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簡介!周士第

2021-02-13 末末視界

周士第(1900.9.9-1979.6.30),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第1營營長、團參謀長、代理團長、團長,第25師師長,八路軍第120師參謀長,晉西北軍區參謀長,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司令員等職。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長徵、百團大戰,指揮晉北戰役,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9年6月30日於北京病逝,享年79歲。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9月9日,周士第出生於廣東海南島樂會(今海南瓊海)新昌村。7歲時讀私塾,後入樂會縣高等小學和瓊崖中學。五四運動中被選為瓊崖學生聯合會幹事,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

民國九年(1920年),周士第到該縣第二區高等小學當教員。

民國十一年(1922年),周士第赴廣州,參加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瓊崖評論社"。

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參與組建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十四年(1925年)2月起,周士第任鐵甲車隊副隊長、隊長,曾率隊參加支援廣寧農民運動、平定商團及軍閥叛亂、保衛廣東革命政府及援助省港大罷工等鬥爭,表現出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受到中共兩廣區委的高度讚揚。1925年11月擔任以鐵甲車隊為基礎組建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葉挺獨立團)第1營營長。

民國十五年(1926年)4月起,周士第任獨立團參謀長,5月隨部作為北伐先遣隊進軍湖南,6月協助葉挺在安仁首戰告捷,穩定了湘南戰局,為北伐軍主力開闢了前進道路。8月參與指揮曾參與指揮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爾後率部攻打武昌城。由於所部敢打硬仗,屢建奇功,被稱為"鐵軍"。10月起任獨立團(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3團)代理團長、團長。

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周士第率部參加武漢國民政府舉行的第二期北伐。後移師江西九江馬迴嶺。

民國十六年(1927年)8月1日,周士第率部參加南昌起義,任第25師師長。起義軍南下廣東失利後,輾轉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曾參加鄧演達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和黃埔革命同學會,參與策劃推翻蔣介石。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周士第被捕,後在宋慶齡的營救下獲釋。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上海淞滬抗戰爆發後,周士第曾任上海抗日義勇軍隊長。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福建事變後,周士第到蔡廷鍇的第19路軍參加反蔣活動,任第49師參謀處長、團長。同年底到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任紅軍大學軍事教員。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周士第參加長徵,先後任軍委幹部團上級幹部隊指揮科科長、隊長。到達陝北後,任紅15軍團參謀長,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徵戰役。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周士第任紅二方面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士第任八路軍第120師參謀長,隨部開赴晉西北,在雁門關一帶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周士第轉戰冀中,參與指揮齊會戰鬥、陳莊戰鬥、黃土嶺戰鬥等戰鬥。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周士第參加百團大戰,11月兼任晉西北軍區(後改為晉綏軍區)參謀長。

民國三十年(1941年),周士第兼任抗大第7分校校長。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賀龍、關向應去延安後,周士第主持軍區工作,參與指揮春季反"掃蕩",並取得田家會戰鬥的勝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周士第任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率部粉碎日軍秋季"掃蕩"。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周士第因病回延安休養。

解放戰爭初期,周士第兼任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晉北戰役。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周士第任華北野戰軍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周士第任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向西北進軍,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11月率兵團主力分三路進軍西南,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

1950年2月,周士第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參與領導剿滅匪特和改造起義部隊工作。同年10月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任司令員,親自到東北地區和朝鮮戰場進行實地勘察,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

1955年,周士第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外訓練部部長。

1978年,周士第任總參謀部顧問。

1979年6月30日,周士第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

聲明:文章來源網絡,不代表本平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閒聊周士第上將(上)
    考進黃埔軍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周士第人生中重要的第一個歷史機遇。周士第人生中重要的第二個歷史機遇,是參加並領導了著名的鐵甲車隊。這個鐵甲車隊的全稱是「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顧名思義,是掛在孫中山大元帥府下邊的一支軍事力量。其雖名為大元帥府所轄,實際上卻是中共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
  • 瓊海人的驕傲——周士第將軍
    誰也料想不到,這個名叫周士第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文韜武略,戎馬一生,成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顆熠熠生輝的將星。  在我國高級將領中,周士第創下好幾個「第一」: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孫中山鐵甲衛隊的第一批成員,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指揮官。
  • 歷史人物簡介!孫元良簡介
    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師長、第22集團軍司令官、國民軍第5綏靖區司令官等職。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率部在廟行一線頂住日軍攻擊;「八·一三」淞滬會戰時,堅守閘北陣地76天,後參加南京保衛戰;1944年,率29軍在獨山阻擋猖狂的日軍,使這裡成為了日軍侵華的終點站;1949年後去臺灣,2007年5月25日,孫元良在臺北去世,終年103歲。
  • 歷史人物簡介!馮國璋簡介
    未幾,又加派盧永祥率第十師駐吳淞,也為了防備馮國璋。馮國璋見此情形,明白了袁世凱不再相信自己,從此與袁氏父子的關係逐漸疏遠,不肯再為袁世凱賣力。不久,袁氏父子指示江蘇巡按使齊耀琳選舉代表,舉行改變國體投票。齊指派代表時,馮暗示督軍署人員一律不當代表,不參加投票活動。在舉行投票那天,馮國璋託病不去;齊親自到署勸請,他才勉強到場,然而卻呆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 歷史人物簡介!林少貓簡介
    乃木希典苦苦思索:以昔日黑旗麾下神勇將領這一頗具影響力的身份,發揮著南部抗日領袖作用的這一人物,究竟是何許人也?這是一個令其恐懼而又難解的謎。也許日軍應當想到,此人便是林少貓。因為正是這個林少貓,率部轉戰於阿猴、鳳山、潮州莊、下淡水等地,屢屢重創敵軍,抗日旗幟始終高揚。也難怪日軍無以確認此人便是林少貓。因為也正是這個林少貓,足智多謀,機敏過人,深藏善隱,神出鬼沒。
  • 綏遠省歷史與人物
    內蒙古包頭市第一中學是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始建於1925年6月12日,前身為綏遠二中,由當時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將軍創辦,是自治區建校最早、歷史最長的中學之一。隸屬晉綏抗日根據地,所在部隊第120師,全國共19個抗日根據地。
  • 歷史人物簡介!陸榮廷簡介
    人物評價編輯陸榮廷死後廣西百姓對他的評價:「陸榮廷統治廣西十年,沒有什麼對人民、福利的建設,只是使百姓不受兵災匪患,能夠安居樂業,與民無擾。他下野後,兵災匪患紛至沓來,累得老百姓沒一日安寧。」 廣西省藤縣前清舉人何培軒所撰寫的輓聯榮獲冠軍。
  • 鐵甲參謀長周士第
    他半生戎馬,歷經北伐戰爭、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人們讚譽他為「鐵軍名將」,戰友稱呼他為「鐵甲參謀長」,此人便是周士第。1614位開國將領中,黃埔軍校畢業的只有33名,上將佔8名,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只有27名,上將佔6名,周士第與楊至誠是唯二的,兩樣都佔了的。
  • 歷史人物簡介!肖勁光
    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在第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同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 歷史人物簡介!鍾期光
    大革命失敗後,參加湖南工農義勇軍平江第1支隊,曾任中共平江下東鄉特委秘書,參加組織平江農民撲城暴動。土地革命: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平江起義後,任中共平江縣委組織部長、縣蘇維埃政府秘書長,並曾兼任軍事部長,參與領導農民暴動。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調任紅5軍秘書長,參加長沙戰役。
  • 《神瀾奇域海龍珠》全文簡介&人物介紹
    全文簡介:  大災變三百多年後,魔族逐漸甦醒,並向七海六域伸出了自己的爪牙。
  • 歷史人物簡介!呂正操
    呂正操率部馳騁冀中平原,鑄造了平原抗戰中的傳奇歷史。在這裡,冀中軍民創造性地發明了地雷戰、地道戰、破襲戰等方法,開展敵後抗日鬥爭。呂正操帶領軍民,依靠這些辦法與敵人鬥智鬥勇,最終使岡村寧次的「鐵壁合圍」破產。冀中呂司令,成了威震敵膽的名字。這也成了呂正操一生中最為驕傲的一筆:「我最得意的是打日本。」
  • 歷史人物簡介!何應欽
    1926年7月,國共聯合北伐,何任第1軍軍長,何的一部保廣東根據地,大部分兵力向閩浙攻擊。1927年4月2日在東路軍指揮部召開反共會議,研究反共方案。何在會上極力支持主張消滅共產黨。1927年4月9日,何在南京逮捕了部分革命者,何的東路軍26軍在上海對工人糾察隊進行突襲,大規模捕殺了共產黨員,這就是震動全國的「四一二」慘案。
  • 歷史人物陳長捷的簡介
  •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周刊(六)
    本周刊是對中國古代歷史的人物進行分析介紹,依據自己的見解和歷史知識籠統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