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時無論人數優劣,我軍都絕不會後撤一釐米」

2022-01-23 環球網

10月8日,多家印度媒體「爆料」稱,在九月底發生在中國藏南地區的一起中印軍隊對峙事件中,印軍不僅「挫敗」了「越線」的中國邊防官兵,還短暫地扣留了其中幾人。9日晚,西部戰區官微轉載媒體報導對印媒的說法進行闢謠。在報導中,中國軍隊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印媒最近關於中國士兵「越線」被扣的炒作子虛烏有,與事實不符。此次事件,印方蓄意挑釁在先,歪曲抹黑在後,嚴重違反雙邊協議協定,責任完全在印方。而在《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走訪中印邊境一線的過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印邊境地區反蠶食鬥爭形勢的嚴峻。

在10月9日晚西部戰區官微對印度媒體報導的闢謠中,對9月底發生在中國藏南地區中印軍隊對峙事件的真相予以了澄清。文中援引中國軍隊消息人士的話稱,9月28日,中國邊防部隊按計劃對中印邊境中方一側東章地區進行例行性巡邏,中途遭遇印方無理阻攔,中方官兵堅決予以反制,在完成巡邏任務後返回。該消息人士表示,東章地區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邊防部隊在自己領土上組織巡邏完全合理合法。

《環球時報》2012年曾刊發本報記者前往位於西藏山南市錯那縣的東章地區採訪。在採訪中,當地公安邊防人士介紹稱,東章是一個反蠶食鬥爭相當突出的爭議地區。該地區最負盛名的景點東章瀑布的處境就是鬥爭形勢的一個縮影。據介紹,這座瀑布是藏族老百姓心中的一個聖地,許多藏傳佛教的信眾都會來到東章瀑布朝聖。以前,河上有座橋,中國居民可以過河到瀑布下親手接取聖水,但在2001年,越線的印軍把橋拆了,還在河邊設了一個哨點,從那以後,中國居民的活動就只能止步於瀑布前一公裡左右的地方。

東章瀑布 攝影:程剛

該地區浪波鄉的多果爾草場,位於一座牧草茂盛、坡度柔緩的邊境山。曾經,當地牧民夏季經常去那兒放牧,按當地牧民的說法,以前羊群可以放到那邊山腳下,後來印軍在山上建了個房子派幾個兵一守,那邊的山坡就去不了了,羊只能放到山頂,再過幾年,印軍又在山腳下壘了一圈石頭當工事,天天有兵把守,再去多果爾,中方的牧民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放牧了。

而印軍這樣的小動作,在中印邊境東中西線普遍存在。在《環球時報》記者近期前往中印邊境某縣採訪的過程中,當地一座邊境村的村民反映,印度軍民曾多次越線至該村附近活動,想要通過「刷存在」的方式,妄圖一點點蠶食中國的領土。一位村民稱,印度人的慣用伎倆就是在森林中的大樹和較大的石塊上用英文寫上他們的標語,意圖宣示這是屬於他們的地方。每當看到這樣的標語,村民們就會把印度人寫的內容全都抹掉,然後用中文寫上我方的標語。

一位不願具名的軍事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以南亞霸主自居的印度近些年來不斷在中印邊境地區製造摩擦,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假想敵」,幾乎將國內最精銳的部隊都布防在了中印方向。而中印邊境線多為未勘界立碑地段,意圖通過蠶食中國領土,在未來中印邊界談判中與中國討價還價的印度近些年還在不斷增兵壓境,在中印邊境地區小動作不斷,多次越過我方主張線活動,侵犯中國的領土與主權。

就在印度媒體妄稱逾200名解放軍越過中國藏南地區中印實控線,並被印軍短暫扣押後,大量疑似去年中印邊境西段對峙事件的新照片也在網絡廣泛流傳。一些照片顯示,大批被扣留的,鼻青臉腫的印軍士兵在全副武裝的解放軍隊列中間行走。還有一些照片顯示我軍邊防一線官兵用鮮血寫下請戰書和遺書。目前這些照片的準確來源還不得而知。

不過,一位駐守於中印邊境中線邊防某團的軍官的話也許能反映出我方捍衛領土的決心,該軍官日前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許多我方傳統的巡邊線,印度軍隊都會不時侵擾。印軍雖然在邊境地區有人數上的優勢,而且印軍中廓爾喀、錫克族士兵身體素質也還不錯,但是印軍的戰鬥意志遠不如我軍,在多起對峙事件中發現,當印軍人數佔優時,他們就會咄咄逼人,氣焰囂張,而一旦我方人數佔優,甚至雙方勢均力敵時,印軍的「攻勢」很容易就被瓦解。而我軍無論人數優劣,都絕不會在對峙事件中後撤哪怕一釐米。

在與多位邊防某營官兵的交談中,《環球時報》記者也強烈的感受到了我軍邊防一線官兵「寧可向前十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的英雄氣概。

邊防某營的一位參謀,因為英語水平出眾,所以在執行一些上山巡邏以及重要的邊境管控任務時,常會以翻譯的身份衝往最前線。他之所以為戰友所敬佩是因為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在執行任務前,都會在包裡裝上兩樣東西,一個是汽油,另一個則是國旗。他曾告訴戰友,帶上汽油是因為,如果自己倒下,也要拼盡最後一口氣把邊境線上的非法標識物燒掉,帶上國旗則是因為,即便自己倒下,也要把國旗插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的身體成為旗杆的一部分去宣示主權!

在中印邊境中線的採訪過程中,《環球時報》記者也曾親身感受到了戍邊官兵通過寫請戰書表達上一線決心的熱血氛圍。據了解,並非所有戰士都有上一線的機會,為了能夠調往一線,幾乎所有的戰士都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在某一線哨所,和加勒萬河谷戰鬥英雄的照片一同貼在牆上的,就有戰士們的請戰書,許多戰士在請戰書中寫道,「我請戰,到一線沒有界碑的地方,用我的身體站成祖國的界碑!」還有一位戰士在請戰書上寫出「為了祖國安寧,我早已做好犧牲一切的準備」的誓言。在反蠶食鬥爭最為激烈的邊防前線上,這些話已不單單是誓言,更是每個人以身為碑,以血築界的行動。

此前報導:

鈞正平批印媒:注重節操!

「印媒關於中國士兵『越線』被扣的炒作子虛烏有」

相關焦點

  • 這次中印軍隊對峙的東章地區,反蠶食鬥爭相當突出!
    在10月9日晚西部戰區官微對印度媒體報導的闢謠中,對9月底發生在中國藏南地區中印軍隊對峙事件的真相予以了澄清。文中援引中國軍隊消息人士的話稱,9月28日,中國邊防部隊按計劃對中印邊境中方一側東章地區進行例行性巡邏,中途遭遇印方無理阻攔,中方官兵堅決予以反制,在完成巡邏任務後返回。該消息人士表示,東章地區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邊防部隊在自己領土上組織巡邏完全合理合法。
  • 他是我軍第一夜戰高手,如果沒有犧牲,比許世友更牛
    熟悉軍史的人都知道,我軍從一開始就處於弱勢地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隊人數,都跟國民黨軍沒法比,因此,要以弱勝強,就必須不走尋常路,比如奇襲、夜戰
  • 中印對峙:4名中國軍人殉國
    請記住英雄戰士肖思遠對祖國的承諾: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我軍參謀陳鴻宇回憶當時現場:印軍從山崖後面冒出來,黑壓壓地擠滿了河灘。我們人數雖然少,可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 新局面:印度邊境撤退,美國進入南海,我軍給臺灣「拜年」
    最近中國附近並不太平,主要發生了三件事,來和大家聊聊印度撤了,原本在中印對峙地區,有很多這種臨時搭建的營地與防禦工事根據當時的衛星圖像,這類臨時營地遍布對峙地區,用來給士兵提供保溫和防禦場所如此快速果斷的拆除防禦工事,撤出軍隊,並不多見,說明談判終於達成協議中印此輪對峙,近一年,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
  • 洞朗對峙近60天,國際威望嚴重受損,國民自豪感受損, 國內外分裂勢力受到鼓舞,雙方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越來越明朗:印軍一開始也許是為了配合莫迪訪美,並佔便宜,吃定了中國不會因此敢於打仗;但是他已經做好了與中國打一仗的準備,甚至是想利用越境不撤的軍事行為,刺激和引誘中國開戰。並且印方堅定認為一旦開戰,印度必勝,可以報1962年的一箭之仇。
  • 世界上操一把也不會少一把的兵工鏟在這裡
    一戰時德軍曾大量裝備並使用。我軍陸軍人數是解放軍三軍人數中最多的,前蘇聯解體後目前也是全世界人數最多的陸軍。歷史上解放軍最早在軍事用途大範圍的使用鐵鏟是在三大戰役,之前都是打遊擊,地道戰不是解放軍而且也不算是大範圍。
  • 中美開戰架勢,紅旗9飛彈節骨眼上為何從永興島撤下?
    歐洲空中巴士提供的衛星圖像顯示,由於軍演等原因,永興島上的紅旗-9在7月12日南海仲裁結果之前就已經撤走。紅旗9飛彈節骨眼上為何從永興島撤下?紅旗9飛彈該不該從永興島撤下?紅旗9飛彈節骨眼上從永興島撤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請看至誠大兵我的觀察與分析。
  • 凜冬已至,與我軍對峙的印度部隊扛不住了,媒體曝光「求放過」
    據環球時報12月25日報導,負責在中印邊境西段與我軍對峙的「印藏邊境警察」(ITBP)部隊因扛不住高原的寒冬,其指揮員要求政府將他們調到後方執行國內安全任務
  • 為什麼兩個陸戰旅都在南海艦隊?
    在談到海軍目前的兵力部署情況時,尹卓表示,海軍下設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都設海軍陸戰隊,目前在南海艦隊設了兩個陸戰旅。資料圖: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南海雖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然而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汶萊都對南海部分海域聲稱擁有主權,除印尼外,另外四國都搶佔了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及其海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領導人都曾登上我國被其搶佔的島礁,升國旗宣示主權。菲律賓和越南還通過國內法,將中國的島礁及領海納入其「主權管轄」範圍內,還成立了相關的政府機構。尤其是前不久菲律賓與我國在黃巖島的對峙,最為讓國人難以忘懷。
  • 中印對峙倒計時追蹤(四):大批印軍正向中印邊境集結,疏散村民或為增兵準備;我解放軍再次大量調兵西藏,包含東風飛彈!
    在中國外交努力都做出之後,面對中印對峙,中國可能不會再保持耐心了,因為應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接下來,中國可能會採取各種手段來反制印度,儘早結束中印對峙。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越來越明朗:印軍一開始也許是為了配合莫迪訪美,並佔便宜,吃定了中國不會因此敢於打仗;但是他已經做好了與中國打一仗的準備,甚至是想利用越境不撤的軍事行為,刺激和引誘中國開戰。並且印方堅定認為一旦開戰,印度必勝,可以報1962年的一箭之仇。
  • 1987年中印邊境一次驚心動魄的對峙
    1987年發生的中印桑多洛武裝對峙衝突鮮為人知,這次對峙又是由於印軍對我國領土的蠶食行為所導致的。
  • 對峙細節再被揭!印度一線部隊已被授權開火,我軍默默做了兩件事!
    與此同時,印度軍方也絲毫不示弱,也公開了關於對峙衝突的更多細節。據印度邊境軍官透露,中印雙方在對峙期間的局勢十分緊張,一度有爆發衝突的風險。印度一線部隊甚至在衝突事件發生之後被授權自由開火。從這一細節中也可以看出,印度似乎想將在邊境強硬的姿態一直延續下去,以找回他們在對峙衝突真相被還原後丟失的面子。不過印度一味地強硬中方會一直忍讓嗎?
  • 我軍登島之日,就是反動派抱頭鼠竄之時!
    美國大選後,誰上臺當總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對臺戰略。這次美國總統的難產程度超乎想像,竟然一直拖延到了1月初還有各種爭議。這種複雜的局面,當然會影響我們的戰略決策!未來的美國,將陷入深度撕裂,一事無成是拜登任期的宿命。中美關係,不會比今天更糟糕,但是會比今天更複雜。
  • 抗戰中我軍機槍最多的團:調出100多挺後,仍然還有上百挺
    國府也不會給新四軍配齊武器,故而該軍編成時部隊所攜帶的均為自帶武器,其不僅數量少,而且型號雜亂,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土製槍。1938年初新四軍編成時,全軍共計轄4個支隊,10個團(其中1個為手槍團),以及軍部直屬部隊。
  • 對印度仁至義盡後,還有什麼選項?
    印度邊防部隊越界人數最多時達到400餘人,連同2臺推土機和3頂帳篷,越界縱深達到180多米。事件發生後,中國邊防部隊在現地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中方通過外交途徑緊急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對印軍非法越界行為提出強烈抗議和譴責。然而,印方不僅無視中方的善意和克制,拒不糾正錯誤,其官方人士和媒體還通過炮製各種站不住腳的理由,為印軍非法越界行為編造藉口。
  • 中印對峙最大的考驗來了
    據印媒報導,8月31日,印軍在班公湖以南地區、熱欽山口附近非法犯境時,曾經破壞過我國的監控設備。秋迪檢格拉哨所雖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但是,當地的自然條件惡劣到我們常人無法想像。因為在海拔5100米的地方,含氧量不足內地的一半,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風力常年達七八級,根本就不適合人類生存,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後很難進行物資補給。以前,這裡僅作為一個季節性哨所。
  • 班公湖對峙告一段落:中印撤軍,印度佔了大便宜?
    發出後,很多讀者給與了極大的關注,紛紛留言。大家認為「打狗棒不能放下」、「自己足夠強大才是王道」、「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可是,也有一些讀者說什麼「藏南問題還沒有解決」等等,看樣子他們並不認可印度在班公湖畔栽了的觀點。那也好,今天小編用「印度佔了大便宜?」來做標題,這下你們滿意了吧?1、2020年,中印邊境問題再起,吸引世界目光。
  • 李雲龍的部隊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兩件事:一是招兵買馬,二是籌備武器裝備
    人才來源於三種途徑:一是被吸引來的,二是被篩選出來的,三用重金挖過來。李雲龍身邊的人,和尚本是國民軍的,一聽說是李雲龍,就馬上同意跟他幹,這叫吸引來的;張大彪是在戰中表現很好,是篩選出來的;騎兵連的孫連長是用五挺機槍換來的。
  • 抗戰中我軍機槍最多的團:調出100多挺後,仍然還有100挺
    因此當時朱老總和彭總的報告中便稱:八路軍的輕武器「百分之八十使用過度,來複線已磨平,口徑已松,射擊已失效」,「自動火器(輕重機槍)平均每連不及一挺」。而在新四軍組建時,裝備比八路軍抗戰之初的情況還要差。我們知道,新四軍是由分布在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合編的。
  • 中印邊境對峙有了新進展
    目前,雙方軍隊釋放善意後,均從加萬谷後撤,其中,中方軍隊後撤2公裡,印方軍隊後撤1公裡。帕蒂爾評價走到這一級別的軍方談判,「史無前例,說明了這次衝突的嚴重性。」印度前外交部長薩蘭(Shyam Saran)也認為,當前的對峙很罕見,考慮到目前發生的暴力衝突等級和增援規模,薩蘭建議雙方「高層能夠給軍方下達步調一致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