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主導建立的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被媒體稱為「印太小北約」,意在圍堵中國
◆ 新三邊聯盟突出了盎格魯-撒克遜血統,或將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骨架
文/李敦球
拜登政府今年初上臺後,不僅全盤繼承了川普的「印太戰略」,更強化了其對華戰略競爭的內涵,並將「印太戰略」升級為美國的頂層戰略。
根據以往的規律,美國一旦鎖定主要對手,就會集中力量應對。「印太戰略」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旗艦」,必然會不斷被建構和充實,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美日印澳和美英澳兩個框架。
美日印澳四國機制又稱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這一機制是2004年印度洋發生海嘯時提出的,3年後安倍晉三重啟該機制,但在一次聯合軍事演習和一輪對話後再次轉入休眠狀態,直到2017年川普政府又將其激活,此後拜登政府繼續對其進行了強化。
2021年3月12日,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首次舉行首腦峰會(線上)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致力於建設一個「自由、開放、包容、健康、以民主價值觀為基礎、不受脅迫限制的地區」。9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主持了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第二次首腦峰會(線下)。從美方公布的峰會內容和成果中可以解讀出兩點重要信息:一是坐實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拜登政府上臺後,先把非正式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提升至首腦級別會晤,未來將走向各層級的年度與定期會晤,一步一步將這一機制坐實;二是拓展四方合作內容和領域。以前四方對話側重安全領域合作,如今要根據形勢發展和需要納入應對疫情、氣候變化等內容。
美國一直想把四國機制坐實,將其作為「印太戰略」的依託,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
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是2021年9月15日正式宣布建立的,被媒體稱為「印太小北約」。新的安全架構包括了軍事、外交,深化信息技術共享,推動安全和防務科技、產業基地、供應鏈深度融合等內容。這個新聯盟的第一個倡議,是在18個月內動員美英澳三國技術與海軍等團隊,支持澳大利亞建立核潛艇部隊。新三邊聯盟突出了盎格魯-撒克遜血統,或將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骨架。
美主導建立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意在圍堵中國,它和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一樣,可能是一個「開放的框架」。美國印太地區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2021年11月19日在出席一場論壇時宣稱,「亞洲和歐洲國家遲早也會加入進來。」
「印太戰略」下的四國機制與三邊聯盟是什麼樣的關係?
其一,二者是美國實施「印太戰略」最重要的兩大核心骨架,各有側重。有分析認為,其中三邊聯盟是最為核心的機制。
其二,二者可能實現並聯或對接,協同推進「印太戰略」。日本推動二者連接的動力最強,它希望以履行所謂的同盟義務為名,加強與澳大利亞、英國等的軍事合作,更多地參與地區安全事務並藉機向海外派兵,嘗試突破和平憲法。
其三,四國機制與三邊聯盟是「印太戰略」的基礎,未來「印太戰略」還可能涵蓋美韓、美日等諸多雙邊聯盟,「五眼聯盟」及「民主十國」。美國可能會在「印太」區域內拉攏東協、環孟加拉灣諸國,從「印太」區域外引入歐盟、北約等勢力。美國正試圖將這些不同的組合打造成其主導下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完整聯盟體系,以實現多種機制疊加聯動,寬領域、全方位圍堵中國。
(作者為曲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特邀高級研究員)
監 制 | 楊 越
編 輯 | 喻千桓
如有收穫,請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