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中印兩國軍隊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再次發生衝突,雙方均有人員受傷。
這起事件上周三發生在錫金北部。印度軍方表示,有一起「輕微」事件已經「解決」。
世界上最長的有爭議的邊界沿線局勢緊張。雙方都聲稱擁有大片領土。
去年6月,至少20名印度士兵在拉達克地區的一場小規模衝突中喪生。
媒體報導說,事情發生在錫金北部的納庫拉。錫金是一個夾在不丹和尼泊爾之間的印度屬國,位於拉達克地區以東約2500公裡(1500英裡)。
官員們說,一支中國巡邏隊試圖進入印度領土,但被迫返回。一些報導說使用了棍子和石頭,但沒有槍聲。
印度軍方的一份聲明淡化了這一事件,稱「2021年1月20日,錫金北部納庫拉地區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對峙,當地指揮官根據既定協議解決了這一問題」。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印度時報》,雙方在「鬥毆」後都帶來了增援,但沒有槍聲,局勢得到控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沒有透露事件的細節,但表示中國軍隊「致力於維護和平」,並敦促印度「不要採取可能使邊境局勢升級或複雜化的行動」。
中國官方下屬的《環球時報》總編輯在推特上說,「中方巡邏日誌中沒有這起衝突的記錄」。
有關小規模衝突的最新報告顯示,緊張局勢仍在加劇。印度軍方的聲明顯示,兩國仍熱衷於保持對話路線暢通,不希望小規模衝突破壞對話進程。
他們已經進行了幾次軍事級別的會談,以緩和緊張局勢,但尚未取得任何具體成果。軍隊仍在他們有爭議的邊境上的幾個爆發點對峙。
一些前印度官員說,在局勢如此多變的情況下,這種衝突是無法避免的。但他們一致認為,談判需要繼續,因為兩國都不希望爆發戰爭,甚至不希望爆發有限的戰爭。
錫金, 喜馬拉雅山脈東部這個小地區幾十年來一直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一個關鍵熱點。他們在1962年的戰爭中發生了衝突。五年後,邊界上的戰鬥導致雙方數百名士兵死亡。
前王國當時是印度的保護國,1975年公投後才成為印度的第22個州。錫金靠近一個高海拔高原,在印度稱為多克拉姆,在中國稱為東朗。
印度擔心,中國增加通往高原的公路將威脅到印度戰略上脆弱的「雞脖子」,這條20公裡(12英裡)寬的西裡古裡走廊將包括阿薩姆邦在內的7個東北邦與印度其他地區連接起來。
錫金邊界的重要性還有另一個原因。印度軍事專家說,這是印度能夠對中國入侵作出進攻性反應的唯一地區,也是印度軍隊擁有地形和戰術優勢的喜馬拉雅邊境的唯一一段。他們擁有更有利的位置,中國在那裡的地位被擠在印度和不丹之間。
北京:1月20日,中印軍隊在錫金實際控制線發生肢體衝突,幾天後,中國外交部周一「敦促」印度「不要採取可能使邊境局勢複雜化的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新聞發布會上還表示,中國邊防部隊「致力於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半島電視臺援引他的話說:「我想強調的是,中國邊防部隊致力於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他說:「我們敦促印方朝著與我們相同的方向努力,避免採取可能使邊境局勢升級或複雜化的行動」,同時補充說,兩國將採取「適當行動管控分歧,採取切實行動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此前,印度軍隊已經證實,印中士兵在1月20日發生了肢體衝突。
「據確認,1月20日,印度軍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PLA)軍隊在錫金納庫拉發生了一次小規模對峙。這是由當地指揮官根據既定協議解決的。
根據早些時候的消息,雙方士兵在鬥毆中受傷。這是在印度和中國持續對峙之際發生的。
去年6月,包括一名上校在內的20名印度士兵在加爾萬山谷與中國軍隊的衝突中喪生。
印度和中國為解決拉達克持續的軍事對峙而舉行的第九輪軍長級會談於周一凌晨2:30結束。
自去年4月至5月,兩國一直在實際控制線(LAC)沿線對峙。雙方多輪談判未能在化解邊境緊張局勢方面取得任何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