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黃輝 孫強銀 葉鑫
配圖 | 何娟
引言:時空環境可以使力量發生增值或減值,影響戰鬥力發揮程度。重新審視並利用有利的時空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環境條件,是設計非對稱戰場的重要方面。作戰指導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選擇與特定戰場環境相適應的非對稱作戰制勝方式方法。
時空環境是軍事對抗發生、發展和存在的前提,敵我雙方對抗總是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進行。時間要素不斷升值,作戰節奏和進程明顯加快,謀求體系支撐下關鍵空間和領域的勢差對抗,成為非對稱戰場設計的重要方面。
把握節奏、塑造戰場,主要體現在對作戰時間運用的非對稱性。
在有利於己的時間內實現非對稱作戰。選擇有利於己、不利於敵,我有準備、敵無準備等有利時機,對敵發起突然攻擊或迫敵與我交戰,使敵來不及做出反應或行動失效,陷敵於被動挨打的境地。1983年美軍入侵格瑞那達,選擇在凌晨,不久即控制了島上局勢。
在以快制慢中形成非對稱優勢。以快制慢成為未來作戰制勝的基本法則,以快制慢,就是要求改變過去順序作戰為並行作戰,強調在單位時間內將作戰效能集中釋放。美軍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並行作戰理論,就是運用了以快制慢的非對稱作戰機理。戰爭進入資訊時代,信息獲取、傳輸、處理速度大大加快,偵察預警鏈、指揮控制鏈、武器打擊鏈、導航時頻鏈、綜合保障鏈緊密鉸鏈,作戰節奏明顯加快,行動周期明顯縮短。作戰中,誰能夠在戰場上目標發現快、指揮決策快、部隊行動快、作戰轉換快,誰就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在快慢結合中創造非對稱戰機。快慢結合,就是通過控制作戰進程,主動尋找戰機,突然攻擊敵人。需要審時度勢,見微知著,揚長避短、強化優勢、尋敵之短,準確把握集中力量的時機。這就要求各級指揮員不僅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去捕捉戰機,還要具有快速機動應變能力和精準把握戰機的能力。
作戰潛力與戰鬥力效能的發揮與時空環境密不可分。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時空運用範圍逐漸擴大,武器作戰能力對時空的反作用也越來越強。準確掌控時空轉化趨勢,是設計非對稱戰場的重要方面。
創造有利的戰場空間態勢。創造有利的非對稱戰場態勢主要表現為戰場部位、戰線形態、布勢形式和交戰距離等。信息化戰場聯合作戰更多地表現為大空間作戰體系支撐下的「點戰場」對抗,通過將戰場空間整體規劃區分,構建遠近相濟、內外結合、攻防一體的整體戰場布局,並利用線式和非線式方式靈活進行擺兵布陣。創造有利的戰場空間態勢,要求各級指揮員及時全面地掌握戰場情況,精準掌控戰場態勢,權衡利弊,統觀全局,趨利避害,抓住影響戰局變化的關鍵時空來主動設計和利用戰場。
作戰空間的非線性運用造勢。作戰空間的非線性運用是與線性運用相比較而言的,其突出特點:強調避強擊弱和以強擊弱,採取高速的作戰節奏和行動來形成非對稱優勢;雙方在全縱深、全方位同時展開,主張依點制面,整體癱瘓;機動戰比例顯著增大,作戰流動性強,沒有嚴格的前後方,前沿的意義明顯下降,敵對雙方很少固定在某一地區反覆爭奪;作戰樣式轉換快,攻防一體,信息、火力與機動一體,戰場綜合控制權對非對稱作戰具有決定性影響;強調利用高技術兵器的遠戰優勢,以及戰役迂迴、包圍、滲透、全縱深破襲等非線性空間造勢,直接攻擊對方作戰體系要害目標。當然,作戰空間的非線性運用,有時也需要穩定某段戰線或者為其他方向非線性作戰創造條件而實施局部線性作戰。
強化時空環境的互動轉化。時空是靈活運用戰略戰術的重要條件,戰鬥力效能發揮是在一定時空環境中實現的。隨著軍事技術飛速發展,時空運用範圍不斷擴大,強勢一方更有利於克服和利用時空環境,在對方全縱深尋找弱點,實施自主作戰、尋弱攻擊、「點穴」式突擊或「外科手術」式打擊。而弱勢一方對於時空的互動轉化,主要是以時間來換取空間或利用空間來爭取時間,表現為多點、多域配置力量,利用有利地形來換取持久作戰或在關鍵時間和局部區域來創造非對稱快速殲敵態勢。
面對強敵壟斷的戰場局面,弱勢一方必須重新審視時空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環境條件,主動打破壟斷,創造特定時空的非對稱戰場優勢。
強化反「戰場壟斷」對策研究。就是要創新「靈活自主的體系破擊戰」指導,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著眼體系,避敵鋒芒,劍走偏鋒,專打敵手弱點、要害、軟肋和死穴,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己方現有武器裝備體系作戰效能。作戰中,要細察敵限制己方優勢發揮的行動端倪,及早發現,精準研判,慎重對待,恰當處置,切斷對方潛在優勢向現實優勢、現實戰鬥力的轉化進程;主動加強反信息壟斷和反進攻性武器攻擊的對策研究;將限制敵獲取己方信息與己方獲取敵方信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籌劃,從對付敵天基、空中、地基等多種信息目標和傳輸手段入手,大力發展奪取戰場信息優勢和打亂敵信息鏈的關鍵技術和「撒手鐧」武器裝備,力避形成看不見、打不到、打不準、處處防卻防不勝防的被動境地。
把時空戰場主動推向敵方。未來信息化戰場空間既急劇擴大、又高度濃縮,雙方交戰的支撐空間和領域大大拓展,直接交戰空間更加聚焦於關鍵空間和領域的決定點上,太空網絡電磁領域鬥爭成為戰場對抗新的制高點。把戰場推向敵方,不僅要有能制衡敵人的關鍵性技術和「撒手鐧」利器;而且還要強調避開對手設定的空間和領域,積極拓展具有我軍獨特優勢的空間和領域,謀求形成諸如以空天制陸海、以無形制有形、以多維制單維的不對等較量。把戰場推向敵方,就是要敢於在敵方縱深擺戰場,選準敵體系作戰軟肋,超常規使用關鍵性技術戰術手段,力求達成非對稱作戰效果。
限制敵非對稱優勢的發揮。如何有效限制強敵奪取或擴大戰場空間與領域的「勢差」優勢,是劣勢一方非對稱對抗、實現優劣轉換的重要內容。在選擇作戰方向、地區、時間和方式上,必須注重敵我「利害變換線」的變化和制約,形成你打你的技術優勢,我打我的局部優勢。要善於從裝備技術等角度,積極尋找能有效限制敵非對稱優勢發揮的「招數」,確保在敵意想不到的時間、空間和不擅長的領域,突然在多領域、多方向打出我一套「組合拳」。
監製:楊振
主編:李大華
編輯:熊東旭 何娟 趙騰 錢坤
刊期:第0115期
投稿郵箱:ljzhxy@126.com
強軍網盤:lpby
聯繫電話:836283(軍)
836303(軍)
025-80836283(地)
025-80836303(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