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圖1:請注意,在投降籤字儀式上的美軍官兵全都是襯衫軍便裝,連領帶都不戴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要說日本投降,老周相信恐怕有一大半中國人都搞不清楚來龍去脈,這就先讓老周來科普一下。
8月10日,日本通過中立國瑞士和瑞典兩個中立國,照會美蘇中英四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也就是說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這個消息當晚就傳到了中國,中國大地就在瞬間成為了狂歡的海洋!
而那張著名的重慶市民欣喜若狂歡慶勝利的照片,其實並不是8月15日,而是8月10日晚上聽到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消息之後,在重慶街頭狂歡慶祝的人群。
圖2:這張著名的歡慶勝利的照片是8月10日晚上重慶街頭,而不是8月15日
從第二天(也就是8月11日)起,美國駐華航空隊就開始出動飛機向淪陷區大量投放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傳單,將這一喜訊告訴淪陷區的人民。
圖3:刊登日本投降消息的傳單
圖4:美軍飛機向淪陷區投放日本投降的傳單
不過,日本在照會裡提出希望「不變更日本天皇主權之意圖」,也就是希望保留天皇制。這是日本第一次表示向盟國投降的意願,但同時也在討價還價。而這一點,實際上做到了,所以日本嚴格說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的,就是保留了天皇。
8月14日,日本政府通過瑞士政府向同盟國方面美、英、中、蘇四國致送通告,表示接受《波茨坦宣言》和11日美國國務卿代表四國的復文。這是日本向同盟國表示投降的正式外交文件。於是,美國總統杜魯門代表同盟國各國政府宣布戰爭結束。因此,嚴格地說,日本是在8月14日正式宣布投降的。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注意,天皇的整個廣播中都沒有出現投降二字,只是通過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說法,曲裡八彎地間接表達了投降的意思。這也難怪,最重顏面的日本人,而且還是天皇呢,要說投降兩字勢比登天,就算事實上投降嘴上也打死不說。
很多人都把8月15日認為是日本投降的日子,其實不過只是裕仁天皇發表了投降廣播而已,並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真正在法律上程序上日本投降那就得是9月2日進行了投降籤字儀式,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上簽字那才真正算數。
圖5:日本投降書,只有在法律文件上簽字才算生效
這也是同盟國各國(包括中國)為什麼把對日作戰勝利紀念日定在9月3日的原因,如果把紀念日定在8月15日或者8月16日,那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但是為什麼長期以來,很多人只知道日本投降是8月15日,而不知道真正具有法律意義的日本投降是9月2日?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代表中國出席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的是「一直躲在峨眉山上此時來摘桃子」的國民政府,代表中國籤字的是國民政府軍令部長徐永昌上將。
圖6:軍令部長徐永昌代表中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9月2日,是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後在9月9日,還單獨向中國進行了投降籤字儀式。當天在南京中國陸軍總部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大禮堂,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代表中國戰區接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陸軍大將遞交的投降書。
圖7:9月9日,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接過岡村寧次遞交的投降書
根據這一歷史事件,畫家陳堅創作了《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的宏篇巨製畫作,但讓老周啼笑皆非的是,很多人居然把這作為日本8月15日投降,實在也是無語了。
圖8:這幅度著名的油畫可不是什麼日本8月15日投降
回到今天的話題,9月2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上的美國軍人,為什麼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按理說,出席這樣的重大場合,肯定要正裝,出席典禮的其他國家軍人,可以看到都是正式的軍裝,即便不是禮服,也至少是常服,戴領帶,系風紀扣,連褲線都筆挺。而美軍上下穿個襯衫,敞開領子,連領帶都不戴,這算哪門子事情啊。美軍部分陸海軍,也不分軍官和士兵,清一色的襯衫式軍便服,這顯然不是個人行為,而是集體行為,是的,沒錯,事先美軍就下了命令,一律穿著襯衫式軍便裝,不戴領帶,以此表示對日本代表團的蔑視。同時,對日本代表團不還禮,不提供茶點,不給予正常情況下應該給的禮遇。
圖9:麥克阿瑟代表同盟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他和背後的美軍將領都是襯衫軍便裝
圖10:「密蘇裡」號上的水兵也全都是襯衫軍便裝不戴領帶
你還別小看了衣服,在這種正式場合,衣服也是一種表達態度的重要元素。
出席投降籤字儀式的日本代表團,是由兩部分組成,日本外相重光葵帶領的日本政府代表,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陸軍大將帶領的日本大本營代表,政府代表都是燕尾服,大禮帽,非常正式。而代表日本軍方的幾個軍人,雖然穿的都是正式的軍裝,不是美軍的那種軍便服,但仔細看,軍裝全都皺皺巴巴,腳上的高筒皮靴也是髒兮兮的,一點沒有光亮——軍裝不熨燙,軍靴不擦得鋥光瓦亮照得見人,如此不重視儀表,這顯然也不是沒注意,也是故意的。因為在投降書上簽字,這樣屈辱的差事,日軍肯定沒有人願意,擔任參謀總長的梅津美治郎,坐在這個職位,怎麼也逃不過,所以只好來了,但是心裡一百個不願意,就用穿著這樣的皺軍裝髒皮靴,來表示一下不滿。
圖11:注意看,日本代表團裡的日軍軍官,軍裝皺巴巴軍靴髒兮兮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深度軍事】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解讀軍事歷史,點評時事風雲,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