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科學家製造出接近日本機器人技術水平的超級機器人,啥都會 | 視頻

2022-01-27 走進伊朗

irin 走進伊朗 2020-02-19

伊朗科學家製造出接近日本創造機器人技術水平的超級機器人,啥都會:踢球、寫字、對話啥都會!歷時12年發展至第四代

智東西2月14日消息,近日,伊朗機器人專家研發出了一種人形機器人Surena IV,能抓住水瓶還會寫字,號稱史上最先進的仿人機器人。Surena IV高1.7米重68公斤,是在人形機器人Surena的基礎上迭代的第四代產品,新增了模仿功能,四肢運動也變得更加靈活。在總體設計上Surena IV十分類似本田的Asimo機器人,它的全身共有43個自由度,能用手操縱各種物體,甚至能操作電動工具。

一、會操作電動工具,崎嶇路面也能行走自如

德黑蘭大學先進系統和技術中心(CAST)的5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了專門的研究小組,在機械工程學教授Aghil Yousefi-Koma的帶領下,花費了四年時間才將Surena IV研製出來。

Aghil Yousefi-Koma稱,改善機器人與環境的互動是他們做Surena IV項目的主要目標之一。他說:「Surena IV現在可以精確的跟蹤物體,而且運動的靈活性很高,它不僅能拿起水瓶,甚至可以操縱各種物體,包括電動工具。」研究人員表示,Surena IV行走起來也非常靈活,它雙腳腳底上的自定義力傳感器能夠調整每隻腳落地的角度和位置,即使是通過不平坦的路面也能行走自如。Surena IV的步行速度也有很大提升,從一代的0.3km/h提高到了0.7km/h。

儘管Surena IV不是Atlas那樣的高動態機器人,不會做體操也不能「旋轉跳躍」。但Surena IV的平衡能力也不容小覷,它依靠全身的運動控制器,能不斷的調整姿勢,避免跌倒。除了內部結構的升級,Surena IV的外觀也採用了新的塑料外殼,使機器人的外表看起來更具安全性。2008年,伊朗德黑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個名叫Surena的人形機器人,當時Surena的功能還十分簡單,甚至只能靠輪子移動。不久後,研究團隊就推出了Surena II,在Surena的基礎功能上進行了升級,使其具備了行走能力。2015年,德黑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又對Surena II進行了升級改造,推出了Surena III。Surena III與它的前代產品相比已經十分先進了,不僅能上下樓梯,甚至還會踢足球。最近,伊朗的機器人專家又向世人介紹了Surena IV。這次,Surena IV的功能更加強大了。運動能力方面,它全身共有43個自由度,能支持它完成握手、鞠躬、爬樓梯、踢球、寫字等動作。交互能力方面,Surena IV能將錄入的文字轉換成語音播放,還能模仿人的動作。自2008年首個版本問世以來,Surena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從最初只有8個自由度,只能用輪子移動的初代產品,到具有行走能力的Surena II,再到有31個自由度,能夠踢球的Surena III。Aghil Yousefi-Koma表示,走到今天,Surena IV的運動能力和交互能力都達到了目前世界上的頂級水平。Aghil Yousefi-Koma曾說:「我希望我們的團隊能把Surena IV變得更具競爭力,可以參加國際挑戰,並從中尋找到用戶。」為了能讓Surena IV更廣為人知,Aghil Yousefi-Koma教授希望能把它帶到更多的國際展會中。他還與研發團隊發表了有關人形機器人雙足運動和其他主題的多篇論文。2019年12月,Aghil Yousefi-Koma曾展出過Surena IV機器人,那時他讓Surena IV雙手捧起了一個盒子,盒子裡裝的是CAST團隊於2017年開發一個大概到成人膝蓋高度的機器人Surena Mini。

Aghil Yousefi-Koma教授說:「我將Surena IV視為技術朝著與人類和平共處方向發展的象徵。」並表示希望Surena IV能幫助人們啟發機器人技術的更多可能性。

走進伊朗丨深度解讀西亞(中東)局勢

深入了解伊朗的國際關係,社會現狀,工業能力,宗教思想 (伊斯蘭教什葉派),軍事實力,歷史文化,旅遊景點等,以及有關中東局勢的最新消息。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納米產業革命出現新突破口: 日本造出「準商業化」納米組裝機器人,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神奇材料」將迎來高速自動化生產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地拓展納米技術,一個重要方向正是納米機器人。其中一類納米機器人指的是由納米或者分子級別的成分構成的、大小在 0.1-10 微米的納米機器人,另一類納米機器人指的是可以與納米級物體進行精確交互的納米操作機器人,今天要介紹的正是這一類機器人。
  • 除了機器人,還有基因編輯的「超級戰士」
    報告中還提到了「超級戰士」的可能性,包括通過基因編輯和藥物增強士兵的作戰能力。「超級戰士」未來30年的發展有可能「深刻拓展人類行為邊界」,而「這些技術的應用以及戰場上人機結合提供了提高軍事能力的機會」。採用這些技術可能會帶來競爭優勢,但需要確定道德、倫理和法律的邊界。
  • 未來機器人七大發展趨勢:可控核聚變能、自行復原、超級存儲......
    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中國製造2025」其中一個積極重要的部分就是機器人產業。預計到2025年,機器人工業產值預期可以達到4.5萬億美元,其中2.6萬億來自提高並延長人類壽命,1.4萬億可能來自工業自動化和商業服務任務;在工業和服務領域使用先進機器人承擔的工作量相當於7500萬全職職工。
  • 我們為什麼需要仿真服務機器人?
    比如我們的霓虹國鄰居日本,從鐵臂阿童木起,日本的動漫、遊戲以及電影,對於各種類型的機器人都有近乎偏執的喜愛,而現實的機器人工業也非常發達。日本已經有一家完全由機器人員工工作的主題酒店,可以完成從迎賓接待、指引搬運、清潔打掃到倒咖啡等任務,只有實在沒法交給機器人處理的事情,才有人類代勞,但通常顧客也見不到這些人類。
  • 熱點|美日巨型機器人大戰,精彩視頻曝光
    格鬥視頻奉上☟如果你痴迷於那種人坐進裡面操控的巨型機器人——沒錯,就是日本動漫高達中的那種,那一定記得2015年美國人和日本人約下的機器人大戰。2015年,美國巨型機器人製造公司MegaBots搞出了一個巨型機器人Mark I,這是一個擁有坦克軌道的巨型機器人,還配備了3磅重的彈道。
  • 美日巨型機器人大戰,精彩視頻曝光
    格鬥視頻奉上☟如果你痴迷於那種人坐進裡面操控的巨型機器人——沒錯,就是日本動漫高達中的那種,那一定記得2015年美國人和日本人約下的機器人大戰。2015年,美國巨型機器人製造公司MegaBots搞出了一個巨型機器人Mark I,這是一個擁有坦克軌道的巨型機器人,還配備了3磅重的彈道。
  • 又一神器橫空出世:日本4.2米巨型變形機器人來了!
    【圖片來源】j-deite項目官網石田從小的夢想就是開發出「大型的、可變形的、合體機器人」,並為此日積月累地不斷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對變形機器人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真愛」:14歲時開始獨立學習機器人技術,進入大學繼續學習機器人建造技術,獨立研發出幾款10萬日元左右的小型機器人。
  • 六年半後,抗輻射機器人 Manbo 終於抵達福島核事故反應堆核心
    幸運的是,新一代抗輻射機器人Manbo能夠避開反應堆中的危險熱點,最終它抵達了嚴重受損的三號反應堆底部,向科研人員發回了熔毀鈾燃料的視頻。這是科研人員在核電站事故發生後首次定位熔毀燃料。紐約時報駐日本記者Ko Sasaki現場探訪了福島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並撰寫了這篇報導。
  • 超級機器人大混戰,你最愛的是哪個?
    01  超級機器人的混戰20世紀70年代,隨著經濟的騰飛,日本國民逐漸走出了戰敗的陰影。而戰後成長起來的松本零士、富野喜幸、安彥良、永井豪等一代漫畫家更在手塚治虫等前輩的提攜下技藝日趨成熟。1974年永井豪又推出了開創日本動漫變形、合體機器人先河的《蓋塔機器人》,而美國孩之寶公司基於推銷玩具為目的製作的《變形金剛G1》要等到十年之後才橫空出世。值得一提的是,在《魔神Z》和《蓋塔機器人》的故事架構之中,敵對勢力所擁有的物質優勢均遠勝於所謂「正義」的一方。
  • 《超級機器人大戰R》
    本作是《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在GBA上的第二部作品,宣傳口號為「新世代
  • 變形機器人?仿生移動機器人?美陸軍實驗室研發新概念軍用機器人
    美陸軍作戰能力研發司令部(CCDC)陸軍研究實驗室的專家表示,就像螞蟻連接起來搭建臨時橋梁一樣,未來的微型機器人集群可能也會變形組合成一座橫跨河流的橋梁,在幫助士兵穿越戰場後,再重新配置組合以執行另一項任務。陸軍研究實驗室車輛技術局的首席科學家Bryan Glaz博士表示,某些應用程式還可能實現將機器人變形為吸收衝擊/爆炸力結構的高性能機器人。
  • 焊接機器人及其在高速列車智能製造中的應用
    焊接是高速列車製造過程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工藝方法。隨著列車高速化和輕量化, 各部件的服役環境惡化, 對車體和轉向架的焊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採用焊接機器人工作站或自動焊接專機是提高和穩定焊接質量的重要途徑, 而且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 機器人焊接的成本優勢越來越明顯。
  • 日本開始崇拜一個以觀音為原型的機器人
    聖城軍是伊朗革命衛隊(IRGC)的海外分支機構。二、日本開始崇拜一個以觀音為原型的機器人外媒報導:日本古代神社首次亮相佛教機器人。上周,世界上第一個以佛教觀音菩薩為原型的經咒機器人神。在日本成千上萬的寺廟中,觀音是一種幫助遇難者的神靈。現在,該國對機器人技術的迷戀已進入崇拜。在日本京都的高臺寺,最近出現一個名為MINDAR的機器觀音,以此來讓人們參拜。京都是日本古代的首都,是個雲集寺廟,神社和皇家花園的所在地。高臺寺屬於日本名剎,位於京都東山靈山之麓。
  • 鋼拳鐵甲兒時夢:為什麼我們會喜歡巨大機器人?
    搭乘型機器人雖說不是日本人的原創,卻在日本實現了極大的繁榮和良好商業成績。初期的日本巨大機器人作品通常以極具魄力的機設、熱血澎湃的戰鬥畫面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出發點,機體擁有千變萬化、超乎想像的能力,本身具有相當濃厚的英雄性甚至神性。這類超級系作品自1970年代初的《魔神Z》起興,發展出包括變形、合體在內的諸多變體。
  • 軍用機器人發展迅猛
    「神經元」無人戰鬥機日本享有「機器人王國」之稱,早在 1991年,日本技術研究本部第四研究所就開始了地面軍用機器人的研究,其目標是研製一種具有類似坦克功能的作戰機器人日本政府制定的月球登陸計劃,將於2025 年在月球建立基地,讓人性化的機器人充當先鋒進駐月球。
  • 美俄競相發展人工智慧戰鬥機器人
    另外兩種——「強擊」和「戰友」尚處於研製階段,儘管「戰友」的試驗型號早已在國防部視頻中展示了自己強大的戰力。然而有理由認為,薩柳科夫高估了上述機器人的能力。俄軍事委員會評估了「天王星-9」在敘利亞戰場上的表現,對這一機器人的態度更加冷靜客觀。
  • 超級機器人大戰V 中文破解版
    V,遊戲中出場人物為史上最多,囊括了日本動漫史上各類著名的機器人形象,包括《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全金屬狂潮》系列和《EVA》系列等。以作為超級機器人大戰25周年紀念作品之姿,所推出的超級機器人大戰V於Steam上登場!由共26部機器人動畫作品呈現出的夢幻共演,交織出單純於本作品內完結的原創故事。請親身體驗鋼之巨人們的故事。
  • 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哪家強?
    它們一起佔據著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幾乎壟斷了機器人製造、焊接等高階領域。那麼,四大家族各自都有哪些優劣勢?你心中最強的又是哪一家?如今發那科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數控系統、設計、製造、銷售實力最強的企業之一,掌握著數控工具機發展最核心的技術,也推動了世界數控工具機技術水平的提高。發那科有三個緊密結合的業務板塊,分別是數控系統及伺服系統,機器人和工具機。這三大板塊的控制部分採用了統一的平臺,提供集成度,降低成本和集成難度。
  • 未來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Nautilus是一臺能夠根據新聞文章預測未來的超級計算機。2.機器人戰士機器人戰士的開發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最可怕的潛在應用之一。儘管很多人已經轉向禁止使用所謂的「機器人殺手」,但事實上,人工智慧技術不久之後可能就能驅動那種機器人,這多少讓人感到害怕。
  • 原力技術剖析 Sphero 星球大戰BB-8戰損版機器人+原力手環測評體驗
    滾動機器人的想法很酷,但也很複雜。如何讓這個機器人在熒幕上「活過來」?CG動畫本來是合乎邏輯的選擇,但J.J.想要一個真正的道具。松林工作室的生物製作部接受了挑戰,並最終成功地在電影中製造和操作了B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