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2021-02-14 新浪軍事

        據美國白宮官方網站報導,當地時間2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通電話。另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稱,這是自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美印領導人首次通話。兩人談論了地區安全問題又提到了所謂「四國聯盟」。

  就在莫迪和拜登通話的同一天,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了一篇名為「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的文章,俄媒稱,所謂的「印太四國」正在走向進一步的聯合,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 「四國」有可能通過建立軍事同盟來阻礙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

  俄媒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將「印太四國」轉變為真正的軍事聯盟,首先將意味著印美關係的重新定格。兩國實際上將從夥伴變成盟友。  目前,一些國際問題觀察家已經開始將「四國」稱為「小北約」,如果在形成真正的軍事聯盟,那麼俄羅斯和中國將同做出反應。這也是中俄為了加強自身國家安全並確保東北亞和東南亞的穩定。

  據了解,所謂的「印太四國」是由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組成的多邊安全協商機制,旨在所謂「印太地區」牽制中國。對於美印頻繁在背後耍「小動作」,欲借所謂「四國聯盟」對抗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明確表示,中印關係需要兩國共同維護,印方應同中方相向而行,維護兩國關係大局。(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印太「四國」正在走向進一步的聯合。「四國」有可能通過建立軍事同盟來阻礙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4日強調,四國密切合作,對於推進維持和強化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極為重要。四國結盟會導致俄中軍事同盟?而美印結盟促成亞太版北約的建立,已經對地區安全局勢構成新的的威脅。雖然美日印澳四國無法對中國形成實質性的威脅,但四國在非軍事領域上的互相勾結,也可能會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
  • 美日印澳四國同盟好像呼之欲出,中國真的很危險嗎?
    最近,美日印澳外長在日本召開四國安全對話會議,核心議題是中國。一時間,輿情洶洶。好傢夥,光一個美國就夠中國忙乎了,現在人家四國要聯手合圍中國,中國豈不是四面楚歌,危機四伏嗎?這裡面的三國,美日印,都是世界大國,都不是中國用一支偏師就可對付的,尤其是美國,世界老大,力量超強。
  • 美日印澳啟動「馬拉巴爾2020」軍演 銳評:雷聲大雨點小,影響力有限
    對加強美日印澳四國防務合作能起到多大作用?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為您深入解析。今年在美國的撮合下,「馬拉巴爾」演習變成了美日印澳四國聯演。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認為,今年這場四國聯演雷聲大、雨點小。今年的「馬拉巴爾」四國海上聯合演習,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一是陣容層次低。美日印澳上一次的印度洋聯演是2007年,當時美軍出動了兩艘航母、兩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和一艘核潛艇,印度也出動了自己的一艘航母。
  • 兇險:日印聯盟成形,中國周邊到底還有多少軍事聯盟?
    大家應該知道,就在印度軍隊入侵中國洞廊地區期間,為了表示對印度的戰略支持,美日印在印度洋上舉行了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馬拉巴爾2017」,此前日印還籤署了《日印防衛裝備與技術轉移協定》和《日印秘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進行技術和情報共享,兩國還計劃2018年舉行聯合反恐演習,加強反潛戰合作。由此你還認為印度在中國洞廊邊境的入侵行動是偶然的嗎?
  • 美國拉日澳印聊視頻,「團結制約中國」,日本搶頭陣,印度拖後腿
    此前川普政府在美日印澳「四邊對話」上傾注了頗多「心血」,2020年9月和10月,美日印澳四國外長已經舉行了兩次會議,一次在紐約一次在東京。此次是拜登任後針對構建「四國聯盟」的首次行動,以美國拜登政府為主導,強調和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團結制約中國」,幻想把印太地區變成絞殺中國的「修羅場」。美國開始布局,希望能在2月中旬舉行會談,不過這美日印澳終究不是鐵板一塊。
  • 兵韜志略|美日印澳加快軍事靠近,「亞洲版北約」雛形初現?
    此次澳大利亞重返「馬拉巴爾」聯合演習,既是四國防務合作機制深化的重要標誌,也是四國在軍事合作上邁出的實質性的一步,標誌著「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已經從外交層面向軍事領域拓展,也使得該機制從一個磋商和協調機制向一個事實上的戰略聯盟轉變,並成為了美國構建「亞洲版北約」的動因和基礎。
  • 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骨架
    美國一直想把四國機制坐實,將其作為「印太戰略」的依託,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    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是2021年9月15日正式宣布建立的,被媒體稱為「印太小北約」。
  • 宏國聚焦丨胡波:美國「印太戰略」趨勢與前景
    美國完全忽視中國在該地區的主權、主權權益及合理地位,在戰略上並不現實。特別是當代海權的競爭更多表現出一種戰略相持和戰略消耗,而非馬漢筆下的「決戰決勝」。就算美國能成功搞起一個四邊聯盟,在缺乏大規模戰爭進行洗牌的情況下,仍將無法阻止中國實力和力量的增長。因此,只要中國自己能保持持續的發展勢頭,提升綜合影響力和競爭力,美國「印太戰略」就不太可能實現其最重要的目標。
  • 【印太戰略】陳昕宇:美國對華戰略決策中的地緣政治因素與中國應對 ——以川普政府「印太戰略」為例
    [⑤]國外學界對川普政府「印太戰略」決策影響因素的認知與國內略有不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相比以前的戰略,「印太戰略」特別是「四國機制」更加注重區域的連貫性及其對地區和平的保障,跨洋國家的互聯互通是「印太戰略」的一個出發點。[⑥]第二,「印太戰略」的一個關注點是遏制中國在「灰色區域」的擴張,即以「開放、自由、法治」為準則,牽制中國在南海和周邊領海等「灰色地帶」的軍事行為。
  •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印太戰略
    但究其本質上來說,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無非是以』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為依託的印太版『北約』。一山不容二虎。隨著近年來,中國在經濟、軍事上的發展,美國對中國愈發忌憚。對於這個自詡「世界警察」的國家而言,它怎麼能容許在印太地區出現另一個「大國」威脅自己的主導地位。因此川普在任期間推出了「印太戰略」。
  • 莫迪給了印太戰略致命一擊?印度意外退出「四方安全對話」
    美國防長馬蒂斯在5月30日宣布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實際上提升了印度的地位,馬蒂斯還在此次香會上將印度捧為「印太地區的安全支點」。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還曾在2017年10月底提出「新南亞戰略」,要與印度建立「100年的同盟」。不過從過往的歷史來看,不要說百年同盟,能在10年內不鬧矛盾的同盟都很罕見。  面對送到嘴邊的糖豆,印度的選擇是:不吃這一套。
  • 銳參考 | 「亞洲版北約」沉渣泛起,這次狼真要來了嗎?
    而在2012年前後南海局勢升溫之際,當時盛傳的「亞洲版北約」的核心則變成了「美日同盟+N」——即所謂的以美國和日本為核心並引誘拉攏部分東南亞國家。近些年在美國提出「印太戰略」之後,「美日印澳」四國機制則成為目前這一階段「亞洲版北約」設想的重要依託。    而隨著近日澳大利亞正式獲邀參加今年的「馬拉巴爾」演習,「四國聯盟」的所有成員全部參與到了這個年度軍演當中。
  • 熱點 | 美印日澳在「馬拉巴爾」演習中聯手:能否構築圍堵中國的「菱形包圍圈」!
    尤其是,2018年美國重新確立「大國競爭」的思想之後,開始極推進其「印太戰略」。於是,希望藉助美國戰略布局來強化自身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印度和澳大利亞,也開始拋棄各自心中的怨念,聯手打造「印度洋+大洋洲」控制戰略。先是在2017年印澳兩國首次外舉行交部長和國防部長「2+2」對話會,到了2019年印澳舉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聯合海軍演習,而在2020年兩國籤署了《雙邊後勤支援協議》。
  • 日媒:美拉鎊日澳印籌劃前沿會議逐步推進印太戰略謀求牽制中國
    此平臺是《中國軍事》的衍生平臺,以彌補和防止《中國軍事》因一些問題而不能正常發布信息。在此小編向各位真誠的說一聲「謝謝,您們的支持」。本報記者 趙覺珵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程 凱● 孫 鵬最初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為應對地震和海嘯建立的「四國機制」如今已變為印太地區的「小北約」,多家日本媒體7日報導稱,美日澳印四國正就通過視頻舉行首次首腦會議展開協調,可能在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方面展開合作。
  • 【薛力】 「印太戰略」對「一帶一路」影響幾何?
    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11月的亞洲五國行在中國帶熱了「印太」一詞,研討「美國印太戰略」的會議此起彼伏。很難想像其他國家領導人的訪問會有類似效果。這折射出一點:美國依然是對中國外交影響最大的國家,雖然影響程度在明顯下降。那麼,如何研判「印太戰略」?首先,出於戰略文化與力量平衡兩方面的原因,美國(主要是共和黨建制派)需要這個戰略。
  • 吳懷中:安倍政府印太戰略及中國的應對
    安倍政府設想的印太戰略骨架, 主要是日、美、澳、印四國聯合的形式。因為印太能極大地兼容和對接澳、印兩國, 此兩國較早開始研究並倡議印太戰略概念, 都有不同程度的「印太內需」。四邊連線是當前日本認為比較容易整合和動用的資源, 在維護自由開放秩序、開展經濟競爭、經略海洋、制衡與約束中國等方面, 某些可聚合的公約數和共同點相對較多。
  • 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丨美國國防部長上任一周,接連同日韓澳印防長通話,美新政府印太戰略將如何布局?
    ,美新政府印太戰略將如何布局?而在之後的1月26日和27日,奧斯汀還相繼與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和印度國防部長辛格進行了通話,重申了堅不可摧的美澳聯盟的持久實力,強調了美印之間的防務合作。1月22日,美國會參眾兩院通過決議,給予奧斯汀年限豁免,他也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位獲得豁免並執掌五角大樓的退役將領。也是美國首任非洲裔國防部長。他在提名聽證會上曾表示,希望能讓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同盟關係「煥發新的生機」。
  • 「印太」地區安全秩序紛爭與中國的地區秩序願景
    在戰略實施過程中,歐巴馬政府致力於把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變成排斥中國的某種經濟集團謀劃,在安全上也日益強化以抗華壓華為目標的聯盟更新和力量部署,結果使這一本來帶有某種包容性特點的戰略設計日益走向了全面對抗的戰略實踐。
  • 印太局勢又緊張,歐盟會跟著美國跑嗎? | 風向
    近日,英國向東亞、印度洋地區派遣航母戰鬥群,欲借印太戰略之力對抗中國;另據報導,昨日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到訪臺灣……印太局勢再度升溫。此前法國等國也出臺了印太戰略,那麼作為一個集體的歐盟,是否會推進自己的印太戰略?是否會加入美國針對中國的包圍?就此鳳凰網10月15日特邀歐盟駐華大使鬱白與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丁一凡,就中歐關係進行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