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2021-02-17 奇蹟的車

美國在構建遏制中國的手段上一直不斷翻新,今個對臺軍售加大臺灣反制大陸力度,明個唆使南海周邊國硬抗中國,後個又對印度開放GPS軍事信號……總之,但凡和中國有丁點矛盾的國家,美國都使盡渾身解數進行拉攏。

美國還一直想拉攏印日澳三國在亞洲謀建小北約,以共同圍堵、遏制中國的發展。這個願望在最近初步「實現」了,雖然印日澳三國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和矛盾各不相同,三國對聯盟機制的訴求也不一樣,但為了自己的小算盤,三國同美國一起,還是進行了四國軍演,而美國也算是讓外界看到了謀建「亞洲小北約」的初步成果。

11月3-6日,美、日、印、澳共同參與的「馬拉巴爾」聯合海上演習在孟加拉灣進行,11月17日至20日間四國還計劃在阿拉伯海實施演練。

印度和日本媒體都對這次聯合軍演進行了大量報導,日媒更炒作,演練的目的就是為了制約中國。澳大利亞2007年最後一次參加馬拉巴爾演習,印度時隔13年後邀請它回來。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大波」號參加演習,展開反潛作戰和對空作戰等訓練。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4日強調,四國密切合作,對於推進維持和強化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極為重要。

四國結盟會導致俄中軍事同盟?

而美印結盟促成亞太版北約的建立,已經對地區安全局勢構成新的的威脅。

雖然美日印澳四國無法對中國形成實質性的威脅,但四國在非軍事領域上的互相勾結,也可能會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們希望,有關國家的軍事行動能夠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而不是相反。

此外,俄日存在領土爭端,日本可能會因為四國聯盟而變得強硬。另外,印度一頭扎進美國的懷抱,這對俄印之間的軍事戰略合作以及軍火貿易所造成的影響,更是俄羅斯所無法接受的。此外,日本新首相上臺後,對俄言辭更強硬。所以,有俄羅斯軍事評論員弗拉基米爾·帕夫連科11月5日表示,為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組成新「防衛」聯盟的威脅,俄羅斯和中國有必要共同做出回應。現在是時候提出建立俄中軍事同盟,以及「四國」聯盟如何威脅歐亞安全的問題了。俄方表示,對俄中的每一個威脅都將視為潛在的共同威脅,兩國將一起對抗威脅。

對於建立「中俄軍事同盟」的建議,中國可能不會接受,因為中國是一個不結盟國家,不會和任何國家結盟,但涉及到共同利益,中國會加強與某個國家進行合作。中俄就是這樣做的。中俄雖然沒有表面上的盟友關係,但兩國之間的軍事和政治等領域上的合作,早就觸及雙方的核心領域。例如,中國派遣軍隊參加俄羅斯最機密的「東方」戰略演習,俄羅斯幫助中國建立更加可靠的反導體系等等。近年來,中國和俄羅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多次在聯合國上聯手應對。

中俄雙方之間的戰略合作關係,實際上遠比美國和盟友之間的「同盟關係」更加密切,中俄默契配合,一樣能夠挫敗美國及其盟友的任何挑釁。美國所主導的四方聯盟,不會迫使中國重新考慮自己的戰略。中國現在只需堅持自己的發展方向,沒有必要搞美國利用軍事同盟稱霸世界的那一套。

虛張聲勢,各有算計

雖然美日印澳形成了四國聯盟機制,但日印澳三國都是在利用這個聯盟,這三國參與結盟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習慣中國崛起而感受某種「威脅」,同時又與中國崛起形成很現實的利益關係,中國是日、澳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他們是想在四國聯盟中,形成對中國的壓力,以在對華關係中處於取得有利地位。

澳大利亞在這個聯盟中的態度可以說並不堅定,因為其曾考慮與中國的貿易關係,退出了這個軍演,但澳方現在對中國實力增長感到不安,所以改變了立場。澳大利亞政治學家肯·莫克說,由於澳大利亞扮演著美國在太平洋的副警長的角色,這令其陷入巨大麻煩,澳須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超過10萬中國留學生在澳學習,且每年有大量中國遊客赴澳。受疫情影響及和中國外交關係緊張的影響,澳大利亞經濟正面臨30年來首次衰退。而一旦有一天,澳大利亞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加大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其退出四國聯盟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畢竟經濟增長對澳來說,或許更重要。

《印度戰略》雜誌顧問維奈·舒克拉稱,「印度並不想建立四國聯盟」。印度以前也沒有想過要邀請澳大利亞參加此次演習,但中印兩國發生邊界爭端後,其為了尋求外部幫助,迅速倒向美國,促使美日印澳首次聯合軍演得以舉行。而美國構建亞太版北約的關鍵就是印度,一場由印度當局為轉移國內焦點而挑起的中印邊境衝突,讓美國意外地獲得了拉攏印度的機會。這對美國來說是一箭雙鵰,既增加一個可以牽制中國的盟友,同時又可以阻止印度繼續靠近俄羅斯。而一旦中印邊境爭端緩解,印度又謀求獨立自主的大國地位,其也不太可能完全屈從於美國,這樣一來,其也可能弱化印在四國聯盟中的存在。

其實,中國沒有針對亞洲地區製造任何威脅,印度和日本只與中國有領土糾紛,這些糾紛目前沒有演變成戰爭衝突,三國均在在理性範圍內管控領土摩擦。澳大利亞更與中國沒有地緣上衝突,中澳關係緊張完全是因為澳大利亞跟著美國跑,找中國麻煩所致。而中國在與印日澳三國關係中的主動性很強,牽制它們與美國對華戰略目的保持距離的資源很多。所以,主動權還是在中國方面。(張志遠)

相關焦點

  • 兵韜志略|美日印澳加快軍事靠近,「亞洲版北約」雛形初現?
    10月19日,印度軍方發表聲明稱,澳大利亞將參加11月份美日印參加的「馬拉巴爾」軍演,這是繼10月6日美日印澳四國在疫情暴發後舉行首次面對面外長會談後「四國安全合作機制」框架下的又一重大舉措。種種跡象表明,美日印澳加速軍事靠近,那是否意味著「亞洲版北約」初見雛形?
  • 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如果舉行峰會,這將是朝著「四國」機制「制度化」邁出的新的一步——此項倡議是由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年10月初在東京召開的外長會議上宣布的。這位前國務卿說,該聯盟有能力「反擊」中國。日本外務省此前曾透露,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在首次電話交談中同意在所謂的「四個民主國家」框架內推動印太地區的合作。
  • 美日印澳四國同盟好像呼之欲出,中國真的很危險嗎?
    最近,美日印澳外長在日本召開四國安全對話會議,核心議題是中國。一時間,輿情洶洶。好傢夥,光一個美國就夠中國忙乎了,現在人家四國要聯手合圍中國,中國豈不是四面楚歌,危機四伏嗎?這裡面的三國,美日印,都是世界大國,都不是中國用一支偏師就可對付的,尤其是美國,世界老大,力量超強。
  • 美日印澳舉行「馬拉巴爾」軍演,印度態度改變耐人尋味
    這被認為是有著「亞洲小北約」之稱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軍事合作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一位匿名的印度地緣戰略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邀請澳大利亞參加「馬拉巴爾」軍演的決定「有一些象徵意義的成分」。法新社20日評論稱,所謂「四方安全對話」被吹捧為對抗中國崛起的一種手段,但在遏制或參與遏制北京方面,該集團常常因分歧而步履蹣跚。
  • 美日印澳啟動「馬拉巴爾2020」軍演 銳評:雷聲大雨點小,影響力有限
    對加強美日印澳四國防務合作能起到多大作用?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為您深入解析。表面上,美日印澳雖然在這次聯演當中站到了一起,但是仍然能夠看得出來,四國的內部並不協調。本來,日本和澳大利亞參演的熱情挺高,日本的「出雲」級航母,澳大利亞最新型的飛彈驅逐艦,儘管都準備好了,但是日澳兩國必須聽美國的。最終,今年的「馬拉巴爾」演習變成了一場最低配置的四國聯演,與美日印澳四國的軍事實力極不匹配。其實,這就是當前四國軍事關係的真實反映,明顯暴露了美印之間的「同床異夢」和利益分歧。
  • 美日印澳 | 四國「馬拉巴爾」演練海上封鎖,對我威脅有多大?
    日本防衛相岸信夫4日在記者會上,對海上自衛隊與美澳印三國海軍共同參加的「馬拉巴爾」演習的啟動表示歡迎。他說:「(演習)能夠由四國來實施意義非常深遠。今後也將追求防務部門間的合作。」岸信夫還強調:「四國密切合作,對於推進維持和強化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極為重要。」
  • 美日印澳舉行聯合軍演,劍指何方?
    劃重點1美日印澳四方今年將舉行「馬拉巴爾聯合軍演」並非偶然,演習將於11月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開始,具體怎麼演,目前四方都沒有透露,也不會透露,這是它們的軍事機密,但主要意圖和軍事目標指向是掩蓋不了的。
  • 美國拉日澳印聊視頻,「團結制約中國」,日本搶頭陣,印度拖後腿
    「好久不見」的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又開始湊在一起了,不方便見面沒關係,可以跨洋視頻啊!美國已向其他三國發出視頻會議的呼籲,會議的主題是「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面向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的合作」,簡單來說就是想辦法合著夥一起制約中國。「四國聯盟」也好,「四邊對話」也好,都是美國所認為近年來最硬核的可以圍堵打壓並限制中國發展的策略。
  • 軍事 | 咦,美日印澳馬拉巴爾軍演突然降格了,原來各懷鬼胎啊!
    文 | 笑 飲美日印澳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從11月3日開練,第一階段已經結束。
  • 日澳離軍事同盟還有多遠?
    兩國逐漸加強了在軍事演習和訓練、情報交換、應對裁軍、武器擴散等傳統威脅,以及反恐、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威脅,特別是軍貿領域,已逐漸成為日澳雙方合作的重點。日澳是美日澳印「四國合作機制」的成員國,同時也都是美國的重要盟國,無論是日本的《防衛白皮書》,還是澳大利亞的《國防白皮書》,都將對美關係作為本國對外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都與後者締結了安全聯合保障與軍事條約。
  • 兇險:日印聯盟成形,中國周邊到底還有多少軍事聯盟?
    大家應該知道,就在印度軍隊入侵中國洞廊地區期間,為了表示對印度的戰略支持,美日印在印度洋上舉行了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馬拉巴爾2017」,此前日印還籤署了《日印防衛裝備與技術轉移協定》和《日印秘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進行技術和情報共享,兩國還計劃2018年舉行聯合反恐演習,加強反潛戰合作。由此你還認為印度在中國洞廊邊境的入侵行動是偶然的嗎?
  • 美日印澳啟動馬拉巴爾聯合軍演 著眼地緣競爭 四方機製得以強化
    美日印澳四國海軍3日起在孟加拉灣舉行「馬拉巴爾」聯合軍演自11月3日起,著眼於印太地緣競爭的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美印日澳2020年度
  • 外媒: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另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稱,這是自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美印領導人首次通話。兩人談論了地區安全問題又提到了所謂「四國聯盟」。  就在莫迪和拜登通話的同一天,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了一篇名為「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的文章,俄媒稱,所謂的「印太四國」正在走向進一步的聯合,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 「四國」有可能通過建立軍事同盟來阻礙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
  • 日媒:美拉鎊日澳印籌劃前沿會議逐步推進印太戰略謀求牽制中國
    本報記者 趙覺珵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程 凱● 孫 鵬最初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為應對地震和海嘯建立的「四國機制」如今已變為印太地區的「小北約」,多家日本媒體7日報導稱,美日澳印四國正就通過視頻舉行首次首腦會議展開協調,可能在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方面展開合作。
  • 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骨架
    「印太戰略」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旗艦」,必然會不斷被建構和充實,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美日印澳和美英澳兩個框架。    美日印澳四國機制又稱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這一機制是2004年印度洋發生海嘯時提出的,3年後安倍晉三重啟該機制,但在一次聯合軍事演習和一輪對話後再次轉入休眠狀態,直到2017年川普政府又將其激活,此後拜登政府繼續對其進行了強化。    2021年3月12日,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首次舉行首腦峰會(線上)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致力於建設一個「自由、開放、包容、健康、以民主價值觀為基礎、不受脅迫限制的地區」。
  • 熱點 | 美印日澳在「馬拉巴爾」演習中聯手:能否構築圍堵中國的「菱形包圍圈」!
    而所謂的「大菱形包圍圈」中,印、澳兩國既想藉助美日「平衡中國」。但是印、澳不僅與中國有密切的經貿往來,同時兩國之間還有各種歷史積怨,比如澳大利亞反對印度發展核武器等等。所以,印度連續幾年拒絕澳大利亞參加「馬拉巴爾」聯合軍演的請求。結果,日本設想的「小菱形包圍圈」一直無人呼應,而「大菱形包圍圈」則一直缺少澳大利亞這個關鍵「點」!
  • 呂耀東:拜登政府與美日同盟的發展趨向
    未來美日同盟的「雙向義務」合作與日本的同盟「對等化」訴求將相伴發生、相互影響,並逐步內化於美日澳印「四國安全機制」及西方「盟友圈」構建之中。中日關係中固有的結構性矛盾加上中美關係的緊張狀態,使得美日同盟的對華針對性日益凸顯。美日兩國確認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公然侵害中國領土主權及國家安全利益,使得中美日關係進一步複雜化,並影響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 俄伊已在印度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秦安:中國暫時缺席並非常態
    二、去年中俄印度洋「海上安全帶」聯合演習情況2019年12月25日,伊朗軍方發言人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伊俄中三國進行的代號為「海上安全帶」的聯合軍事演習將於12月27日展開,為期4天,演習地點在印度洋水域。
  • 美日印澳東西超大軍演「鎖定」中國要閃擊突襲朝鮮?
    美日印澳東西超大軍演「鎖定」中國要閃擊突襲朝鮮?
  • 中俄會結成軍事聯盟嗎?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校研究性大學東方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認為:「俄中兩國目前正在研究未來軍事政治聯盟的形式。但不會像北約那樣成立形式和法律上的正式組織。」我認為中俄兩國只會是政治夥伴關係和準軍事聯盟而不是真正的聯盟,是因為中俄雙方各有打算,並沒有形成聯盟的政治基礎,而且兩國的利益關切度尚未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