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突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到黎巴嫩了

2021-02-07 環球時報

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除了訪問大爆炸現場外,他還呼籲黎巴嫩政界應進行「緊急改革」。


視頻:《環球時報》三缺二視頻組


據法新社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6日中午,馬克龍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黎巴嫩總統奧恩到場迎接。馬克龍稱自己代表法國向黎巴嫩政府和人民表達支持。據悉,馬克龍將在黎巴嫩停留1天時間,其間還將與總理迪亞卜、議長貝裡等領導人舉行會談。


圖源:法新社


在抵達黎巴嫩前,馬克龍曾在個人推特上發文表示「黎巴嫩並不孤獨」。在黎巴嫩大爆炸事故發生後,馬克龍取消了原定的度假行程趕赴黎巴嫩。



8月5日下午,在馬克龍抵達前,法國軍方派出2架飛機運送55名搜救人員及25噸醫療物資前往黎巴嫩。


圖源:法新社


訪問期間,馬克龍呼籲黎巴嫩政界要進行一次「政治改革」,承擔起歷史責任,他表示,如果改革不進行,「黎巴嫩將繼續沉淪」。


「這是一場政治、道德、經濟和金融的危機,黎巴嫩民眾是這場危機的第一個受害者」,馬克龍說。


此外,在面對當日市中心的示威群眾時,馬克龍表示,法國將對黎巴嫩提供救災及善後的援助,但他同時強調,他會竭力避免法國援助「落入腐敗之手」。


據美國CNN新聞報導,在本次大爆炸中,有1名法國公民遇難,24人受傷。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相關焦點

  • 憤怒的黎巴嫩民眾要求絞死全體政要
    來源:一點資訊貝魯特周二連環大爆炸死亡人數增加到近200人(含失蹤人數),受傷者超過5000人。截止到周三仍有數十人下落不明。憤怒的黎巴嫩民眾要求絞死全體政要,要求法國總統幫助他們推翻政府。馬克龍則呼籲黎巴嫩政界做出深刻改變,打擊腐敗,並對這場爆炸進行國際調查。
  • 法國總統馬克龍:西方霸權已近末日
    8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一年一度的駐外使節會議上發表講話,闡述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和國際形勢發展趨勢的看法,對世界格局變化的判斷和法國外交政策取向的設想
  • 崔洪建: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年「破常規」訪華的三重深意
    新年伊始,法國總統馬克龍將開啟訪華之行。他將是中共十九大以來,首位訪華的歐洲大國領導人,也是2018年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 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脫歐不會阻礙英法高層次合作
    新華社倫敦1月19日電(記者梁希之)正在英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18日與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就軍事合作、移民問題等達成部分協議。馬克龍表示,英國「脫歐」不會阻礙兩國高層次合作。這是馬克龍去年5月就職以來首次訪問英國。他當天和特雷莎·梅在倫敦附近的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舉行會談,重點圍繞國防和安全合作,雙方還探討了「脫歐」、教育、科學和創新等問題。
  • 黎巴嫩,亂了
    其中,美國CNN就報導稱,黎巴嫩的外交部、環境部和經濟部目前都已經被黎巴嫩憤怒的抗議者所「佔領」,要求黎巴嫩「腐敗」的統治精英下臺。有抗議者甚至還要求「革命」,並把佔領的這些政府部門稱作「革命根據地」。(截圖來自美國CNN的報導)和許多中東國家一樣,黎巴嫩國內也存在著極為複雜的教派關係,並一度引發了激烈的內戰。
  • 馬克龍總統對法國穆斯林下最後通牒!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法國總統馬克龍為打擊國內宗教極端主義,向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穆斯林領袖、成員組織以及附屬機構在15天內接受一份「共和國價值憲章」。
  • 法國國會議員陳文雄:馬克龍訪華團裡的華人智囊
    在他的陪同名單裡,有多位部長、總統顧問和國會議員,其中有一位華人吸引了眾多中法媒體的關注,實際上對於熟悉法國的很多人來說,他並不陌生。他的名字就是陳文雄(Buon TAN)。   陳文雄是法國國民議會法中友好小組主席、巴黎市國會議員。作為法國總統訪華的「兩朝元老」,他已經成為馬克龍總統對華關係的核心智囊。
  • 馬克龍對法國穆斯林下"最後通牒"
    當地時間11月18日,他向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提出要求:15天內提交一份「共和國價值憲章」,明確法國的伊斯蘭教是一種非政治性的宗教,且不受外國幹涉。馬克龍警告,若有人不籤上述文件,就會「引發後果」。
  • 【快訊】馬約特消防員拒絕保護馬克龍;「川普體」成惡搞對象
    10月21日報導,出於聲援在遊行中與警方發生衝突的法國消防員,法國海外省馬約特機場消防人員拒絕向總統馬克龍的專機提供消防保護。根據安排,馬克龍將於10月22日前往馬約特視察,馬約特機場消防工作人員通過工會表示,他們在馬克龍專機降落前一小時至飛機發動機完全停止運轉15分鐘內,均不會向馬克龍的專機提供消防安全服務,當地警方完全有能力處理馬克龍專機的接待工作。10月15日,巴黎警方使用催淚瓦斯、水炮車等裝備驅散消防員組織的示威活動,警方與示威消防員一度發生衝突,並造成三人受傷。
  •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行推銷36架陣風戰鬥機,印度保持緘默
    France's Macron hard-sells 36 more Rafales, India silent on deal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行推銷
  • 如何看待黎巴嫩政府集體辭職?
    迪亞卜說,黎巴嫩的腐敗體系很難根除,港口區爆炸就是腐敗的例證之一。儘管發生如此慘烈的爆炸,「有些人依然漠不關心」。去年10月17日開始,黎巴嫩多地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要求政府辭職、組建新的技術專家型政府等。10月29日,時任總理哈裡裡宣布辭職。12月19日,黎總統奧恩任命迪亞卜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授權其組閣。今年1月21日,迪亞卜完成組閣。
  • 普京、馬克龍、克羅埃西亞女總統……原來他們都是超級球迷
    如果你經常關注央視的世界盃比賽直播,應該已經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在一些重要比賽場次,參賽雙方的國家政要會親臨現場觀看比賽。實際上,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平常關注、熱愛足球運動的真球迷。克羅埃西亞有一位球迷總統,他們的決賽對手法國人表示,自己國家的總統也是球迷,甚至還曾是一名球員!去年,馬克龍贏得法國總統選舉,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 【歐洲研究】崔洪建:要引領法國「前進」,馬克龍需闖多關
    儘管在5月3日充滿「粗暴、刻薄」氣氛的最後一場電視辯論結束後,已經具有「總統相」的馬克龍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但對於如果投票率過低就可能讓極右翼有機可乘的擔憂、選前最後一刻爆出馬克龍可能擁有「海外秘密帳戶」傳聞等,都讓這場牽動法國、歐洲乃至世界神經的政治角逐將懸念保持到了最後。
  • 馬克龍提出的「共和國價值憲章」,法國的穆斯林團體接受了
    當地時間17日,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對外宣布,正式同意總統馬克龍此前要求制定的「共和國價值憲章」。
  • 馬克龍對法國宗教團體下最後通牒:15天內接受「價值憲章」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法國總統馬克龍為打擊國內宗教極端主義,向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穆斯林領袖
  • 貝魯特港口爆炸後,竟然有黎巴嫩人求法國託管?!
    當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國際友人」身份,趕赴黎國共商救災,黎巴嫩甚至有民眾「攔轎陳情」,以法語要求馬克龍「管管黎巴嫩政客」,彷佛眼前之人是出巡天子,黎巴嫩當局倒成了地方政府。 當地時間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圖源:法新社 從反政府示威到要求法國託管,這兩大圖景一脈相承,並且互為表裡。黎巴嫩的歷史結構也恰如立體的稜鏡,在爆炸的撥弄下,交映出集體中的多面性。
  • 燒車、豎斷頭臺……法國「黃背心」運動成馬克龍執政最大危機
    它不僅在法國國內引發巨大動蕩,迫使馬克龍臨時召集內閣部長商討對策,其「星星之火」還越過了國界,一路燒到了荷蘭和比利時。「上周五我們就收到了公司內部的群發郵件,讓我們這幾天注意安全,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請假在家辦公。」在巴黎16區一家商業諮詢公司工作的瑪麗(Marie)告訴澎湃新聞,「幾天以前,我還開玩笑和我的俄羅斯同事說這種示威在法國是家常便飯,人們如果不高興,那就上街唄。
  • 馬克龍對法國宗教團體下最後通牒:15天內接受「價值憲章」!
    11月4日,印度加爾各答,抗議者譴責法國總統馬克龍BBC評論稱,在法國,國家世俗主義(lacité)是國民身份的核心。【南方+11月6日訊】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裡昂在回答法國議會有關法國和土耳其之間關係的提問時表示:「法土之間的盟友關係已經到了不可接受的地步」。
  • 2ch:法國總統馬克龍「偷偷改了國旗顏色」→等到發覺已經是4年後
    マクロン大統領「フランス國旗の色こっそり変えたろwww」→気づかれずに4年がすぎる法國總統馬克龍「偷偷改了國旗顏色」→等到發覺已經是
  • 喜歡老女人的法國總統,你總是心太軟...
    在社交媒體上,一開始網友為法國硬剛美國叫好,但是現在他們更多認為,法國還是那個歷史上的法國,在關鍵時刻,膝蓋總是太軟。顯然,「潛艇危機」一度上升到「大西洋聯盟破裂」的緊張程度。法國罕見地召回駐美大使,讓很多人一度認為法國這一次真的很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