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可靠性工程師對疲勞強度設計總結

2021-02-19 實驗室經理人

機械可靠性設計分析離不開疲勞強度設計相關知識,作為機械可靠性工程師,這些知識應該掌握。

疲勞強度

對承受循環應力的零件和構件,根據疲勞強度理論和疲勞試驗數據,決定其合理的結構和尺寸的機械設計方法。機械零件和構件對疲勞破壞的抗力,稱為零件和構件的疲勞強度

疲勞強度由零件的局部應力狀態和該處的材料性能確定,所以疲勞強度設計是以零件最弱區為依據的。通過改進零件的形狀以降低峰值應力,或在最弱區的表面層採用強化工藝,就能顯著地提高其疲勞強度。

在材料的疲勞現象未被認識之前,機械設計只考慮靜強度,而不考慮應力變化對零件壽命的影響。這樣設計出來的機械產品經常在運行一段時期後,經過一定次數的應力變化循環而產生疲勞,致使突然發生脆性斷裂,造成災難性事故。應用疲勞強度設計能保證機械在給定的壽命內安全運行。疲勞強度設計方法有常規疲勞強度設計、損傷容限設計和疲勞強度可靠性設計。

常規疲勞強度設計

假設材料沒有初始裂紋,經過一定的應力循環後,由於疲勞損傷的積累,才形成裂紋,裂紋在應力循環下繼續擴展,直至發生全截面脆性斷裂。裂紋形成前的應力循環數,稱為無裂紋壽命;裂紋形成後直到疲勞斷裂的應力循環數,稱為裂紋擴展壽命。零件總壽命為兩者之和。 

根據零件所用材料的試樣的疲勞試驗結果,以最大應力σ為縱坐標、以達到疲勞破壞的循環數 N為橫坐標,畫出一組試樣在某一循環特徵下的應力-壽命曲線(σ-N曲線)。應力-壽命曲線和應變-壽命曲線統稱為S-N 曲線(圖1)。曲線的斜線部分的一般表達式為:σmN=C,式中m和C為材料常數。在應力和循環數的雙對數坐標中,該方程式的圖形是一條直線。

大多數結構鋼,當σ值降低到一定限度時,不再發生疲勞破壞,即疲勞壽命是無限的,這時在圖中出現了水平線段。這個σ值,即轉折點Μ的應力值,稱為材料的疲勞極限,它比靜強度低很多。Μ點的循環數,稱為循環基數,用符號N 0表示。N 0將S-N 曲線分成兩部分。其右邊的區域,N≥N 0為無限壽命區;左邊的區域,N <N 0,為有限壽命區。在S-N 曲線的傾斜部分,與給定的循環數相對應的應力為有限壽命疲勞極限,又稱條件疲勞極限。在有限壽命區內,當N 低於104~105時為低周疲勞區。

疲勞極限(σ-1);B點為a接近於零時的疲勞極限,它等於材料的強度極限(σ+1=σb);C點為脈動循環的疲勞極限(σ0 )。曲線上的其他點(如D點)表示其他循環特徵的疲勞極限(σr)。

在工程上,常將這曲線簡化為 ACB折線;在試驗數據缺乏時,甚至簡化為AB直線。這樣簡化,降低了設計計算的精確度,但偏於安全。常規疲勞強度設計是以名義應力為基礎的,可分為無限壽命設計和有限壽命設計。

無限壽命設計  

將工作應力限制在疲勞極限以下,即應用S-N 曲線的水平段進行設計,零件的疲勞壽命假設是無限的。 

在疲勞試驗中,除少數試樣與實際零件相同外,一般使用小直徑 (5~10毫米)、規定表面粗糙度的光滑試樣。實際零件常存在由圓角、鍵槽等引起的應力集中,其尺寸和表面狀態與試樣有差異,所以,設計時必須引入應力集中係數 K、尺寸係數θ和表面係數β。有應力集中時K>1.0;零件尺寸大於試樣尺寸時θ<1.0;表面粗糙度高於規定值時β<1.0。用表面強化方法,如表面熱處理和表面冷加工硬化等,可使β 增大到1.0以上。 

有限壽命設計  

某些機械產品,例如飛機、汽車等,因為技術發展快、更新周期短,不需要很長的使用壽命;另一些產品,如魚雷、飛彈等,則是一次消耗性的。對於這些產品,減輕重量是提高其性能水平的關鍵。因此,即使整臺產品需要較長壽命,也寧願以定期更換的辦法讓其某些零件設計得壽命較短而重量較輕。有限壽命設計為保證使用壽命的條件下,採用超過疲勞極限的工作應力,以減小零件截面,減輕重量。

設零件承受循環應力,當其最大和最小應力的數值固定不變時,有限壽命設計的方法與無限壽命設計相同,只是在強度判據中,以有限壽命的條件疲勞極限替代疲勞極限。K、θ、β 等影響係數,也需使用相應壽命下的數值。 

但是,大多數機械零件的循環應力,其最大和最小應力值是變化的,需要根據載荷譜(見載荷)用線性損傷積累理論進行壽命估算。

有限壽命設計需要先知道應力值。設計時,一般按初算結果初步確定零件尺寸,然後分析承受載荷的情況,求得危險截面上的應力變化規律,並對這截面進行疲勞壽命計算,如危險截面不能完全肯定,則可計算幾個截面,加以比較。若計算結果不能滿足壽命判據,或認為壽命的安全裕度不夠,則可以採取改變危險截面的尺寸,或者採取降低應力集中係數、提高表面係數或改用疲勞強度高的材料等措施予以解決。

以上所述的疲勞強度設計,是以名義應力為基礎的,稱為名義應力法。後來在有限壽命設計中,又發展了局部應力-應變法。其基本出發點是,認為疲勞是一種局部現象,總是在應力集中的局部區域開始發生。雖然這時有缺口的零件或構件的名義應力還在彈性範圍內,但缺口處局部區域的應力往往已超過屈服極限,該局部區域內的材料已處於彈塑性狀態,可以用光滑小試樣模擬有缺口的零件或構件缺口處材料的疲勞性能。根據局部區域的應力-應變循環特性估算裂紋形成階段的零件壽命的方法,稱為局部應力-應變法。這種方法已成功地用來估算隨機載荷下零部件的疲勞壽命,如汽車的傳動軸和車架等。

損傷容限設計  

常規疲勞設計假定材料沒有初始缺陷。而實際零件中幾乎都存在各種不同性質、形狀和尺寸的裂紋、夾雜等缺陷。損傷容限設計,以斷裂力學為理論基礎,以斷裂韌性試驗和無損檢測技術為手段,對有初始裂紋的零件,估算其剩餘壽命。只要掌握裂紋擴展的規律,並採取裂紋監視和正確的斷裂控制措施,剩餘壽命是可以安全地加以利用的。斷裂控制包括精心選材、合理安排結構布局、控制工作應力、制訂適當的檢驗和檢修程序等。在製造和運行中,都必須嚴格貫徹規定的檢驗和檢修程序。 

為了確保安全,還必須在結構上採取安全措施,以提高損傷容限設計的可靠程度。並規定剩餘壽命應大於兩個檢修周期,以保證在發生疲勞破壞之前,至少有兩次機會可以發現裂紋已擴展到危險程度(圖3)。

疲勞強度可靠性設計  

在規定的壽命內和規定的使用條件下,保證疲勞破壞不發生的概率在給定值(可靠度)以上的設計。機械產品的可靠性設計是考慮機械及其零件的載荷和材料強度的隨機性以及設計數據的分散性,用概率統計的方法進行,其中疲勞試驗數據的分散性是它所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新領域

疲勞強度設計的新領域包括:

在這些領域中,已提出某些裂紋形成和擴展的模型,但要將這些模型實際應用於疲勞強度設計,還需做更多的工作。

疲勞強度檢測標準


序號

標準號

標準名稱

實施日期

1

GB/T 30661.3-2015

輪椅車座椅 第3部分:體位支撐裝置的靜態、衝擊和疲勞強度測定

2016/1/1

2

GB/T 18029.8-2008

輪椅車 第8部分:靜態強度,衝擊強度及疲勞強度的要求和測試方法

2009/9/1

3

GB/T 18325.1-2001

滑動軸承 流體動壓潤滑條件下試驗機內和實際應用的滑動軸承疲勞強度

2001/9/1

4

GB/T 14229-1993

齒輪接觸疲勞強度試驗方法

1993/12/1

5

GB/T 14230-1993

齒輪彎曲疲勞強度試驗方法

1993/12/1

6

JB/T 13163-2017

低速汽車制動器疲勞強度試驗方法

2018/1/1

7

JB/T 13165-2017

三輪汽車用鏈條疲勞強度試驗方法

2018/1/1

8

SY/T 10049-2004

海上鋼結構疲勞強度分析推薦作法

2004/11/1

9

QB/T 4874-2015

人造革合成革試驗方法 接縫抗疲勞強度的測定

2016/1/1

檢測實驗有困難,找嘉峪檢測網

諮詢電話:400-818-0021

嘉峪檢測網編輯整理自可靠性知識

海量研發乾貨,點這裡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可靠性知識】詳解損傷容限設計與安全壽命設計
    原按疲勞安全壽命設計的多種美國空軍飛機出現了某些斷裂事故,因此,按安全壽命設計並不能確保飛機的安全,因為它沒有考慮到實際結構在使用之前,由於材料、生產製造和裝配過程中已存在不可避免的漏檢的初始缺陷和損傷;加之當時使用的高強度或超高強度合金的斷裂韌性降低等原因,這些缺陷、損傷於使用過程中在重複載荷作用下將不斷擴展,直至擴展失控造成結構破壞和災難性事故。
  • 應力 — 壽命疲勞試驗基礎
    應力-壽命試驗以沃勒的工作為基礎,需要使用完全相同的樣品進行多次等幅疲勞試驗,以得到S-N曲線或沃勒曲線。圖4和5分別是沃勒疲勞試驗機和車軸用鋼的S-N曲線。應力-壽命試驗是最常見的疲勞試驗類型,用以確定材料或部件的安全或無限壽命或疲勞強度。
  • 機械設計工程師——你的設計能力從何而來?
    導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們在問這個問題——老說機械設計,機械設計,設計能力是哪來的呢?我也曾回答過三言兩語,但是不是很系統,今天就這個問題來做一個比較詳細的分享,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
  •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工廠必備案頭書
    從機械零部件、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到整機系統開發《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是順應「中國製造2025」智能裝備設計新要求、技術先進、數據可靠的一部現代化的機械設計大型工具書,涵蓋現代機械零部件及傳動設計、智能裝備及控制設計、現代機械設計方法三部分內容。
  • 【經驗分享】機械設計工程師——設計能力從何而來?
    導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們在問這個問題——老說機械設計,機械設計,設計能力是哪來的呢?我也曾回答過三言兩語,但是不是很系統,今天就這個問題來做一個比較詳細的分享,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
  • 金屬疲勞測試,你知道這些嗎?
    金屬疲勞是造成機械損壞的重要原因,可能直接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所有機械皆需定期檢查、維修、更換零件。  物理原理人的疲勞感覺來自於長期的勞累或一次過重的負荷,金屬也是一樣。金屬的機械性能會隨著時間而漸漸變弱,這就是金屬的疲勞。
  • 第二十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大會報告人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士,飛機壽命與結構可靠性專家。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專業,工學博士。現任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重大安全項目專家組專家,兼任中國發明協會副理事長。曾任國家國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員等職。創建了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曾任所長。從事飛機壽命與結構可靠性科學研究40餘年。
  • 彈簧設計仿真及疲勞計算
    收錄於話題 #機械及模具 本文主要介紹彈簧設計及仿真的相關知識,包括彈簧的剛度、應力、以及疲勞壽命等。
  • 可搭載切割設備的移動式升降平臺關鍵部件可靠性分析
    在此次評價中,共邀請了5位專家,其中兩名教授,一名安全工程師,一名機械工程師,一名維修專家。依據表一評分標準,對5位專家的資質,工齡,學歷等進行打分,然後根據分值估算權重值,見表2。2)專家評價結果本文選取了傳動系統零部件各2中常見失效模式為算例。5位專家對每個零件的每種故障模式進行評價,其評價結果見表3。
  • 一位老機械工程師的機械設計經驗之談,立身之本
    機械設計貫穿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的整個過程,設計時的疏忽總會在這些方面反映出來,成功與否是很容易判斷的。設計的過程中,受製造的影響很大,亦就是說好的設計是不能脫離製造的,對製造越了解,越有助於提高設計水平。
  • 機械設計手冊 單行本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pdf下載 0820
    機械設計是機械工業的基礎技術。科技成果要轉化為有競爭力的新產品,設計起著關鍵性作用。設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係到產品質量、性能和技術經濟效益。特別是在產品創新和創造方面,工業發達國家都極為重視機械設計工作,不斷地研製出適應市場需要的機電產品。
  • 機械設計基本準則及常見要點
    四 機械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機械產品應用於各行各業,結構設計的內容和要求也是千差萬別,但都有相同的共性部分。下面就機械結構設計的三個不同層次來說明對結構設計的要求。1.功能設計 滿足主要機械功能要求,在技術上的具體化。如工作原理的實現、工作的可靠性、工藝、材料和裝配等方面。
  • 美空軍F15戰鬥機飛行中突然斷頭,nCode金屬疲勞分析難學嗎?
    調侃歸調侃,相信機械相關專業的小夥伴們對金屬部件的疲勞損傷都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反覆變化的載荷在遠小於金屬斷裂損傷載荷的情況下,也會使金屬機械性能逐漸變弱並最終發生損傷斷裂。標準定義是這樣的:金屬疲勞是指材料、零構件在循環應力或循環應變作用下,在一處或幾處逐漸產生局部永久性累積損傷,經一定循環次數後產生裂紋或突然發生完全斷裂的過程。  一、機械事故與金屬疲勞實際上機械事故的發生,大多數都和金屬疲勞有關,設計精密嚴謹的飛機也不例外。
  • 機械結構設計基礎知識講解,方法、要求及設計準則
    結構設計中應根據所選材料的特性及其所對應的加工工藝而遵循不同的設計原則。機械產品應用於各行各業,結構設計的內容和要求也是千差萬別,但都有相同的共性部分。下面就機械結構設計的三個不同層次來說明對結構設計的要求。1.功能設計滿足主要機械功能要求,在技術上的具體化。
  • 13種機械零部件的設計方法、設計實例及材料選擇分析
    ◆ 目錄:◆前 言第1章 緒論 1 1. 1 引言 1 1. 2 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及機械零件的設計準則 1  1. 2. 1 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 1  1. 2. 2 機械零件的設計準則 2 1. 3 常用機械零部件選材的一般原則 5
  • 52種國產機械材料的S-N曲線表達式,機械設計人員必備
    導讀:本文提供了52種國產機械材料的S-N曲線表達式, 是機械設計人員必備的資料。零件S-N曲線是名義應力有限壽命設計法的基礎。
  • 機械設計資源分享網(2019年)
    四衝程發動機工作原理圖+做功過程視頻一位工程師的2018年終總結,有沒有觸動你誰說國產工具機不行的,銑個鏡面給你看看2019-01-06技術工人月薪四千,搬磚七千,製造業立國難道是空談?機械製圖,這是機械人必須掌握好的基礎從事非標機械設計多年的點滴感悟分享你以為原子彈都是科學家造出來的嗎?錯!
  • 硬體工程師設計流程小感
    1、項目剛剛開始,硬體需求設計書由項目經理整合提出,提出以後,硬體工程師仔細分析需求,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都想好,有什麼困難先提出,下面進行設計。設計階段將會有很多的複雜內容,各類注意事項,就我能想到的列出吧。首先,我們的設計一定要原理上過關,所有的設計基本上都有典型應用電路可以參考,這也是為什麼經驗豐富的硬體工程師比較吃香的原因。
  • 機械設計資源分享網(20200823)
    2020-02-10下車間和機械設計沒有關係?你下車間為什麼沒有完成知識的積累?SolidWorks肥皂塊曲面建模,你的肥皂掉了今天有什麼好玩的?援助武漢,共渡難關!2020-02-11機械結構疲勞分析方法及應用SolidWorks建模練習題:3D09-H5(此圖有難度)今天有什麼好玩的?
  • 抗拉強度和硬度的區別及對照表
    剛度、強度和硬度都是材料的力學性能(或稱機械性能)指標。為了理解三者的意義,我們首先要知道:彈性變形——當外力去掉後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和尺寸的變形。塑性變形——當外力去掉後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和尺寸的變形。