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塞冬」無人潛航器今秋發射

2021-02-28 CCTV4

      28日,首艘「北風之神」-A戰略核潛艇正式交付給俄羅斯海軍,近年來俄羅斯海基核力量發展迅猛,今年秋天,俄軍另一款新武器——「波塞冬」無人潛航器也將在北極首次發射。 

俄羅斯海軍官員表示,疫情期間,俄軍所有戰略核潛艇均處於正常戰備水平,並根據海基戰略力量巡航計劃,開展相關訓練。 

俄海軍接收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5月28日,首艘「北風之神」-A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在北德文斯克正式交付俄海軍,該潛艇於2019年12月完成了國家測試,2020年5月完成了出海測試。「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將加入北方艦隊的戰鬥序列,進一步增強俄海基核力量的實力。 

在俄羅斯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當中,核潛艇的戰鬥力尤為突出。今年2月,美國第二艦隊司令安德魯·劉易斯警告說,因為俄羅斯潛艇的存在,美國東海岸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 

「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將於2020年秋季首次發射  

根據威懾效果和打擊威力,美國國防部此前發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將「波塞冬」無人潛航器也歸入到俄羅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組成部分。據俄媒26日報導,「波塞冬」計劃於2020年秋季在北極海域進行首次發射。 

「波塞冬」作戰距離可達一萬公裡,下潛深度一千米,能夠摧毀各種類型的目標,包括潛艇、海軍基地甚至航母戰鬥群。「波塞冬」首先需要核潛艇將其進行水下投放,然後藉助核動力裝置朝著預設目標自動進行洲際潛航,其航速可超過新式魚雷、潛艇和某些水面艦船,且航行噪音較低,很難被現有的偵測手段發現。因此,「波塞冬」也被外界稱為「末日核魚雷」。

俄媒稱,從巴倫支海或北極地區其他水域發射後,這種潛航器能自主穿越北大西洋。

  

俄媒:「波塞冬」正式載艦「哈巴羅夫斯克」號即將下水 

據俄羅斯衛星網26日報導,「波塞冬」潛航器的首艘正式載艦——「哈巴羅夫斯克」號核潛艇,計劃於最近幾個月下水,測試工作至少需要2年。

杜文龍:俄羅斯在北極有優勢,北方艦隊的控制海域非常安全,如果在這個海域進行絕密武器裝備的試驗,北約、美國和其他國家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發現,可以確保這種行動的機密性質以及對外來的打擊能力進行放大。

第二,選在北極進行試驗,可以彰顯俄羅斯在北極方向的作戰能力。目前,美國包括歐洲國家在北極方向綜合能力越來越強,對俄羅斯的圍堵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如果在敏感的點位展開新技術武器裝備的實驗,也可以向很多國家宣誓,俄羅斯在北極的主權、在北極的權益不容挑戰。

美大使放言將核彈轉移到波蘭 俄方強烈不滿 

美國近期在核力量方面的動作,也引發了俄方的關注。日前,美國駐波蘭大使莫斯巴赫聲稱,美國可能將此前部署在德國的核武器轉到波蘭。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在歐洲部署了約150件核武器,它們主要存放於比利時、德國、義大利、荷蘭等國境內的軍事基地。近年來,美俄關係急劇緊張,兩國不斷在歐洲方向加大軍事部署,進行地緣博弈。  

27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信息政策與媒體合作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表示,如果美國將核武庫向波蘭轉移,那就是向俄羅斯邊境轉移。在俄方看來,這就是最嚴重的挑釁行為。 

俄外長:美軍最好把核彈拿回家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美國在歐洲的核武庫使本來已經複雜的局勢更趨複雜化,因此美軍最好還是把它拿回自己家。 

杜文龍:把部署在德國的B61-12核彈向波蘭轉移,目前看可能性比較大。首先是波蘭態度特別好,如果核彈向前轉移,等於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波蘭有可能會更加安全,所以把美國的不同作戰能力,包括重型作戰師、核武器向波蘭進行部署,對波蘭保障自己的位置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可以強化對俄羅斯的軍事威懾,從目前看,波蘭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的緊張,如果藉助波蘭的地理位置,把現在的核能力與俄羅斯的這種邊境來進行關聯,等於在戰術範圍內又把核手術刀抵到了俄羅斯的胸膛,對俄羅斯的威懾和打擊能力將會同步提高;第三,北約的老牌國家,在這個時候有可能會撇清責任,比如像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特別好,而且各種天然氣包括經濟合作在持續進行,這種狀態下,如果把燙手的核武器交給波蘭,也便與俄羅斯進行各種經貿聯繫。所以目前看,核彈向前的移動可以讓多方獲得利益。

德議會曾要求美撤出所有核武 但美未執行 

事實上,德國對核武的態度較為矛盾。美國在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比歇爾空軍基地儲存了約20枚B-61戰術核彈。

早在2010年3月,德國聯邦議會曾通過一項跨黨派決議,要求政府敦促美國撤出部署在德境內的所有核武器,但美國對此完全置之不理,還撥款對這些核武器進行了升級。 

美波走近 6月將舉行聯合演習 

美德核政策分歧加劇,美國和波蘭越走越近,6月5日到19日,大約6000名美國和波蘭軍人將在波蘭參加軍事演習,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軍隊首次在歐洲集結舉行大規模演習。演習內容包括波蘭軍隊的一次空降行動和美波兩軍一次師級規模的渡河行動。  

杜文龍:目前核彈的問題,包括重型武器裝備前移的問題,很有可能造成美國與新北約國家和老北約關係和態度上的進一步分裂。目前靠近俄羅斯的新北約國家,普遍國土面積小、綜合作戰能力弱、軍隊規模偏小,所以它的恐怖指數比老北約國家要高得多,這種狀態下必須要拉住美國,讓美國提供更多的保護。相反老北約國家,特別是二線三線的北約國家,長期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如果與美國的關係過近,很有可能會觸犯俄羅斯更強烈地反制,這樣自己的安全會變成不安全。這種狀態下,可以把美國部署在本土的戰略武器裝備,儘可能向美國喜歡的國家轉移。所以目前看,這種分裂有可能是在利益上各取所需的一種表態。

【本期編輯:楊君君】

來源:CCTV4《今日亞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相關焦點

  • 美國推出新型無人潛航器「逆戟鯨」,俄羅斯「波塞冬」迎大勁敵
    」之後,這種號稱能深水洲際潛航,而且速度數倍於所有潛艇和魚雷的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就引發轟動,因為與無人作戰飛機一樣,這種無人潛艇將引發水下作戰模式的一場革命。對於「波塞冬」這種新概念武器來說,最有效的對抗手段無疑是研製自己的無人潛航器,這早已是經過戰爭史考驗的金科玉律。因此「波塞冬」最大的假想敵——美國海軍在2月15日宣布已經與波音公司籤署了一份4300萬美元的合同,研發並製造4艘「逆戟鯨」(Orca)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
  • 海洋科技▏無人潛航器:無人作戰系統的新亮點
    2017年10月,美國海軍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43.2億美元的「虎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研發合同。該無人潛航器具有超大的活動範圍及超長的續航力,同時具有自主執行任務的能力,可發射、回收有效載荷,並與其建立周期性的通信。操作人員在基地就可發射、回收「虎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並與其通信,操作其執行任務。
  • 【動態】俄10年內裝備「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可攜帶兩百萬噸的核戰鬥部
    俄10年內裝備「波塞冬」核動力潛航器,可攜帶兩百萬噸的核戰鬥部俄羅斯某國防工業綜合體知情人士對塔斯社透露
  • 戰鬥民族」波塞冬「,戰力恐怖,可翻江倒海
    同時有關俄羅斯消息人士稱:「波塞冬系統,被列入2027年前的國家武裝計劃,應在該計劃結束之前裝備海軍。這種潛航器的載具,是北方機械製造廠建造的核潛艇。」也就是說,俄羅斯海軍將在2027年前裝備」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
  • 世界無人潛航器發展現狀
    從外形上看,一些無人潛航器與魚雷十分相似,那是因為它們可能直接由拆除了炸藥的魚雷改進而來,或者是需要從潛艇的魚雷發射管中釋放,但更多的無人潛航器則針對特定的功能,具有各自獨特的構造。12月,美海軍對LDUUV無人潛航器通用控制系統(CCS)軟體進行了系列測試,表明CCS軟體具備對LDUUV進行指揮控制的能力,該軟體可作為海軍無人系統的「大腦」,為無人系統提供任務規劃、任務管理等能力,並可適應從無人機到無人潛航器等各類無人平臺。圖4為「創新性海軍原型樣機」LDUUV-INP,圖5為美海軍潛艇飛彈發射管發射無人潛航器系統示意圖,圖6為美國測試中的潛射無人潛航器原型。
  • 無人潛航器是怎麼回事?
    美方稱,其海軍「鮑迪奇」號海洋調查船當時放出的兩隻無人潛航器正在浮出水面,一旁監視的中國救撈船放下一艘快艇,搶在美方人員之前下手,撈走了該潛航器。美國防部指責中國海軍的這一行為「不符合國際法」「不專業」,要求中方「立即歸還」該潛航器。
  • 逆戟鯨:美國海軍超大型無人潛航器
    遠程水下潛航器正在開發以可靠地執行關鍵任務,期望它能夠在不需要海軍人員的情況下,從遠離作戰區域的基地發射、恢復、操作並與無人潛航器建立通信。根據解決聯合緊急行動需求(JEON)的計劃,預計水下車輛將在2022年6月交付。
  • 美軍潛航器偵察南海,被中國撈走了!無人潛航器是個什麼「神器」
    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12月16日表示,中國海軍在南海捕獲一艘美國的無人潛航器。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防部證實無人潛航器被中方扣押,已要求歸還。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這已經不是無人潛航器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南海了。早在去年,就有媒體披露「海南漁民南海撈出外國間諜潛航器」事件。那麼,什麼是無人潛航器?它能執行哪些任務?出現在中國南海海域意欲何為?
  • 無人潛航器:中國海軍的新兵
    發現中國潛航器的位置接近龍目海峽(Lombok Strait)潛航器不大,約2.25米長,翼展0.5米。有「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字樣。值得指出的是,這不是通常的潛航器,而是水下滑翔器。但水下滑翔器只是無人潛航器的一種,中國也在研製和部署更接近潛艇的潛航器,在國慶70周年閱兵中展示的HSU-001就是其中一種。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對HSU-001的基本數據閉口不談。
  • 國產HSU001無人潛航器,為何讓美國如此忌憚
    類型分析:潛艇類大型潛航器水下無人潛航器是由無人駕駛、要遙控或自主控制,能在水下航行的一種技術裝備,目前在軍用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按照無人潛航器的功能大類劃分,可將水下無人潛航器分為有纜遙控水下潛航器(ROV)和無纜自主水下潛航器(AUV)。
  • 兵器 | 翻江倒海「波塞冬」,究竟戰力幾何?
    當地時間2018年7月19日,俄羅斯國防部首次公開了「波塞冬」號核動力無人水下航行器測試階段的畫面。「重錘」終於落地。早在2015年11月,美國媒體披露,俄羅斯在研發「狀況-6」無人水下航行器。該武器可跨洋航行,攜帶核戰鬥部,對美國沿岸城市實施毀滅性打擊。美國國會甚至就「狀況-6」帶來的威脅舉行了聽證會。
  • 【法眼·聚焦】郭中元、鄒立剛:南海無人潛航器事件的國際法評析
    2016年12月15日,中國海軍救生船「南救510」在南海相關海域發現一具不明裝置,經識別查證為美國無人潛航器,後於20日返還。據美國國防部稱,該潛航器當時已完成預定的軍事海洋測量任務,正在返回其附近的操控船「鮑迪奇」號;美方認為:其無人潛航器是在「國際水域」進行「合法軍事測量」,享受主權豁免;中方的「捕獲」行為違反國際法。
  • 美潛艇可部署的最大無人潛航器-「蛇頭」
    「意見徵詢書」中提到,「『蛇頭』是一種長航時,具有多任務能力的水下無人載具,可部署在潛艇較大的開放接口處,能搭載配置可調節式載荷。它是可從潛艇上部署的最大的無人水下載具」。 根據海軍的計劃,初期的「蛇頭」潛航器(第1階段)主要用於支持戰場情報工作。
  • 【裝備發展】美海軍研究局將展出LDUUV大排水量無人潛航器
    美國東部時間4月14日12:45至13:15,美國海軍研究局局長、少將馬特·溫特將在ONR展位舉行一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向公眾介紹ONR此次展出的相關技術。 LDUUV-INP代表了無人潛航器(UUV)的研究前沿,將給海軍作戰人員來來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LDUUV-INP是這種大排水量無人潛航器平臺的2.0版。
  • 解放軍為何亮相無人潛航器,美海軍對此心知肚明,白宮:收到警告!
    不過,對於西方海軍來說,他們所關注的卻是一款體積最小的武器,它就是處在無人機隊列中的HSU001,它是我們的首款深海無人潛航器。從此次展示出的這兩艘HSU001來看,我們的這款深海無人潛航器是雙槳推進,配有艦艏聲納和摺疊式光電桅杆,具備複合式制導的能力。
  • 馬六甲海峽發現無人潛航器,五角大樓意識到嚴重性:中方開始動手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1日的報導稱,美國媒體日前在報導中透露,印尼漁民近日在通往印度洋咽喉水道附近海域,打撈出了疑似東方製造的無人潛航器,如果是東方的潛航器,這將說明其正在對印尼附近海域進行海洋數據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