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對中印雙方軍人而言,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對峙,大自然才是最大的考驗。英國路透社15日透露,印軍從騾子到大型運輸機,已啟動了整個後勤網絡,向中印邊境沿線的軍人運送物資,以度過嚴冬。近幾個月來,印度將大量彈藥、裝備、燃料、冬季物資和食品運往「拉達克地區」。從照片上看,大批印軍T-72型坦克正在雪地裡排隊前進。據印媒報導,印度已經在拉達克山谷部署了大量坦克,看起來,印軍真打算在中印邊境上熬冬。現在的問題是,印度在拉達克地區屯兵20多萬,會在冬季對中國用兵嗎?有這種想法的人,一是不了解阿克賽欽地區地理,二是不了解印度對領土的貪婪,三是更不了解58年前的那場對印自衛反擊戰。在拉達克地區,印度已經修建了各類11個機場,目前空運能力比中國強。當然,印度的弱點也是存在的,比如公路只能沿著峽谷河流修建,註定交通條件受限。一旦道路中斷,從機場到軍事據點將無法進行物資輸送。而沿著河流公路修建的軍事據點,更像是一字長蛇陣。對於這種部署,我軍最擅長的就是包抄、斷尾、分割、逐個殲滅。
因為,我國在整個阿克賽欽地區(大部分劃歸新疆和田,南面小部分劃歸西藏阿里)嚴重缺少大型機場,這就制約了我軍兵力以及物資投送能力。例如,距離班公湖最近的日土縣城是我軍的物資和兵站基地,而從日土縣城到班公湖前沿最重要的秋迪檢格拉哨所卻有100多公裡。從海拔4000米的班公湖沿湖公路到海拔5100米的秋迪檢格拉哨所,需要走18公裡的之字形盤山公路,宛如天梯。秋迪檢格拉哨所面朝曼冬錯,背靠班公湖。我邊防官兵日常巡邏時要登上海拔5681米的黑頂,這裡是班公湖南岸的制高點。站在山頂,班公湖和印軍兵營、哨所盡收眼底。為了保護國境安全,我軍在山頂上安裝了監控設施。所以,秋迪檢格拉哨所的重大職責之一,就是監控班公湖印控區的印軍動向。而官兵們日常的巡邏任務,就包括登上山頂,檢查監控設備。當然,印軍對我方的監控極其仇視。據印媒報導,8月31日,印軍在班公湖以南地區、熱欽山口附近非法犯境時,曾經破壞過我國的監控設備。秋迪檢格拉哨所雖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但是,當地的自然條件惡劣到我們常人無法想像。因為在海拔5100米的地方,含氧量不足內地的一半,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風力常年達七八級,根本就不適合人類生存,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後很難進行物資補給。以前,這裡僅作為一個季節性哨所。也就是說,冬季時人會撤走,等來年冰雪消融再駐防巡邏。而南面的印軍所在的山谷地帶由於海拔較低,兩邊地形和氣候差異很大。冬季比中方實控線的山區會遲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印軍往往會在我邊防官兵撤走之後,利用這個短暫的時間差趁機犯我國境,到中方實控線以內修築工事堡壘,企圖造成既成事實,以達到蠶食我國領土的目的。
印度就是這樣,甚至還把機場修在中印邊界旁。印度人認為,只要不發生戰爭,反正中國也不會打他們。一旦發生戰爭,機場還可以作為前進基地,向中方一側推進。所以阿三就在中國眼皮子底下修機場,起降飛機。大家沒看錯,現在印軍搞事的特點跟1962年基本上沒變,只是更加變本加厲。所以,我軍來年恢復巡邏後,最重要的任務是拆除印軍修築的工事。當然,印軍又不是癩蛤蟆等著解放軍來拆除,雙方往往會發生激烈的對峙和衝突。由於秋迪檢格拉哨所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以及印軍的不斷挑釁,從2018年開始,由季節性哨所變成一個常駐哨所。海拔5100米的嚴寒,越冬堅守對我方官兵來講是一個超越極限的生死考驗。當然,現在即使在冬季,我們有大型除雪機,可以及時的進行道路清雪。而且,我軍在無人機運送以及直升機重裝空投方面,已經進行了多次成功演練。
比如,近期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在海拔4500米高原腹地,演練用無人機蜂群為前線部隊投送熱食,開啟硬核的「投餵」模式。確保在交通中斷的情況下,能夠將食物以及裝備物資快速運抵前線戰場。朝鮮戰場上,一口炒麵一口雪的先輩們看到現在的後輩們有這麼好的後勤保障一定很欣慰!單個無人機印軍肯定沒問題,但是要想指揮大規模的無人機群,還需要一項技術的支撐。這個技術叫5G!你覺得印軍現在有嗎?如果道路中斷,印度十幾萬大軍要想指望通過無人機來「投餵」,估計印度的大小神仙們都覺得不現實。
反過來講,即使印度掌握無人機集群技術,企圖向我軍發動無人機群攻擊,該怎麼辦?對於中印後勤保障最強烈對比的,我們可以參考加勒萬河谷事件。6月15日當晚,印軍上百人隊伍趁夜偷襲我軍,反被我軍打跑,最後20多人凍死在高原的荒山野嶺。而我軍受傷官兵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甚至有直升機快速運往後方醫院。所以,總體來講,我軍冬季後勤保障肯定比印方有優勢。但是,我們不能就此高枕無憂。要記住,印度是自1962年被中國打的屁滾尿流之後,整個國家都在以中國為敵人,反思了幾十年,備戰了幾十年。而且在印度政府的欺騙宣傳下,印度人認為,整個阿克賽欽地區是他們的,甚至整個西藏也是印度的。在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東線戰場上,曾經有兩個連的志願軍戰士,奉命在長津湖附近的水門橋高地設伏。當一路潰逃,已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美軍路經此處時,驚訝的發現這個打伏擊的好地方竟然沒有中國軍隊。當美軍偵察兵爬上山坡時,心中頓生一陣寒意,他看到了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一幕:幾百名中國軍人,一動不動,呈戰鬥狀態,手握鋼槍,槍口全部對準公路,但是,他們全都凍死在陣地上!當後續部隊打掃戰場時,在一位來自上海的烈士宋阿毛的上衣口袋中找到一張紙片,上面寫著: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我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哪怕把我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就是世界輕步兵巔峰的軍隊!那些見證過這一場面的美軍都知道,如果不是因為嚴寒,如果志願軍戰士有足夠的禦寒物資,長津湖之戰,美軍王牌的陸戰一師恐怕就要在這裡從地球上消失了。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寒冬臘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由於是從東南沿海緊急入朝,在未來得及配備禦寒冬裝的艱苦條件下投入戰鬥。在零下30-40度的嚴寒中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王牌部隊第10軍,在長津湖地區展開正面較量。運用穿插、分割戰術,以頑強、卓絕的戰鬥意志,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這支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但是,志願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後統計,這次戰役中戰鬥傷亡19202人。但是凍傷28954人,凍死4000餘人。這恐怕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因為嚴寒凍死凍傷人數遠超戰鬥傷亡的一次戰役。這是由中國人民志願軍譜寫的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據美軍自己記錄,當時美軍陸戰一師也因為嚴寒凍傷7000餘人,凍死數百人。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臥冰踏雪、不畏犧牲,打出了國威,打出了民族自信心。才一掃自1840年以來長達百年的民族恥辱,讓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振!也正是因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把美軍從鴨綠江邊趕回到38線以南,讓史達林再也不敢輕視新中國的力量。蘇聯於是不得不放棄與美英籤訂的《雅爾達秘密協定》中有關強佔中國大連、旅順港口的計劃,將兩個港口歸還中國。
這是自1840年以來,徹底結束了,有外國軍隊在中國大地上駐紮的歷史!從此中國在世界各國面前可以站直著說話;從此,中國的聲音再也沒有人敢於輕視!仔細翻看對印自衛反擊戰戰史,不難發現,前期雙方雖有軍事衝突,但是正式的反擊戰是從
1962年的10月20號打響,一直到11月21日才基本結束。這個時間段,也是在凜冬前,人類可以在「世界屋脊」上活動的極限了。現在,中國軍人已經喊出繼承長津湖精神,這是要在「世界屋脊」上與印軍進行一場考驗雙方意志力和後勤保障能力的越冬堅守大比拼。如果印軍真想利用中印兩邊氣候的時間差,企圖侵犯中國領土,到時候免不了重蹈1962年失敗的覆轍。無人機可以送餐,也可以布雷,也可以發射飛彈、投放定時炸彈.既然印軍嚴重依賴峽谷中的公路,只要公路一毀,印軍很快就會彈盡糧絕。沒有補給,印軍在零下50度的高原上如何生存?至於公路的損毀,有時候幾枚不知哪來的地雷;有時候山上突然的雪崩;有時候連續數天的暴風雪。總之天災人禍,總有一款很合適。而且一旦印軍發癲,要對中國動武,不妨在拉達克地區多來點人工降雪。大雪降臨,道路阻斷,中國為人和善,不滅印軍,但是天可以啊。剛剛看到新聞,據《印度時報》網站報導,印度國防部負責人在給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的書面回覆中確認:印度軍隊有近20000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印度陸軍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為16758例。目前印軍已經有35人感染新冠肺炎後死亡,其中印度陸軍就有32人。看來,還要再增加一句,中國為人和善,不滅印軍,但是新冠可以啊。
請邊境線上的子弟兵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謹防阿三過來傳毒!作者簡介:文子稻,前報社媒體人,每日解讀財經熱點、國際風雲。文章視角刁鑽,文筆犀利,剖析真相。作者微信公眾號:文子稻(ID:wenzidao666)寫文10小時,閱讀10分鐘。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打賞一下吧,以支持我繼續分析創作,謝謝!
作者簡介:文子稻,前報社媒體人,文章視角刁鑽,文筆犀利,剖析真相。作者微信公眾號:文子稻(ID:wenzidao666
⊙聲明:文章除原創外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原作者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