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第(1900.9.9-1979.6.30),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第1營營長、團參謀長、代理團長、團長,第25師師長,八路軍第120師參謀長,晉西北軍區參謀長,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司令員等職。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長徵、百團大戰,指揮晉北戰役,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9年6月30日於北京病逝,享年79歲。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9月9日,周士第出生於廣東海南島樂會(今海南瓊海)新昌村。7歲時讀私塾,後入樂會縣高等小學和瓊崖中學。五四運動中被選為瓊崖學生聯合會幹事,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
民國九年(1920年),周士第到該縣第二區高等小學當教員。
民國十一年(1922年),周士第赴廣州,參加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瓊崖評論社"。
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參與組建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十四年(1925年)2月起,周士第任鐵甲車隊副隊長、隊長,曾率隊參加支援廣寧農民運動、平定商團及軍閥叛亂、保衛廣東革命政府及援助省港大罷工等鬥爭,表現出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受到中共兩廣區委的高度讚揚。1925年11月擔任以鐵甲車隊為基礎組建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葉挺獨立團)第1營營長。
民國十五年(1926年)4月起,周士第任獨立團參謀長,5月隨部作為北伐先遣隊進軍湖南,6月協助葉挺在安仁首戰告捷,穩定了湘南戰局,為北伐軍主力開闢了前進道路。8月參與指揮曾參與指揮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爾後率部攻打武昌城。由於所部敢打硬仗,屢建奇功,被稱為"鐵軍"。10月起任獨立團(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3團)代理團長、團長。
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周士第率部參加武漢國民政府舉行的第二期北伐。後移師江西九江馬迴嶺。
民國十六年(1927年)8月1日,周士第率部參加南昌起義,任第25師師長。起義軍南下廣東失利後,輾轉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曾參加鄧演達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和黃埔革命同學會,參與策劃推翻蔣介石。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周士第被捕,後在宋慶齡的營救下獲釋。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上海淞滬抗戰爆發後,周士第曾任上海抗日義勇軍隊長。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福建事變後,周士第到蔡廷鍇的第19路軍參加反蔣活動,任第49師參謀處長、團長。同年底到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任紅軍大學軍事教員。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周士第參加長徵,先後任軍委幹部團上級幹部隊指揮科科長、隊長。到達陝北後,任紅15軍團參謀長,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徵戰役。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周士第任紅二方面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士第任八路軍第120師參謀長,隨部開赴晉西北,在雁門關一帶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周士第轉戰冀中,參與指揮齊會戰鬥、陳莊戰鬥、黃土嶺戰鬥等戰鬥。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周士第參加百團大戰,11月兼任晉西北軍區(後改為晉綏軍區)參謀長。
民國三十年(1941年),周士第兼任抗大第7分校校長。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賀龍、關向應去延安後,周士第主持軍區工作,參與指揮春季反"掃蕩",並取得田家會戰鬥的勝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周士第任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率部粉碎日軍秋季"掃蕩"。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周士第因病回延安休養。
解放戰爭初期,周士第兼任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晉北戰役。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周士第任華北野戰軍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周士第任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向西北進軍,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11月率兵團主力分三路進軍西南,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
1950年2月,周士第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參與領導剿滅匪特和改造起義部隊工作。同年10月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任司令員,親自到東北地區和朝鮮戰場進行實地勘察,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
1955年,周士第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外訓練部部長。
1978年,周士第任總參謀部顧問。
1979年6月30日,周士第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
聲明:文章來源網絡,不代表本平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