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綠媒《自由時報》24日報導了美國軍校的一次沙盤推演活動,提及「第三次世界大戰臺灣戰場這樣打」說法。但有網友發現此次推演使用的道具是桌遊,也有人批評稱,這次推演純屬想像,不能當真,「戰爭沒有贏家」。
這篇報導4月24日刊登在《自由時報》,題為:「美陸戰隊大學兵推 第三次世界大戰臺灣戰場這樣打…」↓
此事的由頭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大學海軍陸戰隊戰爭學院22日舉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模擬兵推(沙盤推演)」。《自由時報》稱,推演的主要戰場在歐洲、朝鮮半島、臺灣,而美國在推演中的「敵人」則為中國、俄羅斯、朝鮮組成的聯軍。
提及臺灣地區的所謂「戰爭情況」時,報導稱「臺灣軍隊」會有美國空軍、美國海軍、日本自衛隊「支援」,甚至還裝模作樣地用上這樣的描述:臺軍「需獨自在地面上與已登陸的解放軍作戰」;日本「擔心臺灣落入中國」。
為什麼說綠媒裝模作樣?因為在這篇報導刊出後不久,就有眼尖的臺灣網友發現,報導配圖中出現的沙盤推演道具其實是一款桌上遊戲,「那是桌遊啦」。↓
點開這位網友提供的連結,小編確實發現一款桌遊的頁面,上面寫著其名字「下一戰爭:臺灣」。此物系一款把「臺灣地區開戰」當背景的桌遊,出品方為「GMT Games」。而這次軍演的信息和照片系出自美國的一個名為「石頭上的戰爭」 (War on the Rocks)的「外交政策網站」↓
小編查詢「石頭上的戰爭」原報導,發現其是這麼介紹這次所謂「沙盤推演」過程的:6組學生參加,每組5人,三組扮演「紅隊」,另外三組扮演「藍隊」……
文章還在桌遊的名字上給了相關連結,點擊之後進入的果然是廠商「GMT」的網頁,其列出的桌遊也包含「下一戰爭:臺灣」。原來,被綠媒用來把「第三次世界大戰」和「臺灣戰場」聯繫到一起的這次沙盤推演,真的是美國學生拿桌遊搞出來的。在西方軍事史上,確實曾有用桌面遊戲進行沙盤推演的例子,也確實有島內網友在綠媒此番炒作「第三次世界大戰」後被嚇到。
不過,當發現推演是學校裡面的學生做出來的之後,不少網友都對這次推演表示質疑。「結果和過程根本不重要,因為不是美國國防部的兵推」。
更有島內網友批評稱,這種推演就是純屬想像,如果當真就是病了。
對這種用學生「紅藍隊」扮演活動來煞有介事宣揚「戰爭」的報導,島內網友在《自由時報》文章中批評:戰爭沒有贏家。
大陸網友對此則表示:「綠媒談起『臺灣戰場』還能津津樂道,真是病得不輕了」、「綠媒這病沒,得治,得吃藥!」↓
美退將:若為臺灣和大陸開戰,美沒把握打贏
中國慶祝解放軍海軍成軍70周年,備受世界矚目。大陸強大的軍力已引起美方注意,美國退役海軍將領坦言這已使得美國不確定能在區域戰爭中打贏中國。
近年來,大陸海軍實力飛躍增長,新型艦艇不斷下水服役,速度之快被比喻成猶如下餃子一般,外媒及美軍也注意到這個趨勢。英國媒體路透發表「中國挑戰」(The China Challenge)系列報導,披露中國軍隊的驚人進步正在如何終結美國數十年來在亞洲的霸權地位,且正重新塑造全球秩序。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除已確立控制南海大部分區域,還加強軍事演習;此外更首次有足夠火力,防止美國航空母艦航行過於靠近中國海岸。不僅如此,中國大陸目前擁有的傳統飛彈武器,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已優於美國,且正以較美國海軍快一倍的速度生產軍艦,並已成功升級自身彈道飛彈潛艦能力,使其具備更可靠的二次打擊選項來增強其核威懾。
根據美國數名現任及退休官員的看法,中美若在中國大陸沿海爆發衝突,恐將造成強大破壞且傷亡慘重,尤其若是為了臺灣開戰。儘管冷戰結束後,數十年來美國軍力無對手,但這次卻不能保證美國會贏。
2011年以美國海軍軍令部長一職退休的退役海軍上將羅福賀(Gary Roughead),擔任美國國會國防戰略委員會(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Commission)共同主席,負責檢視川普政府去年11月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他不諱言表示:「我們現在確實處於重大的歷史轉折點。」他說,若美國和中國為了臺灣開打區域戰爭,美國「可能會輸」。
今年一月中旬,現任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訪問北京和南京,並和指揮解放軍海軍中將沈金龍會面。行前李察遜發表聲明說,「例行的交換意見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發生摩擦時,以降低風險並避免誤判」。
李察遜的聲明是先禮後兵,他在北京訪問時直言,「儘管中國軍事技術有所進展,派遣美國航空母艦通過臺灣海峽,仍舊是美國海軍的選項」但他的前任羅福賀卻憂心地說,美國為了臺灣出兵與解放軍打一場區域戰爭,可能會輸。對照23日解放軍海軍的海上檢閱式,羅福賀的話並非空穴來風,蔡當局應仔細咀嚼羅氏的話,悟出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