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在2025年趕上中國現有發展水平嗎?印自家網友回答的太過扎心

2021-02-23 一號哨所
  印度作為中國鄰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常年就以「超級大國」自居,更是時不時就要和中國做一番對比,不過這回,在對比中國的時候,卻遭自己網友一針見血地扎心吐槽。  此前,有外國網友在美版知乎上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能不能在2025年達到中國現有的發展水平線?其實從這個問題中大約就能猜到,能問出這種問題的除了印度自家的網友也沒誰了,畢竟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下面,所有回答幾乎都是一片倒地認為印度沒有這個能力。  比如一位外國網友就表示,快醒醒,這是中國,不是巴基斯坦,印度想要在2025年趕上中國根本就不可能,除非中國出現像是美國一樣的那種爆炸性的災難,但是這根本就不可能,當然,印度如果能夠保證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每年都有超過10%的增長,那或許印度網友還能在有生之年看見這個事實。    這就是赤裸裸地嘲諷印度應該和巴基斯坦相比,而不是中國,畢竟中國和印度現在的發展確實是天壤之別,特別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上,中國作為唯一一個經濟依然是正增長的國家,和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新冠病毒蔓延的國家,經濟從第一季度開始就沒有任何正增長。  所以說,網友有時候確實更能夠認清形勢,也只有那些被洗腦的印度網友才會覺得印度能在2025年趕上如今的中國發展水平。  再說了,如今距離2025年只有4年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印度還要恢復2020年新冠病毒造成的社會經濟崩塌,以及到如今都沒有解決的農民抗議,印度這位網友怕不是在做夢吧!    而且就說軍事能力,目前中國大多數裝備以及幾乎都替換成了自己研製的裝備,而印度依然大片大片的外國裝備,雖然已經訂購了不少印度的國產裝備,但是這些一是還沒有交付,二是國產化程度也不高,想在4年就完成,怕不是在做夢。  另外,前幾年印度軍費那是眼看著增長的,然而到了2021年到2022年的軍費預算中,卻僅僅只增長了百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是印度軍隊自己軍事實力夠了,不需要了嗎?並不是,主要原因就是沒錢。  從另一方面來說,印度這回的軍費還不知道是從哪裡湊出來的,畢竟就印度如今那扣了吧唧的模樣,想要繼續大手筆的恢復軍費,是在是有點為難人。    所以在這個問題下面一位印度網友的評論就十分一針見血了,回答得那叫一個扎心,讓印度幾乎是無地自容。  原話大概是這樣的:「即便到了2030年,印度也不可能趕上中國。」這段話中還涉及到了這位網友謾罵印度政府的語句,就不翻譯過了。  當然還有更扎心的話,就是一位外國網友所說,或許印度不僅在2025年趕不上,在2035年,甚至是2045年,印度也不會趕上中國的。

突發!印度山洪爆發,已致數百人死亡,中國北鬥卻引起熱烈討論

美權威發話:狠狠抓住中國這三個弱點,俄羅斯專家用一句話嘲諷

被美國踢出探月計劃,俄羅斯稱將會獨自登月,俄專家:或中國有關

孟加拉試駕光輝,不買殲10C和梟龍?外網友揭露,萬萬沒想到

若如美所說真爆發核戰爭,俄羅斯站哪邊?俄專家的話令中國人清醒

相關焦點

  • 美版知乎: 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網友: 15年內趕上中國都渺茫
    他們的發展戰略已經成功地使6億人擺脫了貧困(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世界上還有比這更能推動人類發展進程的嗎)。我對印度的人物並不熟悉,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大部分人還處在貧困之中。其次,我也沒發現印度在「高科技」領域領先中國的印象。
  • 印度入侵西藏已23天,公然叫板中國!卻被自家網友打臉「廁所都不夠,還想打中國?」
    還有比這更坑爹的嗎另外,印度的主戰坦克名叫「阿瓊」由於技術不過關阿瓊坦克研製了整整40年。。造出第一輛實地測驗時跑起來像袋鼠一樣一跳一跳的。。局座張召忠評價阿瓊坦克:「中國可以買來幾輛做打靶訓練。」太損了啊。。
  • 印度核武器水平究竟怎樣?能威脅到我國嗎?看完踏實了
    核武器是目前來說打擊力度相對強大的武器裝備,而印度就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最近幾年來,印度在中印邊境頻繁挑事,不僅我國邊境的日常工作受到其幹擾,而且就連我國正常範圍的軍事部署工作印度都要出來幹涉,印度的頻繁挑釁行為一度讓其他國家產生疑問,印度屢屢挑事,憑什麼?有核武器就了不起嗎?
  • 你只看到美國封殺中興7年,卻不知道他們真正怕的是2025年的中國
    到了這一步中興後面的發展再也阻擋不住中興在通信領域深深紮下了根在2000年,網際網路贏來了一波寒冬就連華為的業績也遭遇大幅跳水任正非在這時還寫出了更重要的是美國說對中興施行禁運的時間不多不少恰好是7年也就是到2025年這是一個相當微妙的時間點大家或許還記得前段時間,咱們國家發布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叫做《中國製造2025》
  • 印軍商店將禁售中國商品,從民用到軍用,印度別為骨氣閃了腰
    從錫亞琴冰川到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該部在印度有超過3500家店鋪。軍需商店部出售超過5000種不同的商品,約有400種商品是進口的。其中,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企業,包括馬桶刷、紙尿褲、電飯煲、電水壺、三明治機、吸塵器、太陽鏡、女式手提包、筆記本電腦以及桌上型電腦。有網友稱,印度連這些常用的生活物資都需要進口,那麼印軍突然禁止銷售中國商品,印度製造能滿足得了印軍和民眾的日常需求嗎?
  • 所羅門總理的這個理由讓蔡英文感到「太扎心」!
    但所羅門外長卻回答說,該國還在評估。言外之意是,我可不敢保證臺所關係不變。因為就在他到臺灣之前,索羅門群島派到中國大陸考察的該國跨黨派議員訪問團才回到所羅門,而且該團透露出的積極訊息是:應該與臺灣「斷交」,而與中國的中央政府建交。想「續費」維持「邦誼」,這是蔡英文當局最想做,也只能做到的手段,但這一做法,最終還是被索羅門群島的外交官「打臉」。
  • 【境外】印度首條高鐵開工 採用新幹線技術 印媒配圖卻用的和諧號
    日本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希望我們向他們學習,同時也加強合作。說起來,印度高鐵項目的競標就搞了好幾年,角逐主要發生在中國與日本之間,2015年時中國一度率先取得了印度高鐵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競標。但是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3日,同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訪印度期間,印度方面表示將選擇「貸款政策更為優惠」的日本提案。
  • 外媒: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據美國白宮官方網站報導,當地時間2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通電話。另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稱,這是自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美印領導人首次通話。兩人談論了地區安全問題又提到了所謂「四國聯盟」。  就在莫迪和拜登通話的同一天,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了一篇名為「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 面對又黏又硬的印度,中國怎麼辦?
    儘管輿論一直在跟進事態進展,但仍然有很多疑問等待回答:印度會對中國發動戰爭嗎?印度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為什麼印度會抵制中國?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百萬莊通訊社【識見】高端訪談欄目邀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為大家講述一個全方位的印度,解析中印關係未來發展。
  • 外網網友討論中國2025年的海軍實力,400艘戰艦4艘航母
    中國經濟的崛起,使該國得以大幅增加軍費開支,而且軍費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卻沒有提高。事實上,中國的國防預算在過去的十年裡增長了大約6倍,重點發展現代化的戰鬥力量和力量投送能力的建設,中國海軍更是發展的重點。《外交官》雜誌的一份報告稱,到202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可能將擁有400艘軍艦並擁有3至4艘航空母艦。
  • 印度還有多久可以趕上中國?(深度長文)
    印度有這樣的實力嗎?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首先需要了解印度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要了解印度的經濟實力如何?國家發展戰略是什麼?印度打算如何實現其國家戰略?第三,要了解印度和中國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聯。下面我們來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 印度入侵西藏已26天,公然叫囂和中國戰爭!來看看印度實力到底怎樣?
    還有比這更坑爹的嗎另外,印度的主戰坦克名叫「阿瓊」由於技術不過關阿瓊坦克研製了整整40年。。造出第一輛實地測驗時跑起來像袋鼠一樣一跳一跳的。。局座張召忠評價阿瓊坦克:「中國可以買來幾輛做打靶訓練。」太損了啊。。
  • 中國攻克世界經濟的咽喉要道,日本印度韓國新加坡這四國扎心了!
    然而,中國卻做到了,間接繞開了荷姆茲海峽,相當於攻下全球能源海上咽喉,也切斷了美日歐印等的「命根子」!那麼,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呢?12月2日,阿聯駐上海總領事拉世德·卡姆茲表示,「中國已超越印度成為阿聯最大貿易夥伴國,兩國2016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近700億美元。」「我們擁有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以及龐大的、連接世界的航空與海上運輸網絡,可以幫助中國的產品進入海合會國家的市場,進而進入非洲、歐洲市場。對於中國而言,阿聯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港口。」中國對地區市場的出口中,有六成是以阿聯為樞紐。
  • 臺灣綠營開始圍攻德國,等來的卻是扎心回應
    結果卻等來了德國方面扎心的回應。針對臺灣所謂「德國突然刪掉臺灣『國旗』」一事,德國外交部7月13日表示,外交部官網上從未使用過所謂的「臺灣『國旗』」,並非突然撤下。「臺灣駐德代表處」也澄清說,臺灣欄位本就未顯示「臺灣『國旗』」,根本不存在大陸「施壓」一說。
  • 印太局勢又緊張,歐盟會跟著美國跑嗎? | 風向
    丁一凡認為:印太戰略不是亞洲版北約,它起初只是由日本發起的一個經濟發展計劃,後被美國接管,用於孤立中國,但日本與印度不會全力支持印太戰略。鳳凰網《風向》:歐盟是否計劃引入印太戰略?人們會想回答,當然是俄羅斯,但事實上是法國,因為法國在加勒比海、南太平洋、印度洋和歐洲都有領土。所以法國的時區分布比俄羅斯更廣。王義桅:(對鬱白)所以你們也可以加入APEC咯?鬱白:我們試過,試過。王義桅:就像土耳其加入歐盟一樣嗎?
  • 中印邊境對峙進入第9個月 印媒:印度比中國差太遠了
    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日前表示,中印在邊境上格局未變,雙方部署的軍隊都沒有減少,印度陸軍將不會消減部隊數量。納拉萬表示,印度陸軍此前從縱深地區撤軍,被眾多印度媒體過度解讀。實際上,他們只是前往訓練場所,並沒有真正的撤軍。他強調稱,中國軍隊也撤離了訓練區,該地區距離邊境有500-1500公裡。因此,在摩擦區域,中印雙方的部署強度依舊沒有降低。
  • 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印太「四國」正在走向進一步的聯合。「四國」有可能通過建立軍事同盟來阻礙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
  • 解放軍有「青龍刀」,印度網友出大招?
    據印媒報導,在8日的通話中,印軍官員質疑解放軍用「野蠻武器」對付他們,但中方卻表示,攜帶的近戰武器(類似於「關公刀」)是中國武術文化的一部分。這一回答一下子刺激到了印度網友脆弱、敏感的小心臟。刀妹總結了一下,發現他們的聲音大致分為三派:一是大放厥詞派。
  •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印太戰略
    但究其本質上來說,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無非是以』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為依託的印太版『北約』。一山不容二虎。隨著近年來,中國在經濟、軍事上的發展,美國對中國愈發忌憚。對於這個自詡「世界警察」的國家而言,它怎麼能容許在印太地區出現另一個「大國」威脅自己的主導地位。因此川普在任期間推出了「印太戰略」。
  • 中印邊境對峙進入第9個月,印媒:印度比中國差太遠了
    在談到未來的形勢時,納拉萬宣稱印軍已準備好應付任何情況,部隊的士氣很高,同時也表示希望通過對話來達成解決方案。雖然印度軍方高層在邊境問題上態度強硬,但印度媒體卻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印度《經濟時報》15日報導稱,長達數月的邊境對峙,使得印度本就不充裕的國防預算更加緊張,因為印度軍方不得不採購諸如彈藥、冬季被服和輕武器等,這筆錢預計將超支100億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