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中國大陸首顆的新一代北鬥衛星在上周發射成功,而北鬥系統將由區域運行向全球運行拓展,而中國大陸的北鬥衛星在2015年今年會發射三到四顆的新的北鬥導航衛星,2020年五年之內要完成全球的組網。
臺灣最新一期的尖端科學雜誌引述情報說,未來五年中國大陸要發射達成35顆新的北鬥系列衛星體系,而且衛星運作的長期進行偵控和定位,情報顯示未來中國大陸衛星發射數量會超過30顆。
目前在泰國、寮國、汶萊、巴基斯坦和中國大陸都籤訂了相應的北鬥系統的落戶協議,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在這些地方建設了偵控衛星的接收站,另外未來可能會在朝鮮在非洲也落地,中國大陸偵控的目標在當地就多了。
另外一方面俄羅斯也積極推進50個格洛納斯系統的地面接收站,已經在尼加拉瓜、越南、伊朗、印尼談判,俄羅斯希望在美國境內建設八個俄羅斯的地面接收站被美國拒絕。
未來中國大陸衛星發射數量會超過30顆。
而最新情況顯示,現在中國的北鬥系統接下來與俄羅斯進行談判,中國可能在俄羅斯建設中國北鬥系統的地面接收站,反過來俄羅斯也希望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在中國新疆的烏魯木齊和吉林長春建立俄羅斯的地面接收站。
中國大陸軍方已經使用S-19型的反衛星殺傷飛彈進行過一系列攻擊衛星的測試。
而中國大陸也提出希望在俄羅斯境內建設10個中國的北鬥系統的地面接收站,覆蓋烏拉爾與遠東地區,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互信凸顯,同時也綁緊了中俄的軍事合作。
另外日本為了牽涉中國大陸,日本也要研發自己的天頂星的系列偵測衛星,估計要在兩年之內完成第三顆的發射,同時2018年日本要建成太空的監視部隊。
另外一方面美國媒體引述情報說,中國大陸正在銳意發展解放軍的太空攻擊的技術,破壞美國的太空霸權,同時最新的情報顯示中國大陸軍方已經使用S-19型的反衛星殺傷飛彈進行過一系列攻擊衛星的測試,而且使得解放軍有新的突破,美國大為震驚。
2015年以來,十年之內中國大陸解放軍的SC-19型飛彈,六次用來攻擊反衛星的實驗成功。
美國媒體報導稱,近年來中國正在構建全方位的太空作戰能力。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裡克·費舍爾稱,在本個十年剩餘的時間,中國將繼續測試陸基反衛星武器系統,並開始測試空射反衛星武器系統。與此同時,俄羅斯、伊朗、朝鮮等對美國懷有敵意的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戰略力量,在這種環境下,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塞西爾·哈尼呼籲美政府加大對美國核武庫及基礎設施的投資,強化美軍戰略實力。
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塞西爾·哈尼3月24日稱,中國試射了一枚專門設計用於打擊低地軌道衛星的飛彈,此舉突顯了美國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太空武器系統威脅。哈尼還表示非常擔心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核力量,並稱作為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他必需假定朝鮮所言非虛,其已經成功實現了核彈頭的小型化。
就中國的太空武器建設問題,也就是五角大樓所說的「反太空」軍備,哈尼稱,在未來衝突中,美國需要做好應對衛星遭到攻擊的準備。「從根本上講,我相信太空威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2007年中國在反衛星飛彈試驗中擊毀了一枚在軌衛星,「去年夏天,他們再次進行了反衛星試驗」。
美國國防部官員指出,在2014年7月23日進行的反衛星飛彈測試中,中國試射了DN-1反衛星攔截飛彈。中國還擁有第二種反衛星飛彈,即2013年試射的DN-2,該彈設計用於打擊在高地軌道運行的衛星,即情報、導航和定位衛星。
哈尼稱,2013年7月的反衛星試驗類似於2007年的反衛星試驗。至於美國為回應太空武器威脅正在採取哪些措施的問題,哈尼不予置評。他指出,歐巴馬總統2016財年預算中為保護太空能力相關投資提供了足夠資金。哈尼稱,太空防禦主要是被動的工作,包括「太空態勢感知」或太空威脅情報,以及發展並制定戰術、技術和太空防禦程序等。在被問及有關美國發展攻擊性太空能力的問題時,哈尼稱,「我會把這個問題留在我們的太空保護計劃中。」
2008年,五角大樓利用一枚改裝型標準-3反導攔截飛彈,擊落了一枚美國國家偵察局所屬衛星。此次測試被廣泛視為是該型飛彈未來可充當反衛星武器系統之組成部分的跡象。
就核及戰略威脅,哈尼稱,「在有多個參與者、跨區域活動的全球安全環境下,現在的威脅環境與過去相比,更加多樣化、更加複雜,更加不確定」。哈尼警告稱,如果不經過現代化升級,就不能想當然的認為已經老化的美國核武庫和基礎設施是安全、可靠和有效的,而現在這種現代化升級工作正面臨著預算削減的威脅。
「數十年來,我們一直沒有什麼變化,但其他國家卻已經開始現代化其戰略核力量,開發並利用反太空能力,提高網絡能力完善程度及普及程度,並在全球範圍內擴散這些新興戰略能力。」哈尼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挑釁」行動,以及俄羅斯核飛彈、轟炸機、潛艇和工業基礎現代化,就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