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戴笠只是副局長,那麼局長都是誰呢?細數軍統局四名正牌局長

2021-03-05 度度論兵

黃埔六期肄業的戴笠雖然爬的很快,但是畢竟在黃埔系中資歷淺薄,1937年4月,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黨務調查處」和「復興社特務處」合併組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職務由CC系大佬和中統的創始人陳立夫擔任,戴笠只能任職第二處處長。所謂強扭的瓜不甜,戴笠跟一處處長徐恩曾爭權奪利互不相讓,一度把早期的軍統局鬧個烏煙瘴氣。

到1938年春,抗日戰爭已經全面打響,為了避免內耗集中力量對日諜戰和改善情報工作,蔣介石決心把軍統局分家,徐恩曾的第一處獨立出去組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也就是正式出現了「中統」。而留下來的部分沿襲了「軍統局」的招牌,繼續以陳立夫為局長,戴笠晉升少將副局長「主持工作」,因此軍統的第一任局長應當是陳立夫。

陳立夫在國民黨內資深權重,戴笠也不好公開頂撞,因此局面很是尷尬。直到1938年8月,蘭州行營主任賀耀祖調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這位湘軍元老是早期蔣介石比較信任的雜牌出身將領,中將加上將銜的。並且與黃埔系無甚瓜葛,所擔任的職務又是軍統局名義上的領導,由他兼任軍統局長再合適不過了,於是戴笠迎來了自己的第二位掛名上司。

網絡文章紛稱此時賀耀祖就是「侍從室主任」之職是不正確的,第一,並沒有侍從室主任這一專職,因為「委員長侍從室」分為三個處,第一處主任才是軍事幕僚長的角色,稱「侍一處主任」。第二,賀耀祖是1940年4月接替張治中,正式接任侍一處主任的,在此之前他已經擔任軍統局長快二年了。

因此,由侍一處主任兼軍統局長的規矩,是在1940年形成的,抗日戰爭大戰正酣,軍統和中統兩個特務機構的情報源源不斷,均需要上呈到侍從室處理。其中軍統的報告需要呈送侍一處第二組,中統的報告則呈送到侍二處第四組,因此,由第一處主任兼軍統局長也方便表面工作流程,反正就是個掛名局長。

賀耀祖的軍統局長一直做到了1942年底,這是有佐證的,當年4月1日賀耀祖攜夫人以「局長」身份參加了軍統「四一大會」並發表講話。直到12月份因為私放飛往延安的蘇聯飛機,觸怒蔣介石遭到免職,同時也失去了軍統局長這個名義職務。

在賀耀祖之後擔任侍一處主任的,是浙軍出身的林蔚,是為第二次出任此職,此公為人謹慎並且工於心計。但他同時也是陳誠「土木系的四大金剛之一,鑑於陳誠和戴笠並不融洽的關係,蔣介石並未明確林蔚兼任軍統局長,此間大約有一年多的空窗期,反正也不影響什麼

1944年2月起到抗戰勝利,蔣的「八大金剛」之一錢大鈞再次出任侍一處主任。按例兼任了軍統局長的職務,成為了戴副局長的第三位頂頭上司,當然,錢大鈞也不插手軍統的具體事務,但是戴笠的孝敬是少不了的,此公既貪財又好色。

隨著軍統勢力的不斷膨脹,蔣介石對戴笠也是不太放心的,抗戰末期專門成立了自兼組長的「五人小組」來秘密監控戴笠和軍統局,四個成員分別是錢大鈞、胡宗南、唐縱和宣鐵吾。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成員,居然是戴笠的第一密友胡宗南,蔣介石的權謀之術,即便今天看來,也足以令人毛骨悚然。戴笠1946年摔死後,暫時代理軍統局長的則是原「主任秘書」鄭介民,他後來因為成為首任「保密局長」(二廳廳長兼),是為第四任軍統局長。

相關焦點

  • 國民政府軍統局局長—戴笠
    戴笠因得到蔣介石的信任,長期從事特工與間諜工作,曾負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情治機關軍統局並擔任副局長(但為實際領導人)與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主任。其所領導的軍統局行動,殺死、迫害許多異議分子、中共及民主黨派人士,日本人及與日本人合作的漢奸,甚至是中國國民黨內蔣介石的政敵。
  • 軍統真正的老大, 戴笠都要敬他三分, 死後葬在八寶山!
    現在我們只要說到間諜、情報,我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物就是戴笠局長,戴笠,國民黨軍統局頭號人物,他的手下有著十幾萬的情報人員,幾乎遍布了中國每一個地方
  • 國民黨軍統局中唯一的女少將 深得戴笠、毛人鳳寵信
    「特訓班甲班」共招收四十人,每個人都由戴笠親自考核,後來名噪一時的毛森、張毓中、葉文昭、倪永潮都在其中。在考生的檔案中,戴笠發現了同是江山人的姜鶴根,他馬上把她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興致勃勃地與其交談起來。姜鶴根中等身材,五官端正,沉默寡言,給戴笠很好的印象。在對她的一番問話之後,戴笠覺得她既有女人細柔的特性,又兼具男子的剛毅性格。
  • 毛人鳳和戴笠是怎麼死的?
    戴笠從無到有地創立了軍統這個龐大的情報帝國,但是後來卻因為資歷不夠不足以擔任軍統局長,只能以副局長之銜實際掌控和領導軍統,因此人稱「戴老闆」。戴笠與軍統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是「戴笠即軍統,軍統即戴笠」,戴笠在則軍統在,戴笠亡則軍統亡,這並非虛言,戴笠一死,軍統便被迅速分割、裁減了。
  • 軍統局副局長戴笠,和他的女人們
    在戴笠擔任軍統局副局長後曾下過一條規定,就是「軍統特工不能結婚」。可實際上,這條規定只適用於一般的軍統特工,並不適用於軍統的外圍人員,也並不適用於軍統的二、三級組織人員。為何戴笠會訂下如此這麼滅人慾的規定呢?其實這也是戴笠根據當時軍統局的工作性質決定的。我們都知道,當時軍統人員的工作內容是涉及到國民黨軍事機關的重大情況,甚至是生死存亡的。
  • 軍統頭子的四角關係——戴笠死後,毛人鳳與鄭介民、唐縱的爭權史
    抗戰勝利以後,全國人民呼求自由民主, 要求裁撤特務機關,戴笠就謀劃把軍統組織 化整為零,當時戴笠想攫取海軍司令的寶座,而將軍統化身、滲透到各地的警察局, 準備在內政部成立警察總監部,用以消化軍統特務。毛人鳳1946 年 3 月,戴笠飛機失事以後,陳立夫、陳果夫以及陳誠都在設法打擊軍統勢力,從而發展自己的勢力,而康澤、賀衷寒等人也想裁減軍統,鞏固自己的權力。民主黨派更是一片罵聲,此時的軍統組織四面楚歌。
  • 蔣介石用來鉗制和監視戴笠的秘密武器,「軍統智多星」唐縱
    特務處最早的組織架構是:處長戴笠(黃埔六期),副處長鄭介民(黃埔二期),主任秘書唐縱(黃埔六期),這就是後來並稱「軍統三駕馬車」的元老級人物,分別也是軍統內部浙江幫、廣東幫和湖南幫的首領。蔣介石與戴笠在我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統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戴笠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得以逐步把軍統打造成為令人談虎色變的巨大地下組織,高峰時期內外勤人員超過5萬,直接和間接掌握的特務武裝更是數字驚人。而實際上,蔣介石從特務處成立之初,就已經籌劃安排了對戴笠的鉗制和監視,以防其脫離自己的掌控,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湖南唐縱。
  • 戴笠死後,毛人鳳資歷平平為何成了局長?鄭介民、沈醉還是太嫩了
    1946年,戴笠去世後不久,軍統改組為保密局,原主任秘書鄭介民在競爭中戰勝唐縱,成了第一任局長。
  • 暗殺、破壞、策反:軍統特工在淪陷區的鋤奸戰
    1943年,美國戰略情報局局長威廉·多諾萬(右)訪問重慶,軍統局副局長戴笠(中)與國民政府駐美大使館副武官蕭勃(左)與其合影除了鐵血鋤奸行動儘管復興社在抗戰前期的鋤奸行動中屢立戰功,但這畢竟是一個半秘密性質的團體,在黨內外曾多次被反對派冠以「法西斯組織」之名進行抨擊,調遣行動亦多有不便,例如戴笠的「特務處」就不得不掛靠在陳立夫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不等同於後來的軍統)名下。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抗戰爆發後,無論是戴笠還是蔣介石都希望特務組織能早日正規化。
  • 戴笠軍統四大金剛都有誰?
    作為軍統局的一位高級領導和實際負責人,保密是他工作的必要前提。  他負責的軍統局主要職責是收集情報和刺殺,這兩項工作對保密要求都很高。不過這些事並不需要他自己動手,軍統局是一個龐大的機構,一般就暗殺來說,很多時候針對不同的對象還要成立特別行動組。  裡面的成員都像敢死隊一樣,做著有去無回的準備。
  • 軍統局戴笠,有沒有一顆愛國之心?
    戴笠,黃埔六期騎兵科學員,他經常出現在我們耳邊,被我們熟稱軍統特務頭子,但是他對我們也很陌生,神出鬼沒,迷一樣的經歷,就連死亡都撲朔迷離
  • 軍統女少將姜毅英,終生不忘戴笠恩情,活了98歲,孫女是臺灣名模
    戴笠覺得姜鶴根身上既有女人細柔的特性,又兼具男人的剛毅性格,如果能夠將姜鶴根訓練培養成特務的話,那麼完全可以派上用場。就這樣,戴笠對姜鶴根多了一些關注,並自作主張為姜鶴根改名為「姜毅英」。或許,此時的戴笠未曾想到,姜毅英日後會在軍統特務組織中混得如魚得水,不僅成為自己身邊的大紅人,而且還當上了軍統特務組織中的唯一一位女少將,真的成為了「女中豪傑」。那麼,軍統女少將姜毅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有著什麼樣的傳奇經歷呢?她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 戴笠死後,毛人鳳與鄭介民、唐縱的爭權史
    抗戰勝利以後,全國人民呼求自由民主,要求裁撤特務機關,戴笠就謀劃把軍統組織化整為零,當時戴笠想攫取海軍司令的寶座,而將軍統化身、滲透到各地的警察局,準備在內政部成立警察總監部,用以消化軍統特務。1946年3月,戴笠飛機失事以後,陳立夫、陳果夫以及陳誠都在設法打擊軍統勢力,從而發展自己的勢力,而康澤、賀衷寒等人也想裁減軍統,鞏固自己的權力。民主黨派更是一片罵聲,此時的軍統組織四面楚歌。
  • 蘇聖雄:1939年的軍統局與抗日戰爭
    此機關前身為1932年初成立的三民主義力行社特務處,由戴笠主持。1932年9月,軍事委員會成立調查統計局,以陳立夫為局長,下設三處:第一處處長徐恩曾,專責黨派調查;第二處處長戴笠,負責軍警調查;第三處處長丁默邨,主管郵電檢查。三民主義力行社特務處歸併於該局第二處。
  • 戴笠與陳儀為何有不共戴天之仇?
    戴笠與蔣介石  得到老蔣倚重後,戴笠的地位就象股票拉起的一根大陽線,他本不過是一個軍統局的局長,兼職中較高的也就是財政部緝私署署長。郭部長一聽打了個急愣,收回請柬:「那麼,我還是去吧!」  軍統與陳儀結怨  抗戰初期,封疆大吏、福建省主席陳儀,卻與戴笠結下深怨,成了死對頭。
  • 1939年的軍統局與抗日戰爭
    1932年9月,軍事委員會成立調查統計局,以陳立夫為局長,下設三處,第一處處長徐恩曾,專責黨派調查;第二處處長戴笠,負責軍警調查;第三處處長丁默邨,主管郵電檢查。三民主義力行社特務處歸併於該局第二處。1938年8月,調查統計局改組,三處分立為三個情報組織,原第二處擴大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由侍從室主任賀耀組兼任,戴笠任副局長而身負實權。
  • 軍統超級女殺手孫格齡,用美色誘殺抗聯名將,被蔣經國拋棄當窯姐
    餘秀豪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哈爾濱市警察局局長。雖然外面非常寒冷,但是屋裡卻異常暖和,這名女子走進屋後脫掉外套、帽子和圍巾,頓時露出一張美麗的臉蛋來,她高高的身材,白白的臉龐,尤其是一雙眼睛十分迷人,因為她的眼睛略有發藍。
  • 戴笠不死,中國革命可能推遲十年
    除了機組人員之外,一共有九名乘客,其中一人身份顯赫。當他們在空中飛行時,沒有雷達的飛行員從無線電中獲悉上海正值暴雨如注,於是轉飛南京,結果南京也是滂沱大雨、雷電交加。空軍派出四架飛機導航,但云層太低,無法與專機取得聯繫。下午一點多,專機發出「正在降落」的信號之後,便與地面失去了聯繫。
  • 軍統上海站站長王方南,真正身份是什麼,為何能夠帶領特工起義
    隨後毛人鳳冷冷地問道:這些人都上海界的名流,為什麼不去臺灣,如果想留在上海,那就是為共產黨效力?毛森在其旁,搭訕到:不走就將他們全抓起來。王方南,1906生於湖南,家中比較殷實,一直在求學。一直到1930年,加入了國民革命軍,後來被中央陸軍學校錄取,在學校期間參加了復興社,畢業之後認識了軍統的一位大將——周偉龍,讓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