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機長起飛前昏迷去世 18年前同航線機長也昏迷不治

2021-02-25 飛行員培訓

您可點擊標題下「飛行員培訓」關注,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源自@航空圈  民航資源網

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一名35歲的機長3月28日執行越南胡志明市飛往臺中航班任務,卻在旅客登機完畢後突然昏迷,送醫不治。華航在18年前曾發生過一名機長在起飛後不久突然昏迷,急救無效死亡,而且事發航班也是臺灣飛越南胡志明市的航班。

資料圖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中華航空劉姓飛行員3月28日執行華信航空(Mandarin Airlines )越南胡志明飛臺中的班機,飛機從空橋後推離開時,身體不適,送醫急救無效死亡,航班延誤逾6小時。

華信航空越南航線航班,是由華航將B737-800飛機及飛行員租給華信航空使用,華信航空是中華航空旗下公司。

華航說,航班號AE-1858的航班,3月28日原計劃越南當地時間上午11時20分(北京時間12點20)自越南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起飛前往臺中,旅客登機完畢後,飛機從空橋後推離開時,因機長身體不適,立即送往當地醫院急救。不幸的是,劉姓飛行員送醫後急救無效離世。

事發後不久,有人質疑飛行員可能是過勞,矛頭指向華航。對此,華航強調,該名機長前次飛行任務工時5小時31分,飛時為3小時34分,休時33小時4分。事發前一天為休假無公司勤務,亦無連飛超過7天之狀況,工時、休時、飛時一切合乎法規。華航已聯繫家屬慰問,目前最重要的是協助家屬處理後事,總機師亦於第一時間前往當地協助,華航呼籲各界尊重家屬心情,留給家屬多一點個人空間。

華航表示,至於病因 ,需要醫院進一步釐清。

臺灣民航主管部門標準組組長林俊良表示,第一時間就有接獲華航通報,後續主管部門會介入調查,針對體檢狀況、排班情形都會做了解。他指出,飛行員體檢很嚴格,需符合最嚴格的甲類體檢標準,40歲以下一年需體檢一次,40-60歲每6個月體檢一次,60歲以上則是每4個月就會檢查一次,體檢需合格才得上機值勤。

林俊良指出,在民航法規裡也有規定,若飛行員在值勤前有任何原因不適,包含身體或心理方面,都可以主動提出,航空公司照規定不可拒絕。另外,若在飛行途中發生飛行員失能狀況,就會由另一位駕駛員執行緊急轉向處置措施,但也會先在機上尋找可能性,看是否剛好有駕駛員,最好是同機型的,經由簡單了解後,進入協助。

華航說,3月28日華信航空AE-1858航班機上有162名旅客,事發後安排旅客下機用餐,並調派其他飛航組員前往執行後續任務。

據航空圈了解,該航班已經在當地時間下午6時(北京時間晚上7點)許起飛,並於北京時間晚上10時許平安抵達臺灣臺中機場。

另外,飛行員昏迷不治在華航並非首例。根據臺灣飛安會事故調查報告顯示,2000年5月8日,一架華航CI681班機(空客A300)載265位乘客飛往越南胡志明市,於當天上午7:46自中正機場(今桃園機場)起飛後29分鐘,副駕突發現機長沒有反應,遂按失能程序處置並召喚座艙長(乘務長)入內及由另一位空乘協同將機長移至客艙(廚房)急救,並廣播請機上醫生協助施救。副駕也立即決定返航,並以自動駕駛操控降落中正機場五號左跑道,該名機長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最終不治離世。

飛行員培訓(ID:feixingyuanpeixun)是飛行員自己的家園。在這裡我們為你展示飛行員從招飛、體檢、培訓、學習、就業以及關於飛行員的各個方面的信息。個人微信號:skyfeifeifei  投稿郵箱:1036944942@qq.com

相關焦點

  • 華航機長空中「睡出雙下巴」?背後竟是兩尺駕駛艙中的宮鬥大戲!
    :「兩個以前從未謀面的航線運輸飛行員,需要快速建立一種專家團隊關係的。那華航駕駛艙裡的這兩位老兄,究竟是個什麼情況呢……事件經網絡輿論發酵後,臺灣媒體挖出了這個視頻背後的狗血劇情……視頻中這位左座飛行員名叫翁佳麒,他不但是當次航班的機長,而且是華航波音747機型的總飛行師!
  • 教大家通過機長制服辨認機長身份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機長制服中的學問。首先介紹一下機長這個職業:民用航空器運輸機長(以下簡稱機長),是依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取得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並被航空運輸企業聘為機長的飛行員。機長又稱正駕駛,是航機內擁有最高指揮權的人,制服上擁有四條金色或白色斑紋,而帽子也會與別的不同。
  • 華航機長在開飛機的時候睡著了……
    事件曝光後,翁某已經自請處分認錯,華航也已依照規定懲處。而同座的副機長未善盡提醒責任,反而還拍照留存爆料,行為相當不當,華航也將對其從嚴處分。
  • 十年,致敬哈德遜河奇蹟機長——薩利機長
    一、事件概況      十年前,美國紐約當地時間2009年1月15日15時26分,美國全美航空公司所屬的一架A-320客機從紐約機場起飛
  • 臺灣一名機長駕駛波音747飛機竟然睡著 副機長拍下視頻曝光
    航空圈訊 臺灣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飛行員罷工才剛落幕,近日又有飛行員流出影片爆料,指控華航
  • 薩利機長與「哈德遜奇蹟」十周年
    2019年1月15日,薩倫伯格(簡稱薩利)機長與他10年前挽救的旅客重聚在一起。
  • 為了飛行安全,機長行李箱都帶了啥?
    航圖可以幫助飛行員們核對所飛的航線是否正確,而飛行手冊和快速檢查單可以幫助機長快速判斷並處理飛行時遇到的各種特殊和緊急狀況。之前,這些航圖和手冊都是厚厚的書本,飛行員甚至要帶一整個大資料箱才能裝下所有的手冊和航圖,而今,國內的航空公司大部分都使用了電子化航圖及手冊(EFB),機組再也不用帶厚重的圖紙上飛機了。
  • 教大家通過制服辨認機長身份
    首先介紹一下機長這個職業:民用航空器運輸機長(以下簡稱機長),是依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取得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並被航空運輸企業聘為機長的飛行員。機長又稱正駕駛,是航機內擁有最高指揮權的人,制服上擁有四條金色或白色斑紋,而帽子也會與別的不同。科普一下機長的制服。
  • 「英雄機長」突然離世
    前幾天還與您相見,沒想到此時只有您的笑容常留心間……人生世事無常,真的要珍惜每一次遇見!起飛後約半小時,飛機左側引擎下方發動機發生故障——發動機起火冒煙,機艙內隨即出現煙霧和刺鼻金屬燒焦氣味,隨後飛機劇烈顛抖。在旅客的絕望中,機長廣播裡傳來這樣的聲音:「本人經過嚴格的訓練,有能力將大家安全送到陸地上。」半小時後飛機安全備降廣州白雲機場。
  • 薩利機長告訴你一個最真實的航空故事!
    《薩利機長》預告片《薩利機長》的故事改編自2009年震驚全美的「哈德遜河奇蹟」——一架飛機迫降在了紐約市中心的河面上。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兩分鐘後遭遇飛鳥撞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機長薩利當即決定在哈德遜河上緊急迫降。最後飛機完整地停在河面上,機上155人全部成功生還。
  • 中國版「薩利機長」緊急迫降!這位英雄機長到底多牛?老外都嘖嘖讚嘆了
    因為成功通過手動操作,讓空客A319航班完美迫降,機長劉傳健在社交媒體上被稱為英雄。機長告訴成都商報,當時他駕駛飛機在32000英尺的巡航高度,突然聽到一張駕駛艙一聲巨響。There was a sudden loss of pressure and drop in temperature.
  • 南航首位女機長!
    來源:微眼南航30年前,一個高中畢業的小姑娘面臨入選空姐和錄取飛行員的人生抉擇,而她毅然決然選擇加入飛行學院,成為一名飛行員
  • 全軍唯一運-9女機長:「離地三尺,不分男女!」
    17年前從航校畢業分到部隊那一天起,劉曉連、嶽喜翠、程曉健、劉文力等優秀的女飛前輩,便用行動給她們傳承著這樣的戰鬥精神。憑著這種精神,走進飛行部隊的22名第七批女飛行員中,湧現出劉洋、王亞平兩名航天英雄,至今還有17名姐妹翱翔在一線作戰部隊。而她這個同批女飛中個頭最矮的重慶「辣妹子」,成長為全軍唯一的運-9女機長。「離地三尺,不分男女」絕非口號。
  • 飛機機長收入到底有多高?機長曬出個人收入後,還以為看花眼
    剛剛上映的《中國機長》可以說是目前排名第二的電影。劇中紮實的演技,以及是由真人真事改編。在看完之後,讓很多人好奇,駕駛飛機的機長等人,他們要面對很多意外情況,那麼薪資究竟能夠有多少呢?雖然機長是受到許多專業訓練,但並不是一畢業出來後,就可以駕駛飛機。按照慣例,他們還是要在駕駛室裡面擔任助手之類的角色,並且累積一定的飛行時間後,由前輩認可後,才可以正式接觸飛行這一任務。
  • 飛行各階段機長中英文廣播用語
    一個簡短的良好的機長廣播不僅能給航空公司創造出良好形象  還可以給乘客一種安全踏實的感覺
  • Oct 12, 2019 英媒:馬航MH370機長跳傘和情人私奔 策劃了這個完美的失蹤事件
    The theory, he claimed, was originally put forward by David Shrubb, Qantas' former manager of flight training and veteran airline captain.他聲稱,這個猜想最初是由澳洲航空的前飛行訓練經理和資深航空公司機長戴維·史魯布(David Shrubb)提出的。
  • 《薩利機長》 聽湯姆·漢克斯為你揭秘迫降奇蹟!
    哈德遜迫降奇蹟機上共150名乘客,5個機組人員15:24:54機組接受到起飛指令,開始起飛滑跑15:27:10 從15:28:05開始拉瓜迪亞的離場管制向薩利機長提供了一些建議是否可以降落在13號跑道(與起飛跑道交叉)04號跑道(起飛跑道)
  • 我們都是「機長」!——敬畏與信念,勝於一切
    是的,你可以沒坐過飛機,更無須去開飛機,但你都是一位「機長」!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管理者,我們的男子漢——尤其如此。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其實都是一位「機長」。管理者,你註定是一個組織的「機長」;被管理者,你也或許是一個家庭的「機長」;即便時代造就了很多不完整的家庭,你也依然是你寶寶所依賴的「機長」。那麼,一位「機長」該做什麼?做到什麼?
  • 薩利機長的35秒:高效的工業化社會 不止個人英雄主義
    前美國空軍飛行員,當值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接過駕駛杆,在短短的58秒時間內(電影中為35秒),做出判斷,確認飛機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最後飛機在哈德遜河面上迫降成功,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傷亡。電影《薩利機長》乍看一下是個典型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但剪輯恰到好處,節奏把控精妙,全程拒絕煽情,且淡化個人英雄色彩,都讓這部戲成為今年難得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