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強吞錫金,中國什麼態度?

2021-02-23 江城明珠

1975年,喜馬拉雅山的雪不是白的。那年,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關閉了國會。也就是那年,印度加速了「大印度聯邦進程」。英迪拉·甘地甚至說:「印度是不能被批評的,印度只能以印度的方式解決問題」。於是,那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是年,4月10日,錫金議會在印度軍隊的包圍下匆匆通過決議,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也是那年的4月,錫金的末代國王,一個人在新德裡的街市上,哭著跪著請求國際還他王國的公道。可是,那悽苦的訴求,除了中國表示抗議,毛澤東指責印度是非法入侵外,國際上無情的沉默!!人若如此,情何以堪。國若如斯,國之哀哀!就這樣,可愛的「山頂之國」,曾經的中國屬地,從此併入他鄉。那悲愴的末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淚已流光……

印度武力兼併錫金,中國什麼態度?錫金,這個世襲君主國,歷史上與印度沒有任何淵源關係。只是因為地理位置毗鄰印度的緣故而慘遭滅國。印度之所以對王國採取武力兼併,則系「大印度聯邦」思想作祟的緣故。分析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從史料中尋找答案。據《**與錫金關係史》載:前錫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1700年尼錫戰爭爆發,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佔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錫金國王被迫越境逃亡到中國**。廓爾喀軍隊繼續向**推進,一度佔領整個後藏並洗劫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結果達賴與班禪向清政府求援。當時的乾隆皇帝先後兩次用兵,由福康安和海蘭察統率清軍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並越境追擊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郊。錫金、尼泊爾等國請封,從此成為中國的藩屬,這說明:錫金本是個獨立王國,但在218年前已經是中國藩屬國。又因為錫金與**的特殊政治經濟關係,歷史上錫金一直尊崇喇嘛為其精神領袖。歷史又反覆表明,在1814年之前,清政府年年接受錫金納貢與朝拜。直到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懦弱的晚清政府才喪失其宗主權。這之前發生的英尼戰爭中,尼泊爾在戰敗後仍不遠萬裡將一門繳獲的英軍大炮運到北京呈獻給清政府,希望其宗主國警惕英國這一新興的殖民帝國。腐朽的清政府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進貢,居然批覆曰:

「路途遙遠,以後不必進獻這種大宗物件。」

讀此一句,筆者唏噓不已。不久,中國的附屬領地在十九世紀如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倒下,淪入英國的掌握之中:如1816年尼泊爾(中國藩屬)、1846年拉達克(**屬地)、 1861年錫金(**屬地)、1865年不丹(中國藩屬)、1886年緬甸(中國藩屬)。那麼印度呢?不列顛人闖了進來,首先幹掉的就是印度。在不列顛人統治下印度痛不欲生!可是印度人又設法讓可憐的錫金人痛不欲生!

1947年獨立後的印度居然與錫金籤訂《維持現狀協定》,以傳承英帝國殖民衣缽的形式,妄圖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並且印度政府千方百計扶持的錫金國家大會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同年5月9日,國家大會黨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錫金王族強烈反對。正是如此,印度抓緊機會,以大欺小,採取步步升級的方式來蠶食錫金領土,筆者現把中國的官方反應整理如下:

1.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由,派兵進駐錫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中華民國政府認為錫金法理上應屬於中國主權,鑑於複雜的歷史問題,主張錫金自由獨立。

2.1950年12月與錫金傀儡政府籤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

——此時,新中國著受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無暇顧及。

3.1968年8月,甘託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

——中印邊境戰爭爆發6年,兩國關係相當冷淡。中國支持錫金反印示威活動,支持錫金正義鬥爭。

1973年1月,錫金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舉行第五屆大選,親印度黨派失利,主張錫金獨立的親國王黨派獲勝,錫金反對黨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反國王運動,印度政府以維持政治穩定為藉口出兵錫金,印度駐錫金政治代表接管了錫金政府;

——中國政府譴責印度蠻橫入侵主權國家。

4。1975年4月,印度軍隊進一步解散錫金國王宮廷衛隊,軟禁國王,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正式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第22個邦,完成了兼併錫金的過程-

——1975年4月29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中國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非法兼併,堅決支持錫金人民反對印度擴張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和保衛國家主權的正義鬥爭。

——在這種情況下,中印兩國關係繼續惡化。1975年10月下旬,中印兩國邊防部隊還在中印邊界東段的土倫山口發生小規模武裝衝突。從此,印度對錫金的吞併,在中印關係繼領土爭端和**問題後,結下了又一個難解的死結。而中錫邊界由此變成了中印邊界的現實,中國政府強硬拒絕。按照印度官方媒體的說法: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承認錫金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國家,也是惟一支持錫金流亡政府的國家。這種僵局持續到2003年。直到與印度協商達成「互相承認」——即印度承認臺灣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才有所鬆動。

2005年4月18日,國家測繪局行業管理司正式下發《關於地圖上錫金表示方法變更的通知》,從此中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把錫金標示為主權國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初中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教材也把中國的陸上鄰國從原來的15個改為14個,刪去了錫金)。嗟乎!曾幾何時,袁世凱大興「五族共和」,錫金已欣然加入。到如今,時勢乃是,安不悲哉?

jack田

丟下一杯咖啡就跑

信掃一掃讚賞作者 Reward

丟下一杯咖啡就跑

相關焦點

  • 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全文)
    >一1.洞朗地區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亞東縣,西與印度錫金邦相鄰,南與不丹王國相接。實際上,正是印度企圖不斷改變中印邊界錫金段現狀,對中國構成嚴重的安全威脅。11.1890年條約已確定,中印邊界錫金段起自與不丹交界的吉姆馬珍山,這是中印邊界錫金段的東端點,也是中國、印度、不丹的三國交界點。此次印度邊防部隊越界的地點位於中印邊界錫金段的邊界線上,距離吉姆馬珍山約有2000多米之遠。此次事件與三國交界點問題並無關係。
  • 錫金的亡國曆程:英國走了來了印度,被洗腦同化,街上都是印度人
    這個國家就是昔日的錫金國,當然,如今的錫金早已不復存在,經過戰爭的洗禮變成印度的一個小邦了。但是在43年前,錫金其實還是一個領土完整、擁有自己主權的國家。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是一個面積不過七千多平方公裡,人口也就幾十萬的小國家。
  • 印度在南亞霸權對中國的威脅
    雖然印度表面上歡迎一帶一路,但內心是拒絕的。不來北京參加峰會,說明它情緒上不安,態度主要就是做給南亞各國看的。中巴經濟走廊,印度哭喊說侵犯了它在克什米爾主權,要求改道。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涉及四國,印度正在拉攏緬甸軍方,心懷不軌。
  • 錫金:中印軍隊「新邊界衝突」
    這起事件上周三發生在錫金北部。印度軍方表示,有一起「輕微」事件已經「解決」。世界上最長的有爭議的邊界沿線局勢緊張。雙方都聲稱擁有大片領土。去年6月,至少20名印度士兵在拉達克地區的一場小規模衝突中喪生。媒體報導說,事情發生在錫金北部的納庫拉。
  • 對印度仁至義盡後,還有什麼選項?
    8月3日上午至4日凌晨,解放軍報、新華社、外交部、國防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以及人民日報等中國6個國家部委和相關機構先後就印方越界事件發聲,披露印方非法越界的性質,並強調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己的正當合法權益。至此,中方對印方可謂仁至義盡了,那麼接下來還能有什麼選項?應該已是呼之欲出了!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先禮後兵,但跟不懂禮數的國家講禮,無異於對牛談琴!
  • 中印對峙前線的「國家」——錫金(上)
    東印度軍隊在阿瑟·威爾斯利將軍(即後來的惠靈頓公爵)和傑拉爾德·萊克將軍的率領下攻入德幹和印度斯坦地區,並佔領了德裡。這樣,除西北方的旁遮普與信德外,東印度公司幾乎控制了整個印度次大陸,並且開始將其勢力擴張到喜馬拉雅山南麓。
  • 中國14個周邊鄰國,對中國態度如何?
    而且,如果在2003年之前,中國的鄰國其實是15個,多的這一個是被印度吞併的錫金。2003年之前,中國是不承認錫金被印度吞併的。當然,相對於朝鮮和越南,寮國對於中國的態度也更為和善。如今隨著中國國力的日漸強盛,中國對於寮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俄羅斯俄羅斯是與中國邊境線最長的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丟失疆域最大的苦主。中國與俄羅斯及之前蘇聯的恩怨,更是極為複雜。不過現如今,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總體而言還是相當不錯。
  • 1947年印度獨立時想帶上緬甸,為什麼最終沒能成功
    獨立後的印度領導層在思想幾乎都有明顯的英國色彩,所以印度自獨立以來就始終以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殖民遺產繼承者自居。1947年剛獨立的印度就迫不及待與錫金籤訂了《維持現狀協定》,從而繼承了英國向錫金派駐專員的權利。
  • 印度為何如此好戰,是因為軍事實力強麼?竟有如此之大的野心
    可想而知,印度對自己的軍事實力是非常有自信的。印度之所以敢在周邊地區搞小動作,說明印度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的。印度在建國以來,有著很多的戰爭歷史,比如:吞併了錫金,肢解了巴基斯坦等,甚至在緬甸也做過手腳。通過這些戰爭史足夠證明,印度在南亞可以充當老大的地位!
  • 臺獨媒體:中國鯨吞蠶食印度邊界,搶佔5200平方公裡土地.
    意思是說,今天的印度早已非1962年被中國打敗的印度,中國拿那次戰爭敲打印度沒用,印度不吃這一套了,並且隨時準備和中國再幹一場。整個事件從發生到現在已經半個多月了,雙方依然在對峙,在媒體曝光後已經過去了一周多時間,雙方依然沒有妥協。不但如此,印度高官還不斷叫囂,猖狂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印度為何突然此時對中國發起如此激烈的挑釁?背後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
  • 橡樹 | 從第三次印巴戰爭,看東巴、錫金、藏南和克什米爾
    因而得悉印度將對巴基斯坦開戰,尼克森曾經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議,會上,他向基辛格問及中國將對印巴戰爭採取態度,基辛格明確回答:中國將介入戰爭。隨後,基辛格以私人名義多次警告印度:如果爆發印巴戰爭,中國介入,印度將不能指望像1962年那樣獲得美國的幫助來對抗中國。
  • 南亞村霸的印度,為何不敢兼併近在咫尺的小國馬爾地夫?
    印度在南亞地區可謂是獨樹一幟,實力最強、也是最霸道的國家,在印度的眼裡,整個南亞都應該是印度的,吞併南亞其他國家一直是印度的夢想,當然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馬爾地夫也不例外;而印度時常和巴基斯坦開戰,也是因為要爭奪克什米爾的地盤,為此已經打了半個世紀之久。
  • 印度懵了,越界中國背後藏的小九九,被不丹學者無情的揭穿了!
    6、事實上,中國願意同不丹進行邊界談判,是推動不丹主權向前邁進一大步的舉措。我很感謝中國對不丹主權的肯定。我也感謝印度在經濟和貿易上的援助,這使得不丹得以發展。但是,我更愛不丹。7、毫無疑問,我認為政府也希望中不之間的邊界談判結束,希望能夠籤署協議。不丹意識到向中國提出要求的局限性。同時,不丹也不會忽視印度的戰略利益。壓力很大,這就是為什麼洞朗地區引發了多方的注意。
  • 金一南:印度最可悲的地方...變成「鐵桿朋友」美日的一桿槍對抗中國,卻是在自殘!
    當時中國駐印度大使申建,申建回答印度政府,「第一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中國軍隊有權進藏」,毛澤東批示講,「申建答得很正確,態度還應強硬一點,應說中國軍隊是必須到達西藏一切應到的地方,無論西藏政府願意談判與否及談判結果如何,任何外國對此無置喙的餘地。」
  • 對付印度還有什麼高招?是否考慮分裂印度?
    昨天,中國外交部再次強烈敦促印度趕緊把印軍撤走,並再次批駁印度所謂中國修路給印度造成風險之說。在7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此次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雙方共同承認的中方邊界錫金段已定邊界,與以往雙方邊防部隊在未定界地區發生的邊境摩擦對峙有本質區別。印方越界闖入了中國境內,改變了現狀。只有印方撤出,現狀才能恢復。
  • 中國嚴重低估了印度,衝突可能將是中印關係態勢的主流
    「基本上是中國人佔了便宜,印度人佔不了什麼便宜」,並且「將來沒有什麼便宜好佔的時候,印度大概就會退出去,有所收斂」。中文媒體同樣也有誤判,認為「印度採取守勢,沒有多大的侵略性」,在邊境衝突裡「基本上是中國人佔了便宜,印度人佔不了什麼便宜」,並且「將來沒有什麼便宜好佔的時候,印度大概就會退出去,有所收斂」。這是嚴重低估了印度。
  • 胡錫進:我們可以支持錫金復國,反制印度打臺灣牌
    印度民間一些力量近來頻頻拿臺灣問題滋事,囂張地認為他們可以用這個問題踩中國的腳趾,讓中國難受。哈哈,送上中國民間的一句話就是:小樣兒。老胡剛剛發了一個推特,我是這樣寫的:「印度民間力量玩弄臺灣問題,但他們要知道,我們可以支持印度東北部的分離主義力量,支持錫金復國,這些都是我們手裡潛在的報復牌。印度民族主義分子需要自重,他們的國家很脆弱。」
  • ​中國與西方嚴重低估印度戰略目標!
    中文媒體同樣也有誤判,認為「印度採取守勢,沒有多大的侵略性」,在邊境衝突裡「基本上是中國人佔了便宜,印度人佔不了什麼便宜」,並且「將來沒有什麼便宜好佔的時候,印度大概就會退出去,有所收斂」。這是嚴重低估了印度。
  • 中國與印度之間的戰爭是個什麼過程?
    1975年,印度悍然出兵,軟禁了錫金國王,並強迫他籤署錫金王國併入印度的協議,將錫金變成印度的第22個邦。1971年3月,孟加拉宣布獨立,孟加拉獨立戰爭爆發。同年底,印度為了打擊世仇巴基斯坦,支持東巴獨立,發動了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在內憂外患下戰敗,不得不同意了孟加拉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