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黃金季節,和戰友走進河北。
過去沒來過保定,一直有一個心結,我的外公外婆祖籍都是河北,外公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外婆畢業於河北第二女子師範學校(保定)。早年日寇侵華,外公軍中抗戰八年,外婆背井離鄉,帶一家人南遷,從此離開了河北,再也沒能回來。保定對我們家影響應該很大,這次有機會,回老家看看,也是圓了心中的一個夢吧。
到達保定,當天下午戰友們陪我來到保定軍官學校,熟悉的人都知道,這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辦學最正規的軍事學府,被譽為「中國近代軍事將領的搖籃」。
保定軍官學校紀念館
保定市在軍校舊址新建保定軍官紀念館,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正門上方"陸軍軍官學校"六個大字筆墨厚重,東門柱上掛著"保定軍校紀念館"牌子,兩座大石獅守護大門兩旁。西邊有塊石碑,上面刻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保定軍校紀念館馬上被舊式建築式樣所吸引,這座修復而成的建築重簷飛脊。用作展廳的尚武堂,門口兩側寫有「軍魂」兩個鎏金大字。看得虎虎生威,彰顯出軍校的氣勢。門口兩座石獅分立兩側,更顯出歷史感。一走進尚武堂大門,看見的就是軍校校訓:守信、守時、苦讀、勤練、愛校、愛國。
陪我參觀的大學同學中,小平家和保定軍官軍校有著淵源。她的外祖父王邦述將軍是保定軍官學校三期學員,我們看見,展館裡擺放著老先生當年用過的物品,館區將軍牆還有老人家的銅像。她對這裡十分熟悉。
我的外公去世較早,聽母親講,他早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二期,曾經在西安的軍校擔任過教務長,但她一直在外求學,很多事情不太知道。我也一直想了解下家裡過去的事情,詢問親友,也大都不太清楚。到保定軍校舊址查詢,心裡感覺是唯一的希望。
來保定前,我曾經給紀念館打電話,想尋求外公的有關情況,工作人員告訴我,紀念館裡有一個大柱子。軍校所有學員的名字都在這個同學錄裡邊。若能找到名字,也許就能查到進一步的信息。
尚武堂
走進展區,看見金色的柱子莊重大氣,一眼望去柱子上名字排列整齊,就像隊伍集合操練。期、科都有明確標註。據講,保定軍校第一期步兵科畢業生夏首勳將軍之子夏培度先生捐贈的1922年印刷的《陸軍軍官學校一至九期同學錄》,錄有保定軍校一至九期6574名畢業學生,猜想這個柱子上同學錄是以此為藍本吧?
展區同學錄的金色柱子
儘管仔細查找半天,但是,結果是非常失望,沒有查到外公的名字,時間關係,帶著遺憾準備離開了。這時小平提出到館辦公室去,請專業人士幫助看看,也許有查到的可能。
心中僅存一線希望,走進辦公室,工作人員熱情接待我們。我介紹了所知不多的信息,僅僅說出了他的名字,拂勤。但沒有查到任何信息。看來真的沒希望了。這時,一個工作人員問到祖籍是哪裡?我回答道:河北深縣。沒想到根據籍貫和名字,真的找到了外公。
原來我提供的信息不夠完整,拂勤是老人的字,並不是他的名字。但根據這一線索,還是找到了我的親人!
保定軍官學校二期步兵科同學錄
根據紀念館提供的材料,確定了外公是保定軍官學校的二期學員,曾就讀直隸陸軍小學堂(和家裡留下的史料是一樣的)。小學堂開辦於1903年,說起來應該是光緒二十九年,讓我驚訝的那時學校開外文課,為德、日兩國文字,我想現在國內很多地方開國際學校,但這裡是最早開始的外國語學校吧?
據有關記載,陸軍小學畢業的學生,得升進陸軍中學,陸軍中學畢業的學生,得升進保定軍官學堂。外公保定陸軍小學、中學畢業後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那年代小學堂也是鼓勵優秀學生,學生的待遇在當時說,是相當優厚的。學生的服裝、膳食、書籍、文具,都是由公費供給。除按季節發給衣著、呢制服等外,夥食也很豐盛,終年不吃粗糧。另外,每人每月發給零用津貼光洋2元。
說起由陸軍小學讀到的保定軍校畢業生,一共接受7年軍事訓練,陸小3年、陸中2年、士官學校2年。想一想,那個年代受過這麼多年的軍事訓練,素質應不會太低。
外公1916年5月畢業於保定軍校,畢業後擔任北京政府陸軍第六師步兵團連長,1927年任第四集團軍獨立四旅二團團長,率部參加北伐戰爭。後擔任旅參謀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曾經參加八年抗戰,搏殺日寇。期間曾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任職。抗戰勝利後退出軍界,到東北接受日偽留下的鐵路事宜。算是參加了抗戰,沒有參加後來的內戰……
早年清政府決定仿效日本軍制,在全國設立諸多陸軍小學堂,作為培養陸軍將官和強兵的濫觴。我注意到保定軍校的共計八位校長,其中五位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可見其對中國近代軍事教育的影響。這所學校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培養了大批高級將領,其中6人曾擔任內閣首相,軍事教育準備早就在進行中,北洋水師之敗,一定有其深刻原因。結合保定軍校的建校歷史,看今天的改革開放政策,學習引進新思想新事物,看來確有必要。
抗日戰爭中,保定軍校生為捍衛國家主權民族獨立做出了貢獻。在正面戰場,保定軍校生幾乎參與指揮了所有的重大戰役,一些人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歷史的真實嵌刻,刻在一代代人們的心靈深處。...
外公早年去世,沒有留下任何印象,包括他的一生軍旅生涯,很多細節是不知道的。但在我心中,參加抵禦外辱,軍中抗戰八年,就是抗戰英雄。我的外婆,一個人帶孩子,為家付出極大辛苦,當年的保定第二女子師範名氣很大,外婆的知識用在了教育孩子,三個孩子都事業有成,大舅畢業於北洋工學院(西北聯大),母親畢業於齊魯大學,小舅畢業於華西協合大學。幾十年來,勤奮努力工作。我覺得這個家是完美的,值得後人驕傲和砥礪前行。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渾厚有力的歌聲響起,心生感慨。在「參加北伐戰爭的保定軍校」展區,凝望著牆上的《國民革命歌》詞譜,豪情滿懷,滄海橫流處,英雄本色真。
從辛亥... 保定軍校把錚錚軍魂刻在中國的年輪裡,我們後人不會忘記。
尋根保定軍官學校,不虛此行!
202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