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今起春季大祭 日政客歷史觀屢遭抗議

2021-02-08 日本頻道

原標題:靖國神社今起春季大祭 日政客歷史觀屢遭抗議

歷史觀:屢遭歪曲

靖國神社

由于靖國神社內合祭甲級戰犯等原因,日本政客慘敗靖國神社不僅受到中韓等鄰國的強烈反對,還招致了要求日本與中韓改善關係的美國的不信任,引發國內外多方對其歷史認識問題的質疑。

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1月就稻田朋美去年年底參拜靖國神社一事公然表示,祈禱亡靈的冥福是「自然的」,「對於閣僚以私人身份的參拜,政府不應插手」;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表示:「事前已經知曉。這是個人的自由。不是從我的立場能說三道四的事情。

不僅如此,安倍內閣日前還正式通過一份國會答辯書,宣稱不排除在學校教材中採用日本二戰前的《教育敕語》。3月31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新版「學習指導要領」,在中學體育課程中,新加入日本軍國主義時期日軍作戰訓練的重要科目—— 「拼刺刀」。

此外,引發這部被廢止的《教育敕語》再受關注的,仍是那位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由於捲入森友學園「地價門」醜聞,她被指曾對該幼兒園要求孩童背誦《教育敕語》表示稱讚。在接受國會質詢答辯時,她毫不諱言認為應繼承《教育敕語》代表的「精神」。

對此,安倍及其夫人安倍昭惠則都對森友學園的右翼思想教育非常肯定。安倍昭惠不僅曾經出任森友新設小學的名譽校長,還在訪問幼兒園時「為校方的愛國主義教育理念感動落淚」。有日媒評論說,日本政治受到的右翼思想侵蝕已經「超出外界的想像」。

更令人咋舌的是,日本政府還在14日的內閣會議上確定了一份答辯書,稱該國教育機構可在符合教育基本法的基礎上,判斷使用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中「有益、適當」的內容,在日本國內引發巨大爭議和質疑。更有日本網友直呼:「(政府此舉)不能相信,不能原諒」。

抗爭:從未停止

對於日本近期頻頻出現的恢復「戰前思想」的舉動及安倍政府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有分析指出,這反映出日本政治右傾化的不斷加劇,同時也引起了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警覺。

日本大阪高等法院今年2月作出一項二審判決,對於日本國內外的戰歿者遺屬等以安倍此前參拜靖國神社違反了規定政教分離的《憲法》為由起訴一事,再次宣告原告方全面敗訴。儘管如此,原告方仍將提出上訴,繼續向安倍政府及靖國神社方面抗爭。

還有分析稱,日本政客之所以樂於參拜靖國神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對自身支持率的考慮。靖國神社的主要支持團體包括「日本遺族會」,是日本戰後各種「遺屬」團體中規模最大的。為了得到「遺族會」的青睞,日本政客對參拜「樂此不疲」,甚至不惜「頂禮膜拜」。

鄰國方面,韓國外交部此前曾譴責說,韓方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向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美化殖民統治與侵略戰爭的靖國神社獻上祭品深表憂慮。

中國外交部也指出,靖國神社供奉著對侵略戰爭負有直接責任的二戰甲級戰犯。中方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敦促日方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75名成員今集體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盟「大家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於20日上午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韓聯社援引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靖國神社21日起將舉行春季例行大祭,20日「大家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所屬國會議員當天參拜了靖國神社。擔任日本遺族會會長的文部科學副相水落敏榮等人參與了參拜活動。
  • 靖國神社是什麼?
    從日本政客嘴中,又總能聽到參拜靖國神社「祭拜捐軀英靈,無關歷史態度」等種種說辭。黑白鏡像之間,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走進這個日本「無冕」國家級神社這個獨特存在,感受到的,是一種荒謬的諷刺意味,和隨之而來無邊的壓抑氛圍。軍旗之下的招魂社靖國神社在日本是何等地位?
  • 為何日本明仁天皇從不去參拜靖國神社
    但他從未參拜靖國神社。這應該就是小堀邦夫抱怨的由來。就在今年秋季日本靖國神社大祭之前,一則消息罕見地牽涉到日本天皇,讓外界關注靖國神社與天皇的關係。10月17至20日,是今年日本靖國神社一年一度的秋季大祭。首相安倍晉三,又一次決定不去親自參拜,選擇獻上供奉祭拜。這在外界看來,與他10月下旬即將訪問中國不無關係。
  • 訪完珍珠港就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什麼意思?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本月29日早上,剛剛結束珍珠港之行的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 靖國神社是什麼你知道嗎?
    新華社記者 楊汀 攝對幾代亞洲人而言,「靖國神社」實在是一個能輕易攪起萬千情緒的特殊名詞。在中韓等亞洲國家民眾眼中,它就是日本右翼和保守勢力否認侵略歷史、美化醜惡戰爭的代名詞。從日本政客嘴中,又總能聽到參拜靖國神社「祭拜捐軀英靈,無關歷史態度」等種種說辭。黑白鏡像之間,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
  • 見證 <靖國神社>史上最大祭
    看看這個如此著名又如此有爭議的地方到日本第二天忽然聽到團友們在議論日本首相小泉要在8.15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原來8.15在日本叫終戰日是天皇宣布戰敗的日子也就是靖國神社的大祭日掐指一算8.15居然正是我計劃要去靖國神社的日子心中不禁大喜又隱隱有些擔憂喜的是這是個太難得的機會三百六十五分之一的機會
  • 日本為什麼要設立「靖國神社」,二戰戰犯為什麼會進入神社中
    —— 培根 眾所周知,日本內閣成員和首腦會經常性地參拜靖國神社,或者在每年例行大祭時,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從而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 但是,日本歷任首相卻對這些不絕於耳的抗議之聲熟視無睹,依然肆無忌憚地我行我素,至今已有7位首相參拜了靖國神社,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曾經受到日本侵略的國家造成了傷害。
  • 靖國神社否認戰犯存在:都是「為國捐軀者」
    真正造成靖國神社今日困局的是,1978年靖國神社秘密地將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牌位移入正殿祭祀,此前業已接納了大量乙級和丙級戰犯牌位。此後多名日本首相以公職身份參拜靖國神社,被中韓等國視作嚴重的政治事件而強烈反對。自1979年起,每年都參拜靖國神社的天皇再也沒有正式參拜。
  • 駐日美軍去靖國神社幹嘛
    報導說,在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年4月訪問日本之前,駐日美軍司令部曾就美國軍人參觀靖國神社問題發表「現在不希望前往」的看法,有超過20人的參觀預約因此被取消。與此同時,曾與自衛隊隊員一道參拜過靖國神社的美國軍人,在再次受到參拜邀請後也謝絕前往。駐日美軍司令部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就取消集體參觀一事回答說,「不是命令也不是指示,只是提出建議,表示時機不合適」。
  • 【第一銳評】8•15,四問靖國神社
    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靖國神社那些事兒」遠不如「中日是否終有一戰」、「中國何時能收回釣魚島」更有懸念,有時甚至給人一種老生常談、千篇一律的感覺。 把侵略戰爭中的甲級戰犯當作神來拜到底是何居心? 為國捐軀者,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受到尊敬。但是,如果將侵略戰爭中的陣亡者和戰爭罪犯奉為英靈,那就是辱沒神明、是非不分。 1978年10月17日,14位甲級戰犯的靈位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靖國神社裡。
  • 靖國神社宮司被免職,原因是批判天皇
    2018年10月10日,東京靖國神社對外發表聲明:靖國神社的宮司(神社的最高負責人)小堀邦夫「退任」。退任這一詞,字面意思就是離職,然而在外界的角度看起來,小堀宮司的這一「退任」,其實相當於免職。小堀邦夫為何會被免職呢?這要從靖國神社與天皇的關係說起。
  • 高橋哲哉:靖國神社是日本國家政治意志的產物
    靖國能代表日本的文化嗎?  靖國神社不祭奠的敵方的死者,不只限於外國人。即使是「本國的死者」,如果屬於敵方的話,也絕不會予以祭奠,這就是靖國。  靖國神社的前身東京招魂社在1869年6月舉行第一次合祀儀式,祭奠自幕府末期以來死於內戰的「官軍」,也就是明治新政府軍的3588名陣亡者。
  • 高橋哲哉 | 靖國神社的「鍊金術」:被操弄的民眾情感
    就靖國神社的歷史而言,從其建立時起,便與日本近代國家進行的每一次戰爭都密不可分。靖國神社通過「感情的鍊金術」 把戰死的悲哀變成幸福的一個轉化裝置,其最大的作用不在於對戰死者的「追悼」,而是對戰死者的「彰顯」。從19世紀下半葉到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的帝國主義侵略給亞洲國家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 圍繞神社參拜的膽小鬼遊戲:靖國神社和日本政治的糾纏到底有多深
    到底要不要去靖國神社參拜,成了考驗著每個日本政客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顯然是一個沒有回答途徑的死題,那就是不管去還是不去都不行。因為在中日戰後的接觸中,毛主席的二分法一下子給日本套上了一個無法擺脫的邏輯死局,就是確定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小撮人是壞的,如果你去參拜了靖國神社,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對的,顯然會遭到亞洲國家和世界輿論的群起而攻之,因為一旦走近了靖國神社的大門,就等於說靖國神社中的那些戰爭罪犯是無罪的,等於說原本承認的那一小撮人是好的了,這樣是不具有合法性也不可能成立的,一旦要去參拜那些人,就把自己和那些戰犯劃歸到了一起
  • 面對靖國神社,日本天皇轉身而去
    2016年1月27日,明仁天皇夫婦在菲律賓達義市向紀念菲律賓戰歿者的「無名戰士墓」獻花。圖片來源CFP       11月1日,日本靖國神社負責人正式易人。10月10日,68歲的小堀邦夫就因此成為眾矢之的。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這位神官在3月剛剛謀到新差事——靖國神社宮司,即靖國神社負責人。共同社報導稱,在靖國神社6月舉行的一場內部會議上,面對十餘名神職人員,小堀態度強硬,「語出驚人」:天皇積極到海外「慰靈」,對供奉「死難軍人」的靖國神社卻保持距離,從不來參拜。「明確地說,(天皇)陛下想要毀掉靖國神社。」
  • 安倍晉三(完):靖國神社背後的爭端
    2020年9月19日上午9時,已經卸任首相一職的安倍晉三參拜了靖國神社,一時間各種輿論甚囂塵上,安倍本人倒是泰然視之:此次參拜只是為了向英靈報告16日卸任的事情。但 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如今的靖國神社被賦予了太多的政治意義,尤其對中、日、韓、美而言,靖國神社早已成了四國外交的風向標(除了這四國,根本沒人去care)。就拿中日來講,每當兩國關係親密時,是沒有人去拜鬼的;一旦關係緊張,那麼首相拜鬼就一定會成為中日關係破裂的高潮。
  • 老王哥簡報(2017年4月22日星期六)
    6.土耳其選舉機構駁回公投無效請求,多地爆發抗議活動。7.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提高外國人入籍「門檻」。澳大利亞政府不打算阻止香港大亨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以73億澳元收購公用事業公司Duet Group的交易。獲得澳大利亞政府批准是該收購交易得以推進的重要條件。
  • 日本靖國神社供奉了三位中國人,一位是蔣介石,另外兩人您想不到
    我們知道靖國神社,也是因為日本高官經常「拜鬼」。
  • 中國國土上曾有日本「靖國神社」,不是1座,是52座
    靖國神社全境(圖片引用自靖國神社官網)「靖國」之名為明治天皇所取,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的「吾以靖國也」。在靖國神社的全部246萬多柱靈位中,排前兩位的就是在太平洋戰爭及侵華戰爭(日本稱「日中戦爭」)中的戰死者共232萬5165人,其中還包含了14名甲級戰犯。二戰戰場上,日軍士兵的狂熱無畏中也包含有死後進入靖國神社成為英靈的祈願。
  • 「國家神道」與靖國神社通鑑
    導言:即便靖國神社裡沒有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的神位,安倍晉三以「政府首腦」的身份參拜,也表達了一種政教合一的軍國主義傾向。靖國神社能是一般的神社嗎?不是所有的墳都能隨便上,也不是所有的神社都能隨便拜。1978年,日本政府趁舉行秋祭的機會,以「昭和殉難者」的名義把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靈位放進了靖國神社。從此以後,靖國神社就成為了日本與中、韓之間繞不開的坎。似乎問題與其說是靖國神社,毋寧說是這14名甲級戰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