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和韓國打一仗,誰能贏呢?

2021-02-17 今日解局

作者印閒生

文章來源於江寧知府

本篇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做一場菜鳥江湖版的兵棋推演。

 

以下內容純屬想像,諸位看官莫要當真。

 

假設前提

沒有任何外力介入,單挑。

 

國力對比

 

人口:2555萬:5260萬(北:南,2018年數據)

GDP:這個還是不比了。因為朝鮮貨幣的匯率比較難以估算,一般認為韓國的GDP總量是朝鮮的50~100倍。

國民身高:168cm:173.5cm。沒錯,國民身高也是反映國力的一個指標……

軍力對比

這個稍微勢均力敵一點。

 

1、朝鮮

 

2018年朝鮮全球軍力排名第18名。

 

朝鮮人民軍有五大軍種:陸軍、海軍、空軍、戰略軍、特種作戰軍,共128萬軍人,現役人數世界第四。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全國每20個人中就有1名軍人,不分男女老少。

 

如果以17到54歲的男性群體來計算,有20%的人屬於現役軍人。

 

跟以色列一樣,朝鮮也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後備軍事動員能力十分驚人。

 

在十萬平方公裡山高林密的國土上,朝鮮布設了眾多的軍事設施,連成了密集的陣地網絡。

 

朝鮮據悉儲存有數量全球排名第三的化學武器,約2500噸至5000噸,種類涉及芥子氣、光氣、沙林等多種致命毒氣。

 

朝鮮的「五大軍種」中有一個單列的特種作戰軍,估計有18萬人的特種作戰部隊。

 

朝鮮的海空軍這裡就一筆帶過了,其空軍用的大部分都是米格21及以下的飛機,還經常缺油。

 

據說恩恩他爹當年曾向中土大國求購殲-10,遭拒絕後悻悻離去,連我方準備的晚會都沒有參加。

 

所以朝鮮拿得出手的主要是陸軍,正如恩恩他爹所說的——「陸軍第一」。

 

人民軍陸軍下轄有20個集團軍、176個師和旅。

主戰坦克有1000多輛T-54,1000多輛中國59式(改自T-54),還有1000多輛朝鮮自己研製改良的天馬虎坦克。

 

除此「三件套」之外,朝鮮陸軍還有200多輛「高級貨」——暴風虎坦克,僅配備給朝鮮王牌裝甲師第105師。

 

該師全稱「朝鮮人民軍陸軍近衛漢城柳京守第105裝甲師」,組建於1948年10月,參加過韓戰,是人民軍第一主力。

 

另外,朝鮮還有著名的、令敵人膽寒的「大浦洞系列」飛彈,以及數量不明的幾枚小型核彈(估計在萬噸TNT這個量級,和長崎原子彈「胖子」差不多)。

2、韓國

2018年,韓國全球軍力排名第7名。

韓軍至今都沒有獲得獨立的戰時軍事指揮權。

根據韓美雙方的約定,韓國將於2025年左右收回戰時指揮權,所以此處我們暫且假設雙方交戰的時間在韓軍獲得獨立指揮權之後。

由於北方的窮兄弟一直「磨刀霍霍」,所以韓國常年保持著龐大的軍事開支和現役軍人隊伍。

據韓國《2018年國防白皮書》,韓國常備軍有60萬,預備役部隊310萬。

韓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仍在實行義務兵役制的發達國家之一。

《韓國憲法》規定:「韓國所有公民都有義務服兵役」,所有身體素質符合條件的男性需要在18至28歲之間進入軍隊服役約兩年。

陸軍方面,韓國擁有49.5萬人的龐大隊伍,編為2個野戰軍、1個作戰司令部、12個軍、3個機械化步兵師、19個步兵師、2個獨立步兵旅、3個反滲透旅和7個特種作戰旅。

韓國陸軍裝備有2000餘輛坦克,1700門自行火炮和680架各式直升機——完全按照應對北方裝甲集群的威脅而定製。

韓國海軍現役軍人有6.9萬人(包含海軍陸戰隊2.8萬人),擁有「宙斯盾」飛彈驅逐艦、兩棲攻擊艦、AIP潛艇等大量先進裝備。

韓國空軍部署有各種飛機1360架,包括先進的F-15、F-16戰鬥機和4架預警機,且已列裝小批量F-35隱形戰鬥機。

一言以蔽之,韓軍在海空軍方面對朝鮮是「降維打擊」。

 

兵棋推演

 

 

第一輪:南軍先發制人

 

時代變了。

 

在冷兵器時代和火器時代初期,即使兩支軍隊的武器裝備有差距,但憑藉人數、指揮,還是能夠拼一下的。

 

現代科技戰爭則不同,對戰雙方比拼的是「體系」——能拓一尺,即可全勝。

 

因為「體系」對武器裝備的放大作用是驚人的

 

雖然朝鮮看起來也有不少能飛的飛機、能戰的坦克,但在現代作戰體系的「放大作用」下,原本只和韓軍差一代的武器裝備,會被直接拉大到差數代。

 

不過好在朝鮮山地縱橫、叢林茂密,可以憑藉地利稍微抵消那麼一點。

 

可以想像,在雙方交手初期,南軍一定會儘可能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把海空軍和電子戰等高科技戰爭手段發揮到極致。

 

大批朝鮮的飛機被摧毀在跑道上,僅有的幾艘海軍小船被炸毀在港口裡,平壤基礎設施遭精確打擊,核設施遭遇破壞……

 

這些都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此時恩恩唯一能做的就是藏在地下掩體裡不要出來,同時緊緊把控好內部領導集體的團結問題。

 

一旦在戰爭初期遭遇「斬首行動」或發生「內部矛盾」(起義、自立、清君側……),後面就不用打了,直接舉白旗就行。

 

這是南軍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戰爭初期朝鮮一定要把自己的精銳力量和戰爭潛力「藏好」,採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策略幹擾消耗南軍——18萬特種部隊此時就派上用場了。

 

暴雨不終朝。

 

巡航飛彈、精確制導炸彈這些都是極其耗錢的玩意兒,韓國大部分也都是進口的,數量有限。

 

朝鮮在戰爭初期就是要耗對手的血,拖字訣。

 

 

第二輪:北軍以拙破巧

 

「戰鬥力」有兩個概念:

 

1、攻擊能力

2、抗打擊能力

 

通常大家會比較關注「攻擊能力」,而忽視「抗打擊能力」。

 

毫無疑問,越是落後的國家抗戰爭打擊能力越強。

 

你沒聽錯。

 

只要朝鮮扛過韓軍的第一輪精確打擊,在「持久戰」裡,形勢極有可能發生逆轉。

 

對北方人民來說,發電廠炸掉、自來水廠炸掉、公路橋梁炸掉,都不是什麼大事。

 

不就是不用電嘛,反正朝鮮除了平壤其他地方本來就沒什麼電、人們家裡的電器也不多。

 

不就是把路和橋炸掉嘛,反正朝鮮人民也沒有車,日子該怎麼過怎麼過。

 

但韓國不一樣。

 

我們想像一下,朝鮮一輪飛彈、炮擊或特種部隊破壞,導致首爾地區的供電系統、自來水系統癱瘓,再炸掉幾座立交橋……

 

這將是怎樣的畫面。

 

斷電、斷水、交通堵塞,首爾人民會直接崩潰掉。

 

幾十層的高樓,爬樓梯嗎?

 

冰箱裡的食品,全部腐臭。

 

城市裡去哪打井喝水?

 

與慣看黑夜白天的朝鮮人民相比,韓國人民早就適應了現代科技社會,更像是溫室裡的花朵,對戰爭的殘酷完全缺乏心理準備。

 

穿鞋的怕光腳的。

 

一旦疏導不好,整個社會極易陷入混亂——富人攜帶大量資本乘機逃往美日甚至中國,中產駕車往釜山或者濟州島跑路。

 

這些都是可以想像的畫面。

 

另一方面,維持戰爭的成本對於韓國來說是極其高昂的——因為「養兵」費用的背後是「社會平均工資」、人均GDP。

 

韓朝雙方是30:1.

 

傷亡一名韓國軍人需要撫恤多少錢呢?

 

全國工廠企業停產一個月損失何止千億?

 

媒體再四處搜羅報導一些戰爭的慘狀,反對黨再給政府施加壓力……

 

再富裕的國家,也經不住泥沼戰的開銷。

 

更何況韓國的精華基本都集中在首爾仁川一帶的「首都圈」,離邊境只有幾十公裡。

別說朝鮮的炮彈真扔到首爾,就是聽幾個響,股市都可能崩盤。

 

太難了。

 

最後一點,韓國人對於朝鮮是「無欲無求」的;即便是攻入平壤,除了兩座大銅像還能搬走啥?

 

但百萬朝鮮人民軍和他們背後的千萬男女老少對於韓國則是心馳神往已久。

 

江南佳麗地,首爾帝王州,破城搶三天。

 

一旦邊境大開,朝鮮軍民必將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

 

 

第三輪:鹿死誰手?

 

 

一旦「三板斧」沒能把北方兄弟打趴下,壓力就會迅速來到了南方一邊。

 

此時擺在韓國面前的道路有兩條:

 

1、及時止損

2、死拼到底

 

我們先說第一條路。

 

北宋和遼的國力是差不多的,宋初和遼國打的那幾場大戰,也都是互有勝負、各擅勝場。

那麼為什麼宋朝還要給遼供歲幣呢?

 

給遼點也就罷了,連西夏也給?

 

因為在北宋的國家財政體系中,給遼和西夏兩國的歲幣只佔其財政收入的1%左右(一說5%~10%)。

 

問題不大。

 

而如果與遼和西夏開戰,逞一時之快,那帶來的軍費將是天文數字,怎麼填都填不滿的。

 

北宋的君臣們一想,唉,算了,小不忍則亂大謀,花錢消災吧。

 

這往往是現代富裕政權面臨光腳強盜時不得不算的「經濟帳」。

 

 

最後我們來分析「死拼到底」這條路。

 

歷史上有很多國家是越打越強、愈戰愈勇的。

 

當首爾真的成了一片火海,韓國人民哀鴻遍地,一貧如洗,他們自然會拿起武器向侵略者復仇。

 

此時的南方軍民不會再因斷電、斷水、交通堵塞而發愁——他們也成了光腳的。

 

之前之所以會畏手畏腳,無非是投鼠忌器。

 

一忍再忍、在戰場上不想拼命,是因為回家後有幸福美好的生活等著。

 

當一切都失去的時候,真殺紅了眼要決生死,國力強弱是明擺著的。

 

就算是拼刺刀,人口也是2:1,身高也是1m7:1m6。

 

北軍是無論如何都贏不了的。

 

好文推薦,點擊圖片閱讀

好文推薦,點擊圖片閱讀

關注今日解局

就可以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韓戰爆發時,朝鮮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所以,雖說統一是整個朝鮮半島的共同訴求,但朝鮮和韓國都想掌握最終話語權。此後,朝鮮和韓國在邊境線上的衝突不斷升級,最終就導致朝鮮內戰爆發了。然而,同樣是背後有著超級大國支持,韓國的表現卻讓人直呼大跌眼鏡,戰爭才打響三天,其首都漢城便失守了。
  • 韓戰爆發時,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迄今為止,依然分為朝鮮和韓國的朝鮮半島之所以仍保持著軍事對峙的局面,正是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和美國對於朝鮮半島的分割。三八線不過,對於朝鮮半島的人民而言,這種由於大國紛爭導致的人為分裂顯然是痛徹心扉的。因此,在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之後,朝鮮人民就開始了風起雲湧的統一行動。
  • 誰給青瓦臺施了咒:韓國前史
    我們前文也講過,日俄戰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沙俄一直想要一塊朝鮮的地盤,和日本發生衝突,日本人拼了,跟沙俄打了起來。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徹底控制了朝鮮。 5年後爆發了韓戰,我們在這篇文章中詳細寫了《遠東韓戰往事》大家可以看看,其實韓戰真正運動戰打了不到一年,戰線就基本維持在了38線附近,四國六方在那裡各自使盡各種招數,基本沒啥明顯進展,只是把三八線從一條直線打成了一條彎線。最先不想打的是美國,覺得這場仗一點意義都沒,想和談,所以讓印度人出來協調,說是不想打了,要不停戰?
  • 韓戰的贏輸
    朝鮮和韓國,雖然在領土上各佔半島的一半,但都宣稱擁有整個半島的主權,是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朝鮮《憲法》明確寫道:「南朝鮮地區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南朝鮮同胞在內的全朝鮮人民的神聖職責。」韓國《憲法》則表述為:「大韓民國的領土為韓半島(朝鮮半島)和其附屬島嶼。」金ri成呼籲建立獨立的朝鮮,在冷戰大背景下越來越不符合美國的政策方針。
  • 韓戰初期威風凜凜,後來又被美國打趴,北朝鮮戰力到底如何?
    ,將朝鮮半島按三八線分成兩個部分,由美國和蘇聯分別管理,於是就形成了南朝鮮和北朝鮮,而南朝鮮其實就是之後的南韓。也就是說,南韓和北朝鮮之間的矛盾從這一刻起就註定了,兩邊都希望自己完成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在發生了2000多起爭端後,韓戰終於爆發,在戰爭初期北朝鮮軍隊威風凜凜,幾乎快把南韓趕下了海,但是後來美國介入戰爭後北朝鮮軍隊又被打趴了。從勇猛善戰到不堪一擊,在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 憲政與民權幫日本打贏了甲午戰爭
    因此,我們能不能和日本打,能不能打贏日本,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就講講「近代國家的形成」。首先,我想給近代國家一個定義,什麼樣的國家才算近代國家?民眾對國家認同及其效忠,就是人民認同自己的國家,願意為國家付出自己的一切,並且是一個廣泛的社會動員體制。我們再講下國民國家,這個在日本提得很多,在我們國家提得非常少。
  • 朝鮮和韓國,有可能統一嗎?
    到了1945年,日軍即將投降的檔口,蘇聯出兵朝鮮,向滿洲和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這時候就涉及到另一個參戰國美國的利益——蘇聯該如何佔領朝鮮半島?美蘇兩國該如何劃分勢力範圍?朝鮮半島的南北日軍,該向誰投降? 最終,三八線作為雙方協議的結果,成為了兩國戰後勢力的劃分範圍。
  • 從歷史上看:朝鮮和韓國為何分裂?究竟是人禍,還是歷史必然性
    說起韓國和朝鮮,這兩個我們國家的東亞鄰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相信大家都知道朝鮮和韓國以前是一個同一的國家,至於為什麼會分裂成現在這樣,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1945年2月4日,在蘇聯領土上的克裡米亞半島上,雅爾達市裡的裡瓦幾亞宮內,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三國元首分別代表美國、蘇聯和英國三個國家在這裡共同制定了二戰之後的世界新秩序。
  • 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中國和蘇聯都說自己贏了,為什麼?
    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就迎來了一次事關生死的大考驗,這是新中國必須要過的一關,只有過了這一關,新中國才能獲得世界的認可,中國也才能真正的立足於世界
  • 韓戰籤訂停戰協定,為何南朝鮮拒絕參加?
    由於中國在戰爭中打敗了美國,和西方世界兵戎相見,這使得我們在一些外交問題上不得不繼續依賴蘇聯。抗美援朝對於我們中國的意義,我就不需要多贅述,這一仗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同時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華民族從此站了起來,不要再用老眼光來看待中國。
  • 朝鮮半島是怎麼分裂成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朝鮮半島分裂。那朝鮮半島為啥會分裂呢?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在古代歷史上,朝鮮半島是一個完整的統一的國家,但因為跟中國是鄰居,中國在清朝末期之前都很強大,是世界上絕對的大國強國,所以,一些小國就主動依附中國,變成中國的藩屬國,每年還要向中國進貢。中國就成為這些國家的宗主國,就像帶頭大哥一樣,要保護這些小弟。
  • 朝鮮半島戰爭專治各種不服!
    和平猶如陽光和空氣,平時誰也不知道它們的珍貴和不可或缺,真到失去以後才留下無盡的嚮往。例如現在的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等國百姓,大概最希望的是和平吧,遠比什麼民主自由人權重要得多,估計現在不打仗了,讓他們做狗都願意。 國已不國,昔日的高樓大廈變成了今日殘垣斷壁,安樂的人民四處流浪淪為難民,恐怖襲擊幾乎日日發生,這殘酷的景象似乎教育不了朝鮮和韓國,互不服氣。
  • 是誰打贏了官渡之戰?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奠定了北方統一的基礎,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那麼當然也就是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這個回答不能說不對,但不夠全面。我的觀點是,只有漢獻帝加曹操這樣的組合,才能打贏官渡之戰。公元200年春,袁紹率軍主動向曹操發起進攻。當時,曹操駐軍官渡,與之對抗。
  • 【歷史】雪珥:韓國的甲午印記&假如當年清國贏了甲午戰爭
    僅有一處提及甲午戰爭  沒錯,我其實並不是來看韓戰,而是試圖尋找甲午戰爭的遺蹟的。  非常不幸,想像中韓國應該充滿了甲午戰爭的各種紀念地,卻幾乎無所發現。甚至,在如此眾多的各色文博機構,包括戰爭博物館、近代史博物館中,這場改變了朝鮮半島、東北亞乃至整個世界的戰爭,居然——似乎消失了!
  • 朝鮮專題 | 王毅:爆發戰爭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行
    「中國同意」背後的貓膩    沒有「中國同意」,美國單方面空襲朝鮮核設施有好些難題沒法解決——韓國被打爛了怎麼辦?日本、韓國抗議造成核汙染怎麼辦?索賠怎麼辦?群情激憤怎麼辦?……有了「中國同意」,這些都可以往中國頭上推:這是中國同意的,這裡有中國的利益,你有帳找中國算去……美國可以置之不理一走了之諒你也沒辦法,中國可跑不掉。
  • 韓國「神劇」坦克打飛機,《西部戰線》神奇腦迴路,結局亮了
    該片講述了本是農民卻被拉去當兵的南韓士兵和只在書上見過坦克的北朝鮮士兵,為了爭奪能左右戰爭命運的機密文件而展開危險對決的故事 。他們決定調派「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國軍隊驅趕至釜山一帶攻佔了90%的韓國土地同時 著名的仁川登陸戰正在醞釀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了無數次的談判《朝鮮停戰協定》成功籤署
  • 蔣亞平|朝鮮核危局筆記和斷想
    此等動作,或曜日驚空,或地動山搖,小小寰球,遮不住誰的耳眼。世界地緣政治,亙古不變就是弱肉強食。當代似有變異,即便弱者若擁有核武器頃刻由弱變強,不是老大也算老大。誰擁有核武,誰似乎就多幾分安全。於是,凡覺國勢不安被他人覬覦之國,但有可能必拼全身氣力一心追核。另一方面,都當「老大」都頤指氣使,這個世界無人做主亂作一團,又哪有和諧?所謂一國安全,往往就是他國的不安全,千百年有史為證。
  • 金鐘五:韓國最能打的將領!
    韓國上將金鐘五金鐘五經過短暫訓練後,就被派去太平洋戰場。他表現不錯,一年後晉升為少尉,當了排長。沒多久,日本投降了,美國在地圖上畫一條線,就把朝鮮半島分成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各自成立了政權。金鐘五回到韓國,韓國正值組建軍隊之時,立即把他招入部隊。
  • 本次中印對峙,到底誰輸誰贏?
    那麼,本次中印對峙,到底誰輸誰贏了? 可以說是雙輸,因為雙方都有傷亡。不但印度官兵死亡了20人,中方也有傷亡,特別是解放軍戰士,每一名官兵的生命都非常寶貴,每一名解放軍戰士的犧牲,都是重大損失。 ▲鎮守西疆的中國將士也可以說都贏了,因為雙方止住了刀兵,沒有釀成更大災難。若是戰端開啟,便難有贏家。從這個角度來說,雙方都贏了。
  • 美國吹牛逼稱能同時打贏中俄兩場戰爭!網友們怎麼看?
    文章分析的結果仍然是美國能夠同時打贏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兩場戰爭,或者接近打贏。筆者認為,別吹牛皮了,美國任何與中國或者俄羅斯的大規模戰爭,都不會取得勝利,只能使美國一蹶不振,喪失霸主地位。 一、美國的兩場戰爭針對的是中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