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戴旭: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主張抓住挑釁的機會打一下!

2022-01-01 尖端1號

大校戴旭: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主張抓住挑釁的機會打一下!

大校戴旭說:「正是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才主張,要抓住外部挑釁的機會打一下,鍛鍊一下軍隊,為以後的中國軍事發展,培養一批有實戰經驗的軍事骨幹。」

戴旭,一個敢說真話,而被老百姓評為最喜歡的軍事戰略家之一。戴旭之所以提倡,要抓住外部挑釁來打一下。一方面是為了震懾一下外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我軍的戰鬥素養。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中國現在已經強大了起來,但幾十年的和平環境,難免讓我們的警惕性降低。如果長此以往,戰士們對戰爭,可能也會產生畏懼的心理。而我們國人所需要的,是堅韌頑強的抗爭精神,是逢敵必亮劍的精神。所以,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一直戰爭不斷,但最後都因為足夠強大,而打敗了敵人。而近代以來,我們主張和平,雖然受過越南與印度的挑釁,但我們始終是「點到即止」,並未對他們下狠手。可倘若我們一直這樣,會不會讓外國人認為:我們只敢嘴上說說,卻不敢真的動手呢?

所以戴旭覺得,我們應該找個合適的時機,讓他們明白——中國絕對不是好欺負的!不要等到敵人衝進你房間打你,你才知道回擊。受到挑釁,我們就應該讓他們明白,敢惹中國,最終只能是自討苦吃!

第二,我們需要經歷一些實戰,才能鍛鍊出更多的名將。比如《亮劍》中的孔捷,他是「鐵三角」中,唯一上過朝鮮戰場,跟美軍對戰過的軍人。正是那次實戰,孔捷才發現:美軍也並非浪得虛名,他們的武器先進、軍隊反應也十分迅速。

孔捷經歷了這次戰爭,在軍事素養方面,顯然就高過了李雲龍和丁偉。所以,實戰才是提高軍事能力的唯一辦法。

但自從抗美援朝以來,中國軍隊已經很久沒再打仗了。這其實,並不利於提高我軍的戰鬥能力。因為學習再多的軍事理論,卻不能實操,終究是紙上談兵。如果上了戰場,戰士們難免生疏。

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歷史,從歷史人物的興衰中,吸取經驗與教訓——勝不驕、敗不餒、懂得居安思危,才是常勝之道。

相關焦點

  • 戴旭再被列為靶標,遭遇境內外聯合攻擊
    3,美國不重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理念,他們只看重經貿利益。4,不要大張旗鼓跑美國面前說「我要取代你和超越你」。5,不要與美國套近乎,更不要試圖與盟友套近乎。6,要承認美國是世界「老大」。7,你炫耀「技術共享」是「小偷」,你談「網際網路經濟」是「關公面前耍大刀」。8.美國是玩戰略高手,千萬不要讓美國對你玩戰略。
  • 戴旭:2017年中日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結局、後果
    近日,央視7套軍事欄目 ,講武堂節目,戴旭在分析美國的大戰略時一針見血 ,確認美國對中國實施軍事包圍的戰略 ,警醒國人不要麻木 。並提出中國宋代 、明代、清代最終滅亡都是因為沒有重視武備的發展 ,沒有對危機來臨有準確的判斷。貪圖享樂,醉生夢死,最終給民族帶來大劫難 。
  • 戴旭:韓戰美國傾盡全力參戰的真正原因!
    本文內容節選自戴旭大校最新著作《戴旭與美軍「中國通」的戰略對話》——國內首次中美軍官面對面「觀點碰撞」的出版物。
  •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中國整裝待發,為什麼印度卻突然決定不打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中國整裝待發,為什麼印度卻突然決定不打了1987年5月,我軍巡邏隊在邊境進行日常巡邏時,發現印度軍隊公然越過了實際邊境線,在中印邊境上建立了軍事哨點,準備隨時進攻。
  • 放心,中印打不起來,因為1962年中印戰爭有一個最大秘密
    我們不討論具體原因和結果(因為國內不公布,我也不好說),但由於貌似比6月份的事情還嚴重,很多自媒體分析說很可能要打仗了,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原因嘛,各種各樣,但有一條很重要,就是印度主動想發起「決戰」。  嚇唬誰呢?呵呵呵呵,扯吧。  很多人這麼分析,當然有道理,但是我早說過,這次中印之間不會有戰爭,主要理由在我7月8日的《放心,中印打不起來》中已經說過了。
  • 機不可失——抓住靈性進化的機會
    一隻阿米巴蟲只是在湖裡浮著——它不會竄起來說「我是只阿米巴蟲」。它只是水的一部分——你都不知道它在那裡。還不光只是一隻——幾百萬種微生物都在那裡。但不要以為它們沒有自己的個體性。它們有自己的個體性,有它們自己的團體,會互相發動戰爭,會為生存而戰,它們在尋找新的棲居地,擴展自己的「業務」。如果它們進到你的身體裡,你就中招了。
  • 戴旭: 中國正被有計劃地推進大規模戰爭的核心!
    本文摘自戴旭即將出版新書《C形包圍II:Q形絞索》100年前的歐洲戰爭——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老列強同歸於盡,美國最後參戰坐收漁利,基本上不勞而獲地成為世界老大。這個美夢誘惑著美國的戰略家在21世紀初,在亞洲複製這一模式。但規模要大得多。因為中國不僅已被核武器完全包圍,還被恐怖主義和常規軍事基地團團包圍。
  • 王牌飛行員「蔣三盔」晉升大校 履新正師級參謀長
    蔣佳冀的王牌生涯與他敢想敢做的性格密不可分,他信奉「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定下目標,則咬定不放,始終瞄準實戰創新戰法訓練,帶領團隊展開自由空戰、實彈打靶、常態化夜航等高難科目訓練和戰法研究……「遺憾的是,我只能為祖國犧牲一次!」不僅是空戰技藝高超,蔣佳冀在面對外敵時更能果敢出擊。
  • 「美軍艦再闖我領海,建議撞沉它」
    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戴旭:「在我們的領海,不允許美國軍艦橫行」。
  • 【入圍視野】中國不想打仗 但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
    高價進口俄羅斯石油,就是為了拓寬石油供應渠道和加快儲備量破解馬六甲困局,防止戰爭來臨被戰略封鎖,保證戰爭機器的運轉。究竟是什麼樣的形勢出現,才使得國家如此急迫的備戰呢?下面就這個問題結合戴旭大校的演講來分析一番。米爾網 www.miercn.com
  • 面對美國瘋狗一般的挑釁,中國為啥置之不理?
    動手也不是,不動手就會給美國得寸進尺的機會,的確很難辦,但也不是沒辦法。我就罵還回去,而且保持全程錄像,不給你栽贓的機會,還要讓全世界都看到你尋釁滋事的醜態。美軍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專挑我們無法直接回擊的邊緣地帶挑釁,盼著你血湧腦門把他飛機打下來。
  • 因為愛孩子,所以恨教育
    因為愛孩子,所以恨教育。這是茅衛東老師幾年前說的,盜用過來作為微信的籤名。這句直擊心靈的話,得到很多朋友的認可,也讓我對教育和未來越來越擔憂。醜小鴨學校的詹大年校長說自己做了40年教育,發現前30年都是錯的。深有感觸,我做了30多年教育,發現自己前20多年也是錯的。
  • 就是十艘航母開來,也填不平南海的海溝!
    中美軍艦最驚心動魄的較量,發生在2018年的「十一黃金周」。當時我「蘭州號」從後面和左邊接近「迪凱特號」,該艦擅闖我南沙群島領海。按照美國海軍的一份聲明,「兩艘軍艦相距不到45碼」。對軍艦來說,40碼和貼在一起沒區別;直接逼近對手到41碼這樣的危險距離,頗有種當年蘇聯人「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氣勢。這說明人民軍隊有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信心與決心。
  • 美國到底是為了什麼非要跑到越南去打仗?還一打就打了20年
    這本來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因為中國這邊國共內戰又要開打了,而蔣介石急著圍剿解放軍,所以就把北越的武器、兵力還有糧食全調去中國。而南越這邊也好不到哪去,因為英美兩國都認為越南應該要還給法國才對。看到這裡,你說越南生不生氣啊,明明就是我自己的國家,就你們幾個大國說瓜分就瓜分,那我算什麼。於是胡志明在8月22日就直接搞個了新政府,並要求保大帝退位。
  • TPP已「死」 美專家:中國已抓住巨大機會
    美國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之後,中國領導人已抓住巨大機會,亞太自貿區可能成為聯繫亞太地區、促進其發展的前進方向。 TPP已「死」  中國已抓住巨大機會  或現全球性拐點主持人:中國領導人在APEC演講中強調自由貿易,我們來看看現在TPP的情況。
  • 恍然大悟:這才是大陸遲遲不武力收臺的驚人真相!
    而其實,由於咱們中國人信奉「兵者,詭道也」,講究虛虛實實,更講究「重器不示人」,所以我們總是對本國的軍事實力缺乏了解;加上又有公知言論推波助瀾,難免心裡打鼓!那麼到底如何呢?中國武力統一臺灣,美國會參戰嗎?敢參戰嗎?關於這一點,解放軍大校戴旭就曾就釣魚島這個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作出過詳細講解,請看以下視頻。
  • 馮學榮:兩個不想打仗的大國,為何還是打了起來?
    既然雙方都不願開戰,怎麼最後還是打起來了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要知道在日本侵華戰爭最初的兩三年裡,美國奉行的是「孤立主義」。 什麼叫「孤立主義」呢? 「孤立主義」的意思就是說:你中國和日本打仗,關我美國屁事,我才不管你們死活。
  • 毛主席:「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為什麼印度要打我們」
    於是就有了那句名言:「我想了十天十夜,總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麼要來搞我們。」不是老人家自己想不通,是他不敢相信尼赫魯為何走了這樣一招「臭棋」。二戰之後哪個政治家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哪個不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武林高手,結果你打了一招三腳貓的功夫,那我不得懷疑你是不是故意露怯,然後留著什麼後招來陰我?甚至軍委開會的時候主席還不能堅定,問大家:「他尼赫魯真想打仗啊?」
  • 中印邊境再次爆發衝突,前來蓄意挑釁的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加勒萬河谷地區主權歷來屬我。印邊防部隊出爾反爾,嚴重違反兩國有關邊境問題協定協議,嚴重違反中印軍長級會談共識,嚴重損害兩軍關係和兩國人民感情。我們要求印方嚴格約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會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
  • 中印45年首傳第一聲槍響,9月7號發生最新衝突
    其實,在衛星圖像全天候全覆蓋已經非常普及的當今時代,只要對比一下之前和之後的位置,就很容易判定到底誰越線!這就是底氣所在。所以我相信我們西部戰區的說法真實準確。先來看看中印各方的說法,然後我們再分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