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2021-03-06 世界先進位造技術論壇

1.可預測未來的機器人

Nautilus是一臺能夠根據新聞文章預測未來的超級計算機。它擁有自學能力,接收了可追溯到1940年代的數百萬篇文章的信息。它曾將奧薩馬·賓·拉登(OsamaBinLaden)定位在200公裡範圍之內。如今,科學家們正嘗試研究它是否能夠預測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

2.機器人戰士

機器人戰士的開發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最可怕的潛在應用之一。儘管很多人已經轉向禁止使用所謂的「機器人殺手」,但事實上,人工智慧技術不久之後可能就能驅動那種機器人,這多少讓人感到害怕。

3.精神分裂的機器人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名為「DISCERN」的神經網絡來告訴其機器人系統特定的事件。為了模擬多巴胺的過量分泌和名為「超學習」(hyperlearning)的過程,他們告訴該系統儘可能地不要忘記那些事件的細節。研究結果是,該系統表現出了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開始將自己代入那些事件當中:它甚至宣稱對一起恐怖主義爆炸事件負責。

4.引發經濟崩潰的機器人

機器人和算法控制全球各地諸多的重要金融系統和政府系統(比如華爾街的交易),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據路易斯維爾大學網絡安全實驗室負責人羅曼·揚波爾斯基(RomanYampolskiy)稱,那些系統的缺陷有可能會在經濟上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5.會騙人的機器人

在很多情況下,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系統似乎都很值得信賴,很可靠——它們沒什麼理由去說謊或者欺騙人吧?然而,要是有人專門訓練它們那麼做呢?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以松鼠和鳥類的動作來教導機器人如何欺騙別人。據稱,美國軍方對該類技術很有興趣。

6.機器人戀人

機器人以及驅動機器人的人工智慧系統引發了不少倫理道德上的擔憂,如人類或許可以跟機器人伴侶相愛,或者至少能夠跟它性交。目前已經有公司在試圖打造「性愛機器人」,不過這引發了一些人的激烈反對。

7.懂得求生的機器人

智能系統科學家在瑞士展開過一項實驗,他們讓機器人在一片區域中尋找和爭奪食物。機器人可通過發光來相互通訊,在找到食物來源之後,它們會開始關掉光照,又或者利用光照將競爭者引向食物來源以外的地方。

8.警方利用人工智慧算法來預測犯罪

美國特定城市的警察正在試驗一種人工智慧算法,以預測哪些居民未來最有可能犯罪。日立公司早在2015年也公布了一款類似的系統。也許,《少數派報告》(MinorityReport)電影對於未來的講述並非毫無根據的。

9.基於人工智慧的治療

醫療保健是可能最能從人工智慧技術獲益的大行業之一。事實上,人工智慧已經應用於醫療行業的多個領域,它甚至被用於幫助醫生決定治療方案。然而,萬一人工智慧系統遺漏了你的病歷中很關鍵的一個細節,又或者給出了錯誤的建議呢?

10.自動化的無人機和武器

普通民眾對無人機的使用已經引發了諸多的爭議,更不用說無人機在軍事上的使用了。然而人,讓人可怕的並不是人類可以操控它們,而是它們能夠自動化運作。美國海軍甚至已經使得地面的運輸車在執行任務之前能夠「自動識別目標」。想想要是機器能夠自行辨別誰敵誰友,會是什麼樣吧。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文章為本公眾號原創或根據網絡搜集編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繫!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或支持其觀點。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並聯機器人的應用及研究方向
    一、 並聯機器人的特點  自工業機器人問世以來,採用串聯機構的機器人佔主導位置。串聯機器人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空間大,因而獲得廣泛應用。由於串聯機器人自身的限制,研究人員逐漸把研究方向轉向並聯機器人。和串聯機器人相比,並聯機器人有以下特點:  1. 並聯結構其末端件上同時由6根杆支撐,與串聯的懸臂梁相比剛度大,結構穩定。
  • 基於EEG-EMG混合控制方法的研究—生物機器人應用:現狀、挑戰與未來方向(三)
    腦電和肌電圖數據測量系統的緊湊和低重量設計需要引入,以便在用戶需要走動時使用,特別是在生物機器人應用中,例如外骨骼或假肢,極有可能腦電圖信號被運動偽影汙染,因此,在控制器方法中加入運動偽影去除方法是必要的。由於混合EEG-EMG控制方法的複雜性,有時這些系統很難被用戶訓練或適應。在基於EEG-EMG的混合控制方法中,需要特別考慮訓練過程。
  • 未來戰爭形態發展研究
    縱觀國內外研究學者對戰爭形態演變的分類,一般認為戰爭形態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演變關係如下所示:新世紀以來,隨著前沿技術的逐漸突破、各國軍事力量不對稱性的進一步擴大,未來戰場將向海陸空天立體化、海量數據信息化、探測分析指揮智能化等方向發展,未來戰爭形態也將會發生深刻變革。
  • 美國海軍重點研究方向
    」與續航力增強技術等方面研究;此外,美海軍還對信息戰重點研究方向、提高超視距通信新方法、太空雷射探測器、生態系統預報模型與技術等進行了研究。總之,先進的艦載定向能系統、賽博與電子戰領域、人工智慧與無人系統以及信息戰、太空雷射探測、生態系統預報模型與技術等都將是美海軍的重點研究方向。
  • 未來戰爭,戰鬥機器人會「雄霸天下」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下未來戰爭的戰鬥機器人。首先說,未來戰爭會有戰鬥機器人的參與嗎?可以明確的說,戰鬥機器人必將充斥到人類戰場。我們根據戰鬥機器人的特徵,劃分為三類:無人戰車機器人、仿人型機器人、武器裝備機器人。
  • 清華AMiner團隊:AI 之機器人學研究報告
    Veloso、Gerd Hirzinger、Sebastian Thrun 十人為首的流派研究構成。這十位研究學者分別來自於不同的研究機構,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 human motion、mobile robots、motion planning、humanoid robots 和 human robot interaction 等方向。
  • 首發 | 俄羅斯劍指未來戰爭,組建戰鬥機器人部隊
    俄羅斯劍指未來戰爭,組建戰鬥機器人部隊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綜合國力的不斷恢復,俄軍開始實施大規模武器裝備現代化升級計劃,研製能獨立完成戰場作戰任務的機器人,一直是俄軍方和研發機構的努力方向。目前,俄羅斯已經研製出了多款戰鬥機器人並投入到了戰場實踐中,取得了有效的軍事打擊效果。
  • 地球科學研究前沿-地球系統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地球系統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地球系統科學起源於20世紀早中期,源於對地球系統性性質的強調,如 Vernadsky
  • 2018年中國掃地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個人及家用服務機器人銷售量為540萬臺,其中家務服務機器人370萬臺,佔比將近70%。根據預計,2016年-2019年全球個人及家用服務機器人銷售總量為4,200萬臺,其中家務服務機器人銷售總量為3,080萬臺,佔比將近75%。
  • 裝上了傳感器的機器人,未來是否會無所不能?
    看看這些傳感器你就明白了文/ e-works陳玲不論設計如何精妙,機器人仍然依賴於所使用的組件。位置編碼器是機器人位置、方向和運動控制的關鍵組件之一。根據檢測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內部傳感器主要用來檢測機器人本身狀態(如手臂間角度),多為檢測位置和角度的傳感器。
  • 研究報告:《新加坡在長期照護中採用機器人和自主系統的治理》
    新加坡不斷變化的人口結構意味著,對長期照護(LTC)服務的需求和對長期照護(LTC)的公共支出將在未來幾十年呈指數級增長。美國國立老齡化研究所將長期照護服務定義為「旨在滿足一個人短期或長期的健康或個人醫護需求的各種服務」,相當於新加坡的「中長期照護」(ILTC)服務,即:一個人從醫院出院後所需的進一步照護,以及社區身體虛弱的老人,需要照護和支持來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
  • 微小型飛行操作機器人的設計與控制研究概覽
    點擊上方訂閱「CAAI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委會」1.
  • 機器人方向0224
    [如果您覺得本公眾號對你有幫助,就是我們最大的榮幸]今日 cs.RO方向共計9篇文章。Robotics(7篇)[1]:Interpretability in Contact-Rich Manipulation via Kinodynamic Images標題:基於動態圖像的接觸式操作可解釋性研究作者:Ioanna Mitsioni, Joonatan Mänttäri, Yiannis Karayiannidis, John Folkesson, Danica
  • 哥倫比亞大學Hod Lipson:未來或出現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
    古今中外,人類始終致力於對機器人的研究,從以往用來搬運材料、零件、工具的工業機器人,到現在可以擁有感知、思維、效應的智慧機器人,人們對於機器人的期許越來越高,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前陣子波士頓動力發表的最新視頻顯示,機器人已經可以像運動員一樣流暢的完成翻滾、跳躍等一系列動作。人類把它們變得越來越像人了,那麼,未來它們也可以像人類一樣擁有意識嗎?
  • 未來已來!德國的仿生機器人,簡直逆天了!
    Festo研發的仿生機器人燕子,技術人員通過仔細觀察自然界鳥類的翅膀,研發出敏捷靈活,循環飛翔,180度急轉彎的仿生燕子。5隻仿生機器人燕子可以通過基於無線室內GPS相互通信確定空域,並且順利自主地通過。
  • 世界上最逼真的蜂鳥機器人問世,或將成為未來與人類共存的最理想飛行器
    早在8年前,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便研製出一隻栩栩如生的蜂鳥機器人,計劃將其用於軍事行動中的間諜活動。近日,普渡大學重拾蜂鳥機器人概念,做了一隻更加逼真的機器鳥。上圖中的蜂鳥機器人曾是DARPA的明星產品。因為它外形酷似自然界中的蜂鳥,可以在空中任意穿梭,並且能夠像蜂鳥一樣懸停在空中,被認為是完成間諜、偵查任務再好不過的機器人了。
  • 未來機器人七大發展趨勢:可控核聚變能、自行復原、超級存儲......
    像做手術、採摘水果、剪枝、巷道掘進、偵查、排雷,還有空間機器人、潛海機器人。機器人應用無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創造實現;縱向上,機器人的種類會越來越多。像進入人體的微型機器人,已成為一個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個米粒般大小;機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強,機器人會更加聰明。
  • 【軍用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迎來發展機遇期
    無論是工業生產線上的焊接、拼接、組裝等機器人,還是生活中的掃地、對話等服務型機器人,機器人智能化正在成為新的技術發展趨勢。隨著通信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等高新科技的不斷進步,機器人裝備正向著智能化、網絡化和全天候方向邁進。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來自哈工大的「爬壁機器人」「小型排爆機器人」「『天舜』偵察機」等新型機器人吸引了眾多目光。
  • 恐怖機器人問世?未來軍用載具的機動模式論證
    最近,一家名為Festo的德國公司,透露出一款「蜘蛛機器人」。這款被稱為「仿生輪式機器人」的產品,是受摩洛哥沙漠中後翻蜘蛛啟發:可以從正常的爬行運動轉變為一種側向倒立,然後進入車輪翻滾的運動模式。本期武研社,我們就「腦洞大開」的說說,未來軍用機器人問題。
  • 中國機器人峰會常態化活動——科技創新賦能餘姚機器人產業專題研討會成功召開
    北京理工大學智慧機器人研究所段星光教授作了《醫療服務機器人之機遇與挑戰》專題報告;山東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李貽斌教授作了《未來地面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專題報告。 段星光教授圍報告繞醫療機器人的機遇和挑戰,從醫療手術、醫療服務機器人的研究方向,重要特徵、核心部部件和發展趨勢幾個方面進行了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