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原副院長:不太贊成法官檢察官終身追責

2022-01-06 律動達人





















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

來源:新京報,作者:塗重航;本文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蘇澤林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

  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蘇澤林談到了基層法官、檢察官的壓力。

  他把壓力總結為四點,三點已經顯現出來:待遇偏低、工作繁重、安全風險大。他為數天前北京遇害的女法官馬彩霞而惋惜。

  還有一點似乎是隱形的,終身追責制,蘇澤林表示,「不太贊成終身追責這種提法。」

  要給法官、檢察官減壓。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如何保障法官、檢察官權利,蘇澤林做了詳細闡述。

  談員額制

  員額制改革是為了遴選精英

  新京報:在你看來,司法體制改革進展如何?

  蘇澤林:總體上很順利,試點工作已全面推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改革還需要深入推進。比如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目標要進一步明確,不是說要減少幾個法 官、檢察官,而是要讓法律職業當中的精英人士來當法官,把司法決策權掌握在這些高素質的人手中。但就目前的效果來看,僅僅只是單純規定法官、檢察官不能超 過多少比例。

  新京報:現在外界看員額制改革,感覺也是要減少法官的人數?

  蘇澤林: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素質。另外,檢驗改革的標準是什麼?要看人才是往裡流,還是往外流。目前來看,人才是在往外流,法官隊伍素質不穩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新京報:現在基層法院案子很多,應該達不到審案的法官都是精英吧?

  蘇澤林:所以員額制就要和選拔任免制度結合,我建議上級法院法官、檢察官要從下一級選拔,或從其他法律職業中比如律師中去選拔,而不是現在法院內部師父帶徒弟這種選人。

  新京報:吸引高素質人才來當法官,依靠什麼?

  蘇澤林:配套措施要跟上。責任到位了,權利保障也要到位。我最近有個建議,要儘快落實法官的工資待遇,當然檢察院也在呼籲。員額砍下來了,責任制也建立 起終身追責,工作量比原來大了。原來還有合議庭,庭長、院長審核,還有審判委員會討論,現在是哪個法官審的案就哪個人籤,責任全在你一個。

  新京報:你剛提到從優秀的律師隊伍中遴選法官,但眾所周知,優秀的律師肯定收入是很高的,怎麼才能吸引他們?

  蘇澤林:最重要的還是這個職業要得到尊重。其實在任何一個國家,律師創造的個人財富都比法官多,但為什麼國外律師都想當法官?主要還是因為法官受社會尊 重,有一種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作為解決社會矛盾最後一道屏障,法院、檢察院的人才素質應該相對要求更高,他得到的社會尊重應該更強。

  新京報:有律師轉做法官的例子嗎?

  蘇澤林:我知道現在有。十年前,最高法院想從律師中遴選法官,但最終沒有選到。現在雖然例子不多,但是看到了希望。這也與我們的司法環境有關,現在法制環境得到改善,國家倡導全面建設法治國家,法院、檢察院在法制建設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經體現出來。

  談法官隊伍

  待遇偏低、工作繁重、安全風險大

  新京報:近期有很多年輕法官、檢察官辭職的新聞,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蘇澤林:現在法官、檢察官的壓力普遍太大。首先是工作壓力,很多地方案多人少,法官、檢察官要「5+2」、「白+黑」地工作,有些法院甚至要求開晚上法 庭,長期超負荷運轉;其次就是改革帶來的壓力,法官的比例不能超過多少,篩選的方式是採取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這樣就出現教授和學生一起考試,還不一 定能考得過學生。

  新京報:有基層法院規定,只要副處級以上的法官就可以直接認定為法官?

  蘇澤林:沒有,都要經過統一考試。有些已經幹了幾十年的法官,工作經驗相對豐富,如果改革以後,他不再有審判的資格,心裡會有失落感,他對朋友和家人沒法交代,所以面對考試改革時,會有一些阻力,這是第二個壓力。

  新京報:考試是統一的嗎?30歲和50歲的人一起考?

  蘇澤林:對的,就像我這樣歲數的大法官如果要參加司法考試,也不一定能考上。我能辦好案,但考試不一定考得過,也就是說,考試和工作經驗不是同等的。

  新京報:除了這些壓力之外,還有媒體報導基層法官因生活窘迫而離職。

  蘇澤林:這就是我最後說到的保障問題。包括職業保障,工資制度,還有安全保障,最近北京法官馬彩霞,很優秀的一個法官被犯罪嫌疑人殺死了。現在基層法官面對的安全風險更大。

  新京報:司法改革是否能解決上述的問題?

  蘇澤林:目前的改革抓住了核心,就是讓法官、檢察官隊伍整體業務素質提高,能力增強,以實現訴訟為中心的司法體制改革。為什麼以訴訟為中心,而不是以法 院為中心,就是要保證公正。我有一個觀點,司法公正不是法院判出來的,而是我們的司法共同體共同運作產生出來的。包括法官在內的所有法律人,這裡有警官、 檢察官、律師、公證鑑定等。所以表面上司法公正是在法院,但整個是一個鏈條。一個冤假錯案出來,法院當然要負責,但也要包括偵查人員,檢察機關,也包括律 師、鑑定機構等方面的責任。

  談反家暴法

  反對暴力沒有公權與私權之分

  新京報:你們在起草反家庭暴力法過程中有哪些難點?

  蘇澤林:反家庭暴力法還是有很多爭議。家庭的事情屬於私權,所以在起草這個法律時,到底公權該不該幹涉家庭事務,幹涉到什麼程度,這是個焦點。

  我們認為,人的基本權利不管在哪個空間都受法律保護,反對暴力沒有公與私之分,反暴力是人類的共識,都得保護生命權、健康權,所以反暴力無禁區,包括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體現了對人權的尊重,不管是寄養關係,還是夫妻關係,還是其他關係都不允許暴力存在。另外就是,法律介入的尺度要和解決家庭矛盾統一起來考慮。

  新京報:你們在討論的時候,有沒有爭議很大的條款?

  蘇澤林: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什麼叫家庭暴力,二是家庭的範圍如何界定。有的人希望是寬泛的解釋,包括人身的、精神上的、經濟上的、冷暴力等。兩口子一 個人一個月不跟你說一句話,好像你不存在,這種怎麼界定?不太好界定;還有就是性暴力,強姦案件這類刑事案件證據都很難取,何況夫妻之間;還有經濟暴力, 該給的錢,該撫養的,該給吃飯的不給。這些種種想法都是好的,但我們最後還是緊緊扣住「暴力」這兩個字,還是以毆打捆綁等為主,精神暴力就是恐嚇威脅等。

  新京報:最終選擇爭議比較小的範圍界定?

  蘇澤林:這也為司法實踐,給司法留一個空間,最後還有一個「等」,如果以後司法實踐過程中,大家認識一致,確實危害性很大,還可以再來擴展。

  ★新聞內存

  最高法原副院長談「終身追責制」

  蘇澤林不太贊成終身追責這種提法,他認為,終身這個詞是沒有時間概念的詞,按法律要求,不管是刑事責任還是民事責任,都有追訴期限的。

  蘇澤林說,法官責任是應該強調的,有權力就有責任,錯誤用權要受到追究,這是對的。但法官是不在場的裁判,就算在場的裁判,像足球、籃球裁判有時也會有 偏差,何況法官所辦的案件都是過去式的。他們不在案發現場,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判斷出來的事實做(出判決),跟客觀公正是有差異的。

  「舉個例子,我借你一千塊錢,只有我倆知道,沒有借條,你起訴我,沒有證據你就要敗訴。你敗訴的結果就與客觀事實不一樣。」蘇澤林說。

  蘇澤林分析,法官、檢察官終身追責,首先要與他的權力相一致。如果法官、檢察官在處理這個案件時自己有決定權,辦案錯了,他應該完全承擔責任。

  其次,要分清這個錯,是故意錯還是過失錯,還是知識能力認識不到,因為目前的知識認知只到這個水平,今後隨著因為技術發展發現的錯,你叫原來辦案的法官、檢察官來承擔責任就不對。

  第三,評價錯案的標準是什麼?責任追過頭的情況下,法官、檢察官的心理壓力就會很大。

推薦| 「律動達人」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監察院如何懲戒法官和檢察官(附彈劾案全文)
    我國內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都出臺了職業道德規範和紀律,號召性、倡導性多於實務性、執行性,結果容易導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使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等制度失靈,使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期待和信任不增反減。三、如何保護幹部?我們常說,黨組織培養一名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不容易,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處分,影響了他們的進步,結果小錯不懲,往往釀成大罪;小弊不除,風氣難正。
  • 臺灣地區法官的筆戰
    來源:新新聞作者: 侯柏青攝影/郭晉瑋 臺灣地區「司法院」副院長蔡烱燉、法官張升星一句話惹惱基層法官由於蔡烱燉「不反對研議」CCRC的設置,在法官論壇裡引發熱烈討論,有法官質疑是蔡與利益團體交換的結果。而法官張升星,也因一篇投書媒體的文章,淪為法官們筆戰的男主角。後續發展頗值得司法界觀察。
  • 一文讀懂川普提名的聯邦最高法院法官
    職業生涯法官助理和私人執業法學院畢業後,巴雷特做了兩年的法官助理,先是在1997年至1998年為華盛頓特區巡迴上訴法院的勞倫斯-西爾伯曼法官服務,然後在1998年至1999年為聯邦最高法院的安東寧-斯卡利亞法官服務。
  • 「惡法亦法」與「惡法非法」, 哈特—富勒關於法律與道德的關係之爭|光明·書訊
    古羅馬人說過:沒有法律就談不上罪與懲。很顯然,納粹分子犯了哪些法呢?檢察官可以援引哪部法律,哪部法典的哪一章、哪條呢?」傑克遜的焦慮並非庸人自擾,他設想的場景即將成為所有參與紐倫堡審判的檢察官和法官們面對的事實。
  • 員額法官工資由哪幾部分組成?各地員額法官工資有何差距?是否高於公務員50%?
    第三,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這兩部分都是百分之五十之內,基礎性工資隨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年底統一發放,這部分不與級別掛鈎。1.陝西,四級高級法官,月工資平均在7000-8000,加上年終績效獎金13000-15000,再加上考核獎16000,一年總收入在12萬左右。三級高級法官按同比例計算年收入在15-16萬左右。
  • 法官薪水試點比普通公務員高43%,怎麼定的?
    例如2014年,美國上訴法院和地區法院法官的年薪為21.12萬和19.91萬美元,高於國會議員的17.4萬美元;英國最低等級法官年薪為9萬-11.05萬英鎊,高於議會議員的7.4萬英鎊;日本1級法官月薪119.8萬日元,遠高於同級別公務員的57.01萬日元;印度高等法院一般法官月薪8萬盧比,高於最高級別公務員的7.7萬盧比;我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的法官工資更是高於普通公務員很多。
  • 優秀檢察事務官如鯰魚,加入檢察官鰻魚群中?
    檢察事務官分為偵查實務組、財經實務組、電子資訊組及營繕工程組等四組,特考也分為該等四組;後三組為檢察署中跨領域案件的偵查主力,各招考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應考人必須具理、工與法律的素養。從臺灣地區檢察事務官考選資格的專業性來看,檢察事務官的功能應更具專業性的考量,例如憑藉其會計、工程、金融、資訊等長才,襄助檢察官辦理現代型複雜案件,使檢察事務官適得其所。
  • 剛剛,市中級法院副院長張忠玉被查!
    、副院長張忠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張忠玉違反組織紀律,不按照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隱瞞其婚姻、家庭財產、子女從業情況;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影響,為其親屬謀取利益,縱容其子在其管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從事經營活動,在退休離任影響期內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相關的營利活動;違反工作紀律,為特定關係人說情、打招呼,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違反生活紀律;利用職務之便,在司法活動中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涉嫌受賄犯罪;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 王健:東京審判對5個學科的現代意義 | 附:訪倪徵日奧先生往事|法史文評
    從比較法學方面看,按照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章程的規定,承擔東京審判任務的法官和起訴任務的檢察官,是由9個受降籤字國提名和盟軍最高統帥部任命的法律專家組成。我國派出的法官梅汝璈、助理檢察官向哲濬、檢察官顧問倪徵和其他擔任檢控工作的裘劭恆、劉子健、吳學義、鄂森、桂裕等,都有兩大法系的良好、深厚的法律專業教育背景,他們大都畢業於以比較法學教學見長的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有本國從事法律實務的豐富經驗,同時也都有留美學習經歷,獲有高級法律學位,熟悉英美法。
  • 巴蕾特大法官宣誓就職
    參院表決結果為52票贊成、48票反對,一名共和黨籍參議員和所有民主黨參議員投下反對票。這是151年來首次在沒有任何少數黨參議員贊成的情況下,任命一名大法官。參院表決完成後,川普馬上在白宮南草坪為巴雷特舉行宣誓儀式,稱「對美國、美國憲法和法治的公平公正來說,這是極重要的一天」。巴雷特是川普執政近四年來提名任命的第三名大法官。
  • 一個都不留 拜登清理司法系統 要求川普任命的檢察官全部辭職
    拜登稅務問題進行調查的檢察官魏斯(David Weiss)除外。司法部官員告訴路透社,另外一名被留任的是前司法部長巴爾任命調查通俄門源頭的特別檢察官達勒姆(John Durham),但他將辭去他作為康乃狄克州美國檢察官的職務。
  • 最高法官宣:《退役軍人保障法》6月18日,正式提交人大審議!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網站原標題:
  • 川普總統在提名卡瓦諾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時講了什麼?
    甘迺迪大法官、斯卡利亞大法官都是由同一位總統任命,這位總統深知捍衛我們自由的最佳手段,以及司法分支不應受政治偏見影響,其中,法官們要按照憲法的規定行事。那位總統碰巧是隆納·雷根。 在今晚的提名現場,裡根總統的司法部長埃德溫·米斯也來到我們中間。
  • 學者、法官、律師不同視角下的廈門市海滄區法院輪流撫養判決案|來源:中國婦女報20150911
    總體上,原、被告雙方均應在孩子的教育撫養方面更多地學習和提高。  最終,法院綜合雙方均在廈門工作生活的情況,依據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判決在上學期間由媽媽撫養,而在寒暑假由爸爸撫養。如此,原、被告雙方可揚長避短,共同撫養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撫養費方面,根據雙方收入情況,法院認為,媽媽撫養孩子期間,爸爸每月應支付1000元撫養費。
  • 柯嵐 霍姆斯法官的命運
    .,1841-1935)1901年2月,60歲的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法官接任麻薩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才不過7個月,但他總有些懷疑,一個人40歲以前沒有做出偉大的成就恐怕很難再有什麼作為了。他在麻薩諸塞州最高法院做一個無名的州法官將近20年了,而輿論往往把他看作一個出色的演說家而不是一個法官,因為20年來他處理的多是一些瑣碎的小案子,而公眾注意到的多是他以哈佛校友、內戰老兵身份發表的辭採花美的晚餐後演說,這常常讓波士頓的上流人想起他那在波士頓名噪一時的作家父親——和他同名的老霍姆斯。
  • 最高院法官怒了:「他們連最高人民法院都敢騙!」
    蔡小雪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原審判長 新民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新民市政府)不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就魏某某、齊某訴其強制清除地上物並行政賠償一案的二審行政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該院第二巡迴法庭(以下簡稱二巡)於2015年11月5日立案,此案由郭修江法官擔任審判長,熊俊勇助理審判員協助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