向異性晶體結構,α-MoO3晶體通常看起來是矩形的。帶箭頭的箭頭表示晶體方向。比例尺:20μm。

d,在c中用紅色虛線圓圈標記的區域中採集拉曼光譜。紅色頻率標記表示與產生α-MoO3的剩餘射線譜帶(RBs)的晶格振動相關的拉曼峰。

a,用於成像α-MoO3薄片的s-SNOM實驗配置的示意圖。通過頻率ω和電場Einc的p偏振紅外光照射金屬化AFM尖端(黃色)。它發射極化子,極化子在薄片邊緣反向反射,隨後被尖端散射。尖端散射場Esca由遠距離探測器探測。

b,厚度d=250nm的α-MoO3薄片在照射頻率ω= 990cm-1(上圖)和ω= 900cm-1(下圖)的近場幅度圖像s4。比例尺:2μm。

c,沿著U-RB(上圖)和L-RB(下圖)中的[100]和[001]方向的PhPs分散。灰色陰影區域表示RB外部的光譜區域。

d,底行,納米FTIR光譜線沿[100]和[001]掃描(方向如b的下圖箭頭所示),近場振幅s2(歸一化為SiO2襯底上的近場振幅,s2,SiO2)作為尖端和薄片邊緣之間距離的函數。虛線標記α-MoO3中的近似縱向和橫向聲子模式(TO1,820cm-1; LO1/TO2,963cm-1; LO2,1003cm-1)。頂行,放大底行的U-RB的框形區域。

a,b,厚度d=144nm的α-MoO3圓盤分別在成像頻率ω=983cm-1(U-RB; a)和893cm-1(L-RB; b)的近場幅度圖像s4。虛白線表示[100]和[001]表面方向。比例尺:2μm。

c,d,分別在a和b中的近場圖像的傅立葉變換的絕對值| S4(kx,ky)|,顯示每個RBs的等頻輪廓。實線表示通過對每種情況擬合而獲得的PhPs的等頻輪廓(注意它們對應於2k)。對於U-RB和L-RB,比例尺分別為50k0和20k0,其中k0是自由空間中的光動量。

e,f,計算 α-MoO3圓盤在ω=983cm-1(U-RB; e)和893cm-1(L-RB; f)的近場幅度圖像| Ez(x,y)|。比例尺:2μm。

4 α-MoO3中面內雙曲和橢圓PhPs的厚度可調性和壽命

a,實驗(點)PhPs在α-MoO3中沿[100]方向分散,用於變化的薄片厚度d。

b,實驗(點)和計算(線)的kx對d的依賴性。

c,s-SNOM線(顯示復值s-SNOM信號的實部σ4)分別在橢圓形中(藍色十字形,ω= 990cm-1)和雙曲線中(紅色交叉,ω=930cm-1)沿圖2b所示厚度d=250nm薄片的[100]方向的跡線。將阻尼的正弦波函數(黑色實線)擬合到與邊緣發射的PhPs相對應的數據上。對於U-RB和L-RB分別獲得τx= 8±1ps和τx= 1.9±0.3ps的幅度壽命。

文獻連結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Nature,2018,DOI:10.1038/s41586-018-0618-9)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學術組木文韜翻譯,材料牛整理編輯。

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微信

cailiaokefu

材料人重磅推出特色計算服務,為廣大材料&化學科技工作者提供包括第一性原理計算、有限元計算、分子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計算、相圖計算等一系列材料計算代算服務,以及相關的計算指導、培訓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掃碼添加客服諮詢(微信號:cailiaoren001)

相關焦點

  • 光學各向異性理論研究獲進展
    光學各向異性是材料的一個本徵屬性,而它的強弱決定著光電功能材料的應用。
  • 進展 | FeSe超導體中強烈各向異性超導能隙的軌道起源
    這種多軌道特徵導致眾多新的現象和奇異物性,如向列相、軌道有序、軌道選擇莫特轉變等。確定導致超導電性的決定性軌道特徵,以及超導電性與向列相和軌道選擇之間的關係,對理解鐵基超導體的高溫超導電性的起源至關重要。在鐵基超導體中,塊材FeSe超導體具有最簡單的晶體結構,在90K附近存在向列相轉變,低溫下沒有長程磁有序結構,因而成為研究向列相、超導及其相互關係的理想體系。
  • 振動基礎漫談 - 各向異性
    造成轉子系統各向異性的因素很多,一般從模態參數:質量、剛度、阻尼和λ等入手。我們假設這些參數是線性的、不變的。質量:轉子本體一般是圓形的,其質量分布和本體的剛度分布一般是均勻同性的,其製造和運行中形成的不均勻可能導致相對少量的差別,可以認為是各向同性的。
  • Crystal oscillators(石英晶體振蕩器)
    晶體還需要反向器,負載電容(loading capacitor)才可組成振蕩器.石英晶體元件由石英晶體片和外殼組成一種無源壓電元件,俗稱晶體、晶振,我國早期稱晶體諧振器。當晶振以串聯諧振(FS)工作時,它在電路中看起來是電阻性的, Fs處的阻抗接近零。因此可以用此特性設計晶體濾波器。
  • 量子存儲Science,超快雷射Nature,北大、南大、華東理工等成果速遞丨頂刊日報20190407
    Gerhardt通過實驗證明,在普通半導體雷射器中的載流子自旋和光偏振之間的耦合可以使室溫調製頻率高於200千兆赫,超過最好的傳統半導體雷射器近一個數量級。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所得到的自旋雷射器的這種超快操作依賴於短的載流子自旋弛豫時間和大的折射率各向異性,這兩者通常被認為在自旋電子學和常規雷射器中是有害的。
  • Nature 中文摘要 14 July 2016
    Analytis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5/n7611/full/nature18276.html 處在金屬中的載流子的色散與自由電子存在著明顯差異,這是由於它和晶格之間存在相互作用。
  • 四川現世界最大冰洲石晶體
    8月3日消息,四川現世界最大冰洲石晶體,高達兩米震驚世界!近日,專家在四川的一個山洞中發現了大量的冰洲石,令人震驚的是最重的竟達到2.1噸,高達兩米以上,此消息一出震驚世界,下面小編帶你看四川最大的冰洲石晶體。
  • 鈣鈦礦極化晶格中拓撲相的光學調控
    受凝聚態體系中電子態拓撲現象的啟發,拓撲絕緣體和相變的概念被廣泛延伸到光子學體系中。通過對光場的有效調控來實現拓撲平庸相到拓撲非平庸相的轉變從而產生拓撲保護的光學邊界態,在發展具有抗缺陷能力的高性能新型光子學器件,如拓撲雷射器、光通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前期拓撲光子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長波頻段(如微波),短波頻段(如可見光)的發展對微納結構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儀器使用技巧】普克爾盒工作原理和調節技巧
    為銘記德國著名科學家Friedrich Pockel,這種折射率變化和電場成線性關係的電光效應被稱作普克爾(Pockles)效應;施加了調製電壓的非線性晶體器件一般被稱作普克爾盒,且被廣泛應用於電光調Q雷射器和脈衝選擇器中。普克爾盒中被廣泛應用的非線性晶體包括KD*P, BBO,LiNbO3, KTP等。本文將從技術層面,基於調Q和脈衝選擇兩個功能,就此器件的應用屬性做較為詳細的介紹。
  • 梳理:近期Nature子刊報導的催化材料的最新進展
    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表徵,他們發現硫原子被氧原子逐個替換,產生固溶體型二維 MoS2-xOx晶體。基面上的氧取代位點充當單原子反應中心,顯著地提高了基面上電化學析氫的活性。這項發現有助於製備更加高效的二維電催化材料。
  • 哈佛大學:小孩的肺更容易吸入金納米材料;Nature系列4篇丨頂刊日報20190824
    Choy研究團隊通過一個由PSSNa和NiOx組成的有效空穴傳輸雙層結構有效地減少NiOx表面缺陷和改善準2D鈣鈦礦薄膜質量。 研究結果表明,PSSNa的偶極特徵改善了空穴傳輸,從而改善了PeLED性能。此外,通過將KBr引入鈣鈦礦中,其膜質量得到改善並且陷阱狀態降低。
  • 《Nature》重磅!1分鐘,2束光,3D體列印超高解析度物體僅幾秒鐘,快準穩!
    該技術允許以高達25微米的特徵解析度和55立方毫米/秒的固化速度3D列印物體。這種3D印表機同《星際迷航》(Star Trek)中可以按需生產任何物體的設備完全同類型。相當於科幻變成了現實,與傳統3D印表機相比,這種3D印表機可以生產出更流暢、更靈活、更複雜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