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華澳報》8月25日發表了富權的題為《為何民進黨人要瘋狂圍剿馬英九?》的文章稱,蔡英文和民進黨「圍剿」馬英九,是因為馬英九的言論打中了他們的痛點。內容摘編如下:
馬英九最近很活躍,出席以至舉辦了多項活動。其中在「八二三炮戰」62周年紀念日前一天,以馬英九基金會名義舉辦的「臺灣地區如何轉危為安」研討會,馬英九在致詞時引述了國際危機組織2020年6月至7月的報告指出,6月的《危機觀察》報告將臺灣海峽列入政治安全情勢重大惡化地區;7月的報告也指兩岸局勢依舊緊張。馬英九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
打中民進黨「痛點」
對外關係向美傾斜,「聯美抗陸」使得臺灣地區捲入大國鬥爭,這些正是讓臺灣地區瀕臨險境的禍因。對此,馬英九譴責蔡英文聯美抗陸的行為,自以為是「棋手」,但可能會變成中美博弈的「棄子」,引發臺海戰火,讓臺灣地區成為兩強鬥爭下的犧牲品。
馬英九翌日在出席郝柏村追思會時,又趁熱打鐵,再次批評民進黨和蔡英文,以「不到文字協議」的藉口硬說「九二共識」不存在,這是昧於事實的狡辯。馬英九指出,「九二共識」得來不易攸關人民禍福,值得大家珍惜。
出席「臺灣地區如何轉危為安」研討會的資深學者、前政務官及退役將領,也從不同角度批評民進黨及蔡英文當局,由於背棄「九二共識」,不但使得兩岸制度性聯絡機制「停擺」,而且還導致臺海局勢緊張,陷入戰爭邊緣,對2360萬臺灣民眾的生命安危極不負責任。
馬英九等的言論,義正詞嚴,火力甚猛,打破了從2019年以來國民黨被民進黨「摁著打」的悶局,讓國民黨人及其支持者出了一口悶氣,因而連連叫好,甚至有人聲稱,如果2024年馬英九再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會將手中的選票投給他。
正因為馬英九的反擊,讓沉醉於此後國民黨將會衰竭不起、民進黨將會「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民進黨人驀然驚覺,馬英九仍然具有戰力,而且他的言論也是打到他們的「痛點」,因而就全面反撲,從蔡英文本人到一般的民進黨從政黨員,都赤膊上陣,「圍剿」馬英九。
蔡英文氣急敗壞
得到卓榮泰等人暗助,要與鄭文燦爭奪民進黨「2024」出線權的賴清德,不放過這個可以為自己在黨內「加分」的機會,聲稱臺灣地區人民本來就不接受「一國兩制」,馬英九活在過去,製造臺灣地區內部分歧,「這比戰爭還恐怖」。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和陸委會也發出新聞稿,加入「圍剿」馬英九的「戰團」,火力全開。
蔡英文和民進黨「圍剿」馬英九,是因為馬英九的言論打中了他們的痛點。實際上,民進黨拒絕拋棄「臺獨黨綱」,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引發臺灣地區民眾普遍憂慮,擔心將會引發臺海戰爭。而在2019年以來,蔡英文為爭取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扭轉自己民調低迷的不利局面,就大打「恐中反中」牌,將臺灣地區民眾的這種心理壓制下去,而國民黨也無力反擊,因而歪理幾乎成了「真理」,並迷惑了不少民眾,讓他們對「臺獨」將會危害臺灣地區的安全喪失警覺。而蔡英文當局更是意圖利用此「有利社會環境」,繼續以「切香腸」方式,循序漸進地推動「法理臺獨」和「事實臺獨」。但就在此時,馬英九卻冷不防地揭穿蔡英文的圖謀,從而提醒民眾,「臺獨」將會引發戰爭,蔡英文們眼看自己一年多來精心搭建的虛假幻象被馬英九所打破,當然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氣急敗壞地進行「反擊」了。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此次前往金門出席「八二三炮戰」周年紀念活動,「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專程陪同,這讓蔡英文受寵若驚,並因此而產生幻覺,以為倘是民進黨當局宣布「臺獨」而引發臺海戰端,美國必然馳援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的愛將、曾任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的羅致政聲稱,在「八二三炮戰」之前,臺美籤訂共同防禦條約,美海軍第七艦隊因此可調入臺灣海峽,解放軍渡海攻臺難度倍增。而AIT今年首次有處長級的出席公祭,這表示,「美國沒有忘記這段歷史,現在雖然沒有條約,但臺美關係如同共同防禦的盟友,軍事合作一直都在,過去不公開,不代表以後不公開,有時甚至刻意高調一點,就是一種訊號,告訴大陸,如要主動開火,美國一定幫助臺灣地區守護安全」!
美國撐腰只是幻象
但是,馬英九等人的言論卻讓酈英傑此舉的潛臺詞破功。可見民進黨人是既自怯又自大。自怯的是,擔心真的會有戰爭,打破其「臺獨」美夢;自大的是,以為有美國的撐腰,就可以為所欲為。
其實,就連蔡英文當局自己,對美國是否可靠,也是心中無數。就以羅致政所列舉的「八二三炮戰」為例,美國當時是避免直接與解放軍交手的。當解放軍開炮時,原來停泊在金門島料羅灣的美國軍艦全部開動,撤出料羅灣,跑得遠遠的。
這被軍史專家解讀為毛澤東是在進行「火力偵察」,測試美軍執行臺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底線及程度,結果就從美國軍艦的行為判斷,美國並不願直接介入兩岸戰事,美國並不是真心支持臺灣當局到底的。甚至「臺美共同防禦條約」的本身,就有條款規定倘臺軍要對大陸用兵,必須先經美國批准。
當然,現在與60年前的時空背景並不一樣,但美國對因為「臺獨」而引發的臺海戰爭的態度,不會主動介入,仍然是一樣的。因此,儘管川普籤署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支持臺軍參加環太平洋軍演,但兩年一度的本年度環太平洋軍演已經於8月17日舉行,卻沒有通知臺灣地區軍方參與,就折射了美國對臺灣當局的「軍事援助」是口惠而實不至。而臺灣地區防務部門也只能是以「爭取以觀察員的身份,優先以人道救援以及觀摩聯合計劃的作為等項目為主」來自圓其說。
因此,馬英九的言論也是打破了「美國軍事馳援」的幻象,蔡當局的「玻璃心」也被打碎了,當然惱羞成怒,將自己的尷尬及不滿,全部發洩在馬英九的身上。
微信編輯 | 姜濤
微信審核 | 田欣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