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大學生想當兵,卻查出B肝:「我什麼高危行為都沒做,為什麼會感染?」

2022-01-30 健康醫道

2021年6月的這天,唐天(化名)的軍人夢,徹底碎了。

他的徵兵報名登記表上,出現一個刺眼的小紅點,旁邊寫著幾個字:


「不合格,原因:B肝」


那一刻,巨大的失落感,讓他的胸膛都要炸了。

21歲的他,是四川某大學的大四學生,從小就有個軍人夢。

從大一入學,他就開始為入伍做準備,每天5公裡跑。最近這一年,除了完成畢業論文,其餘時間都在健身。

唐天想破了腦袋,也不明白,自己是什麼時候感染的?

去年軍檢沒問題,也就是說,感染可能在這一年內。

「我潔身自好,什麼高危行為都沒做。」

唯一可疑的是,一次在健身房鍛鍊,他的手指被器械刮傷,流血了。

健身器械是公用的,上面會不會也有別人流過血?就這一個疏忽,感染了?

沒有人能給唐天答案。

△落選的唐天內心不甘,在某B肝互助平臺上發出自己的健身照片,配文:「我明明比99.99%的人還健康啊!」

當你不幸成為一個B肝病人

儘管,他現在沒有任何症狀,但今後會面臨什麼,卻可以預料。一種可能,他一輩子都只是B肝病毒攜帶者,終生不發病。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感染B肝病毒,通常會遭遇一場急性B肝發病,莫名疲憊、噁心、嘔吐、腹瀉。早期診斷的話,超過90%的患者能獲得免疫,3~6個月內自愈。但也有大概5%的感染者,會發展為慢性B肝。

△香港明星劉德華,小時候就感染過B肝病毒,是B肝病毒攜帶者。病毒會一直侵害肝臟,人沒有食慾,不能累,不能熬夜,只能長期服藥控制。如不進行抗病毒治療,B肝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指出,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B肝病毒所致者分別為77%和84%。

被「漏掉」的一代人

到底為什麼會感染上B肝?

一個真相,讓唐天破防:從小到大,他竟然沒打過B肝疫苗。

B肝,是中國好幾代人的灰色記憶。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B肝大暴發。

有些家庭,幾口人都是因為B肝,得了肝硬化。無數孩子,剛出生就感染。

那是一個人人自危的年代。

△上世紀70年代末,街邊隨處可見跟治B肝的小廣告

直到B肝疫苗出現,失控的B肝,第一次遇到狙擊。

我國將B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接種對象以成人和在校兒童為主,自費。

B肝疫苗被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範圍,政府支付疫苗費用,家庭支付接種費。

6月1日開始,B肝疫苗正式成為新生兒的「人生第一針」,全部免費。

一針一針B肝疫苗,打入中國孩子的身體內、血液裡,形成了一張對B肝的防守網。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曾說——

B肝疫苗是全世界範圍內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疫苗之一。接種B肝疫苗後,95%以上的人就都能可活得有效的保護性抗體。

B肝,可能是繼天花之後,第二個可能通過疫苗消滅的傳染病之一。

但1999年出生的唐天,恰恰是「被漏掉」的人。

唐天回憶起來,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打B肝疫苗要自費,媽媽沒捨得。

對沒有條件接種的兒童,國家也曾進行查漏補缺——

2002~2006年,全國有16個省對2002~2005年出生的兒童開展B肝疫苗查漏補種工作,共補種820萬劑次。

2009~2011年,對15歲以下(即1994年後出生)人群進行補種。截至2011年11月底,累計補種6831萬人。

但依舊有人被漏掉。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是國內肝炎防治領域中唯一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曾推動B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

該協會的前副理事長賈繼東教授,告訴本刊記者——

我國在預防B肝新發感染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一些邊緣地區,由於經濟、交通不發達等各種因素,B肝疫苗覆蓋率仍有提高的空間。

雖然中國已摘掉「B肝大國」的帽子,但由於人口基數大,我們依然有7000萬B肝病毒感染者。

在我國法定傳染病發病率統計中,B肝依然位於前三位。

2017年~2019年,每年仍有超過100萬B肝新發患者病例。

(數據摘自《2020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

他們一直處於「裸奔」狀態,無知無覺長大,直到在不經意的瞬間,被感染。2005~2016年,≥20歲人群慢性B肝報告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說明≥20歲人群B肝疾病負擔較重。中華預防醫學會發布的《中國成人B型肝炎免疫預防技術指南》中,更是專門提醒:大學生感染B肝病毒的風險較高,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比如,年輕人愛時髦,文眉、文身、打耳洞、美甲……期間任一個環節衛生不過關,就有可能感染B肝病毒。再比如說,集體生活,彼此稱兄道弟,親密無間,共用剃鬚刀、牙刷等,也是風險。

相比血液傳播,在成人之間,通過性接觸傳播傳播B肝病毒,更為多見。記者採訪中發現,在臨床醫生接診的病人中,因一方隱瞞B肝病史,導致另一方急性B肝發作,這樣的例子時有發生。張文宏醫生也曾告誡年輕人,讓伴侶主動說「我有B肝」很難,也很被動,建議談戀愛前,自己先打B肝疫苗!但這些年,我們卻很少在媒體上看到,關於B肝疫苗的宣傳。這也是唐天最不能接受的:長大後,他也根本不知道,原來成人也可以打B肝疫苗。一項發布於《濟南醫學院學報》的調查顯示,某醫學院學生的B肝認知知曉率為67.68%,未達到衛計委計劃「到2010年人群B肝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80.0% 以上」。這兩年,在成人疫苗中,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風頭正盛,很多人以為,這是人類唯一的一種可以預防癌症(宮頸癌)的疫苗。

「事實上,B肝疫苗才是第一個人類預防癌症的疫苗。可以說,如果打了B肝疫苗,如果沒有慢性B肝,就沒有B肝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癌。」

賈繼東教授認為,原因之一是,B肝疫苗的宣傳大多靠公益組織在推動,不像HPV疫苗,有眾多企業推動。HPV疫苗打的是「防癌」概念,稱之為「宮頸癌剋星」「中國女性的救命疫苗」。相比之下,B肝疫苗的宣傳就太樸素了。B肝的危害,與B肝疫苗的宣傳力度,嚴重不成正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閔筱輝指出——

「哪怕是急性B肝,也需要花費時間、金錢進行治療,少部分人還會發展為慢性B肝。而B肝疫苗費用不高,接種方便,性價比很高。」

目前,兒童、成人,接種非免疫規劃B肝疫苗,都需自費。記者調查發現,以廣州市天河區林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布的價格為例,該中心提供三種非免疫規劃B肝疫苗(自費),具體價格如下——

一個更恐怖的事實是,7000萬B肝病毒感染者中,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沒有痛感神經,哪怕肝臟發生早期病變,B肝感染者也幾乎沒有感覺不適。閔筱輝醫生說,他遇到過不少肝癌、肝硬化腹水患者,他們在得知感染B肝時,「都一臉驚訝,從不知道自己感染,更不知道何時感染」。廣州市2018年做過一項統計:只有33%的B肝病毒感染者,知曉自己的病情。

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衛生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明確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的B肝檢測項目。賈繼東教授表示,不少體檢機構為了避免麻煩,在不涉及入學、入職的體檢中,也不敢檢測B肝。這是「懶政」和不作為的表現。從感染B肝病毒到發展為慢性B肝或肝癌,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張晶教授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C肝與中毒性肝病科主任,她的建議更主動:普通人在每年的體檢中,應加上至少一次B肝兩對半檢查;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主動篩查HBV。事實上,2019版《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已經新增了這一條:鼓勵在不涉及入託、入學和入職的健康體格檢查中或就醫時,進行HBsAg、抗-HBc 和抗-HBs篩查。

如果不幸感染,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如果沒被感染,可以知道體內是否有抗體,及時補打B肝疫苗,保護自己。

拒絕B肝歧視,讓社會更加包容

接種B肝疫苗,加強自身防護

這才是對彼此真正的愛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前副理事長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 廣東省醫師協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1.《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臨床肝膽雜誌.2019,35(12)

2.《中國成人B型肝炎免疫預防技術指南》,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11,32(12):1199-1203

3.《中國2005_201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報告發病的年齡和地區特徵》,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2018,3

4.《中國B肝防控策略和工作進展》,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6《全球慢性病毒性B型肝炎和C型肝炎檢測指南》,世界衛生組織,

7.《我國B型肝炎防控進展、挑戰及建議》,莊輝,崔富強,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

8.《成人B型肝炎感染風險和疾病負擔》,中國疫苗和免疫.2019,9

9.《2020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0,11:261

10.《專家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B肝五項檢查》,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20/3/25

記者 | 陳婉璐  編輯 | 謝曉  視覺 | 將將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長 按 識 別 二 維 碼 關 注 我 們 /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約炮」行為的自我合理化
    16號 (男) :「他們這個群裡頭基本上都是三十歲甚至五十歲的人。像我這種年紀比較輕的, 21的, 都是個例, 至少他們身邊沒有。這個圈子很亂, 有的相差十幾歲、二十幾歲的依然在一起做炮友。」(6) 「邊緣涉黃」約炮與涉黃之間的界限存在很大的模糊性, 大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在約炮的過程中參與了性交易活動, 3名男性和1名女性曾採用此方式。2.
  • 為什麼大學生士兵轉士官的比較少?
    我們來看看入伍大學生的結構:大學生入伍分三種:第一種是剛剛考上大學就去當兵的。第二種是讀了一陣子大學去當兵的。還有一種是大學畢業後,奔赴了軍營的。我自己是第二種,但是我在裡面的時候,遇到了第一種和第三種。為什麼大學生士兵轉士官的人比較少?那我們今天就一種一種地來看。
  • 上世紀末,美國秘密向中國轉讓B肝疫苗,背後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1993年,中國成功生產出第一批基因工程B肝疫苗。自1993年以來至2018年的25年間至少5億新生兒已經接種。但是,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美國捐贈B肝疫苗這件事,因為這件事並沒有出現在中國的公眾面前。沒有利潤,默克公司為什麼要這麼做?現在的中國人看來,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個年代如何會真實地發生?
  • 【文理時光機】報告,我要當兵去!
    17級計科一班 華一鳴:因為偉大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想成為那個負重的人守護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想繼續看他們無憂無慮的笑著生活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19級傳播班  謝昊男:當兵是從小的理想啦,男孩子嘛,從軍夢。
  • 我為什麼反對說,「當兵是一種職業」?
    把退役軍人與畢業大學生擺到一起競爭上崗,把轉業軍人軍旅生涯全部「清零」,埋怨因為接受轉業軍人而影響選調大學生,直到發出「吃肉敲碗」言論,根據就在於此。其邏輯根源在於,認為當兵的本就沒什麼本事,所謂「好男不當兵」,退伍後國家能給現在的待遇已經不錯了,還要什麼自行車啊?太不知足了! 還一種是:哪個職業不辛苦呢?哪個職業沒有風險?
  • 散文||十八歲那年我當兵
    關鍵是這些人看上去都比我強壯,當時還有人笑話我,你這個「瘦猴子」部隊會要嗎?我心裡真的涼了半截。儘管我是高中生,就算其他條件夠了,可塊頭和個頭都不如他們,自己也覺得可能沒戲,只希望二哥能如願。我垂頭喪氣回到家跟父親說了報名的情況,但沒說二哥也報了名,我怕節外生枝。父親安慰我,不要灰心,你大哥當兵的時候,看上去跟你差不多,關鍵看身體本質,如果沒有毛病,瘦點也應該可以。我稍得安慰。
  • 多少歲去當兵最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很多老兵應該深有體會,每個年齡階段的兵,在不部隊的表現都不一樣,那麼年齡多大去當兵比較好。現在的孩子上學也是比較早,很多人上大學的時候也剛滿17、18歲,正是大好的青春年華,潮氣蓬勃,參軍入伍正好合適。
  • 談談大學生當兵的入伍動機
    又是一年徵兵季,今年的大學生徵兵相比往年力度和效果都加強很多。從本人入伍到退伍的心路歷程以及和不同的大學生士兵接觸的情況,發現他們的入伍動機大致分為以下四類:1 好玩和有趣的心態這類大學生往往之前的生活比較順利,沒遇到什麼大挫折,屬於理想主義者,進入軍營後往往會感覺到巨大的落差。
  • 英國多名大學生身亡,與封鎖有關
    9月25日,巴斯大學20歲大學生馬丁·鮑爾斯失蹤6天後,遺體在布裡斯託的阿文河中找到。9月30日,跟鮑爾斯同校的亞歷克·昂斯加德失蹤12天後,遺體被發現。還有一起事故。10月15日,諾丁漢特倫特大學20歲的霍普·斯達斯莫遭遇車禍8天後死亡。《衛報》報導:「我的心理狀況從來沒這麼糟糕」:英國隔離的學生們的孤獨。
  • 大學生當兵體檢標準 體檢的項目有哪些
    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在上學期間會去選擇當兵,既想為國家做一份貢獻,又想鍛鍊自己的身體。那麼大學生當兵體檢標準有哪些呢?體檢前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大學生入伍體檢流程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大學生當兵體檢標準第一章 外科第一條 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8cm以上,合格。
  • 勸人當兵是個「風險」活兒,不過我仍然勸你認清真相後選擇熱愛!
    我常去鍛鍊的那家健身房,好幾個教練就是退伍軍人。 不過今年,在當兵還是不當兵的問題上,我卻陷入了一種困惑,感到憑自己的經驗已經難以回答當下的一些現實問題了。這要從自己接連遇到的三個故事說起。 一句話就暴露年齡。「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的歌詞,來自2009年慕容曉曉的《愛情買賣》,當年大街小巷都是這調調,唱出了愛情之中的某些無奈。
  • 2018年男生(女生)當兵年齡要求是多少歲?多少歲可以當兵,高中生、大學生、本科生、研究生對於當兵又是會有怎樣的年齡要求?
    女兵多大可以當兵?什麼年齡可以參軍當直招士官?女兵研究生學歷、博士學歷什麼年齡範圍內可以徵兵當兵?       2017年的徵兵工作於9月底已全部結束了,所以要參軍的青年們就只能等2018年了,國家現在對於部隊的福利以及待遇都在逐年提升,相信你在追求這份榮耀的同時,也能得到一份生活的保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軍人職業化將會實行,到時當兵可以成為你人生的一個志向,如果你真的愛他,愛這一身綠軍裝。
  • 為什麼韓國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當兵啊?
    韓國存在部分年輕人不願意當兵,這是為什麼呢?
  • 大學生士兵,想提前退伍......
    >「爸,我想提前退伍。」「不想幹了,太嚴了,再說我不是還保留學籍嘛,我是實在不想幹了。學的專業在部隊派不上用場,大學生入伍政策很好,可實際到了部隊又是一個花樣。」「你可想好了,之前我是反對你當兵,供你花錢上大學,你可好,嚷嚷著要來當兵,現在又不想當兵,自己可要想清楚了。現在部隊待遇多好呀,回到地方哪比得上部隊的待遇。」「我想好了,提前退伍。」
  • 當兵只當兩年好,還是繼續去考士官好?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想要繼續考士官,那好考慮清楚,並理解清楚怎麼考士官,一般不是軍校畢業考士官還是有難度的,國家也沒有那麼多士官給每個當兵的,我大學寢室一女孩男友在軍隊五年才有資格申請士官,可見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建議:依據事實來看,當兵回來,有大專學歷,其實進過軍隊這個經歷對自己各方面的發展是加分項,可選擇性方面又多了一個,考事業單位或進企業都是有比別人多一條的優勢的。
  • 「我想找個人陪我,你願意嗎?」
    她稱,還記得八年前,她連一下伏地挺身都做不起來,在勤勞的訓練之下,現在的她整個進步59倍!八年前的她,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完全不經大腦,現在的她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言,多想一下再說出來。Hong-Lin Chen貼出了自己的照片——制服誘惑。
  • 2年兵退伍的,像這樣去就業可能會更好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現在好多退伍兵都在為退役後到底可以做什麼而擔心?退役軍人就業問題,一直也受很多人關注。
  • 「逃兵」事件頻頻出,當兵豈能是兒戲!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什麼今年拒服兵役的「逃兵」如此多?;四是個人戶口簿上也會出現「拒服兵役」字樣。當兵豈能是兒戲,入伍必須要謹慎投身軍旅,保家衛國,「一人當兵,全家光榮」。既是每一個適齡青年應盡的義務,也是每一個熱血青年最激昂的青春誓言。拒絕服兵役,既是對法律的褻瀆,也是對青春、對人生的極端不負責任。如果想來當兵,一定要提前想清楚。
  • 死硬「臺獨」青年上戰場會玩命?
    臺灣徵兵最低年齡是18歲,18到19歲這一段基本是年輕人,沒當過兵的是多數,所以我們看這份調查,18到19歲上戰場意願最高,下面19到29,30到39……就沒這麼高了,一方面這些年齡段的人已經進入社會有自己的發展,不願意打亂,另一方面像我的父輩們都經歷過兩岸關係緊張,更不願意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