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中國劍客能打贏一個歐洲武士(一)?丨歷史八卦諮詢處

2021-02-23 視知

接下來你將看到:

 

  ● 東方人對西方劍術有多少偏見?

   黑暗時代:個人武藝的復興

   I.33:第一部系統的劍術著作

 

 幻想狂劉先生 / 文

東方人對西方劍術有多少偏見?

-+-

長期以來,歐洲武士及其技藝都在東方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值一提的蠢笨形象,東方人一廂情願的把歐洲武士想像成一群人高馬大的莽夫,摔倒就不能自己爬起來的鐵罐頭,要靠滑輪和絞索驅動的吊車才能騎在馬背上的野蠻笨蛋,並形成了一系列諸如此類的趣味謠言。

 


● 騎士上馬靠吊車的謠言實際上來自於一部40年代的電影《Henry V》中的愚蠢鏡頭,實際上14-16世紀的歐洲板甲相當靈活輕便,本文作者就能夠身穿全套15世紀的騎士鎧甲跑出100米15秒的成績。

這種東方式偏見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跟英國人交戰一年了,依然固執的認為——

一至岸上,則該夷無他技能,且其渾身裹纏,腰腿僵硬,一僕不能復起,不獨一兵可手刃數夷,即鄉井平民,亦盡足以制其死命。」

這種偏見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學原因,用醜化對手形象(西方人愚蠢、笨拙),來抬高自身形象(東方人聰明、靈巧),從而在戰爭的失敗中挽回一點點自尊心,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類似的做法我們在現代電影裡也常常看到,西方人通常被描述成行動緩慢的反派大力士,靠蠻力橫行一時,最終敗在靈巧的東方拳師腳下,箇中奧妙,各位看官可以自己揣摩。


● 其實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中肉搏專精的特種部隊「虎衣藤牌兵「面對英軍訓練有素的刺刀突擊,在白刃戰中也是一敗塗地。

 

當然了,二十世紀60-80年代好萊塢電影拙劣的武術指導也對這種成見的形成功不可沒。

我們常常看到那個時代拍攝的中世紀電影中,兩個滿身肌肉的糙漢像打棒球一樣揮舞著一根一磅重的鋁片(好萊塢電影中的道具劍通常是鋁的)笨拙而兇狠的互相毆打,這種鏡頭當然毫無美感可言,也加深了東方觀眾長期以來對西方人的偏見。

實際上,經過優秀的武術指導,歐洲劍術同樣能夠展現出華麗的技巧和炫目的視覺效果↓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劍術體系在19世紀的全面衰落和失傳,隨著近年來歐洲武術復興運動(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的蓬勃興起,一大批歐洲武藝,特別是冷兵器格鬥技術根據古代流傳的劍術手冊和圖譜被重構,使我們得以一掃多年來的誤解和偏見,一窺古代西歐武藝寶庫的

全貌。


歐洲武術復興運動(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

黑暗時代:個人武藝的復興

 -+-

隨著羅馬帝國不可避免的衰敗和滅亡,西歐進入了黑暗時代,古希臘、馬其頓和羅馬的軍事遺產和軍事科技大部分隨著羅馬帝國的滅亡而遺失或者散落了。

在羅馬帝國時代士兵最普遍裝備的鎖子甲,在黑暗時代的早期也變成了很貴重的裝備,基於古希臘的幾何學、力學和彈道學成就而製造的弩炮和重力投石機等精巧的戰爭機械則徹底失傳了(重力投石機後來又再次出現)。

蠻族慣於使用的散兵戰術和騎兵戰術構成了黑暗時代早期的主要戰爭形態,歐洲,特別是西歐(拜佔庭帝國還存在)的戰爭水平,相對於古典時代發生了退化,使得戰場上個人武藝又重新回到了相對重要的位置。

羅馬帝國那些以個人勇武和單打獨鬥而著名的敵人們

這對騎士的劍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騎士從小就接受嚴格的劍術訓練,在長大成為另一位騎士的侍從後,繼續接受他的指導和訓練,繼承他豐富的戰爭經驗並且獲得親自上場磨鍊的機會。

儘管這個時代,一把劍的價格超過了5頭耕牛,但還是作為一種標準配置的副武器,在騎士階級中基本達到了人手一劍的水平。

描述諾曼徵服的貝葉掛毯(11世紀),可以看到騎士劍和鎖子甲是諾曼騎士的標配,還有很多人有鳶形盾。

這個時代的十字形長劍,或者叫武裝劍、騎士劍,在戰場上的表現未必比同時代東方流行的直刃長刀更出色,因為雙刃武器的技術相較於單刃武器要複雜,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夠掌握,他狹長三角形的劍身更利於穿刺而不是劈砍,劈砍是人類的一種天生就會的本能動作,而穿刺則需要大量刻苦的練習。


中世紀的惡趣味系列古畫《騎士大戰蝸牛》中,騎士揮舞的一把典型的武裝劍。

儘管如此,這個時代的西歐騎士在短兵肉搏中還是不遜於任何東方戰士,公元732年,「鐵錘宰相」查理馬特指揮的法蘭克軍隊在普瓦提埃徹底擊潰了越過庇里牛斯山侵入西歐的阿拉伯軍隊,在戰役最後的夜襲引發的混亂肉搏中,訓練和裝備都比對手好的多的西歐騎士徹底壓倒了宗教狂熱的阿拉伯軍隊並殺死了對方的主帥,最終取得勝利。

這是穆斯林軍隊最深入歐洲腹地的一次, 900年之後奧斯曼軍隊才摸到了維也納的邊兒。


普外提埃戰役中,法蘭克帝國的騎士徹底壓倒並屠殺了阿拉伯侵略軍,使他們再也不敢越過庇里牛斯山。

值得一提的是,普瓦提埃戰役之後19年,唐帝國的軍隊在高仙芝的率領下與入侵的阿拉伯軍隊在怛羅斯(現在哈薩克斯坦的塔拉斯)進行了一場規模非常相似的戰役,但結果卻

令人唏噓。

I.33:第一部系統的劍術著作

-+-

在中世紀早期,騎士武藝的傳承主要靠自小的嚴格訓練,老一代的騎士親身傳授,以及自身積累戰場搏殺的經驗,這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精英戰士並無什麼不同。

但古希臘的哲學傳統的逐漸回歸,促使西歐的騎士們,把他們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與各種不同敵人(馬扎爾人、伊比利亞半島來的摩爾人、突厥遊牧騎兵、東方的拜佔庭鐵甲聖騎兵同行、瓦蘭吉武士、蒙古人等等)廝殺積累下來的格鬥經驗,形上學到理論的層次,形成體系並輔以一目了然的圖譜。

這就形成了歐洲最早的一部劍術著作,因為原著的一部分已經遺失,因此研究者也不能確定這部殘本的名稱,於是史學家給他賦予了一個編號I.33


歐洲最早的劍術著作I33(殘本)

I.33號劍譜記錄了公元1270-1320年間一系列刀劍格鬥技術。儘管這些技術明顯地偏向單打獨鬥,但是劍譜中記錄的這些實用、兇狠、凌厲的招式,顯示出這些技術明顯是脫胎於戰場的。

劍譜中,對對方頭部佯攻而使對手疏於對腿部的防禦,一擊致殘後,再從上方給予頭部致命一擊的招式比比皆是。


佯攻頭部伺機重創對手腿部的陰狠招式比比皆是(來自I.33)

在對1361年維斯比戰役戰場的挖掘中,考古學家發現I.33中的記載所言非虛。

在挖掘出的1000多具戰死者遺骸中,超過一半的人頭部有致命傷,超過70%的死者下肢受過重創,腿部受傷的死者,通常在頭頸部左側和左肩也有致命傷,說明死者先是下盤受創,倒地後頭部又遭到對手自右上向左下的劈砍而死。這與I.33中記載的打鬥技術是高度吻合的。

維斯比戰場的亂葬坑,死者中大部分下肢受創者頭部也有致命傷。

可以想像,當時的人們也會把這些兇狠的技術用於司法決鬥、街頭巷尾的瑣事糾紛,以及任何「一言不合」的場合。格鬥技術的高低對當時的人們,特別是貴族非常重要。因為那個時代的西歐,沒有任何個人矛盾是不能通過一場一對一的單挑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場。

理論上,你的殺人技術越高,在糾紛中也就越有理。我們可以看到以中世紀為背景的美劇《冰與火之歌》中,瑟曦蘭尼斯特敢於在君臨城中花樣作死,也是因為她有生化魔山這種傢伙作為代理騎士,幾乎不可能輸掉比武審判。


一場司法決鬥,因為兩位騎士從頭到腳都被熱處理過的優質鋼板保護著,因此刺穿對方頭盔的視窗、腋窩、腹股溝乃至菊花等保護薄弱的位置,就成了一門專業的技術。

更多內容請見本日圖文其它條

原標題:《至高之術:西歐劍術的起源、興盛、衰亡與復興》

本文的完成鳴謝視頻提供者——普羅米修斯漢化組的雲南白藥君

作者簡介

-+-

幻想狂劉先生,男,年齡不詳,宇宙真理學專業碩士,粗通英、德雙語,德國Liechtenauer劍術WildeSchulen流派練習者,虎賁騎士團成員,國內某美式橄欖球隊防守截鋒。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大國·小民·螻蟻之心》,雜文《反智主義的背影(上下)》《二十世紀社會主義簡明嗑藥史》等。

· 視知 ·

知識看得見

同時,我們還在招聘高級編輯、新媒體運營、高級內容營銷經理

請砸簡歷到job@ishizh.com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的10名傳奇劍客
    歷史上的10名傳奇劍客Minamoto Yoshitsune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武士之一。他不僅是一個有能力的戰士,而且還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他是Minamoto Yoshitomo的兒子之一,他是12世紀日本強大的武士氏族的首領,在與對手Taira氏族的戰爭中被殺。雖然在修道院長大的,他從他能找到的任何書本學習,包括孫子兵法。
  • 每日兵器:代劍客單挑的必備武器——歐洲刺劍
    在不少人眼中,歐洲古代武士的戰鬥,無非是揮舞著像棍子一樣沉重無比的劍,藉以蠻力擊垮對手,並沒有什麼招式和武技可言。
  • 幕末劍客的搭檔與靈魂,新撰組著名劍客們使用的愛刀——日本武士刀
    長卷大太刀大太刀則是刃長90CM以上的太刀,貫徹了冷兵器「一寸長一寸強」這一特點的產物,這是部分以豪勇而著稱的武將喜愛使用的武器,背負攜帶,上陣前取出,武士以騎馬衝擊步兵陣線,然後以大太刀斬殺敵方步兵。
  • 在德國劍客的對抗中尋找失傳的中國明代雙手劍譜
    在德國劍客的對抗中尋找失傳的中國明代雙手劍譜諮詢微信:1146046296
  • 決鬥中,武士怎樣死亡?丨還原700年前的日本武士之戰
    17年前,由於施工而在鎌倉發現了一處武士集團墳場,其中掩埋了3000多具武士屍體。專家推測,這些遺骸均來自約1333年,鎌倉末期的一場天皇武士與鎌倉北條家族武士的血腥戰爭。在鎌倉武士墳場所發現的遺骸中,有兩具較為特殊。經過對骨骼的分析檢測,科學家確認這兩具屍體為一男一女。很有可能是武士家族中的夫妻二人。
  • 為什麼中國唯獨就是不怎麼鳥印度 臺灣省網友:當年一個邊防軍就把印度打爆,隨便打隨便贏
    ,看到一個新的中國作者Flyroach (*飛天蟑螂*)看板Gossiping標題[問卦] 有沒有中國都不鳥印度的八卦?時間Tue Dec 27 11:14:02 2016印度─中國最大的鄰國,一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與眼中釘的鄰國中國讎視日本、覬覦臺灣、忌憚美國唯獨就是不怎麼鳥印度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完敗印度,把失去的九萬平方公裡土地拿回來,接著立刻又放棄這塊土地,退的比原本還遠從1962年後印度不只拿回這塊土地,還一面繼續偷偷往前進佔更多
  • 一拳超人:為什麼原子武士一直被黑?並非跟風,最新話完全詮釋
    原子武士是S級英雄中唯一的劍客,實力強大。而閃光不能算傳統的劍客,畢竟忍者是綜合性的。自原子武士出場一來,人氣和爆山不相上下。
  • 日本刀VS歐洲刺劍,誰是理想的砍切利器?
    每次當人們談起一個手持日本刀的武士和一名文藝復興時期拿著刺劍的歐洲劍士在相互對決中誰會取得勝利時,他們往往很難得出最終定論。其實這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問題。首先,雖然典型的日本武士都是經過高強度訓練的戰士,但一般的普通武士往往並不是劍術專家,他們中可能只有5%(是專業劍客)。在這5%中可能也只有5%屬於「大師」級別的劍客。
  • 一支Man到爆的鋼筆,帶你感受日本武士的精神!
    比如曾用過猛獁象牙或者石化木,品牌也曾藉助鋼筆講述了許多歷史或者民族的故事。輝柏嘉2017年描繪了維京人的故事,去年的年度鋼筆展現了羅馬帝國的歷史和傳奇等等。2019年的Graf von Faber-Castell Sumurai是為了紀念日本武士宮本武藏,宮本武藏是日本人心中偉大的劍客和武士。
  • 日本刀VS歐洲刺劍,劈砍還是擊刺?
    每次當人們談起一個手持日本刀的武士和一名文藝復興時期拿著刺劍的歐洲劍士在相互對決中誰會取得勝利時,他們往往很難得出最終定論。其實這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問題。反過來看歐洲的一般刺劍手,他們也可能或多或少的只是一名甚至沒有軍事經驗的一般市民。他可能在一所私人劍術學校中接受過劍術大師的一些(或少許)專業指導,很可能有過一些「街頭戰鬥」水準的格鬥經驗,或者在一場決鬥中獲取過一些經驗。他使用的武器相對於戰場上使用的劍來說可能只是一把用於個人自衛和決鬥的普通貨。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面露兇狠,身材都很矮小,圖9女武士漂亮
    【老武士】武士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日文寓意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求對主人無比忠誠,即便戰死也是可以的。
  • 海賊王:藤虎的實力能打贏綠牛大將嗎?三處細節看破真相
    海賊王動畫中綠牛的身影曝光了,老實說,海軍要是沒有新的大將,我估計要涼涼了,新世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怪物,比如在和之國,隨便一位武士都能秒天秒地,
  • 日本第一劍客:從不洗澡,不近女色,歷經大小60餘戰無一敗績
    在這些劍客中有一人與眾不同,他自13歲決鬥開始決鬥,從不洗澡也不近女色,大大小小的決鬥經歷了60餘次無一敗績,是當之無愧的日本第一劍客。就像宮本武藏自己曾說過的:"誰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赴死呢?他們聽不到,鬥士的劍一揮出,就只能聽到戰敗者的哀嚎。"21歲的宮本武藏趕赴京都,開始同來自各國的兵法家交手。在這裡宮本武藏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見到了形態武術千奇百怪的異國人,他開始通過各種決鬥來磨練自己,十幾年間決鬥超過六十餘次,無一敗績。
  • 憲政與民權幫日本打贏了甲午戰爭
    國民實現了民權,所以,當國難發生時,國民能夠全力支持政府打贏戰爭,維護國權。王新生表示,日本打贏甲午戰爭,與日本近代國家的形成有密切關係■ 澎湃新聞記者 田春玲「國民國家這個概念非常好,有國家就有國民,有國民就有國家,國家與國民是統一的,國權與民權也是對應的。
  • 抗新冠肺炎,美國能打贏「下半場」嗎?
    援助國內打贏那「上半場」,海外的華裔問心無愧。 那個時候,很少有人想到,新冠肺炎這麼快會肆虐美國。還沒來得及談虎色變的時候,老虎就真來了。 剛才的數字,美國確診人數已經向三萬狂奔, 死亡人數已過四百。美國已經被新冠肺炎給打悶了。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城市關閉多種場合。整個美國都在lock down。 自從上個星期一起,我在家上班。
  • 工業機器人VS武士 誰能贏?
    這個機器人單挑的主角很有來頭,嗯,那個武士就是町井勲,素以劍法出神入化著稱,之前曾快刀劈碎飛來子彈,居合斬bb彈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而這次雙方將對決各種道具進行劈砍。 在使用動作捕捉技術傳授給機器以劍道技巧後,安川公司製作了以下視頻,將動作進行一對一的比較,以此分析電腦程式是否真能打敗人類多年訓練才能達到的成績。在視頻中你可以看到機械臂絲毫不輸下風,反而在耐力上更勝一籌!
  • -日本動漫最強劍客排名
    ,所以在日本動漫作品裡劍客的設定也特別多。之前我們還寫過一個名劍譜,大家也可以集合起來參考參考。7.現住歌舞伎町一條街,與神樂、志村新八經營萬事屋,是個堅守自己武士道的男子漢。9.「銀魂」衝田總悟 江戶武裝警察組織真選組的一番隊隊長。外表清秀, 性格腹黑,恐怖指數80%,被認為是整個組裡最不能招惹的人物,是個十足的抖S,但是實際上是一個溫柔並且十分有責任感的人。原型就是新選組中的衝田總司。11.「少女殺手阿墨」 阿墨12.
  • 香奈兒商標撞臉中國民間兵器,單田芳評書裡的八卦子午鴛鴦鉞有何來頭?
    在之前香奈兒先是起訴華為商標侵權敗訴,不久,有傳聞香奈兒自己,又被國內的中國武術協會貴州武術分會告上法庭,聲稱香奈兒的雙「C」標誌,涉嫌抄襲中國的傳統武器八卦子午鴛鴦鉞。前一個新聞倒是真實發生過,不過後一個好像是個假新聞。但八卦子午鴛鴦鉞這個看起來就像是垃圾網遊裡的奇幻道具一樣的武器,卻是個真實存在的民間兵器。
  • 朝鮮和韓國打一仗,誰能贏呢?
    現代科技戰爭則不同,對戰雙方比拼的是「體系」——能拓一尺,即可全勝。 因為「體系」對武器裝備的放大作用是驚人的 雖然朝鮮看起來也有不少能飛的飛機、能戰的坦克,但在現代作戰體系的「放大作用」下,原本只和韓軍差一代的武器裝備,會被直接拉大到差數代。
  • 歷史名片——古代日本武士盔甲的發展
    武士們的甲冑發展時期簡要了解我們縱觀文明歷史,在亞洲只有少數幾個文明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在這擁有了兩千年漫長的歷史中伴隨了無數的徵戰與殺戮,而甲冑也隨之一步步的發展了起來,更是產生了數以千計的樣式。日本的甲冑種類繁多舉世聞名,讓人覺得眼花繚亂,那麼請跟著編者一起了解一下日本甲發展的幾個時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