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國防部和外交部的強烈反對下,印度軍隊依然在中國領土內徘徊多日,人為挑起爭端。
而剛剛,又一位印度士兵被確認失聯,他乘坐的直升機,墜毀在中印邊境。
額.怎麼這情節這麼熟悉呢?
80年前的今天,在國民政府的強烈反對下,日軍頻繁在北平附近武裝演習挑起摩擦,最終,日軍以一名士兵走失為由,悍然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引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這也代表著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
今天是七七事變的80周年紀念日,政事堂想一想,拿七七事變和本次的中印邊境對峙來對比一下,也會對事情有一些新的理解。
當時,駐紮平津地區的是29軍,軍長宋哲元,其主力是中原大戰中,張學良收編馮玉祥的西北軍,雖然是國軍序列,但實際上本質,也是一個並不受蔣介石政府完全控制的軍事武裝。
而印度也同樣,為了保障對中印邊界的防禦,防止62年的國恥再現,印度為了強化邊境的軍隊,已經默許軍閥化了,軍頭們壟斷了該區域大量的經濟和工業領域,而且沉重的軍費,也對發展中的印度形成了極大的壓力。
而歷史上,七七事變並非是日本政府策劃的軍事行動,因為在九一八之後,日本已經佔領了中國礦產最為豐富的東北,擁有了日本的「魯爾區」,而且,通過華北一系列自治條約,日本的貨物以走私形式,瘋狂的通過華北湧入中國,甚至影響到,以關稅作保,向列強們賠付的庚子賠款。
從工業發展上而言,華北已經淪為了日本傾銷商品的殖民地,更成為了入侵中國市場的跳板,打這一仗,從經濟上看,日本怎麼都是虧的。
而目前中國的「帶路」計劃,目的之一,也是為中國的工業產品打開市場,而擁有10億人口的印度,自然是全球未來工業產品消費潛力最大的國家。
中國會願意跟印度爆發矛盾麼?顯然是否定的。
同樣,此番中印衝突的地區,是極為貧瘠之地,而且地區內的民族分裂主義也非常的嚴重,中國在西藏每個地區,從財政上都是虧損的,更不要說為此的軍事和基建投入了。
因此呢,現在邊境緊張,最難受的,實際上是印度。
因為,本次印度部隊越境惹事兒,除了轉移國內矛盾的因素外,中國在藏南地區的瘋狂基建,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瘋狂基建意味著什麼呢?62年中國在極為惡劣的運輸環境下,依然可以揍得三哥爹媽不認。
而如今呢,中國在藏南擴充基建,也就意味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了印度的頭上。要知道,本次的衝突地區是錫金邊界,其實也是印度走廊最窄的一段,一旦中國出兵,就可能迅速將印度分割為兩段,讓他的東部阿薩姆邦成為一塊飛地。
就像37年,通過扶植偽軍和軍事滲透,日軍開始逐步控制北平城對外的交通線,只能下宛平城仍被29軍控制。宛平也成為了北平的29軍與內地相連的唯一通道。宛平城也就成為了生死線。被囤積了大量的部隊。
所以呢,咱們國家政府既然先搞了基建,就肯定有對印應激的預案,咱就不用擔心啥了。
我們再一下當年的七七事變的主角,29軍和宛平。
由於是雜牌軍,29軍的裝備,在國軍中非常差,槍枝彈藥匱乏,最常見的裝備是簡陋的大刀。但是29軍的戰鬥意志卻極強,在之前的長徵抗戰中,在友軍最後全線潰敗的情況下,29軍與日軍苦戰一個多月,用大刀和手榴彈對抗日軍的先進武器,殲敵五千餘人,半夜扛大刀摸進日軍軍營砍頭,更是日軍的噩夢。
因此駐紮在平津地區的29軍,憑藉其盛名,以及地處抗日一線,吸引了大量的抗日熱血青年,總兵力迅速擴充至十萬人,而且也成為了當時國民黨軍隊中,最硬的對日鷹派。
鷹派多了,自然被欺負了就不會忍著,經常出現日軍欺負中國士兵,反而被揍回去的情況。
36年6月,日軍聲稱一匹軍馬跑到了國軍的警戒線內,要求送回,不然就武力解決。中國官兵回答,要馬沒有,要打就打一仗。
結果日軍在火炮支援下的進攻,竟然被29軍給揍回去了。顏面大失的日軍,為了找回面子,也藉此頻頻在附近組織演習,向國軍施壓。
而大家思考一下,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能夠幾個大兵就佔領一個縣城,靠的是什麼?
是「怕」!
當年日本為了讓中國人畏懼,就絕對不能示弱,一旦讓中國軍民擁有了反抗的勇氣,那麼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日本,根本吃不到什麼好果子的。
所以日本人非要無理攪三分,明知道失蹤士兵已經歸隊,也非得進宛平城搜查,以在精神上侮辱中方,讓中國軍人對日軍產生畏懼之心。
所以呢,現在印度邊境的印度軍人和當年咱們在平津的29軍一樣,是不敢退的,只能打腫臉充胖子在邊境上面杵著。
畢竟,三哥還是當年的三哥,而你中國大爺早就不是你當年的大爺。
最後,很多朋友聊天的時候,都覺得再過半年,說不定咱就要趁著某個時間點,胖揍一下三哥了。
這點政事堂並不這麼認為,我們再看一下,七七事變。
7月6日,駐豐臺的日軍,以通過宛平城去軍事演習的名義,要求進入宛平城,如此智障的理由,自然被中國守軍拒絕,雙方對峙了十餘個小時之後,日軍撤退。
次日,也就是7月7日夜間,駐豐臺的日軍,在宛平北側進行軍事演習時,以一名士兵走失為由,認為是被中國軍隊綁架,雙方從零星的交火,迅速擴大,雙方不停地向戰場上投入新的部隊。
一場下級軍官臨時策劃的小事故,引爆了亞洲最大的火藥桶。
一直隱忍的中國政府,自然也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時任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蔣介石先生,旋即在廬山正式發表《抗戰宣言》,鄭重宣布:
中國正在外求和平、內求統一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盧溝橋事變……我們不能不應戰。至於戰爭既開之後,則因為我們是弱國,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隨即,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四川劉湘﹑雲南龍雲,山西閻錫山,寧夏馬鴻逵等等,全國的軍閥們紛紛通電,全力抗戰。
甚至連血海深仇的死對頭,共產黨們,也通電,願意在委員長的領導下,為黨國效力。
紅軍將士,鹹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迫切陳詞,不勝屏營待命。
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賀龍, 林彪,劉伯承,徐向前叩
至此,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衛國戰爭拉開帷幕,中國軍民不分地域、不分種族、不分黨派,不分階級階層,不分男女老幼,用鮮血和生命投入到悲壯恢弘的抗日大潮中!
所以呢,再看一下現在的中印局勢,很顯然,如果沒有累計足夠的理由,我們就開戰,其結果,就是讓印度,統一在一個領袖的旗幟之下。
目前印度總理莫迪,正在積極推動改革,觸動了大量軍閥和權貴的利益,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跟印度幹一仗,簡直就是給莫迪送全家大禮包。讓印度這個多民族多種姓的國家,團結在針對我們,來推動改革,很顯然這並不是我們願意的,因為作為列強,我們更需要的是印度的市場。
所以咱們的頂層是不會主動籌備戰爭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下級軍官擦槍走火之後,故意擴大紛爭。
而目前,中國通過了軍改,中央能夠完全掌控下級軍官,像日本那種下克上的戰鬥,不可能在如今的戰場上出現。
所以,政事堂非常的肯定,中印邊界的對峙,並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什麼?印度都惹上門了,難道我們就這麼忍著?
這就太低估中國人的智慧了。
要是三哥這麼一直不知深淺,相信,印巴在克什米爾的爭議地區,說不定就會搞出點什麼新聞,在印度國內搞土改和武裝鬥爭的印共(毛派),說不定也會鳥槍換炮,成為「人民幣玩家」。
當然,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遠非印度所能比擬,一旦我們積累足夠了,被入侵的證據和輿論的支持,政事堂相信都不用宣戰,只要人民日報社評來一句「勿謂言之不預」,就能讓印度相關的股票,集體連續幾天跌停,疼死他鳥的~~
嗯,我沒有任何針對騰訊和王者榮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