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逼真的蜂鳥機器人問世,或將成為未來與人類共存的最理想飛行器

2022-01-08 機電微學堂
蜂鳥是地球上最靈活的飛行員之一,它們的速度和敏捷性以及懸停的特性一直是機器人界致力於模仿的對象。早在8年前,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便研製出一隻栩栩如生的蜂鳥機器人,計劃將其用於軍事行動中的間諜活動。近日,普渡大學重拾蜂鳥機器人概念,做了一隻更加逼真的機器鳥。

上圖中的蜂鳥機器人曾是DARPA的明星產品。因為它外形酷似自然界中的蜂鳥,可以在空中任意穿梭,並且能夠像蜂鳥一樣懸停在空中,被認為是完成間諜、偵查任務再好不過的機器人了。

 

時隔多年,蜂鳥機器人這一概念被普渡大學生物機器人實驗室重拾,並做出了一款在性能上比DARPA更逼真的機器人。

這款仿生機器人不僅與真實的蜂鳥在大小和形狀上大致相同,並且能夠模仿蜂鳥複雜的肌肉系統來控制兩個翅膀的撲翼運動。使其能夠模仿真正的蜂鳥完成各種雜技動作。

 

首先,它能調動自身的動力和控制功能,使整個機身懸停在半空中保持穩定。

而且,這款看起來脆弱的機器人能夠舉起超過自身兩倍的重量。

機器人的機翼有與之相連的電機控制,電機每秒能夠改變方向超過30次。兩個機翼的電機採用分離控制的方式,既能保證機器人的兩個翅膀以相同的動作與頻率拍打。也能滿足機翼之間運動的差異性,以應對一些突發狀況。

 

比如,兩邊翅膀並不一樣大的情況,蜂鳥機器人也能自如飛翔。

或者在飛行途中,機翼遇到障礙物,直驅電機可以將機翼作為傳感器。當一側機翼損壞,電機也能相應的做出反應,補償機翼損壞,使其維持當前的飛行狀態。

此外,該機器人還能被控制,完成快速的定點飛行。


或者按照指定路線,完成特定軌跡的飛行。

並且,能夠在現有條件下,完成一定的避障飛行。

雖然蜂鳥機器人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而且普渡大學的這款機器人也酷似之前哈佛大學的撲翼機器人RoboBee。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機器人是目前為止最逼真,性能最強的仿生蜂鳥機器人。

該團隊的負責人Xinyan Deng 表示,我們在只有有限的驅動和單獨控制行程角度,已經使它實現了與真實蜂鳥類似的行為。但是真正的仿生機器人應該能夠像真正的蜂鳥一樣表現。所以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通過優化驅動、控制等性能,使其獲得更多與蜂鳥相同的性能,最終讓它能夠與真正的蜂鳥進行互動。

 

撲翼蜂鳥或昆蟲機器人可以用於各種應用,例如搜索和救援,環境監測,娛樂等。它們也適用於有障礙物的狹小空間,因為沒有任何組件會纏繞在一起。具有生物模擬形態,它們是友好且不那麼幹擾的飛行器,同時快速靈活。

 

毋庸置疑,由於它們友好的形態和安全性(因為這些靈活的機翼即使在高頻拍打時也不會傷害人類),它們將成為未來智能城市中與人類共存的理想飛行機器人。


來源:機器人大講堂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首例!武裝機器人「戰士」問世,人工智慧又悄然拓展武庫!
    ,而人類由正面戰場的對抗悄無聲息地轉向幕後,機器人「戰士」粉墨登場上了戰爭大舞臺。  我們經常在科幻電影或科幻小說裡看到機器人,擁有人工智慧的機器的想像的想法激發了我們的想像力,經歷了幾個世紀漫長歲月的科技演繹,擁有智慧機器人已經成為現實。  然而,現實世界中的機器人「戰士」與科幻電影或科幻小說裡看到機器人往往有所不同,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機器人「戰士」現在很多國家已經擁有。
  • 揭秘未來十大最快最先進的飛行器
    飛機已經成為當代人類重要的交通工具。人們當初發明飛機是為了幫助自己突破限制和徵服天空。
  • 未來已來!德國的仿生機器人,簡直逆天了!
    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它主要通過揮舞翅膀來推動身體在空中飛行。它的翼膜在飛行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種翼膜由輕質彈性物質構成,與鳥的羽毛有許多的相似特徵。這款外形酷似蜻蜓的BionicOpter機器人擁有蜻蜓的各項特徵,能夠在空中隨意飛行或盤旋,並且能夠做出相當複雜的飛行動作。這才是真正的未來飛行器!
  • 我們為什麼需要仿真服務機器人?
    當然,理想照進現實,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可以看到高度仿真的機器人還在向著越來越逼真和智能的路上發展。在擁有一臺真正的仿真服務機器人之前,我們需要想清楚為什麼需要這些機器人?在我們這顆星球上,有少數國家對機器人都是非常熱衷的。
  • 【東佑達·盤點】全球20種最先進的機器人
    以下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先進的一些機器人:這種實驗性機器人的目標,是創造最逼真的仿人類機器人,它們可以說話、眨眼、識別面部表情,並根據判斷做出反應。全尺寸的人形機器人,能夠充當嚮導、接待員,用多種語言發表演講。
  • 人類如何「走向末日」?這兩款武器將帶來毀滅後果
    隨著近些年人工智慧技術高速發展,一眾科技大佬頻頻警告各國要慎重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軍事領域,可問題是哪個國家又能抵禦軍事技術躍進的誘惑呢?       好萊塢那些機器人主導的末日劇情似乎離現實越來越近,除了機器人「造反」這種老套劇情外,蘭德公司近日公布的一項報告則呼籲大國正視高超音速武器的威脅,並聯手阻止此類技術的擴散,在人類末日的劇情裡,高超音速武器似乎有望擔當「新主角」。
  • 史上最全最詳細手機發展史
    手機之父——馬丁·庫帕五.1983年,世界上第一臺行動電話終於問世——摩託羅拉DynaTAC8000X(大哥大),是世界上首部獲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認可並正式投入商用的蜂窩式行動電話。三十六 .  2003年,諾基亞1100出爐,成為了史上最暢銷的手機,賣了2.5億部。
  • 韓國最輕雙翼飛行機器人問世!靈感來自獨角仙最長可飛行9分鐘
    就像它的靈感來源角甲蟲一樣,首次出現在《國際微型飛行器雜誌》上的KUBeetle-S能在多種運動方式之間切換,包括懸停飛行,其衝程振幅高達180度。在最近發表在預印本arXiv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還能夠通過使用低壓電源顯著提高它的飛行續航力。
  • 預言300年後的人類,驚呆了
    百合書院每日發布國學、佛學、奇蹟課程、心理學、新時代思潮、身心靈最新資訊,訂閱請點擊圖片上方「百合書院」,進入後點擊「關注」即可10年後,三維全息虛擬技術將進入生活,人們可以面對面交流。量子發電機將應運而生。超越「量子效應障礙」的技術將達到實用化水平,採用納米技術生產晶片,納米計算機將投入批量生產,科學家們甚至將研製出能夠製造動力源與程序自律化的元件和裝置。將在白令海峽建成海底隧道,連接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的環球高速公路將建成。
  • 顛覆未來作戰的前沿軍用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成為新的戰略制高點翻開歷史畫卷不難發現,變革人類戰爭樣式的眾多重大發明均與生物學的發展進步休戚相關。例如,基於對鳥類翅膀的解析,人類設計出飛行器翼型,不斷促進作戰飛機的進化;通過模仿蝙蝠超聲定位,人類發明了雷達技術,使「千裡眼」不再是神話;借鑑海豚超聲波探測,人類發明了聲吶技術,能夠洞察水下世界。
  • 在2021CES上我看到了未來的樣子
    大佬的動作最能代表本人看完這些科技展品的心情。  由於是線上展出,無法接觸到實際產品,所以僅通過目前有的圖片視頻信息顯示,這款飛行器並沒有操作臺,可想而知這款飛行器一定是通過AI操作。用上了它用戶將獲得類似高端汽車和戰鬥機才會配備的HUD顯示。關鍵是它的價格並不離奇,據說和你的智能手錶差不多。 3  未來,一個人就能擁有對抗全世界的勇氣
  • 全球首個火星人類居所方案問世,將採用3D列印技術
    全球首個火星人類居所方案問世,將採用3D列印技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背景知識:人類為何對火星的探索如此狂熱?2020年,是航空航天領域的豐收年。這一年對火星的探索成為除新冠之外最令人關注的事情。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商業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恐怖機器人問世?未來軍用載具的機動模式論證
    蜘蛛機器人:爬行模式自人們發現這種生物以來,一直致力於將其運動模式轉移到技術領域。對蜘蛛行為的研究啟發了多種機器人的設計,這些機器人可以在困難的地形上推進。說到長腿的「裝甲蜘蛛」,人們往往能想到紅警中的恐怖機器人。從外形上講,「恐怖機器人」與這款民用的「後翻蜘蛛機器人」頗為相似,甚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某種程度上看,紅警設計者的腦洞,一定程度上點出了這款新發明的軍事用途。
  • 世界上最小手槍重量僅為68克
    世界上最小的手槍,被人稱為「娘娘槍」,十幾克重但是價格高達28萬.說起手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自進入熱武器時代以來在戰爭中使用最頻繁的武器,
  • 未來機器人七大發展趨勢:可控核聚變能、自行復原、超級存儲......
    像做手術、採摘水果、剪枝、巷道掘進、偵查、排雷,還有空間機器人、潛海機器人。機器人應用無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創造實現;縱向上,機器人的種類會越來越多。像進入人體的微型機器人,已成為一個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個米粒般大小;機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強,機器人會更加聰明。
  • 地球上第一場真人駕駛巨大機器人的戰鬥打響了!
    如果你錯過了18日上午10點,美國MegaBots與日本水道橋重工兩家巨大機器人大戰的直播,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俯視著矮小的房屋,驅動著鋼筋鐵骨的身軀,迎擊常人克服不了的巨大困難,用無敵的必殺技將其終結,駕駛巨大機器人一直是幻想作品中常青的浪漫情節,以往是只有在遊戲世界才能體會的珍貴感受。
  • 中國軍工技術巨大進步,研發「蜂鳥」小型無人偵察機,只有17釐米長
    這架名為「蜂鳥」的小型無人偵察機只有17釐米長,重35克。  其開發商是總部位於深圳的民營企業華清創新,該公司表示,它可以在超過2公裡的距離內傳輸高清圖像或實時畫面。這種無人駕駛飛行器上周在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覽和會議上展出。  「蜂鳥」無人機比10釐米長、18克重的「黑色大黃蜂」更重。
  • 細數全球十大顛覆性技術,世界的未來屬於科技!
    2014年8月,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進行了無人系統研究歷時10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裡程碑式的試驗。在試驗中,13艘裝備12.7毫米機槍的無人水面艇 護衛主艦航行,在直升機偵察到可能攜帶簡易爆炸裝置的敵方艦艇目標後,各無人艇開始自主運動,與其他護衛艦圍住主艦,提供防護。此次試驗也標誌著未來5年 無人系統將有可能進一步在自主認知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未來的戰爭(三)——統一的世界
    無論你認可與否,願不願意,這就是科技發展下未來的必然趨勢,就像我在六年前的文章《未來世界——等待我們的是什麼》裡所描述的,科技將會把人類社會最終組合為一個高度擬人化的群體,只有把人類社會整合為一個整體,才是最具有效率的。所有不同膚色、民卝族、國家、地域、歷史、文化、語言乃至性別,在科技發展面前,都是需要被同化和融合的,只有這樣,科技的效率才能發揮到極卝致。
  • 理想的財務機器人程序
    她在1958年8月1日發行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ustrial Nurses中寫道:「自動化最重大的影響可能在就業方面,其將削減一些工作崗位,如危險、單調、繁重、容易疲勞的生產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